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乱世英杰在线阅读 - 350未来的武悼天王

350未来的武悼天王

    冉闵此次完败满清,斩杀了几乎大半个主力将领统帅。一方面将满情人吹嘘的什么‘满清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牛皮给彻底打破了。重整了大汉民族在西域的雄风,让冉闵的威名远播大汉九州和草原。另外的是帮助努尔哈赤消弭了他的说有政敌,除去慕容世家和他是姻亲外,像完颜家和耶律世家彻底消失在满清系统。残余的完颜金兀术则是投靠了唐国太子李建成,耶律家的耶律楚才,耶律德光则是到了铁木真那里效命。

    “啧啧……这冉闵果然厉害,武勇只怕更胜董斐一筹!现在的他比起后赵时期还要强大,有段文鸯、北宫纯两大猛将协助和十六国时期第一儒将之称想谢艾参谋军机。其他方面还有西凉世家提供后勤保障与政治人才的支持,几乎是加强版本的冉魏政权。这样也好,帮助我缠着西凉集团一部分兵力,马腾他们也更加容易对付董卓了。”

    刘辩眉头几乎拧成了麻花,手里捏着情报,在心中喃喃自语,“世人不知冉闵的骁勇,这什么十八铜人阵自己作死,竟敢与武悼天王单挑,死了也怨不得别人,只怪自己有眼不识泰山!倘若满清这边有类似董斐这样的猛将外加上慕容世家的猛将慕容恪这些人一起上的话,或许还可以掰掰手腕。死了那些秃头和尚十八铜人阵外加三大蛮夷开国皇帝之后才如梦初醒的围攻,只能自己找虐了!”

    大家都说白起是杀神,前前后后死在他手上的人不下百万,但刘辩觉得杀神的称号更适合武悼天王冉闵。因为间接死在他手上的胡人就达数百万,直接死在他手上的胡人也有数十万,如果没有冉闵这个世界就没有汉族了。有人说冉闵残暴,但刘辩觉得冉闵是真正的大英雄,五胡乱华时代,中国人的千年恶梦。当时冉闵屠胡之前北方汉人也就四百多万而,当时胡人却达到了五六百万,匈奴、羯等族军队所到之处,屠城掠地千里。

    当时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特别是羯族,这些杂种脑筋里只有三件事,一是***二是杀戮,三是享乐。当时汉人是最下级的,待遇甚至不如元朝的汉人。汉人当时被胡人称为两脚羊,意思就是可以给胡人作为食物吃。冉闵发布杀胡令后当时HBSXSDHNAHJSHB北部、SX的汉人都纷纷起兵,仅邺都一地被杀的胡人就高达20几万。

    甚至远在陇西的麻秋收到冉闵的“讨胡檄文”后,都杀掉所部胡人响应,因为陇西胡人太多,呆不住脚,麻秋带领部下斩关向东出关中投靠冉闵,中途与胡人王朗干了一仗,杀朗部胡人数千,后被氐酋蒲洪捉了去。数百万胡人被中原人们驱逐,石虎强迁到邺城的共计几十万汉人,也有近半数在****中返还家乡,中途大部份被胡人所害。

    氐、羌、胡蛮等各民族数百余万,返还陇西或河套等地的家乡,九大石胡甚至迁回中亚。返迁途中各不同民族的胡人相互进攻掠对方,甚至人rou相食,十个人中仅有二三人能成功回去。因为冉闵杀胡令的发布胡人数量大减,民间汉人恢复增长。胡人见识了汉人血腥报复的可怕不得不向汉人寻求合作,汉人从事农耕,胡人则充军打仗。这才开始了和睦共处。

    胡人专门打仗死的都是胡人。使得人口渐渐减少,而汉人因为只需农耕人口开始恢复,最后将剩余的胡人同化。虽然最后冉闵被杀,但他挽救了汉族。现在有些人说冉闵是刽子手,但当时冉闵一声令下中原百姓和入塞胡人无月不战,日日相攻。可见冉闵当时的政策是顺应民意的,代表了最广大被侵略中原人民的意愿。并非冉闵有心挑拨,而是当时的********确实无法调和。

    批阅了一大早晨的奏折和情报,刘辩略有倦意。起身舒展了下筋骨,拉开窗子向外眺望。今天的天气有些阴冷,天空隐晦不明,不时有成群结队的大雁向南翱翔,时而发出或者高亢或者悲壮的鸣叫。

    院子里的梧桐树叶已经变黄并且开始零落,角落里的杂草上面落了一层寒霜,此刻尚未散去。各种精心栽培的名花奇木也逐渐有了枯萎的迹象,满院凄凉,一副萧瑟的景象。

    也许是有感于三位少数民族开国帝王的阵亡,也许是秋风萧瑟让人倍感凄凉,站在窗前的刘辩有种想要赋诗一曲的冲动。

    想要成为名垂千古的帝王,仅仅是“上马能安邦,下马能治国”还不够,因为一千八百年后的某太祖曾经写过: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sao,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刘辩既不想略输文采,又不想稍逊风sao,更想成为一个“上马能横槊,下马能赋诗”的全能皇帝,绝不能被以后的某个家伙取笑,所以刘辩必须动动脑子!

