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逆流伐清在线阅读 - 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浙内乱,朱三太子

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浙内乱,朱三太子

    义乌古称"乌伤",辖境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境内有中低山,丘陵,岗地,平原,隶属浙江金华府.

    嘉靖三十七年间,永康处州矿徒数千人讧聚开坑,知县赵大河督率近山居民陈大成等平之.义乌之民,因以勇武称,而兵事之多亦自此始.

    戚少保戚继光闻其名,至义乌招兵,练成强军"戚家军",后来南征北战,屡战屡胜,荡平倭乱,义乌兵由此得名.

    其实义乌并没有什么矿,戚少保招的兵也不是矿工,而是当地的农民.正是这些农民勇不畏死,一呼百应,用锄头,柴刀,木棍等农具兵器与数千外地矿徒械斗保乡,竟打死了一千多人,其民风好武强悍可见一斑.是以民间又有"兰溪埠头,萧山哺头,义乌拳头"之称.

    天渐擦黑,乌云更沉重地压向地面,笼盖了苍茫四野.小朵小朵的xue,柳絮般地轻轻飘扬,迟迟疑疑地落在地上.

    王战带着粘在头上,身上的xue钻进了柴房,将麻布一层层打开,一支精钢打造的枪头出现在他的眼前.枪头上已有了些锈迹,但仍不掩锋利.王战轻轻摩挲着,似乎闻到了上面的血腥,倭人的血,倭寇的血.如今,他又挖出了祖辈的武器,也是光荣,这把沉睡多时的枪,也将再次染血,同样是异族的血.

    嗞,嗞,嗞,王战是那样用心地磨着枪,连母亲走到身后也没觉察.他要磨去枪上的锈迹,使之重新绽放出冷寒杀气,也将绽放出义乌人的勇武刚强,绽放出"戚家军"后裔尘封的荣光.

    母亲全身仿佛没有了筋骨,重重地靠在柴门上,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流进了嘴里,一股苦涩咸味儿冲进心间.她大概知道儿子要干什么.那支枪头,是家中的荣耀,却也寄托着心中的哀伤苦痛.

    "娘,您"王战这才从聚精会神中醒来.吃惊地抬起头,他看到了母亲的泪水,身体还在抽搐,赶忙起身扶住了娘.

    母亲隔着浑浊的泪水,朦胧地看着儿子的脸,悲恸着无力地说:"孩子,你要做什么!你知道你……你爹……"

    "娘,你别伤心.我记得,全记得!"

    母亲的目光,又落到那支埋骨辽东的丈夫曾使用过枪头上.不由得浑身颤悸着,恐惧地说:"孩子,你怎么拿出它来啦可不能惹祸啊!你要有个三长两短,叫娘可怎么活啊唉……"她又哭了.

    "娘,娘!快别哭了.您听我说呀!"王战给母亲擦着眼泪,"娘,官府催粮要税,又比往年多了好几倍,要是还这么受着,这个冬天咋熬过去"

    "官府有兵,你们闹事可要招来官兵啊!"母亲抹着眼泪.说道:"咱们苦着点,吃糠咽菜,再怎么也能熬过去吧"

    "娘."王战给母亲理了理头发,鬓角的银茎让人心酸,"您不知道.明军已经打到了衢州,丽水,听他们说.清兵都在前线,可也快顶不住了.别说咱这地方的官兵,就连金华也没有几个.再说儿子也不是一个人,族长已经联络了众家,今晚半夜便打进县城.把咱们的粮食都夺回来."

    母亲吃惊地抬起头,颤动着嘴唇,非常惊讶地看着儿子,好半天才翕动着嘴唇说道:"既是各家都定了主意,那咱也,也不能缩着"

    "对啊!"王战见母亲的口气有所松动,继续说道:"那要不去,以后在乡亲们面前怎么抬得起头"

    母亲犹豫了半晌,无奈地说道:"那,那我儿可别出头,只拿粮食,别杀人啊!"

