第117章 吞下委屈.喂大格局
武德六年二月,唐皇李渊废了关中十二军的编制。秦王世民天策大将军没有了自主指挥军队的权力。 武德八年五月,复置十二军,唐皇李渊直属指挥。大臣们知道,唐皇李渊为了缓解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之间的权力竞争。 打秋风。中原的秋粮成熟了,是北方游牧民族到南方收获的最佳时节。家家户户有粮,商贾收购有钱有帛布,女人孩子从隐匿处回到家里帮助秋收秋耕。掳走一个女人小孩比一驮粟米值钱多了,这是胡骑最感兴趣的快活事。 八月,突厥骑兵多路侵犯内地。唐皇李渊亲自指挥十二军征讨突厥。 窦诞,领参旗军, 杨恭仁,领鼓旗军, 李神通,领玄戈军, 刘弘基,领井钺军, 张瑾,领羽林军, 长孙顺德,领骑宫军, 樊世兴,领天节军, 钱九陇,领苑游军, 安修仁,领招摇军, 杨毛,领折威军, 王长楷,领天纪军, 柴绍,领平道军。 唐皇李渊不想做突厥的附庸国了。先前写给突厥的国书,用的是国礼称呼。唐皇李渊决定改变双方的地位,特此向三省六部下诏: 【突厥贪恋无厌,朕将征之,自今勿复为书,皆用诏敕!】 唐皇李渊意图扬眉吐气,翻身作主人。 秦王世民受诏,镇守蒲州,做一个地方军事长官。秦王世民摇头长叹,但愿父皇旗开得胜,一举征服突厥。但是……? 羽林军大将军张瑾,为行军大总管。张瑾是隋朝久经战阵的老将。参战东征高勾丽,护驾隋帝扬广征讨突厥,隋帝被突厥围困于雁门。张瑾领兵出城,一日九战,九战九捷,威震突厥,隋帝赏帛二千匹。 这次张瑾为主帅对阵突厥,突厥人似乎是报复当年九战九败之耻。突厥颉利可汗召集十多万骑兵,首先攻击张瑾所率的羽林军。 唐皇李渊紧急诏令,四方各部唐军向山西太谷靠拢,与突厥主力军决战。 颉利可汗围点打援,分兵拒敌打援兵,以山西太谷为中心,方园几百里大战场。敌中有我,我中有敌。一场大战杀得天昏地暗,张瑾所领的羽林军,全军覆没。 张瑾领着卫队杀出重围,向南方逃遁。到了潞州境界,新任安州总管李靖列阵相迎,突厥兵不明虚实,退兵而去。 长史温彦博……等一批文臣武官被突厥人俘虏,流放阴山苦寒之地。 其他多路唐军,都被突厥兵各个击破,全军惨败。突厥人把山西中北部的财富洗劫一空。还向唐皇李渊索取巨额赔偿。 秦王世民镇守蒲州,没有直接参战。战后指责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纵容将军们盲目出战,导致大败。 唐皇李渊心里清楚,二小子秦王世民含沙射影,实则是责怪父皇不给予兵权。唐皇李渊为三个嫡子伤透了脑筋,灵机一动,把三个宝贝儿子都收拢到自己身边。亲自督教,也许能和睦相处。 唐皇李渊诏,秦王世民为中书令,齐王元吉为侍中,责成俩兄弟辅佐太子。 唐皇李渊如此安置三兄弟,自认为高明。其实天天见面,加速了矛盾的激化,一场兄弟暗中剧斗开始酝酿中。 中书令与侍中,是为相对驳辩而设。中书省起草政令及皇诏,由侍中检核驳辩,直至双方认定完美无缺,政令才能通过。秦王世民与齐王元吉很难协调一致。唐皇李渊改授齐王元吉为司徒。 司徒为正一品,比秦王世民中书令高了一阶。秦王世民不谈定了,与府僚商议应对之策。 杜如晦说:“吞下委屈,喂大格局。不要计较齐王元吉晋升司徒一事。双方争斗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全部启用。在太子东宫及齐王府得到消息,如何及时送回来?耽误一刻,探到消息失去效力。” 长孙无忌说:“宫府之内限制自由外出,起用女侠刀人传送消息,方不误事。” 为体现皇家亲情和蔼,太子建成邀请所有皇子兄弟聚宴。淮安王李神通等一批亲王郡王一同赴宴,秦王世民饮了些酒食,感觉很不舒服。心中存疑是否有毒? 淮安王李神通陪同秦王世民回西边弘义宫。