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触类旁通的微观联系(32)
18.32 在晓晖本次回家的过程中,曾经嗔怪“苦了累了也不说一声”,尽管自己当时不假思索回应“要是说了就不苦不累了,那该有多么美好啊!”但在接下来无数的日日夜夜里,着实心花怒放到幸福满满。细思量,在自己的潜意识中,独自承受所面对的苦,这种苦,始终只有单独一份;若将所面对的苦告知并不轻松的亲友,这种苦,就变成了无限亲友的苦。自己还就是一个只愿输出快乐,不愿输出痛苦的人! 俗话说“前半夜想自己,后半夜想别人”,若多一个能够如此的换位思考者,人世间将多一份相互理解的力量。诸如农村中的苦,没经历过也听说吧?自己借路费,只身抱着孩子回老家,将会经历怎样的苦,略加换位思考自必了然于胸。 一个家庭,理所当然得兼顾全体成员方方面面的利益。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所有成员能够更好的生存与长远发展。所谓家庭功能,就是时时事事需要明晰轻重缓急,方方面面兼顾,然后才能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当全体成员的生存得以保障的前提下,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自必侧重兼顾孩子的未来。 想到墎州汇款单及其牢不可破事业基础的损失,稳赚不赔债券交易的损失,丧失化工厂经营权的损失,数年病恹恹的损失,还有至今尚不知该如何面对的租房内的物资。林林总总的意外损失加在一起,凭自己与晓晖当前的家庭经济来源,将是不吃不喝的十年,都难以挽回的损失。如若这些损失,是夫妻竭尽全力避无可避的损失,也可谓问心无愧而一了百了。然而,根源却源于夫妻缺少交流沟通,以及未能避免岳父母的侵权所致。如此飞来横祸所编织而成的心结,又岂是能在脑海中一挥即去的? 若论家庭观念冲突,自从小睿呱呱坠地开始,逐步围绕孩子的未来展开了剧烈较量。岳父母及晓晖认为,只要让孩子能够吃饱穿暖,就算是为孩子创造了最好条件。但本人则坚信“养子不教如养猪”,若顺从岳父母及晓晖意愿,如此养育子女——与其成为千古罪人相比,还不如投资修建饲养场。这只是冲突的表象,根源在于缺乏相互尊重的基本态度,缺乏活到老学到老的正确认识。 按常理来说,人际之间只能遵循不侵犯他人权利前提下的对等互利原则。也即,在不涉及侵权的范围内,一切皆本着高度自愿的互利共赢原则。这,应该是贯穿人类始终的永恒原则。你不通过换位思考,自觉自愿尊重、兼顾他人利益,他人就没理由尊重、兼顾你的利益(甚或涉嫌动机不纯);你对他人巧取强夺,他人迟早将被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怎样对待他人,他人只能怎样对待你。
在高度自愿的前提下,既然是不值得自己所尊重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值得生活在一起?既然生活在一起,就算是不能言听计从,好歹也该肩负一份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耐心听听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吧?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企图他人按自己意愿依样画葫芦,本质上是不切实际的自欺欺人。就算自己是绝对正确,别人也不可能囫囵吞枣地完全照搬。更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假如世上的一草一木出现完全一样的大量雷同,自必形成物多为患与物质稀缺严重失衡的双重灾难。企图强迫他人按自己单方面意愿亦步亦趋,实际上就是自不量力,偏向毁天灭地的愚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