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血之孙吴在线阅读 - 第997章 一锤定音

第997章 一锤定音

    原本眼见在场众人僵持不下,各抒己见,关键时候倒是陶侃又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谢安所谓的上中下三策,实则涉及到了三个方面,分别是——双方的领土划分问题、是否再建大汉联军的问题、我方是否称王的问题。

    而陶侃所言的折中办法,切中要害,还能同时兼顾到各方的利益。

    比如徐州,陶侃提议干脆交还给桓温,由他作为中间人挡在咱们双方之间。

    虽然桓温本是曹cao上表任命的徐州刺史,二人又是乡党,本该和曹cao一条心。

    但这一次徐州军入侵淮南事件,却也让天下人都看到了曹军实力大损,曹cao开始有些无法约束麾下诸侯的问题!

    当此之时,桓温还是不是曹cao的人都需要打个问号,甚至都可以将之看作是一路独立诸侯。

    倘若将徐州交还给桓温,一方面他明面上还是曹cao的人,另一方面他也是我方的手下败将。

    如此一来,我方和曹cao就看起来谁也不吃亏,谁也不占便宜了。

    再者,虽然曹cao十分大方地愿意将徐州全境一并交与我,但毕竟这涉及到双方的防务问题。

    我可以打包票在占了徐州之后不会攻打曹cao的兖豫二州,可问题是曹cao的下属诸侯又是否还会来犯我徐州、淮南?

    这一点谁也不敢保证吧?

    可一旦将徐州交还给桓温之后,这些问题就都不是事了,因为以后将有桓温挡在我等之间。

    如此一来,双方之间又隔着一条淮水,从此井水不犯河水!

    至于曹cao和桓温之间以后怎么样,那就是曹cao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了。

    第二个称王问题,陶侃也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以此来妥善地处理。

    我方之所以有人支持称王,是因为在称王之后,我将会有莫大的好处。

    至于好处则有三点:

    其一,昔日高祖曾言,非刘姓不得封王,否则天下共讨之。

    在这个节骨眼上,倘若贸然称王、私自称王,那无疑就会沦为众矢之的。

    反而现在天子愿意亲自册封我和曹cao为王,这样就免去了道义上的问题,也就不会落天下人的口舌了。

    其二,在称王后,我就可以独立建国,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朝廷班子。

    如今以我的权力就只能够擢升部下为刺史、太守、杂号将军等等,我的权力有限,手下们的官职也有限。

    可我一旦被封王之后,这一切都将被打破桎梏,从此我在封官上不再有所制约。

    我甚至可以自己建立一个吴王国,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班底,是为一个崭新的政权!

    其三,一旦称王便可以凝聚人心,从此我的治下、麾下便只为我一人效力。

    日后,他人对我是忠是jian,甚至别有用心之人都能一眼便知。

    至于称王的坏处却也显而易见,同样有三点:

    其一,我和曹cao都称王了,那么其他诸侯和异族呢?

    届时,天下将会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如此一来,大汉也就等于是彻底亡了,我却绝不能去背这口锅!

    其二,我的麾下尚有对大汉心怀憧憬之人,比如诸葛亮。

    倘若我称王,其必然心寒,说不定我也会与这一大才失之交臂。

    其三,在称王后,就意味着我前期苦心经营的大汉忠臣形象从此毁于一旦。

    日后,天子将会怎么看我,天下人又该怎么看我?

    对于这些问题,陶侃却是提出了可以先称国公,这一缓兵之计!

    国公和诸侯王之间,别看差距挺大,其实权力和好处是差不多的!

    我一旦被封为国公,虽然名义上封地更大、权力更大,但却依旧是大汉的臣子!

    如此一来,我的形象依旧还是大汉忠臣的形象,反而称王的好处还一概不少!

    再者,曹cao在三年前就被天子封为魏公了,此举早有先例。

    因此,我就算现在再被封为国公,也就不算是冒天下之大不违了!

    至于第三点,我麾下依旧有许多人希望我继续参与讨伐大秦之事,和曹cao再建联军。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眼下对刘裕、陈霸先的攻略行动即将开始,我又如何还有实力去帮着曹cao一起打异族?

    可不打又好像确实不行,一是会让有些人感到失望,二是在天子面前也说不过去。

    天子可是一直寄希望于我的,我却让他失望,这又算什么事?

    可陶侃的提议就是好,让我干脆把邓艾所部暂时借给曹cao,让我混个参与讨伐大秦的名头。

    如此一来,我在我手下面前可以有所交代,日后派人出使许都在天子面前也好说话。

    再者,武关十分重要,倘若不如此做,等到我方和曹cao方进行交接之时也确实麻烦!

    万一在那个节骨眼上,秦军突然打过来导致武关丢了呢?到时候我上哪哭去。

    可要是把邓艾所部借给曹cao,继续由他来镇守武关,而我方只要把南阳还给曹cao就方便许多了。

    届时,我只需要调遣南阳军团南下,再让曹cao派人去接收就行。

    等到日后,咱们双方继续以新野为界,便可以和淮南一样井水不犯河水!

    以后曹cao要出兵伐秦也简单,只需要固守洛阳,再亲率大军直接出武关就行了。

    倘若赢了,功劳自然是曹cao的。

    可万一曹cao输了呢?

    到时候秦军打过来,但有邓艾所部镇守在武关也能无忧!

    如此一来,曹cao赢了他有功,曹cao输了我也有功,横竖都输不到大汉的头上。

    想到这里,我看向陶侃的眼神都彻底变了。

    曾经,我只当陶侃是一位内政高手,名将之才!

    半年前,当陶侃提出平南之策时,我只以为他在军略上同样不输给周、王、鲁三人。

    可直到现在我才发现,陶侃绝对是一位全才,甚至陶侃在历史上都没有发挥出全部的能力来!

    “彩!士行之言面面俱到,深谙我心!诸位以为如何?”我当即对陶侃夸奖了一番,随即问向众人。

    当陶侃的一番高论说出来之后,众人居然鸦雀无声,反倒是谢安偷偷在抬眼看着陶侃。

    紧接着,众人一一表示支持陶侃之策,这一次居然得到了全票通过!

    “好!既然如此,安石大人不如就依陶荆州之策如何?”我不禁问向谢安道。

    谢安想了想,随即说道:“也罢!既然如此,安也不再多说了,明日一早便启程返回许都,向天子和丞相禀报!

    大将军,诸位!最多两个月,届时便会有使者到来,尽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