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北美大唐在线阅读 - 第382章 376 上海生意(下)

第382章 376 上海生意(下)

    不多时,刘南浔和宋忠桥也被叫到。两人连忙进入那个指定的办公室中,开门一见,刘南浔一喜,连忙拱手作揖道:“哎呀,冯大人,真是太巧了,冯大人还记得在下吗?”

    坐在办公桌那里的正是冯绍之,他抬头看了一眼刘南浔,回忆了片刻,笑道:“可是杭州的刘老板么?”

    刘南浔满脸欢喜,连连点头道:“正是刘某,正是刘某。这次还要劳烦冯大人了,这位是刘某的友人,宁波的布商宋忠桥宋老板,也要一同来开拓生意的。”

    宋忠桥也赶忙拱手作揖,冯绍之让二人坐下,问道:“二位要喝茶么?”

    说着,冯绍之还起身提起暖壶,给自己的保温杯里加了一点水。

    宋忠桥是没见过会给小老百姓倒水的官,刘南浔却从旁介绍道:“宋兄你有所不知啊,上一次小弟来上海的时候,就多蒙冯大人照顾提携。冯大人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啊,你可知冯大人之前可是在大清做盐政生意的?”

    宋忠桥有些愣,“那冯大人又如何来到了上海?”

    冯绍之也无避讳,说道:“祖上曾经经营盐业,不过到我这一代,也没有什么进步了。这上海乃是欣欣向荣之地,冯某心向往之,才来上海游历,也是侥幸,这才于上海政府任官。好啦,我这身上的事情没什么好提的,二位来此还是要给二位办事的,说说吧,刘老板和宋老板准备在哪些行业大干一番呢?”

    刘南浔道:“不瞒冯大人说,上次冯大人指点在下,出售大唐产的糖果、零嘴什么的,确实好卖啊,咱们江南人寻常吃得什么果脯蜜饯,那都是老一套了,大唐出产的奶糖啊、仙贝啊、薯片啊什么的,价钱便宜,滋味也好,还有那包装,提拿方便,也是干净,不仅仅是大户人家喜欢备上一些,就连寻常殷实家境的,也买些在家中吃。这不是想,再过一两个月就是过年了,这些东西必然更加紧俏,想要多进一些货。”

    冯绍之道:“上次你不是拿到了几个食品公司的联系方式了吗,要进货直接寻他们就好啊,找我来,还是有别的什么事吧。”

    刘南浔点头道:“正是正是,在下经营的是杂货生意,不仅卖些零嘴,但凡生活所需,都出售一些,前次在上海见到那惠民超市,正是走的我们杂货店的路数,东西分门别类,而且货物也多,在下便想借鉴一下。”

    冯绍之赞道:“刘老板是好眼光啊,这惠民超市是咱们大唐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从日常吃食到各类杂货,都是齐全。刘老板有意做着超商,我倒是确有推荐。您看中这惠民超市啊,是个连锁超市。什么叫连锁呢,这是咱们大唐商界的一个词儿,就是开分店,而且分店从经营到货品都是类似的,这样容易扩大,而且有品牌辨识性。”

    刘南浔告罪道:“哎呀,冯大人说的这些新词,在下都是一头雾水啊。”

    冯绍之笑道:“这没什么,待会儿我给你个联系方式,你可以直接去联系惠民超市在上海的经理,惠民超市正在打算扩张分店呢。你若有兴趣,可以支付一笔钱,这叫做加盟费,这惠民超市便把你所有的货物供应都包了,而且还负责帮你培训员工,教你用他们那一套。你其他的也不必c心了,光顾着开你的店,盯一下进货出货就好。”

    刘南浔很是精明,他问道:“不知道这加盟费需要多少钱?”

    冯绍之道:“不多,他们现在应该在拓展阶段,都是优惠着来的,应该有个一两千块钱就能搞定。倒是,惠民超市也是大公司,他们会考察你的资质,认为你无法经营,或者会砸了他们的招牌,那恐怕也是不同意的。”

    刘南浔忙道:“说起杭州杂货,肯定要提我们锦华记啊,这个我一定做得好的。”

    冯绍之笑了笑,道:“那成,我给你一个地址和联系方式,再跟惠民超市那边约个时间,你去碰面,具体谈一下。明天如何?”

