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在线阅读 - 第434章 共勉海疆

第434章 共勉海疆

    汴梁殿中,赵匡胤脸色是复杂的。

    明明入了幽州城,明明延命续祚之机近在眼前,但……

    虽有韩世忠战绩作补,但无论是还没克复幽州就开始索略其城,还是那涿州守将蠢如猪狗的应对,都让他差点一口气喘不上来。

    为此还不得不找点东西出气,比如旁边方才坐着的椅子便已经碎成了一堆断木。

    而最终,这份怒意变成了对弟弟及其子嗣的鄙薄:

    果真不能成事也!

    既如此,还不如让他来尽力将事情做完!

    这也是赵匡胤撇开思绪在石桌上写字见于后世的原因。

    实际上写时还是有一点忐忑的,但最终眼看着后世增加的一个个要求,赵匡胤不知为什么感觉心中堵堵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赵普看光幕的神情前所未有的认真:

    “时过千年沧海桑田,后世仍为我宋意难平也。”

    “官家当不致后辈失望也。”

    赵匡胤抿着嘴点了点头。

    简单总结之后,赵普旋即换了个角度鼓励大宋官家:

    “这诸帅虽不知兵,但从岳飞韩世忠等来看,我宋亦不缺骁将。”

    “唯缺能善用骁将之法,更缺识别冗官滥觞之法。”

    赵匡胤脸色肃然少许,琢磨一下道:

    “辽乃契丹朕已知晓……可这金国到底是何部?”

    这也是他如今最大的疑惑。

    对这个问题,无论是赵普还是初次来此的刘翰都爱莫能助,最终也只能暂时简单猜测这金国或是渤海国兴复而来。

    毕竟渤海国旧址位于契丹以北不说,完颜这个姓氏听起来也确有点像渤海国前身的靺鞨部落。

    甚至赵普心中推测的更远:他记得后世随口说过辽亡于内乱,从表面上看或是亡于郭药师这类降将,但同样也能用靺鞨部叛乱立金亡辽来解释。

    他可是记得很清楚,那渤海国便是为契丹所灭,族部诸人皆为契丹所奴。

    不过因为渤海国除已经近五十年,故而这个猜测赵普只是简单放在心里,打算等闲暇时再多多搜寻看是否有更多资料。

    那边赵匡胤则是又回过头去还是免不了几分耿耿于怀,叹了一口气道:

    “果不输于石重贵也。”

    赵普一脸莫名。

    赵匡胤则是记得清楚,后辈说,宋人着史称亡国之丑无甚于石重贵也。

    但如今看这徽宗赎买幽州而尽失北地民心之举,果真如后辈所言,靖康之亡尤甚于石重贵。

    只不过这种话当然是没必要跟赵普说清楚就是了。

    赵匡胤转而与赵普笑言道:

    “后辈所说倒是提醒了朕…开海疆之事亦不能忘,当与唐太宗昭烈帝共勉才是。”

    赵普对此事只是略略有印象,因为后辈聊海疆诸事时他才刚接了官家除罪复起的诏令,正在返回汴梁的路上呢。

    此时听闻官家如此说,赵普也略有一点好奇道:

    “若论出海,我宋当不输于唐?”

    对此赵匡胤也不太敢确定,最终也只是模糊道:

    “或是如此。”

    ……

    汉长安将军府中。

    或是因为此前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故而此时张飞眼看这北宋“克复”幽州之事,脸上也只不过是浮现一个轻蔑的笑容:

    “俺是看明白了,这北宋君臣失了搜刮百姓的钱财,那便一事也难成。”

    旋即便是为故乡不服:

    “河北幽燕之地,自古多出慷慨悲壮士,重气侠,言敢勇。”

    “何以受如此多苛待?”

    张飞倒不是真想求个答案,毕竟被后辈依次点名的那些也都离着不知多少年,唯独一个李二凤与其中的其他人相比还算是好的了。

    再说三个月前这二凤君臣刚交流过火炮相关,军师都说所获颇丰,因此也多少有点拿人手短的感觉。

    因此将军府中的张飞也只是别扭了一下,最终在刘备的安抚下愤愤不平放过了这一茬。

    马超则是略微算了下,摇头道:

    “这北宋之盟约,何其多也。”

    “与辽缔盟结兄弟,与西夏结盟抗辽,与金国缔盟灭辽,又缔约赎买幽燕……”

    “真乃的翼德将军所说,与禽兽称礼,与生民行暴。”

    “此前吾尚以为,这宋与我等隔千年当有可取之处,如今看此丑态……”

    马超脸上也是毫不掩饰:

    “遇袁本初,亦难胜也。”

    这倒也并非马超苛责——就如此前所说,刘备等一干人等遽逢乱世,可以不通笔墨但不能不晓战阵。

    而这奇取幽州之役,除了里应外合入城可圈可点之外,余者无论是略杀生民,还是饮酒恣行,皆乃行军之大忌。

    更别说后面那被吓破胆的将军,烧辎重营帐致使后方军令不一,最终为贼所趁。

    法正抬起头杀气腾腾:

    “这名为刘光世者,按律当剐!”

    汉长安的诸人的皆感觉自己越发看不懂这个宋朝了。

    报国者无门,猛将者位卑,尸位素餐之备大行其道。

    孔明的心情也变得更加复杂,既有惋惜亦有好奇,还有三分期待:

    内有权宦掣肘,外有强敌迎面,这岳飞当何为?

    ……

    “如今河北自与后世史不同!”

    李世民辩解道:

    “登莱聚海师,自可跨海而去攻高句丽,亦能耳使船运精兵战马一战而定,无需强征数万人的民夫。”

    杜如晦自知晓陛下说的没错。

    登莱海师眼看已步入正轨,所需辎重粮草只需经黄河入海再经东海北上即可,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前两天凉州那边也传来消息,薛仁贵眼见苏定方镇守青海将诸般事物安排的井井有条,自觉无用武之地的他干脆领了亲兵往西域探查情况,结果在敦煌北遇到了正在行军的突厥人。

    双方不打不相识,最终都布可汗认出了薛仁贵手中那李世民御赐的宝弓,并且据薛仁贵表功称,都布可汗有认真考虑奔唐。

    贞观宰辅对此毫不奇怪,因为这都布可汗他们已经在光幕里见了太多次:

    十年后的大唐名将阿史那社尔多半就是此人。

    按后世记载,阿史那社尔因突厥亡国迁怒于薛延陀而兴兵,结果讨伐失败之后一蹶不振,最终入唐成为名将。

    如今既然提早搭上了线,李世民等人研究了一番认为,无论是薛延陀还是西突厥,或也均可尽早谋划。

    而在这其中,李世民已经决心将河北经营为用来稳定北方的要冲。

    必不使其遭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