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小兵之霸途在线阅读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董卓亦有所准备

第二百三十一章 董卓亦有所准备

    ;

    刘易这次攻伐董卓,悄无声息,谋定而动。..远在长安的董卓自然不会知道,哪怕是与刘易大军对持的董卓手下将领,亦毫无所觉。

    当然了,他们毫无所觉,并不等于他们毫无准备。

    其实,当初董卓从长安撤离,不太甘心就此永远龟缩在长安的李儒,在他与董卓挟着皇帝及一众百武百官逃到了弘农郡的时候,他又硬着头皮向董卓进言献计。

    董卓经过与天下盟军的作战失利,以及刘易突然杀到了洛阳的事,特别是让李儒与樊稠去押解西山皇陵附近藏粮洞的粮草到长安,李儒竟然没能完全这么一个简单的任务,不但让粮食尽落刘易的手中,还折损了他的一两万军马。

    对于董卓来说,粮食便是他发展的根本,只要有粮食,哪怕是撤到长安,甚至撤回到西凉,他都可以凭着手上的钱粮东山再起,只要有钱有粮,这年头,想要多少兵马都有。所以说,丢失了这么多粮食,就等于是要了董卓的命根。如果不是看到其中的失误非是李儒一人之过,他非要把李儒这个女婿杀了不可。出了董三妹那样的事,董卓对自己的女儿都看得很淡,所以,对于女婿,更加没有什么的亲情可言,真要杀李儒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手软。

    纵使不杀李儒,但对李儒的信任大减,可以说,董卓基本就不会再听李儒的献计了。

    董卓当时,被刘易的军队追得急。尤其是那时候,吕布这个义子还在荥阳城,并没有在他的身边,华雄又身受重伤没有完全康复,身边没有得力的大将保护,他看到追击他的许诸厉害,自己的亲将都与许诸敌不了三几个会合便被杀。所以,哪怕逃到了弘农城。有着城高墙厚的城墙保护,他也担心会敌不住刘易的追兵。

    他在心惊之下,竟然想不顾一切,率领手下大军。完全放弃弘农郡,全部撤进函谷关,然后再留兵死守那些险要的关隘,他与皇帝等先行逃去长安。

    如果董卓真的那样,把大军从弘农郡撤走,那就等于帮了刘易一个大忙了,如果弘农郡落在刘易的手里。那么刘易便可以凭借弘农,大军直逼函谷关,截断了还没有进关的吕布、徐荣、李郭、等人的退路。那时,吕布与徐荣等人,将会陷入刘易调来的军马的重重围攻,无处可逃。同时,也可以截住一大批已经被董卓派军赶到了弘农郡来的百姓,让百姓可以逃出董卓的魔掌。不用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被迫迁到长安去做奴役。

    也正是李儒硬着头皮劝阻了董卓,董卓才直到现在都还掌握着弘农郡。他留下大军在弘农,也才使得刘易手下的将士在刘易不在洛阳的这段时间里,他们没敢轻举妄动,还没能把弘农郡攻占了下来。

    李儒向董卓进言献策,请求董卓万万不可如此轻率的放弃弘农郡,他向董卓分析,当时,追击他们的许诸一军,虽然勇悍,但是兵力不多。最多不过万余,随董卓撤到了弘农郡的西凉骑兵,也有四、五万人了,这个时候,完全可以命一将引军回头痛击刘易军,把刘易军击退。并且。李儒也判定,刘易的兵马并不多,他们大可不必撤得如此狼狈。

    还有,他董卓表明,弘农郡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最少,在局部的战略地位,绝对不比虎牢关低。只要弘农郡还在手里,便可以一直对洛阳有着威胁,随时都可以从弘农出兵夺回洛阳京城。最重要的,董卓现在的手下大将,大多都还没有撤回来,如果董卓不留大军镇守着弘农郡的话,一旦被刘易夺去了弘农城,那么就极有可能很刘易切断出入长安的通道。董卓手下还没有撤回来的众将及军士,将会被刘易困在洛阳作困兽斗。这样,肯定会让手下诸将寒了心,今后,哪怕他们可以逃离洛阳地区,逃到了长安,亦未必会对董卓再像以前那般忠心耿耿。

    其次,如果董卓真的放弃了弘农郡,那就等于是他将来休生养息之后,要再兵临天下的机会。弘农郡落入刘易的手里,那么,函谷关迟早也要落入刘易的手里,到时候,他的大军,便会被困死在长安,永远都难以再出兵中原。

    当然,他可以绕一段很远的路,拨山涉水从北方的大草原绕过去,从长城进入并州,可是,哪得要经过多久的行军啊?大军经过一两个月的行军,到了并州,还余多少战力?这个不说,到时候,粮食如何供给?所以说,那根本不太可能的。最可虑的,不是他们将来如何出兵中土争霸天下的事,而是一旦函谷关落入刘易的手里,那么,势必会被刘易一步步紧逼,虽然从函谷关到长安,一路关隘极多,层层关卡,但也难保刘易会不会真的可以一座座夺下,那时便会直接兵临长安,那将要怎么办?

