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霸王!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二章名将朱桓与约法三章

第六十二章名将朱桓与约法三章

    第64章名将朱桓与约法三章

    陆绩抵达之后不久,另一位年轻豪强孤身而至,他身穿单衣,没有携带任何随从。

    但见到他,朱治却盛赞不已,向孙策介绍道:“此乃吴郡大姓张氏族长,名允,字弘烈。弘烈向以轻财重士,名显州郡,有豪侠之名,颇得人望。”

    张允容貌奇伟,侠气凛然,但他可不是荆州牧刘表帐下那位投降曹cao的水军将领,而是东吴名臣张温之父。

    历史上张温盛名于世,又才干斐然,出使蜀汉,受到整个蜀汉文武的敬重和礼遇。

    而孙策面对张允这位江东才俊也非常欣赏,他欣赏每一位仗义疏财的豪侠。因为往往这种人有大志气节,会倾向于助力一位能够扫平天下的英雄,而不是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而蝇营狗苟。

    果然张允行礼参拜之后,便硬朗开口,说道:“久闻孙郎才气,智勇谟断,绝人远矣。今日得见孙郎铁骑,如神兵天降,又与民秋毫无犯,乃知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有孙郎治理鄙郡,实乃百姓之福,必将疆域平宁,远离兵灾。”

    孙策笑着说道:“不唯如此,我更希望江东之民尽能务其本业,岁丰人和。”

    听闻孙策之言,堂内诸人,包括朱治、郡吏,张允甚至陆绩这个蒙童都眼神一亮,面带欣喜,江东之民皆能守其本业,岁丰人和?

    若孙策能果如其所言,则江东百姓上至豪强,下至黔首,在孙郎统治后,都能不受丝毫影响,这甚至比刘繇统治还要更宽容。

    张允惊喜的思索,难道孙郎打算推行黄老之治,休养生息?

    他思索着坐到了孙策左手边的席位上,与朱治相对。

    张氏可不是陆氏这种衰落的士族,他们世居吴郡,部曲千人,还建有庄园、坞堡,良田数千亩,就算吴郡发生民变他们亦可安稳无忧。

    当然这也意味着如果他们愿意支持孙策,仅是他们的部曲,就能平定大部分民变。对孙策统治江东有极大助力,所以席位上他极为靠前,享有礼遇。

    而这种大族自然是跟历任太守都关系不错的,张允见到芮祉亦面上一喜,主动上前拜见攀谈。

    与两位太守关系莫逆,对张氏而言毋庸置疑是一件好事。假使孙郎要与张氏为敌,两位太守先后求情,亦能消除孙郎对张氏的敌意。

    在众人交谈期间,顾氏的族人也抵达郡府。

    顾氏可是吴郡第一个支持孙策的士族,这是绝对意义上的己方阵营。顾雍在州治所曲阿担任县令,为孙策治理政事。

    他的族人自然是支持孙策占稳江东的,所以其他大族只来了一人,顾氏却来了两人,都是顾雍平辈,顾悌和顾徽。

    整个顾氏都应该感谢顾雍的眼光卓著,这个四代人没有再出现过两千石高官的家族,甚至连寒门的地位都快要维持不住了,马上要坠入豪强之类,但在支持孙氏之后,收到的回报极为丰厚。顾雍位居宰相,顾悌位居偏将军,顾徽升任了巴郡太守,他们的子侄辈更是接连出任镇东将军、交州刺史等显赫职位。一跃成为天下最知名的世家之一。

    两人对孙策、朱治皆恭敬行礼,之后欲到张允身后入座时,却被孙策帐下大臣张招了过来,就坐在张、芮祉的旁边。

    这一幕让后续抵达的豪强、大族都极为惊讶。完全没有料想到顾氏居然已经先众人一步加入了孙郎帐下。

    吴县是个大县,户数过万,超过了五万余人。还是吴郡郡治,所以县内豪强众多。

    除了顾、张、陆、朱等后世有名的大族,还有十余个豪强之家,他们部曲数百至千人不等。

    如果再算上这些青壮部曲的家眷,吴县百姓半数在豪强手中。

    看着一个接一个赴宴,济济一堂的豪强,孙策面色凝重,这还只是一个县的豪右!