    "儿子晓得."王战暗自松了口气,笑道:"儿子就是拿个家什壮胆,哪敢杀人哪"

    "你还用壮胆"母亲还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在山林里打猎,几天都不回来,不由得瞪了儿子一眼,又是一番絮叨的嘱咐.

    ……………

    义乌县城.

    县令赵庭玉半夜醒来,憋了泡尿,可又舍不得热被窝,舍不得小妾那暖柔的身子.赖了一会儿,实在有些忍不住了,才披起衣服,跑到屏风后的马桶处方便.

    江浙调来了大批的清兵,有山东的,有江淮的,还有河南的,这么多人马,连吃带嚼,也只能是地方供应.赋税是一加再加,老百姓苦不堪言,赵庭玉倒是趁机上下其手,捞了不少钱财.

    想起头上这顶官帽,赵庭玉的心情便有些郁闷,不知道再过多长时间才能把买实缺打点的钱财赚回来.希望朝廷大军能顶得住,这仗啊再打得长些,越长赚得越多.

    不是每个人生来便是贪官,赵庭玉也曾以为靠苦读的圣贤书,便能按圣人所教诲的那样,"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展平生之志.但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等他领导了做官的真谛,好不容易凑了银两,终于有了实缺,也就成了一个贪官.

    又钻进暖被窝,搂着小妾的身体,赵庭玉刚有些迷糊,就听到黑漆漆的窗外,传来一阵阵喧哗声.拉着,狗狂吠了一阵,很快又恢复了平静,风声把一切淹没在黑暗里.

    "啊!"夜空中传来一声凄厉的惨叫,仿佛近在咫尺.赵庭玉一个激灵,忙披衣起床,走到墙边抓起了防身用的宝剑宝剑不错,可惜在他手中却是聊胜于无,只是壮胆而已.

    吵闹声越来越近,赵庭玉已经可以看到火光.他抽出宝剑,对着门外大喊道:"怎么回事,谁值夜呢,来人,传刘班头……"

    衙门里平素围着他如苍蝇般转的小吏一个都没有回应,偌大的院落显得空荡荡的,只有北风的呼啸声在树梢间回荡.小妾也被惊醒,掩着被坐在床上,连声追问究竟.

    "来人,谁值夜,传刘班头!"赵庭玉有些害伯了,扯着嗓子大喊.

    内宅的院门被猛然撞开,从缝隙处透出的隐隐火光一下子明亮起来.一群人持刀拿棍,在风雪中走了进来,火把把雪地照得通亮.

    "王,王族长"赵庭玉使劲睁了睁眼睛.本县的有头有脸的人物,他自然不陌生,可现在的王族长一反平日的温容,冷冷的目光令人心悸.

    "狗官,今日便是你的死期."王族长也不废话,伸手指着赵庭玉骂道:"你横征暴敛,渔rou乡里,罪有应得."

    "本,本县——"赵庭玉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手中宝剑仿佛有千斤重.怎么也提不起来,本想斥骂却变成了哀恳,"王族长,杀官造反可是杀头大罪,三思啊!若是觉得赋税摊派过重.本县立刻减免,立刻减免,何至于如此啊"

    "晚了."王族长冷哼一声,说道:"满清气数已尽,正是英雄报国之时,杀官造反又算了什么谁把这狗官杀了,省得他聒噪."

    "我来."王战上前一步.大枪如矫龙般刺出,不偏不斜,正中赵庭玉的咽喉,就如他扎刺恶狼猛兽般迅疾凶狠.

    "好样儿的."王族长身边的一个人脱口赞道:"戚家军之源,义乌兵之后,果然威猛."

    "大人过奖了."王族长挥手叫过王战.指着说道:"他祖上便是戚家军,他父亲在辽东殉国,算得上是忠烈之后."

    "忠烈之后,很好."陌生人眼中精光一闪,鼓励道:"鞑虏将灭.正是英雄建功立业之时,你好好干,定有前途.那把宝剑——"说着,他一指赵庭玉的尸体,"便奖励予你."

    "多谢大人."王战拱手致谢,大步走到尸体旁,捡起宝剑向空中一举,在火光照射下,一道寒光闪过,如闪电破空.

