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新福王在线阅读 - 0079 贪婪

0079 贪婪

    由于融入计划让参与的土著村寨都改变了连盐也十分缺的状况,渐渐还添置了一些铁锅、砍刀、厨刀、粗瓷、棉布等等,一开始不愿加入甚至是连会议也没有来的村寨也渐渐加入了进来。

    只是盐足够了铁器却一时不可能添置多少,还有这时他们增收只有伐木与一些山货一条路,其它种茶、培养经济林木、水果、药材、特殊养殖等等还远未进行,进行了也是好几年才见成效的多。

    当然也有一些短平快种植项目,还有他们的农产品优化与提高耕作技术也会提高他们的收入,可他们的习性中很难保持长期执着勤奋劳动,有些畏难不愿与‘小富即安‘。

    不过难于保持长期执着勤奋劳动并非是他们的民族性有什么不好的基因,而是热带植物繁茂带来的习惯。实际上除了成熟农耕社会其他人基本上都是如此,为什么呢就是他们虽进入农耕文明却还保留着采摘文明的习惯。

    如这里气候炎热雨水多人口稀少,让他们可以采摘到很多野生可食植物种子、块茎,虽然不如种植稳定口味有保证,但自己种植太累产量也低。

    加上不必储备冬季食物,建筑避寒房屋,置办御寒衣服,这努力劳动的压力极小。而这环境下除非习惯了农耕文明,加大家普遍‘躺平‘想勤奋也不符合他们的社会潮流啊。

    因此忙过一阵见自己村寨盐足够几个月了,铁锅添了几口了,有的人还穿上了棉布衣服,他们的积极性一下下降了大半。

    可觉得累积极性下降,那商业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对他们的吸引力不降反升。那是尝到了甜头,商业街上棉布、铁器、白糖、甘蔗酒、丝绸、瓷器、刀枪等都是极强耐诱惑。

    当然兵器不卖让他们遗憾,但刀枪卖的话会很贵,以他们的积累不大买得起。可也有一些村寨头领享受了好东西乐趣,逼迫村民伐木去换取。因此原来比较平赁等的土著各村寨内部关系,有一些村寨内部矛盾有向激化方向发展的可能。

    融入计划还有一个负面效果常洵有些没有料到,或之前认为没什么问题的问题。这问题乃是他的融入计划让淡水河上游平浦土著不少村寨解决了最缺乏,还无法从自然界获取的盐、铁锅、粗瓷等,同为高山人远一点却不可能伐木换取。

    连伐木换取都没有成,至于种茶之类更不可能了。当然如果在常洵帮助下还是有办法让他们能艰苦奋斗几年后,比现在富裕几倍的。

    可这时连看得较远的泰诺母亲尚未看好种茶之类,觉得砍砍竹子足够让村寨换盐换铁锅了,何必还要那么辛苦去种那些根本不熟悉的东西。甚至是还担心那些东西种出来会否有人要,完全属小富即安没有进取之心。

    或者说盐够了算小富吗?这个问题真不好说,因为富与贫只是相对而已,一方面为对比一方面乃心里感觉。在土著中泰诺的村寨还真是先富起来一族,主要是他们这里有大批竹子顺溪放下去容易许多。

    而其他村寨这时候伐木运出去困难,不过那也只是一时优先而已,在北方深山中伐木也可以利用雨季让木头冲到下游扎筏运走的,大员岛也一样转过年雨水一多木头一样可以利用洪水,方便地送到基地的。

    只是土著们有这耐心的不多,见识方面也一样如此。当然这方面管委会也是提醒过的,但真正愿意如此干的村寨却是极少。还都是砍了一些木头觉得差不多了就歇手等下雨了,或先从山溪搞一些小木头换盐要紧。

    这样的情形汇报给常洵他见了报告也只能摇摇头,扶贫也是不容易的,好在只要做了终究会有效果。而且年青人肯定有追求一些看他们的变化吧!再说大员岛仅有二三十万土著相距也不远,只要让他们看到自己与移民的差距迟早会改变的。

