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护卫舰和逗逼
十八节航行八千海里在那个年代可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儿。【】哪怕是英国皇家海军也没有同类型的舰船。那么俄国人为啥要坚持如此大的续航力呢? 实际上也不是所有的毛子都有这样的要求,除了李晓峰之外,绝大部分毛子都喜欢那种航速超快的大型鱼雷艇似的舰只。甚至一度红海军对于速度的追求都有些走火入魔了,动则就是三十七八节,甚至四十节的速度要求,这给舰艇的设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毕竟想要速度快,舰艇的其他方面的性能就要做出让步,而且毛子又喜欢堆砌武备,最后舰艇要么超重要么就是综合性能上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居住性,比如舒适性。 而作为过来人,李晓峰很清楚,速度从二战开始就已经不是舰艇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了,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速度性要求是越来越低。为了追求速度放弃综合性格能才是脑残。 所以对于所谓的大型远洋巡逻舰,李晓峰第一条就卡死了速度需求,不要求其承担雷击任务,哪怕后来不管是a型还是b型都装了鱼雷发射管,但和最初红海军要求的强大雷击能力是完全不挨边了。 取而代之的就是,以牺牲速度性换取大续航力,尤其是优化了居住和生活条件。跟红海±,.军的老式驱逐舰相比,后来称之为36型护卫舰的大型远洋巡逻舰引进了相当多人性化设施,比如烘干机、比如冷库,比如说优化了居住条件。哪怕是没有补给。该舰也能在海上执行一个月的任务! 为什么李晓峰要强调大续航力呢?还不是被苏联漫长的海岸线给闹的。尤其是太平洋方向。太平洋舰队本来就弱,而且海岸线极其长,这迫切地需要有大续航力。而且苏联的几大舰队几乎是完全被分割开,又缺乏海外基地,想要保障海上权益就需要大续航力。 那么这个大续航力是如何保证的呢?为什么同样有广泛海上利益的英国和法国没有建造技术性能差不多的舰艇呢? 原因只有一个,如果采用当时成熟的高压燃油锅炉加蒸汽轮机的配置,哪怕是学美国人用电传,这样的大续航力也是无法保证的。36型护卫舰续航力大的根本原因是柴油机! 一战结束之后。在李晓峰的强烈要求下,苏联政府引进了德国全套柴油机技术,并且在和平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投入,终于在1933年基本搞定了最大功率为5000马力的18缸高速柴油机。其代号为18v5000。 正常排水量为800吨的36a型装备的是两台3500马力的简配型号(14v3500)。而36b型因为排水量大一些,装备的就是正宗的18v5000。 在柴油机的帮助下,36型护卫舰的续航力大大提升,根据当时的对比研究,如果36型护卫舰选装蒸汽轮机,其续航力就会跌倒18节5000海里的水平。 当然,选用柴油机的好处还不仅仅是燃油经济性更好和续航力更大。更重要的是,当时苏联的高温高压锅炉技术并不过关。从巴布科克&威尔考克斯公司引进的先进锅炉还在技术攻关中,不能量产。并且同期从通用电气引进的蒸汽轮机也面临技术要求高、产能有限的困扰。这些先进的轮机仅仅能保障33型驱逐舰和35型重巡洋舰的生产。 而且用这些昂贵的轮机也不符合36型护卫舰廉价的关键指标,为了降低造价,36型护卫舰不光削减了技术指标,相应的火控、通信也做了阉割处理,部分结构材料都采取的是民用标准,甚至其装备的武器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沙俄时期的存货。 比如36a型的76毫米高平两用炮,实际上在1938年以后生产的型号才开始装备,之前的都是利用库存的1911型102毫米火炮改改炮架凑合用。