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菜鸡写三国在线阅读 - 刘虞之死,君子花败

刘虞之死,君子花败

    北国大地,白雪茫茫,寒风凛冽,幽州大地上也是暗潮涌动。幽州刺史刘虞和白马将军公孙瓒的矛盾日益激化,刘虞恨公孙瓒纵兵掠民,残害百姓,公孙瓒痛恨刘虞不帮助自己,还拖自己后腿迟缓后勤。双方是都看对方不顺眼,在这种情况下,矛盾终于爆发了。

    刘虞府中众人正在商议如何对公孙瓒动手,刘虞说道:“这个公孙瓒又劫掠百姓,简直忍无可忍,我一定要为国家除掉他。诸位有何高见?”

    从事代郡程绪免胄而前曰:“公孙瓚虽有过恶,而罪名未正。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而兵起萧墙,非国之利。加胜败难保,不如驻兵,以武临之,瓚必悔祸谢罪,所谓不战而服人者也。”

    刘虞还在考虑,这时常山相孙瑾、掾张逸、张瓚说道:“公以十万仁义之师讨公孙瓒数千暴虐之贼,贼人安能抵挡?三代之时成汤伐夏桀,如沸水以灌坚冰,冰消雪融,文王兴,武王举,独夫商纣自焚露台,今明公名满天下,以明公之贤讨暴虐之贼,当无往不胜。更何况我方拥兵十万,以十万众击公孙瓒数千,必定是势如破竹,巨石压卵,优势在我。”

    刘虞大笑道:“有理,有理。”

    程绪说道:“明公,此腐儒之言!必误明公!”

    孙瑾、张逸、张瓚笑道:“哈哈哈,绪公是被公孙瓒吓破胆了吧?公孙瓒在界桥之战优势兵力都打不赢,可见公孙瓒不过如此,并且公孙瓒引以为豪的白马义从早都丧失殆尽,还有什么可以和我们抗衡的?公何其胆小也?”

    程绪大怒道:“腐儒!腐儒!不知天高地厚,不知用兵之法,公孙瓒的士兵久经沙场,而我方着疏于训练,公孙瓒界桥虽败各实力犹存,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怎可轻视。你们这是置主公于危险之地,是何居心?”

    孙瑾、张逸、张瓚怒道:“你自己贪生怕死还诋毁他人,十万大军还打不赢数千人,难道公孙瓒的士兵都是天神下凡,我就不相信十个人还打不过一个人?”

    刘虞转头对州从事公孙纪问道:“从事可有主意?”

    州从事公孙纪说道:“我认为程绪的主意还是太谨慎了,安有十万众败于数千人的道理,明公勿疑!”

    刘虞说道:“好!我也早有此意,命令大军立刻进攻公孙瓒,但是不要滥杀无辜,就杀公孙瓒一个人就够了。”

    众人回答道:“主公仁义!”众人带着鄙夷的目光从程绪身旁走过。

    程绪说道:“我等死无葬身之地了,哪有生死之战,还如此作茧自缚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哭着大笑而出。

    此时一个黑影突然闯入公孙瓒住的地方,公孙瓒先是一惊,然后发现是同姓公孙纪,这才放心的问道:“纪呀!你来这里干什么?可是给我带了什么好东西来了?”

    公孙纪说道:“伯珪,你大祸临头了还不自知,由于你多次纵容手下残害百姓,刘刺史已经忍无可忍,已经打算对你动手了?”

    公孙瓒一下子翻身起来道:“这,这,不行我的人马还在外面,此地不宜久留,走,赶快走。不然来不及了。”

    公孙纪说道:“是啊!刘虞说了,十万人只抓你一个就够了,不要伤及无辜。”

    公孙瓒突然大笑,公孙纪疑惑不解道:“伯圭,事情已经如此危急,你怎么还笑得出来?”

    公孙瓒说道:“兵者,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现在刘虞掌十万大军,却瞻前顾后作茧自缚,他到底是个文人,还是让我教教他如何用兵。兵可不是这么用的,怎么能有这么多顾忌。你我趁着人没来赶快走,一旦出城等我召集兵马,刘虞必败。”公孙瓒走之前还在城内放了一把火。

    这时刘虞带人向着公孙瓒住所而来,却见到公孙瓒住所附近突然燃起一把大火,大火日益蔓延,刘虞顾不得追公孙瓒赶快叫人先救火,程绪劝道:“主公,公孙瓒者恶虎也!今放虎归山必为大患,不可为了区区房屋放走公孙瓒,现在派人去追还来得及,一旦公孙瓒掌握军队鹿死谁手就不一定了。请主公三思。”

    刘虞说道:“我起兵,本来就是为了百姓,今火势弥漫,今不救火,百姓不知道会受多少损失,我不忍心。”

    程绪劝导:“主公,这可是生死大事,不可不慎呀!”