    还有种茶、水果、药材、经济林木等等此时他们并未见到效果,只要有几个村寨加入计划几年后见到成效,其他村寨也会跟上来的。

    常洵很乐观,那知物质的诱惑第一时间让一部分人产生勤劳换取的欲望,还有一部分人却觉得不如自己动手‘直接取‘更省力。

    那些人主要是土著中仍然留在深山中的族群,相比之下平浦的土著比较愿意以农耕满足大部分食物需要,包括还养殖鸡、猪等。可留在深山的族群食物来源于种植所获比例更低,猎杀与采摘比例更大。

    不仅如此他们还仍然保存猎头习惯,平浦族群基本上放弃这个习惯,或仅为报复才如此干。正因深山族群以往还将山林经验差一些生活相对安逸一些的平浦族群当猎头对象,造成二者敌对。

    因为更原始、野蛮、具有侵略性的族群居住在高山,常洵方面移民一开始不为他们所知,知了相隔远也不可能过来干什么。那乃即便是猎头也是这些族群个体成年考验针对的只是附近个体目标,而不可能对成群平原劳动的农民动手。

    因为猎头仅是显示成年、个人武勇,而不是游猎食物的集体活动。所以常洵合作社、互助组,再加视线良好的农田集体劳动,没有军队保护也不可能有人会选择他们猎头的。

    但当他们知道常洵移民这里十分富裕,商业街堆满了雪白的盐,叠的很高的铁锅,成堆的棉布他们就不舒服了。不舒服的原因之一是他们也带了自己货物来商业街交换的,可他们换到的与这里堆放的不可比,如沧海一粟般让人不满足。

    还有一点是这里的移民几乎不见有武器,而平浦族群、早期移民大多是佩刀而行的。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武力,比如一些了望塔,比如有三十人一队的骑兵巡逻队,还有商业街十人巡逻保安队。

    总而言之在高山人过来换货最多只见到几十个背着类似刺枪的武器,可他们不知道兵营里还有上千人,不过士兵不可随便出兵营,出兵营也不带武器。

    兵营又建在淡水基地西边的山脚下,那里一边是山一边为海没什么大农耕价值,正好让军队训练不扰民,故而却让根本不可能细致侦察的高山人误会这里没什么武装。

    这个误会有些致命,因为一方面强烈诱惑,另一方面又是没有强大力量保护。还有在大员岛虽未发生过大规模劫掠,那并非是人的善良而是人口少山地将一个个村寨隔开了。

    距离加大家都差不多状况让之前的冲突只是局限于村寨之间而已,而常洵影响中和兰人与西班牙人过来时与土著也未发生大冲突,只有南部一个大肚王仗着自己整合的势力较大有所对抗,其他土著除了躲进深山其他都乖乖合作并交税。

    正是如此让常洵将重点放在各村防御土著袭击上,毕竟三四十户农民有多少自卫力量。还有一个村子的物资对一个甚至是几个土著村寨都是巨大的,村子数量多还有不少距山地不远。

    所以他一直强调各村子将安全放在第一,并建立了警戒哨加三十骑兵巡逻队。有这安排村子受袭也会获得预警及骑兵巡逻队驰援,然后再可陆续派出骑兵支援。

    这样安排足以保证各村子安全了,毕竟各村都有寨墙,四面地形毫无遮掩,还备了一些兵器。至于军队常洵安排骑兵对内,其他守在淡水河口并建了炮台此时已经安放了一些火炮。

    因为对大员岛而言威胁只会来自海上,淡水基地也并非是毫无武力,骑兵在外兵营在旁远离山区还怕土著村寨袭击。

    那知利令智昏,看到商业街堆满货物,及只见到三十人的骑兵巡逻队,就有人眼中看移民基地如见到小孩捧金一样好欺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