    难怪历史上小霸王要用六年的时间才平定江东,除了面积广阔,交通不便之外,豪强的抵抗,绝对是最重要原因。

    自己想快速扫平江东,在顾、张、陆、朱四姓之外,必须拉拢更多的豪强才行。

    孙策深吸一口气,对朱治问道:“朱府君,人都到齐了吗?”

    朱治环顾了一番众人,说道:“县内豪强泰半已至,只剩下了朱氏尚未来人。”

    他这个吴郡太守还是极具威望的,邀请豪强前来赴宴,基本上吴县各族都已派人前来。

    孙策眉头微蹙,都是一个县的豪强,赴宴的时间应该不至于相差太大,朱氏难道要硬扛军威?

    要知道吴县境内不仅有陈武所部上千铁骑还有朱治部下郡兵近三千人。

    军令既下,三军开拔,四千步骑一两个时辰便能开赴进乡里之间,将一户豪杰阖门而灭。

    吴县这种地势平坦的疆域内,还没有哪户豪族能抵抗四千军队的围攻。

    孙策相信朱氏应该不至于这么鲁莽,为何一直没有派人前来?

    孙策正思索间,屋外忽然传来一道桀骜刚烈的声音:“朱氏,朱桓拜见孙将军!”

    孙策惊讶,怎么会这么巧?刚在谈论他,他就抵达了。

    随着声音落下,一名意气风发的弱冠少年走进堂中。

    来者正是东吴名将朱桓,他今年十八岁,只是父亲早亡所以提前加冠了。他早已经到达城内,但他性格高傲,耻为人下,又怕其他人轻视他,所以特意等到所有豪强都已经进入郡府,他才姗姗最后而至。

    这作为,自然引得了孙策的格外关注。

    但对这意气风发,骄傲轻狂的少年,孙策却没有什么恶感。

    哪个少年不轻狂?谁在这个年纪不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当年粪土万户侯!

    况且朱桓是真的才干不菲,属于骄兵悍将,年轻气盛,似冠军候。

    这位名将孙策可是耳熟能详的。

    吴郡四姓之一的朱氏就是因为他而显赫。不过他跟当今吴郡太守朱治没有任何关系,朱治出身于丹阳故鄣县,是泾南五县当中的大族。

    吴郡朱氏虽然在朱桓之前没有出过什么高官显贵,但在吴县亦算是豪强之家。

    而朱桓有侠气,轻财贵义,显赫于州郡,所以他在历史上一出仕便担任余姚长。

    他极有才干,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历史上他部下一万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朱桓都全部认识。朱桓还喜欢供养士卒,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之共分。极得士卒之心。去世之时,部下吏士男女,无不号泣。又家无馀财,孙权赐盐五千石来处理丧事。

    他最著名的战绩便是大破曹魏大司马曹仁。

    夷陵之战后,位居曹魏三公之首的大司马曹仁亲督数万步骑出征东吴位于巢湖附近的濡须,朱桓部下只有五千人,于是诸将业业,各有惧心。

    但朱桓十分从容的问诸将:“你们觉得曹仁用兵,如何能比得上我朱桓?”

    “凡两军交对,胜负在将,不在众寡!如今曹仁既非智勇,我朱桓又与诸军,共据高城,南临大江,北背山陵,以逸待劳,此百战百胜之势也。虽曹丕亲自领军而来亦不足为惧,更何况只是曹仁等?”

    于是朱桓故意示敌以弱,引曹仁分兵。然后朱桓奋武,全力出击,遂大败敌军,斩杀魏将常雕、诸葛虔,生擒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曹魏猛将王双。

    曹仁惨败,麾下死伤不可胜数,于是曹魏攻吴大计只能崩溃,三军全线撤退。曹仁更是损兵折将之后直接死在了回师途中,连顺利回朝都未能完成。全军交由副将蒋济代领。

    有这种才华,朱桓自然有骄狂的资本。

    但孙策看着英气勃勃的朱桓,却郑重说道:“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超世之杰,当悬旌万里,声教远振,宁我区夏。你胆烈智勇,未弱于沛县豪杰,足以驰骋于四方,平定万里之疆场。功有多高,名望厚薄,只在于你眼界长远。你今日弄智于吴县,格局拘泥于一县之地,姗姗来迟,在我看来,却是有失气度。”

    朱桓身体僵在庭中,抬头看向慷慨豪气的孙策,只感觉自惭形秽!

    此刻他方知什么叫英雄气度!什么叫气吞万里如虎!