    “明天好的,明天好的。”刘南浔说道。

    冯绍之拿起桌上的电话,查了查电话簿,然后拨号。大唐的电话通讯业也有着高起点,从电话被“发明”后,基本上就没用过人工接线员,而是使用的步进式机械电话交换机,所以直接拨号接通,而不是需要告诉接线员将电话接到哪里。

    “惠民超市业务办公室吗?我是商贸发展局的冯绍之,啊,你好,我这里有一位先生,是宁波非常有实力的杂货商人,希望能够加盟你们集团,并在杭州开设连锁。嗯,对的,所以明天上午九点钟,可以吗?好的,我会转告他,谢谢你,再见。”

    冯绍之一边打电话一边拿笔记录,最后将记录的便笺撕下来交给冯绍之,道:“明天上午九点钟,地址在这张卡片上,你去找他们业务办公室的部门经理,他叫韩子辉。”

    刘南浔一阵千恩万谢,冯绍之摆摆手,又问道:“这位宋先生是布商吧?你有什么业务是我能帮忙的呢?”

    宋忠桥刚才还震惊于桌上那个小东西,冯绍之拿起来就能跟不知道在哪里的人通话了。现在冯绍之问他,宋忠桥赶忙道:“冯大人,在下是希望能够购入一批大唐的布匹。”

    冯绍之笑道:“这个也简单,说起来这段时间,唐布是最好卖的东西呢。”

    宋忠桥苦着脸道:“主要是差价太多啊,咱们收上来的土布,跟唐布的卖价还差了三成,而且唐布的质地还好,样式也多还精美,土布根本比不了的啊。”

    冯绍之点头道:“这个确实是啊,唐布都是机器上织出来的,价格自然便宜,而且大唐的纺织业是成体系化的产业,从纺纱织布到印染,每个环节都是专业的。咱们乡下农家哪会考虑这么多东西,是竞争不过的啊。”

    宋忠桥也叹道:“大人说的是,这段时日江南粮价跌了不少,因为大唐的粮食进来了,本地的粮食就没法卖上价格。长此以往,恐怕乡下耕织之家,都是要完。虽说种田织布,单纯是供给自用,现在哪还有那么单纯的家庭了。还不都得买些东西。这粮食和土布卖不出去了,大家这日子就难过了。”

    刘南浔朝着宋忠桥直眨眼,他毕竟是当着唐人的官员说这话,而且罪魁祸首还就是唐人,这显然等于打脸了。不过冯绍之也并不气恼,实际上宋忠桥看到的问题,他早就想过了。刘南浔道:“昔日古时,这耕织之家,是最为正统的了。可是时过境迁,今日在大唐,这农耕之力比起千百年前,进步巨大。这农耕之技术,唐人也是格外擅长,一人所耕之田,可养数十上百人。这就使得不必人人都要去耕田。所以这大唐本土,农夫数量反而是有限的。我们管这个叫做社会分工,有人教书,有人给人看病,有人做工,有人种田。唐人已经走完了这一段,也就是社会转型。接下来,便要轮到大清国了。指望耕织传世,千百年不变,已经是不切实际。到最后,耕织养活不了自己的家庭,便要去寻其他的生计。其实,在唐人来之前,这已经显露苗头了。江南这地,越来越集中到大地主手里去,普通家庭失地越来越多。最后都变成了破产的流民,他们往川楚去,据说已有百万以上。别瞧咱们之前也唤作盛世,其实危险得很啊,这所谓社会转型要是没成功,这国家就完了。也就是打到大清国来的是唐人,归根究底还算是一家,若是来的是那些欧洲蛮夷,哪会顾得什么吃相,那就是可劲儿地折腾咱们中国啊。”

    两个商人听得似懂非懂,不过觉得好像也有些道理,他们毕竟只是这庞大社会中,简单的两个小人物,顾不得这大环境中所有人的死活。宋忠桥也就是微微感叹一下,却不会真的那么忧国忧民。

    冯绍之也是来到上海之后,接触了诸多的大唐书籍和理论,才看清了这些东西,此时自嘲地笑笑:“说多了,二位专顾着发财便好了。宋老板,在上海大唐有八家纺织公司,有做毛纺、棉纺和麻纺的,还有做皮革制品的皮革公司。你若有兴趣,大可以上门去瞧,这些公司都是敞开门做生意,看中了什么布匹,直接下单订购就好,若是有什么特殊的样式需求,也可以跟这些公司提。价格上嘛,恐怕不会比你的那些竞争对手们更便宜。这事儿倒也不一定,如果宋老板走货的量够大,而且建立起了长期的合作,说不定也是能拿到一些折扣的。”

    说着冯绍之从抽屉里翻出了一些纺织公司的材料,道:“直接去就好,他们有专人接待你们这样的客商的。”

    刘宋二人谢过冯绍之,刘南浔还说要请冯绍之吃饭,冯绍之笑着推拒了,说自己这边还有业务。二人这才有些恍惚地从大唐商馆走了出来。

    宋忠桥颇为不能相信,问道:“咱们这便做成了生意了,居然真是官府的人给介绍门路。”

    刘南浔笑道:“可不是这样嘛,还别说,我还真有点想跟那位徐有财兄一样,回头混一个大唐的身份,以后做生意也更方便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