    种种的原因理由,弘农郡不容有失。

    董卓本不欲再听李儒的劝言,但是,智囊便是智囊,三言两语下来,董卓知李儒说的有道理。于是,他才会命人率军反击,把许诸击退。

    之后,董卓便留在弘农郡,一直等到华雄、吕布、徐荣、李傕、郭汜、樊稠等将回来,才一起返回关中长安。

    而李儒在董卓等众将返回来的时候,又向董卓进言献上如何防守弘农郡之策。

    他根据自己所看到以及军士所说的情况,推测刘易的军力,然后建议董卓,要留一支大军在弘农郡,留一支足可以与刘易作正面决战的大军,如此,让刘易军不敢轻易对弘农郡进行攻占。

    弘农郡的地理位置非常有利于向洛阳方向防守或进攻。李儒建议,就以弘农郡为中心,在弘农郡留下几万精骑,然后迅速增兵稳守弘农郡四周的小城镇,每个城镇,都屯守兵马,用以对抗刘易军的进攻,每个城镇,互相之间都可互相呼应。一座城镇受到攻击的时候,另外的城镇,及时的出兵支援,弘农城则出动骑兵大军去支援。以弘农城的地理位置来说。不管刘易攻击哪一个小城镇,他们都可以从弘家及时出兵支援。从北面的黄河边,直到东、南、西的方向,以一个扇形的地形环着弘农郡,所以,只要有足够的兵力留在弘农郡,刘易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董卓一听。也觉得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自己匆匆的从洛阳撤走,被突然杀出的刘易军像赶狗一样逃出了洛阳,现在想来,还真的不是他董卓的性格。就如此夹着尾巴逃到了长安,将来天下还有人怕他么?人人都会说他怕了刘易啊。

    同时,李儒又向董卓画了一个大饼。

    他对董卓说,如今天下大乱。董相国虽然把当今皇帝挟到了长安,可是大汉皇帝还是大汉皇帝,他董卓依然有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如今虽然有不服号令的天下群雄攻伐他,但还有更多的诸侯并没有参与讨罚,待相国在长安安顿好后,便又可以给予天下诸侯圣旨,天下诸侯何其多?最少,那些没有参与讨伐他董卓的诸侯还是有很多。将来,董卓也可以重整大军,再夺回洛阳。那时候,可以南拢刘表北联匈奴、乌桓,还可下圣旨给并州的州牧前来朝拜。让他们顺服于董卓的汉廷。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下旨给天下英雄,宣明迁都长安,非是董卓所愿,而是受刘易的乱兵所逼。然后,可以请天下英雄率军前来。迎接皇帝回洛阳京都,共掌朝廷。

    这样一来,便可把刘易陷入四面包围当中。让刘易代替他董卓,受到天下英雄的攻伐。

    李儒之计,不可谓不毒。

    尤其是想借天下人的手,攻伐刘易之计。

    可惜,刘易一夺得洛阳,便马上重建了一个汉廷,拥少帝刘辩为帝,因为少帝亦同样有着合法的身份地位,并且,刘易早前曾发出过布告,天下人都知道少帝是被董卓及百官逼着退位离开皇宫的。使得天下人都不敢公开的表示刘易所拥立的这少帝不是皇帝,不能代表汉室。

    也正因为如此,李儒的计策,才没有实行,因为,他实行了,怕天下人都不相信董卓可以放献帝归返洛阳。并且,天下人也不可能攻伐刘易所把持的这个汉廷,万一刘易干脆就那么的大方,表示可以迎回献帝,他的少帝可退位让贤,像董卓逼少帝那般,那么就会让董卓骑虎难下。

    那时候天下英雄汇聚在洛阳,他董卓也不再是一家独大,天下群雄在刘易的窜摄之下,联同起来克制他董卓,那董卓还有可能有今时今日的地位么?再说了,天下大军一来,到时可能不是与董卓共侍皇帝共掌朝廷,而是要先把他董卓灭了。

    当然,这一计不能实施,但是其劝董卓留下大军镇守弘农郡的事并没有错。

    董卓也明白弘农郡的重要性,他心里争霸天下的心思还没有完全湮灭,心里还有不少的念想。也实在不甘心就如此窝在长安,放弃对天下的争霸。

    所以,他听从了李儒之计,留下李傕、郭汜各率着两万精骑镇守弘农,以抗刘易。李、郭二人,各有两万本部军马,全留了下来。这是当初董卓留下的精兵,至于现在黄叙所打探到的,则是近段时间才各自征召起来的几万军马。

    同时,董卓还密信给还在宜阳的张济,让他率军到庐氏县,在那儿驻军死守庐氏,与弘农郡互相呼应。

    除了这些,退回到了函谷关,又留下两三万的大军,在函谷关作为李、郭二人的接应部队,尽可能的力保弘农郡不失。

    董卓原本的二十万西凉骑兵,在与盟军交战中的伤亡并不大,最多就是损失了两三万的兵马,与刘易的交战中,反而损失多了一些。但满打满算,真正的精兵,还有十多万,他一口气留下差不多十万精兵在弘农郡,这也算是董卓舍得下本钱了。