    刘虞说道:“仁者爱人,我为一方封疆大吏,本就该造福百姓。”

    程绪感叹道:“我等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时公孙瓒到达了他的大营,马上召集众人,布置防御,选出精兵数百人,等待刘虞前来。刘虞十万大军终于到达了把蓟县重重包围,刘虞的部队阵型涣散,士卒作战经验薄弱,刘虞又爱惜民房不允许放火,十万大军束手束脚是久攻不下。而此时公孙瓒已经早已不在此处了。

    原来公孙瓒选出精兵数百人绕过刘虞十万大军,突然出现在刘虞的大后方,由于刘虞把大军全部带走了,后方空虚,公孙瓒直接直捣刺史府,在省城里四处放火,城里顿时是火光冲天,哭喊声不绝于耳,而刘虞的部队看到了后方起火早已没有战心了。这时程绪出来说道:“不许乱动,稳住阵脚。”

    刘虞说道:“快回去救火。”

    程绪跪下来哭着说道:“明公,不可呀!不可如此啊!如今军心已乱,若在仓促而退,阵型一乱,我等必死无疑啊!”

    刘虞说道:“百姓何辜?百姓何辜?回去,赶快回去,或许还来得及。”刘虞命令一下,军队一下子便再也不能控制了,十万大军开始逃回城中。哗啦啦如山倒,乌泱泱如水泻。

    刘虞带人回来了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排人员组织救火,先是救助人员,再是阻断火源,然后用水、土对火进行扑灭。转眼间火势已经已经被缩小到最小了,而身边的人有的看到刘虞败局已定早已逃亡,有的分散开来,有的葬身火海,有的死在刀下。刘虞说道:“看样子,还是这些适合我,用兵打仗,我还是不行啊!”

    孙瑾、张逸、张瓚说道:“明公是我们害了你,我们保护你杀出重围。”

    程绪也说道:“明公,我愿死战,保明公杀出重围。护明公安全。”

    刘虞说道:“不听你之言致有此败?我之罪也!”

    程绪说道:“明公,不必如此,我保明公杀出重围。明公,快呀!”刘虞说道:“我是封疆大吏守土有责,怎能离去,并且天下还有我的容身之地吗?汉室的江山早已乱了,汉室的天下早已物是人非了,我又能走到那里去呢?”

    众人哭泣道:“明公!”

    刘虞感叹道:“本来还想替朝廷守住最后一块汉室的疆土看来也是办不到了!高祖的江山难道就要亡在我们的手里了吗?”

    这时公孙瓒马上就攻到了眼前,众人马上带兵出去拼死抵抗。而刘虞走进堂中向南而拜,说道:“我仁义一生,既然也抵不过这乱世的刀枪。”然后就悬梁自尽了。

    众人也在战斗中被俘虏,程绪则在抵抗过程中被杀。孙瑾、张逸、张瓚被俘后公孙瓒问道:“愿降否?”

    张逸破口大骂道:“公孙瓒你狼子野心,残害百姓,杀害忠良,你一个乱臣贼子,也敢在我等忠臣义士面前开口劝降,瞎了你的狗眼。”

    公孙瓒大怒拉下去砍了,继续问道:“你们呢?”

    孙瑾、张瓚:“愿从张公于地下,乱臣贼子我们在下面等着你。”说完大笑不止。

    公孙瓒说道:“杀,拉下去给我全杀了。”

    这时手下来报,发现刘虞已经上吊自杀了,公孙瓒告诉手下人砍下他刘虞的脑袋送往京城,并且不许任何人祭拜刘虞。刘虞死后北地人民无不痛哭流涕。刘虞一直厚待士人,宽厚爱民,所以听到公孙瓒把刘虞的脑袋送往京城途中就有人把他劫了下来,和刘虞的尸身安葬在一起。派掾右北平田畴在回幽州途中,听闻刘虞身死,来到刘虞墓前放声大哭,全然不顾公孙瓒的法令,公孙瓒知道后大怒悬赏重金,抓获了他。

    公孙瓒对田畴说道:“你为什么不把朝廷的章报送给我?”

