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走过那春天在线阅读 - 第三百五十六章 修路经费

第三百五十六章 修路经费

    一石激起千层浪。乡亲们的意见很快统一起来,尽快修路,越快越好。可是,修路的资金怎么来,大家很快分成两派,一派的意见是自己动手筹款,不等政府指标,因为政府指标就像看不到尽头的胡同。另一派的意见是选代表尽快向政府争指标抢项目,靠政府拨款修路,不用自己掏钱。会议选出王福富、张兴、刘江作为与其他村寨协调工作的联络组。公婆山下的这条泥路途径四个村寨,莲花村是最后一个,路途最远。所以,对待修路,莲花村人意愿最迫切,其他三个村寨修路意愿都没有他们这么强烈。特别是村委会所在地的河源村,人口最多,意见也最杂,多数人等待政府下达指标,反对掏钱修路。联络组经过两个多月的动员协调,工作还是没有进展。王福富在电话把情况告诉王福贵。此时,王福贵正在泰国,塑料产品销量业务推进很顺利,他听了陶晓伟的话,不满地说:“村民的眼光怎么这么狭窄呢?现在是改革开放如火如荼的时候,大家都已经解放思想,祖国各地的人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靠企业出资的,靠自己出钱的,有项目就上,谁还愿意等?我们公婆山的人就是落后,没见识,要等政府的指标,哪有那么容易?我们是山区,肯定是最后一轮的规划,没有五年八年轮不到我们。哥,咱们村的人意见统一了吗?”王福富犹豫着说:“青年人乐意,他们赞成掏钱修路。老年人还有想法,他们习惯想等政府拨款。但是,这个问题应该不大,我们三个村民代表正在开展工作,争取他们同意。”“通路才能致富,这个道理这么难懂吗?很多乡村贫困落后,就是因为道路太差,交通不便,人员往来受限制,信息不通,物资不畅,怎么发展得起来?”王福富也感慨道:“我们把这个道理反复跟大家说了,很多人都明白,就是不舍得掏钱,说什么修路是政府的事,造桥修路是基础设施,政府出钱,不用老百姓买单……老话讲得对,说到钱便无缘。道理谁都懂,就是不愿自己花钱。”王福贵在电话里瓮声瓮气地说:“原以为入秋后就是旱季,如果大家意见一致,赞成修路,我们就可以开工修路,可现在……”王福富说:“大家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电视,音响,沙发,衣柜,大家说换就换,不知道心疼。可是说到修路钱,他们怎么就心疼起来了?”王富贵沉吟一阵,说:“我们修的是砂石路,人工方面自己动手,剩下就是材料费,资金量不是很大,对大家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王福富只是叹气,在旁边的陶晓伟接过电话:“王福贵,乡亲们穷怕了,从他们的角度想,赚个钱不容易,都是头顶烈日挥洒汗水换来的,也难怪他们把钱捂得这么紧。”王福贵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大胆地说:“晓伟,我知道村里人挣钱不容易,要是村民不愿意出钱修路,筑路的资金我来出!”陶晓伟吓一跳,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修路的钱你自己出?”“没错!”王福贵肯定地说,“我在村里呆过不少时间,知道农村生活艰难,村民收入有限,好不容易过上几天好日子,现在我们让他们把血汗钱拿出来修路,很少人确实舍不得。这不怪他们。要怪就怪我们村还比较落后,致富的门路少,没有什么挣钱的途径。”“晓伟,你知道我这几年为什么不回莲花村吗?你还记得那年我们动员村民筹款做生意的事吗?我们没有让乡亲们赚到钱,我心里很难过。从此,我心里暗暗发誓,我就不信我王福贵不会做生意?等到我挣了大钱,有了钱本,我一定回村带动大家一起发家致富。那些年我生意起步艰难,没有脸面回来面对乡亲们。现在,我王福贵在外面经过多年打拼,手上有一点积蓄,跟乡亲们比,钱还是来得比他们容易。修路的钱不用乡亲们掏了,我来出。”陶晓伟听得很感动,但是他心里清楚,于是提醒道:“阿贵,这条泥路不短,刘江他们测量过,十八公里还多。单是材料费就是一笔大数目。再说,这条山路不但是我们莲花村的路,河源村、河湾村,六顺村的村民都有份,不应该由你一个人来出钱呀。”王福贵决然地说:“晓伟,你不用担心,我现在的公司生意正旺,业务往东南亚发展,利润还是稳定的。我决定了,我原本就要找一个服务乡村的机会。现在正好,这条烂泥路祸害了这么多村民,到我王福贵治治它的时候了。”陶晓伟冷静地说:“王福贵,我知道你是一个好胜的人,这几年在外面发展很成功,赚了不少钱。可是,修路资金不是小数目。你预算过没有,你能支撑得住吗?不能因为修路的事,把你公司的业务拖垮了。”王福贵呵呵笑道:“晓伟,我们是发小,我知道你的好意。这条山路不到二十公里,我们又不是修水泥路,只铺砂石,最多扩宽路面,挖好水沟,埋设排水管,这个资金我还是可以应付得过来。”陶晓伟见他主意已决,激动地说:“王福贵,你解决了修路资金,这就好办了。我替莲花村的乡亲们感谢你,替公婆山下的四个乡村的村民感谢你!王福贵,你包了修路的经费,剩下的其他事情,你放心,我来负责。”陶晓伟觉得很奇怪,一股豪情从心底燃起,就像刚毕业那阵在村里拉水接电时的创业壮举一样。人就要有志气,只要有决心,没有办不到的事。如果怕这怕那,畏首畏尾,啥事都等不来。红彤彤的夕阳挂在山头,像一个巨大的红宝石。陶晓伟三口五口两下就扒完碗里的饭,他丢下饭碗,摘下墙上的哨子,掸掉上面的灰尘,心里激动起来:老伙子,有两年功夫不用上你了吧。哔哔!他轻轻一吹,哨子发出清脆的哨声。家里人还在吃饭,一个个奇怪地看他。小儿子陶建锋好奇地问:“爸爸,你吹哨子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