    ………………

    江浙内乱,不堪压榨盘剥,不堪清兵祸害的百姓蜂起.太湖,义乌,四明山等地纷纷举起反清抗暴的大旗,在空虚的江浙腹心燃起处处烽火.此时,清军兵力皆集中于沿海,以及闽浙防线,对于突然雹的内乱措手不及.

    而且,很多抗清暴动在背后都有情报局的影子,他们消息灵通,视野开阔,远不是处于闭塞中的农民可比.虽然这些情报人员不是专业军事人员,但也经过了短期的培训.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这个简单的军事原则他们还是懂的.柿子捡软的捏,硬的先不碰,按情报人员的理解,就是这么回事.这些暴动的武装歼灭的清兵当然不多,但却造成了江浙的混乱,使清军的粮饷供应受到了影响.

    公开举旗的是比较有实力的,还有很多暗中搞破坏的,来往的信使经常被截杀,莫名其妙地不知所踪,使江浙清军和地方的联络时断时续,很多重要情况往往不能得到沟通.

    "昔五胡乱夏,仅一再传而灭.今东虏应谶,诚哉天道好还,况也人心思汉.建酋窃踞中原,衣冠变为犬羊,江山沦于戎狄.凡有血气,未有不痛心切齿于奴酋者也.本藩奉天倡义,代罪吊民,卧薪尝胆,法古用兵.兹者亲统大师,光复失土,出生民于水火,复汉官之威仪.尔伪署文武将吏,皆系大明赤子,时穷势屈,委质虏廷,察其本怀,宁无隐忍天经地义,华夷之辨甚明;木本水源,忠孝之良自在.报仇衍,岂待异时;归正反邪,端在今日……

    ……或率兵而至,则论其众寡而照数授职;或洁身而来,则就其职掌而量材超擢.若蒙古,女真,世受国家抚赏之恩,原非一类,共在天地覆载之内,亦有同仇,无怀二心,视之一体.且如回纥扶唐,烈光叶护矣.本藩仁义素著,赏罚久明.先机者有不次之赏,后至者有不测之诛.一身祸福,介在毫芒;千古勋名,争之顷刻.师不再举,时不再来,布告遐迩,咸使闻知.敬哉特谕."

    若说在绑架吴应熊一家,在掀起民众反清风潮中,情报局显示了威力的话,而出现在大江南北的檄文,则显示了情报局渗透的广度.

    "建州本大明属夷,受皇明三百年之豢养,然屡生反侧,遂乘多难,窃踞中原,乱逞yin威.至如辽人.遭三十载之摧残,中原百姓亦屡受屠戮之苦.祖父既受其刑毒,母妻甚被其宣yin.尔二三孤儿,尚为旗下之奴;百千弱女.竟作胡中之妇.本诰命感明恩,悔族罪,投诚归明,望我族人幡然醒悟,勿作以卵击石之举,以致有不测之祸……."

    与檄文同时出现的还有诰命建宁的告满蒙族人书,以她之前的公主身份,发出这样的文书,着实让清廷为之切齿.

    当时反清复明势力的社会基础还相当大,又有明军屡战屡胜的气势.清廷统治区越来.越有地方不稳的迹象,很多横征暴敛,狐假虎威的官吏也深自惶恐,不敢为恶太甚.他们的收敛,反倒使老百姓的心气高了起来,盼望光复的期望更加强烈.

    对江浙清军威胁最大的一是闽省明军.二是舟山群岛的明军.而舟山群岛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明军水师以此为基,不断袭扰,又与宁波府四明山的义师呼应,对清廷在江浙地区的统治构成了重大威胁,牵制了江浙沿海的大量清军.

    而四明山,原是鲁监国闽浙抗清时的根据地之一.既有反清抗暴的传统和基础,又近海,在明军水师的登岸袭扰中,四明山义师也出动策应.因为这些便利的条件,四明山义师中有一些明军将士担任骨干,并接收了千余枝燧发火枪.在江浙各支义军中实力最为强劲,曾有单独攻破余姚的战绩.

