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日月江山永为明在线阅读 - 第350章:擦肩而过

第350章:擦肩而过

    ,日月江山永为明

    备倭军的事情其实只需要一句话,因为备倭军本身就是为了巩固海防而设立的,上次被调动是因为事急从权,但这次有准备了就不一样了。

    朱瞻垶让陈懋再次跑了一趟山东,就带去了一句话:无论如何,备倭军不能动!

    告诉了陈懋,这事儿也就等于告诉了老爷子,陈懋这个人是站在谁背后的这件事朱瞻垶是很清楚的,因此他没有耽搁,开始了自己的布置。

    首先,他派腾骧卫出发前往了奴儿干都司,准备把周新给叫回来。

    他还是担心自家老爹那不靠谱的恻隐之心,而周新素有“冷面寒铁”之称,而且这个人刚正不阿,到时候说不定会有用。

    然后,朱瞻垶派人去抽调了另外一个人,一个可以说是跟这次天灾完全不搭嘎的人。

    刑科给事中,耿通。

    耿通这个人其实不是什么重要的官员,也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如果硬要说有,那只能说这个人跟周新有几分类似。

    刚正不阿,说难听了就是轴。

    而且耿通不只是性格有点像周新,就连结局也像。

    两人都是冤死的,周新是因为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的迫害,而耿通是因为太过正直,接连弹劾了靖难时期的几个功臣后人,然后遭到了迫害。

    有这两人在,朱瞻垶能放心不少,而且因为现在有自己站台,朱瞻垶认为也不会有人不长眼。

    最后,朱瞻垶在刑部不只是抽调了耿通一个人,还特意指定了另外一个人也要赶往灾区。

    刑部郎中蔺芳。

    蔺芳虽然是在刑部任职,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直至去年他随工部尚书宋礼治理会通河,这个人才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

    《仙木奇缘》

    他提出了一种方法,用木头编成大捆,里面塞上砂石,用来加固堤坝,效果非常好,就连今年黄河堤坝的处理都沿用了这个办法。

    本来以蔺芳的才能朱棣不可能会忽视,但事情的性质不一样,之前蔺芳治理的是河,但现在大明面对的是海,而且还是海水倒灌的情况,因此朱棣才没有想到蔺芳。

    但蔺芳之前的“奇思妙想”跟朱瞻垶的想法合。

    朱瞻垶之前就让人在浙江一带修建堤坝,不过那时候修建的只是防范倭寇的堤坝,相对来说较为窄小,目的只是为了防着倭寇靠岸而已。

    但现在,朱瞻垶觉得是时候打开思路,去做一些以前没想过的事情了。

    比如说,修建防潮堤。

    因为事情紧急,朱瞻垶没有耽搁,直接带着蔺芳就去了上新河口闲置了有段时间的水泥窑。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就是因为他火急火燎的性格,让他跟恰好在此时进宫的胡家人擦肩而过。

    说擦肩而过也不太恰当,毕竟皇太孙的车架胡家人还是认识的,但见到朱铭一脸严肃地在前面开道,胡家人在明知道是朱瞻垶的前提下也没有那个胆子上前搭话。

    就这样,胡家二女胡善奕进了宫,而朱瞻垶却正好出了宫。

    水泥的用途就不用多说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真正的难点不是没有水泥罐车的运输,也不是水泥的制造和石子的开采,真正的难点是修筑堤坝时候的防水。

    之前朱瞻垶修筑的堤坝虽然是在海里修建的,也用了后世修建桥梁常见的方法,但这次不一样。

    上次是要求修成就行,但这次需要强度。

    不过再怎么说有经验就是好事儿,他也不需要亲力亲为地去教导蔺芳了。

    “这东西可以放缓一些,但有一点,那就是一滴雨都不能沾,知道了吗?”

    水泥窑的仓库里,朱瞻垶正一脸严肃的对刘明正嘱咐着。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再加上朱瞻垶的书信,鲁商刘家把跟朱瞻垶最熟悉的刘明正给调了回来。

    “明白!”刘明正虽然面有难色,但仍旧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浙江一带的阴雨仍旧在持续,还伴随着大风,在这种情况下运输不能沾水的货物无疑是有难度的。

    但是刘明正很清楚朱瞻垶不会听他说难处,朱瞻垶要的就是他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另外,现如今大明遭难,你那边号召一些有存粮的商人,尽快的把手中存粮运到灾区还有那些承担了疏散灾民任务的地方。”

    “朝廷不会亏待你们,等后期赈灾工作稳定下来之后就会如数补上的,不过你也让他们都安分点,不要在这个时候动歪脑子。”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瞻垶语气中的温度显而易见的下降了几分。