    当然,董卓进占洛阳后发展起来的军马亦有不少,他的总兵力,其实比他原本从西凉到洛阳来的时候,不少反多,经过迁都之后,他还有二十多三十万的大军。

    加上,他迫迁了不少百姓到了长安。而长安本地,亦有不少人口,董卓若回过气来之后,必也可迅速的壮大实力。兵力可迅猛的增多。

    不过,不管董卓现在的兵马有多少,现在留在弘农郡的军队当中,其中张济的三万人马,以及李、郭两人的各两万人马,还有函谷关的两三万人马,都是董卓的本部精锐。只要消灭了这近十万人马。这将对董卓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亦差不多可以让董卓从此一跌不振。

    没有了精锐,他的兵力再多又有何用?刘易要打的就是精锐,到时候,董卓失去了这么多精锐的军队,那么,任他兵力再多,亦是一触即溃。根本就不可能再与自己的相抗的实力。

    实际上,就目前来说,刘易在不停的飞整发展着。而董卓,却只顾自己享乐,根本就没有怎么发展。就各方面的综合实力来说,刘易已经强过董卓,可以说,刘易现在,不用再联合别人,自己便可以独力征伐董卓。

    不过,要完全消灭董卓留在弘农、庐氏、函谷等地的精锐骑兵,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易现在由几大军师制定了突然全线攻袭的方案。看似非常完美,但是,也并非真的就可以一击见效。

    因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董卓留下来的这些真正的精锐部队,都是骑兵。

    骑兵。对于速度有着天然的优势。

    除非,刘易可以象之前好几次偷袭埋伏那样,趁敌军在安营沉睡的时候,又或利用有利的地形,让骑兵发挥不出他们独有的冲击优势。那样,才有可能一举击败董卓的这些精锐骑兵。

    但不要忘了,现在董卓留在弘农郡的军士,他们都处于一个守势。也就是说,只要他们严阵以待,似乎刘易也没有什么可以偷袭的可时机。

    因为,他们所在的地方,并不是在野外扎营,而是据城而守。

    如此,他们窝在城里,刘易等军队的偷袭,必不能一下子可攻杀到他们的大营。在刘易的军队对他们所在的城镇发起攻击的时候,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应战。那时候,做好准备,骑在马背上的骑兵,可以打开城门杀出来,哪怕不敌刘易的军士,他们也可以凭借着马快,逃离战场。

    哪怕刘易的军士也全是骑兵,骑兵追击骑兵的情况之下,也未必可以歼灭得了他们,更何况,刘易的军士大多还是步兵?

    所以,李儒也非常明白他们西凉骑兵的优势。

    他给张济、李傕、郭汜等领制定了详细的提防刘易会攻伐弘农郡的计划,他让几将,尽可能的把骑兵军营都设在城池之内。这样虽然不太容易出击,但是,却可以极大可能的避免受到刘易的军队袭营。

    与刘易的交锋当中,已经发生了好几次血淋淋的袭营事件,他们也深受教训了。特别是李傕、郭汜二人,他们便是最先的受害者,他们两万骑兵,半夜的时候突然被刘易偷袭,他们连战马都没有来得及骑上,便被要了性命,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恶梦,而在同一个地方,后来又受到了同样的偷袭。

    然后,在藏粮谷,在谷前,李儒亦同样,受到了刘易军的埋伏袭击,诸如种种,无一都不给予他们一个提示,刘易军,诡计多端,极善于埋伏偷袭,刘易的军队,总会在他们毫无所觉,以为最不可能出现的时候突然出现。

    所以,他们把军营设在城内,让刘易军不可能突然出现在城内搞偷袭。另外,他要求众将,务必要时刻保持警惕,一旦察觉到危险,又或刘易军来攻城,他们的精锐军士,必需要马上骑上战马,随时可准备好出击或撒退。

    至于守城的军队,李儒又让他们在各自驻守的地方,大力招兵买马,最少要增加与他们所率一样多的兵力,他表示会向董卓请求,增加军费预算,让他们可放心招兵买马。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多了这么多兵马的原因。

    李傕、郭汜,他们除了本部各两万人之外,另外增加了各两万的军马。张济同样的,也急剧的征军,把三万兵力提升到五万。只不过,张济做惯了贪污军费军粮的事,他上报是增加了三万兵力,私自私吞了一万兵马的军费军粮。

    另外,李儒让他们在作战的时候,但凡是发现了不对的情况,他们的骑兵,必须要迅速撤退,看情况,可以撤往函谷关,但是,最好的,就是先撤离战场,然后伺机对刘易军进行反偷袭。总之,不管如何,弘农郡不容有失,哪怕暂时落入刘易的手中,他们也要做好再夺回的准备。

    如果迫不得以,他们可以直接率军进入洛阳,攻击由已经在刘易掌控之内的城镇,逼刘易从弘农郡回兵去救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