太医暑郎中用药催吐,吐出许多带血的呕吐物。 可怜天下父母心,手心手背都是rou。唐皇李渊亲自进弘义宫看望二小子秦王世民,当下手敕:“秦王素不能饮,自今无得复夜饮。” “谢父皇。儿臣在长安无容身之地。” 唐皇李渊说:“兄弟不相容,同处京邑,必有纷竞。你去洛阳署立陕东道行台,长居洛阳城。” 秦王世民涕零谢恩,半推半就,欲往还拒,说:“娘亲早年薨殁,欲尽孝而娘不在。儿臣想尽孝父皇膝下。” 唐皇李渊说:“天下一家,西东两都城,道路迩近,父子想思即可往来相会。” 秦王世民与府中人商议东迁洛阳城。太子建成与齐士元吉合计:不行!二弟秦王到了洛阳,有土地有人口有兵将,再也不受控制了。必须要把秦王世民留在长安城,没有兵权,就无能为力了。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俩人一同见父皇说:“秦王府所有将士听说迁往洛阳城,人人欢呼雀跃,欢喜若狂。据闻秦王府将张亮,在洛阳私募武士,意图以洛阳另立朝庭。” 唐皇李渊说:“张亮收监审查。”
拘束秦王府车骑将军张亮。用刑审问,私招武士隐藏在哪里? 张亮善于察颜观色,知道对方没有掌握把柄,没有证据,无奈我何。其实张亮只管招募壮士,另有专人接到秘密之地集训。张亮自己也不知道所招勇士去了哪里。 一旦招供实情,即使不死,人脉尽失,仕途到此为止。宁死不招还有一线生机。张亮咬紧牙关,不承认公务之外的私事。 秦王世民更着急,以何种手段挽救张亮呢?想到了同安长公主。 同安长公主见到皇兄李渊,述说:“妹那年被窦建德所俘,羁押于黎阳。当时宋金刚霸占山西,是唐朝国运最最艰难的岁月。张亮坚守共城山,极力保护大行山白陉交通要道,为挽救时局作出贡献,忠心可嘉。即便是为秦王招募壮士,亦是忠心为主人。再说张亮是李世勣的老部属,没有真凭实据,无故治罪张亮,会不会激反李世勣?” 唐皇李渊母亲早逝,唯一的胞妹同安长公主,从小相依相伴,是嫡亲兄弟姊妹中唯一存世的亲人。同安长公主的感情承载着母爱,超越了母爱。唐皇李渊沉思,即使秦王世民私募武士,又能怎样呢?刑不上皇子,家事少张扬。诏令释放了张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太子府策划收卖秦王府的将官。以金银财宝一车,赠送给秦王府将尉迟敬德,附上太子手书:“……愿迂长者之眷,以敦布衣之交。” 尉迟敬德回话说:“……我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婉拒太子的重礼。 尉迟夫人说:“拒绝贵人重礼,必然藏怒宿怨。腹诽心谤,祸事难免了。” “哈哈,夫人过虑了,杀我尉迟敬德的人,还没有投胎呢?” 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恼火了。给脸不要脸,不知好歹,送你去见阎王爷。选派刺客,上门行刺。 尉迟敬德有所防范,院门大开,坦然自若。刺客惮其威猛,竟不敢进入内庭行刺,逃之夭夭。此事不了之。 太子、齐王又生一计,把秦王府将官分別授职外地州官,分而治之。 尉迟敬德拒绝去外地州县任职。这下好了,违抗诏令,貌视陛下。滞留京城不赴任,意图不轨,重重治罪。收捕尉迟敬德下狱鞫审。 秦王世民向父皇垦求:“尉迟敬德于儿臣有救命之恩,于国有大功。他是一介武夫,不善于处理州府政务。因故滞留,儿臣担保他绝无不轨意图。” 唐皇李渊心里明白,不能逼得太急,急则生变。赦免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保释出獄,怨从心生,自言自语:“奶奶的娘,怨冤不报非男儿,早晚加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