    “这两年你应该也有所体会,朝廷不是不近人情的,虽然商人的地位很难再提高,但朝廷会让你们在商人这个位置上做到顶峰,所以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最后……”

    朱瞻垶转过身,朝着仓库外走去,给身后的刘明正留下了一句话。

    “看你们表现,若是做得好,我不介意再给你们更多的好处。”

    ……

    这所谓的好处有没有起到打鸡血的作用朱瞻垶不清楚,但鲁商刘家这两年的表现一直不错,他本就想着让他们再尝些甜头,现在这个时机正好。

    也恰好能够剔除一些有歪心思的人,勉强算得上是两全其美吧。

    敲定了堤坝建造的事情,还顺带着筹了一部分粮食,朱瞻垶心情好了一些,准备回宫好好休息休息。

    之前他就一直在忙,而且还是忙得早出晚归的那种,这两年又在张罗水泥的事情,因为水泥不仅要运输还要复产,之前已经停了有段时间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瞻垶还真的有些乏了。

    不过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愿。

    朱瞻垶前脚刚到春和宫,看着后面跑过来的小鼻涕,心中就冒起了一些不太好的预感。

    “殿下!殿下……”小鼻涕气喘吁吁地追上了朱瞻垶。

    “殿下……陛……陛下让您去乾清宫,浙江……”

    “浙江怎么了!?”一听到浙江两个字,在看着小鼻涕那大气都快喘不上来的样子,朱瞻垶心中顿时一紧。

    “浙江……浙江……”小鼻涕站起来深深地吸了两口气,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

    “浙江那边太子爷的奏报送来了,里面有更详细的情况,陛下让您过去看看。”

    朱瞻垶闻言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这小鼻涕,气儿都不喘匀了就说话,整得他差点儿没吓死。

    “以后气喘匀乎了再说话!”没好气的给了小鼻涕一个脑瓜瓢,朱瞻垶收回了那已经踏入春和宫的左脚,转而朝着乾清宫的方向而去。

    三天了,他一直在上新河口附近住着,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又被叫走了。

    此时朱瞻垶还不知道,他已经第二次跟一些人擦肩而过了。

    “怎么了?”

    春和宫内,太子妃张氏端坐在主位上,看着门口欲言又止的宫女,面露不渝之色。

    “啊……”宫女抖了一下,但很快就反映过来了。

    “太孙殿下回来了,但还没进来就被总管太监叫走了。”

    ……

    张氏看着面前的胡家姐妹,脸上露出了几分无奈之色。

    乾清宫。

    “爷爷!爷爷?”朱瞻垶大步流星地走进了乾清宫,一脸的急切。

    “这儿呢。”朱棣出声提醒了一下。

    “爷爷,听说我爹传消息回来了?”朱瞻垶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了老爷子面前。

    “这儿呢,看看吧。”朱棣抽出了一封奏折,放到了大孙子的手里。

    ……

    看着手中的奏折,朱瞻垶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事情,超出了他的预料。

    原本在受灾初期就有两万人的伤亡就已经让朱瞻垶无法接受了,但现实却更加的残酷。

    六万人,因这次水患而死,以及那些失踪的百姓已经达到了六万人这个数字,不管是放在王朝实力偏弱的前期和末期,还是说实力最为强盛的中期,这都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字了。

    不过,倒也不是没有好消息。

    因为这次朝廷反应的很及时,水患虽然仍在继续,但撤离工作已经稳步展开,后续六万人这个数字肯定还会增长,但一定不会像初期这样快。

    “灾民疏散呢?做到什么地步了?”合上奏折,朱瞻垶问出了另外一个他关心的问题。

    “怎么,替你爹cao心?”朱棣面带笑容,似乎水患的事情对他来说毫无影响。

    “放心吧,你爹这点儿能力还是有的,而且据他所说,初步已经开始疏散灾民至凤阳府和扬州府的西部,说是那边是你的地盘,有鲁商刘家的帮助能够最大化也最平稳地解决问题。”

    “这就好……”朱瞻垶松了口气。

    “孙儿已经让鲁商刘家开始筹粮了,能筹到多少虽然还不能确定,但多少会有一些的,到时候正好配合我爹做好灾民疏散的工作。”

    “你们爷俩啊……”朱棣摇头失笑,似乎是……哭笑不得?

    “人家都说儿子像老子,但你们爷俩儿倒好,老子像儿子。”

    “你爹去松江府的第一天就斩了六位官员的脑袋……”

    “呃……”朱瞻垶一脸的尴尬。

    您这是什么话?这跟我有啥关系?而且什么叫老子像儿子?这是儿子像老子好伐?

    以前?那是没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