    田畴说道:“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章报所言,于将军未美,恐非所乐闻,故不进也。且将军既灭无罪之君,又雠守义之臣,畴恐燕、赵之士皆将蹈东海而死,莫有从将军者也。”

    公孙瓒放掉了田畴感叹道:“我恐怕再也得不到幽州民心了?你走吧。”

    田畴回到无终县,率领宗族以及归附他的数百人,扫地而盟誓说:“君仇不报,吾不可立于世!我誓不与公孙恶贼共一方。”于是进入徐无山中,躬耕劳作。

    袁绍听说后大笑道:“公孙瓒在想什么?刘虞是他可以杀的吗?刘虞名满天下,德高望重,杀之士人不会再帮他,刘虞慈爱济民,救活百姓何止百万,今公孙瓒杀之,百姓不会再归附于他,并且刘虞对华夷一视同仁,在北地极有威望,多少人受过刘虞的恩惠,这些人不是恨公孙瓒入骨。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下一章无妄之灾。

    给刘虞小小写了一首诗词,大家随意鉴赏一下吧。

    咏梅

    寒梅依危墙,独自放芬芳。

    呜呼!狂风带巨浪,树倒遗芳香。

    其实我当时一直在考虑写不写刘虞,最后我还是决定写吧,这么一个仁义的人应该被写出来,三国人物太多了,我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取一些人物。在历史的基础上改编,比如刘虞的死亡方式就不对,我当时想了好几种,最后决定就这一种吧,还有刘虞确实不是马上死的等,还有我引用了一些古文,和自己增加了一些。本来想翻译出来的,可是我发现网上收的翻译一翻译就失去了意境和感觉了,就把一部分留了下来。因为什么东西一旦翻译了就会有一定的失真。

    看了刘虞我是唏嘘不已,看了刘虞你会相信世界上还有仁义,哪怕乱世也一样,可看了刘虞大家就会想到一个仁义的人就这么样?大家反而可能会对仁义失去信心。连我也有一点点,所以最后刘虞的一句话也是我对这个乱世一些仁人君子的评价,也是对刘虞的评价。在我看来刘虞比刘备还要讲仁义,不过刘备是恪守仁义,不随便违背它,而刘虞是死守仁义,在他看来仁义比什么都重要。毕竟他可是连皇位的诱惑都能拒绝,还大义凛然的呵斥的人。可是就是这样的人既然不得好死,哔哩哔哩有讲历史的up主和一些评论,称刘虞叫蠢猪式的仁义,我觉得有点求全责备了,看一个历史人物我觉得不能脱离他的背景。

    刘虞受的是封建的教育,并且最重要的是刘虞根本没有争夺天下的野心,刘虞对汉室忠心耿耿,对百姓宽厚慈爱,他一生因为他而得到救济的百姓多达百万之众,他根本都没有意识到时代变了,或者是意识到了,却不愿意改变。如果说界桥之战是公孙瓒由盛转衰的关键,那么刘虞之死就决定了公孙瓒必败无疑。多少受过刘虞恩惠的人后来起兵反对公孙瓒。刘虞一个可怜的人,若生在盛世,必为一代贤臣。可惜,生在了乱世。

    我一直很喜欢夏完淳的一句诗“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一张乱世的罗网网住了多少英雄豪杰,网住了多少仁义君子,网住了多少无辜百姓。“一身全赵魏,百战却赢秦”最后却只能“英雄无用处,酒色了残春”的信陵君,“三尺碧血以荐天,自投汨罗实可哀”的屈原,还有这仁义一生不得好死的刘虞。这才是现实。可他们都是英雄豪杰。

    历史学家说的是历史,军事家看的是战略战术,而我一个作家写的只有一点人心和道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才是我之所求。我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是什么名师大家,我只是写我该写的,仅此而已。至少在我初心还在的时候。所以当我看了多遍三国演义之后,我才知道没有一本三国小说可以超过三国演义了。因为它不仅文采飞扬,不仅细节生动,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是他是非分明,直指人心。我唯一的希望就是以后大家在网上收三国小说的时候,我希望我的这一本也可以忝列其中,居于三国演义之下。或者三国小说之末,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