    "这事当不得真,莫要听风就是雨."四明山寨的大首领,暗地里却领受明廷浙东独立团团长,参将一职的王京摇着头,对属下打探的消息不以为然.

    "可那教书先生确是怪异.给儿子取名以"和"字排辈,最后一字还是带有土部的怪字."属下挠着头,辩解道:"属下想着,若真是龙子龙孙,咱们救了下来,岂不是大功一件"

    "大功一件"王京摸着头上长出寸许的头发,也有些心动.

    "什么大功一件啊"独立团的实际领导人,原张煌言的部下于志和笑着走了进来,说道:"说出来咱们参详参详,若是要舟山配合,便派人送个信儿."

    "于大人,您快坐."王京很恭敬地起身相迎,说道:"这个兄弟在余姚偶尔听了戌传,也不知是真是假,正和我说着呢!您来得正好,且给拿个准主意."

    "风传啊!也不可轻视,说来我听听."于志和笑着拱了拱手,和王京一同坐下,将事情的原由又听了一遍.

    扯起故国旗号,拥立亡皇后裔,起兵对抗朝廷,是不少人在王朝鼎革之际所常用的一种手段.清初发生的伪"朱三太子案",就是一个极为突出的典型.对清廷来说,"朱三太子"本人并不可怕,但"朱三太子"这面大旗的感召力却不可轻视.所以,每次爆发以"朱三太子"为名号的起义,都会让清廷感觉犹如芒刺在背,非欲除之而后快.

    而历史上,"朱三太子"也确实成了反清抗暴的一面不倒的旗帜.杨起隆,漳州蔡寅,河南柘城,江苏太仓一念和尚,浙江大岚山张念一,张念二,陕西汉中,兴安,还有江南金和尚,浙东四明山,都以"朱三太子"为号召,起事抗清.甚至到了康熙六十年(1721),台湾朱一贵起义,尊奉的仍是"朱三太子"的名号.

    可惜真正的"朱三太子"却根本没有任何反抗清廷统治的念头,对抗清运动避之不及,唯恐引火烧身.在历史上,"朱三太子"每次泄露口风时,他的身份都会重新激起周围人的斗志,让他们胸中熊熊燃起抵抗异族统治的热情之火.

    无论是四明山,还是宁波,慈溪,"朱三太子"每一次化名避祸的藏身之所,都会有人站出来与清廷这座庞然大物作殊死抗争.就连镇海的普通百姓张月怀,在得知房客是隐姓埋名的朱三太子后,也立刻变卖家产,要联络豪杰一同起来与清廷斗争……

    可惜"朱三太子"每次都让这些破家舍命的人失望了,一听说别人要抛下一切帮助他驱逐鞑虏,就马上仓皇遁走.

    其实真正的"朱三太子"真名叫朱慈焕,是崇祯的第五子,因与四哥(同父同母)朱慈炤同岁,其上的崇祯二子早殇,所以人们习惯把他称作"朱三太子".

    甲申之变时,朱慈焕年十二,仓皇出奔,流离颠沛.在大顺军中与两个哥哥失散之后,与一位姓毛的将领逃到了河南,种了一年地.后因为清政府清查"流贼",姓毛的逃走,他只能一个人流浪.十三岁到凤阳,遇到一位姓王的前明老给事中,细询根由,执手悲泣,乃留在王家,改姓"王",名士元.

    朱慈焕到了十九岁时,王家突遭变故,他再度流亡江湖.后又往浙中,结识一个姓胡的余姚人,亦明官员后裔,两人谈经论文后,胡颇钦佩他的才学,劝他还俗,并将女儿嫁给她.从此朱慈焕以余姚王士元为名入赘胡家,靠教私塾为生.

    几十年来,朱慈焕隐姓埋名,东躲西藏,并没有真正从事过"反清复明",而且唯恐避之不及,害怕成为反清的一块招牌,所以不敢在余姚常住,而是长期在四明山一带辗转,以教书糊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