    朱桓自诩是吴郡豪杰,勇烈过人。向来轻狂傲物,以为天下公卿列侯,不过是一群粪土瓦狗。因势而起,竖夫得志而已。

    可直到今天,见到孙郎,他才知晓,原来真正的英雄豪杰,完全不屑于低下头跟这些粪土豪杰相比。

    这种盖世英雄抬眼望的是天下四方,六合八荒!

    他们本身就是旁人眼中的天下大势!

    这天下归属,亦不过是他们掀起的大势中飘摇的一叶孤舟而已。

    难怪沛县豪杰,猛锐冠世,又能战善战却皆为高祖手下爪牙。

    朱桓年轻赤忱,有一腔赤子之心,当即直接跪伏于地,恭敬跪拜,震惊了满堂诸人。

    他语气慷慨壮烈:“小子愚钝,向未曾见英雄,轻狂于郡,恃才傲物。今日得见孙郎天授神武之资,方知何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将军知人待士,有英雄之器,高祖之风,必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桓愿效仿沛县豪杰,为将军效死力,助将军振长策而御宇内,吞江淮而亡诸侯,鞭挞宇内,威振四海。”

    唔~

    现场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孙策也暗吸了一口气,这是……收获了一枚小迷弟?!

    我自己现在都不敢说总御皇机呢!

    还有,你不要以为自己改了几个字,满座贤臣就听不出来你这几句是出自贾谊的《过秦论》。

    你可是真敢说啊。

    果然还是个年轻人,一冲动就觉得自己偶像旷古烁今,英雄盖世了。

    但这个时代,还真就需要几个这种小迷弟,狂热的盛赞。

    曹cao为什么出名,不就是名士何率先口出狂言:“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汉室是否将亡不好说,但安天下者必厮人也,这个名声一旦立起来,就势必会引得大量豪杰倾心相助。

    比如乐进、于禁、李典,他们懂个什么天下大势?大家都说曹cao能平定乱世,他们就都过去效力了。

    孙策也需要在江东达成共识,唯孙郎能扫平四海六合八荒,安定天下。

    所以他也没有多说,淡然的对朱桓说道:“起身吧,你既然有意投到我帐下,就先在我军中暂领一部。”

    朱桓立即郑重拜谢,然后主动走到了孙策右手边的席位上,挨着顾氏兄弟坐了下去。

    朱桓起了一个很好的话题,孙策顺着便说了下去,对堂内所有豪杰说道:“吴县豪杰既然有雄心壮志比肩于沛县豪杰,那我亦效仿高祖,与江东约法三章!”

    “四百年前高祖入关中,谓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乃与父老约法三章,馀悉除去秦法,诸官吏士民皆如故。”

    这个是史记里明确记载的,在座豪杰,不论读过诗经与否,在听孙策说完这些后,都对四百年前的形势有了鲜明的了解。

    甚至有些人思路活泛,想到了当今。江东形势与当年亦颇有类似。

    同样是汉室失德,导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乱兵四起。

    去不去汉室,这些豪强还没有想过,但只要汉室子民,无不思朝廷能出明君、贤臣,使政治清明,去除暴法,匡扶汉室。

    而孙策就是针对天下士民所想,正式向江东推出自己的政治理念。

    “昔秦法苛暴,高祖入关中,约法三章为父老除害。今汉室暴虐,我入江东,亦约法三章,为父老除害。且诸官吏士民皆如故,我大军军纪严明,绝不侵暴!”

    听闻孙策所言,满堂豪杰无不欢欣!

    江东豪杰为什么抵抗孙策?最大的原因不就是怕利益受损?

    如果孙郎统治江东,对官吏士民皆秋毫无犯,父老自然悦服,甚至竞以牛酒诣军亦不在话下。

    就算有人因为其他原因抵抗,那激烈程度亦会大幅下降。

    只是有豪杰亦十分关注,孙郎欲稳定江东,效仿高祖不侵官吏士民,这一点不足为奇。

    可孙郎到底打算如何治理江东?可别如高祖一般只是为了暂稳人心。前面说秦法暴民,为父老除之。后面就来了一个汉承秦制。

    楚汉战争期间,关中父老比秦国治下还惨。在萧何治理下,男战女运,连免于兵役老弱以及少年都得组织起来,源源不断的支援荥阳前线,这才挡住了项羽。

    有人当即问道:“敢问孙郎,约法三章内容究竟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