    只是绞尽了一番脑汁,任凭百般搜肠刮肚,面对着窗外让人才思如泉涌的秋景,刘辩的腹中仍然空空如也,一句也作不出来!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刘伯温的声音,询问卫僵道:“陛下是否在书房?”

    “诺,陛下正在窗前负手踱步呢,来来回回的半个时辰了,看起来似乎想要赋诗一曲的样子。军师不怕打扰陛下,就进去面圣吧!”

    卫僵面带浅笑,指了指在书房的窗前来回踱步,眉头紧锁,若有所思的天子。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的说了一句。

    这简直是赶鸭子上架,没想到竟然被卫僵推到了火架上炙烤,刘辩的脸颊顿时有些火辣辣,真想对卫僵这家伙说一句:“你妹啊,寡人随便走几步体验下这种感觉还不行?要是这诗赋做不出来,还不让人笑话了?”

    “哦……难得陛下今天竟然诗兴大发,基倒要洗耳恭听,看看陛下能够写出何等惊天地泣鬼神的诗句来?”也不知道刘伯温犯的哪门子邪,竟然没有直接进书房来禀报公务,而是兴致勃勃的和卫僵站在书房外面,悄悄的等候年轻的天子吟诗作赋。

    事已至此,刘辩也没有别的办法,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抄袭呗!老子算是明白了,为何历史上的穿越者都酷爱剽窃他人的诗歌,换你你也剽,少在那里和老子装清高!要不你穿一个试试,朕就不信你不抄!”

    两双眼睛在盯着自己,刘辩只能逼良为盗。窃钩者贼,窃国者侯,窃诗者是什么?刘辩不知道,但却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剽窃一首诗歌,为自己披上一件才高八斗的外衣。如此不但可以提高名声,引得天下文人墨客折服,还可以名垂青史,赢得“上马能横槊,下马能赋诗”的美名,至少不能在千年之后让某人讥笑自己“略输文采,稍逊风sao”。

    身为拥有召唤技能的穿越者,又有名正言顺的皇帝身份,寡人必须成为名垂千古的一代明君,文治武功,样样精通。既不能输了文采,更不会稍逊风/sao!

    盗亦有道,窃钩不能随便窃,那样会被抓;窃国更不能随便窃,弄不好会成为阶下囚。这还不打紧,要是弄个诛灭九族,满门抄斩,那就悲剧了。

    同样的道理,诗歌词赋也不能随便剽窃,稍有不慎,不但不能名扬四海,反而会弄巧成拙,留下笑柄。唐宋元明那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拿到这个年代,不见到就会震古烁今,甚至会被当做下乘之作。

    所以窃诗也是讲究技巧的,谁若是觉得拿着一首“窗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或者“黄河之水天上来”就能招摇撞骗,沽名钓誉,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个年代的主旋律以短赋为主,就像曹cao“短歌行”“观沧海”这样的体,辞藻华丽,短小精悍。大气磅礴,这样的作品才能让世人折服惊叹!

    但这种震撼性的作品若没有环境陪衬。无疑会大大的降低词赋的格调。所以刘辩暂时不打算剽窃曹cao的神作,而是准备盗一首应景的七言诗歌。

    “不盗父亲的就盗儿子的。反正便宜不出外,不是不盗时候未到!”刘辩装作没看见刘伯温的到来,依然双目微闭,背负双手在书房的窗前来回踱步。

    在这个年代,除了短赋之外七言诗歌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形式,并且为不少文人sao客所喜爱,在民间传唱甚广。既然老曹的短赋不合情景,刘辩只好退而求其次,把目标瞄准了小曹。

    打定主意。刘辩在腹中反复背诵了几遍,直到温习的滚瓜烂熟于胸之后,这才装模作样的清了清嗓子,高声朗诵了起来,并以丰富生动的表情进行着配合。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旧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别说老子低俗。别的穿越者都剽窃,朕为啥不能剽窃?别和我装清高,换了你也照样剽!”成功的吟诵完了曹丕的《燕歌行》。刘辩如释重负。装逼成功,爱谁谁谁!

    “好诗。好诗啊!”卫僵是一介武夫,对诗歌没什么欣赏水平。但刘伯温却学识渊博,刘辩的话音甫一落下,便击扇叫好。

    既然军师都叫好,这说明陛下做的诗确实好。再说了,即便陛下做的诗不好,咱不是还得击掌叫好吗?这么一想之后,卫僵也跟着击掌叫好:“好诗啊,真是好诗!”

    “哎呀,军师什么时候来的?倒是让你见笑了!”刘辩这才装出一副惊讶的样子,笑呵呵的向窗外的刘伯温拱手,“寡人有感于窗外秋风萧瑟,草木皆霜,又听闻漠西三大草原豪杰完颜阿骨打几人阵亡,故此才有感而做。倒是让军师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