不光是36a选择了凑合,36b也一样在凑合,其装备的130毫米舰炮一样也是沙俄时期的旧货(pattern1913)。 不光是火炮,鱼雷设备一样也是从旧舰上拆下来的。反正36型护卫舰除了续航力上的性能绝不马虎之外,其他的部分,尤其是早期型的武备,那真心是能将就就将就。 当然,这种将就是合理的,因为作为一款巡逻舰,36型护卫舰确实不需要太强大的武备,能应付一般低烈度的海上冲突就足够了。当然,36型护卫舰的亮点也不仅仅是续航力,如36b型,她之所以排水量比36a型大那么多,原因就在于她肩负的任务不光是远洋巡逻,还肩负有反潜使命。 36b型就安装了全套的反潜设备,包括舰壳声纳和反潜深弹。其声呐设备是诺基亚的拳头产品,在那个年代算先进的。至于反潜深弹,不光有舰尾的深水炸弹投放轨道,舰首方向还装备了两具12管反潜火箭弹发射器,反潜能力在那个年代算很强大了。 而且36型护卫舰因为采用的是柴油机,快速出动能力比采用蒸汽轮机的舰船要快得多,仅仅十几分钟就可以出动。而采用蒸汽轮机的舰艇从烧锅炉到供应足够的蒸汽就需要一个钟头! 当然,成也萧何败萧何,柴油机有点不少,但是对于反潜舰来说,柴油机本身产生的噪音对声呐设备有一定干扰,尤其是在柴油机高速运行状态下干扰就更严重。 从36b型的实际使用中来看,一旦航速超过20节,声呐设备基本上就无法使用了。为了改进这个问题,在后来发展的36c和36d型就给柴油机装了一个减震基座,并优化了柴油机性能。这才保证高速航行时声呐设备的正常使用。 从1934年开始。36型护卫舰就开始在红海军四大舰队批量建造。波罗的海的列宁格勒红旗造船厂当年就接到了两艘36a和两艘36b的订单,黑海之滨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订单更多,同时接到了四艘36a和四艘36b的订单(黑海舰队老化严重,亟待更新),甚至在远东的共青城刚刚新建的阿穆尔造船厂也上马了两条36a。 这还仅仅是1934年的订单,1935年,被定购的36型护卫舰更多,甚至到了1936年。当第一批36a建成服役之后,因为部队反应十分好,36型护卫舰就开始了长期的下饺子。 在二战爆发之前,36a型生产了足有64条,保证了四大舰队都有了足够的基地防卫和巡逻力量。而因为西班牙内战的影响,对于远洋护航和巡逻任务的迫切需要,排水量更大居住性更好的36b也生产了20条。如果不是二战突然爆发,导致陆军的装备优先级被提高,36型护卫舰的订单被削减大半。否则,整个36系列生产超过两百条就跟玩一样。 实际上。在政治局决定全盘介入西班牙内战之后,36型护卫舰立刻就派上了用场。刚刚在波罗的海舰队和北方舰队服役的两艘36a和两艘36b护卫着四艘货轮抵达了毕尔巴鄂,并立刻在桑坦德和毕尔巴鄂外海开展巡逻和护航行动。 与此同时,黑海舰队的四艘36a和四艘36b也全员出动,在部分主力巡洋舰的配合下,连续不断地护卫着苏联货轮前往马拉加。 正是因为有36型护卫舰,缺乏海外基地的红海军才能在西班牙海域维持海上力量。而36型护卫舰也正是因为其优异的表现,甚至引起了美国海军和皇家海军的兴趣。二战爆发之后,再一次被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勒得喘不过气来的英国人头一次向俄国递交了海军订单,大批采购改进型的36b护卫舰,而美国人干脆则选择了山寨,用美国产品替换掉苏联货之后大规模量产。 甚至在二战结束之后,在冷战的**期,36型护卫舰被大量的支援给了华约国家,整个36型护卫舰家族是开枝散叶兴旺发达。 当然,这些是后话,对当时的苏联政治局而言,既然已经不可避免的要搅和进西班牙这趟水浑里了,那怎么确保这次革命输出能够成功就是关键性的问题了。说实话,想要成功并不容易,因为苏联的实力并不够,而且西班牙离苏联本土太远了。 比如托洛茨基就在政治局专项会议上感叹道:“应该表扬安德烈同志的远见,在二三十年代,当我们这里的绝大部分同志都反对维持一只大舰队的时候,是安德烈同志据理力争,也是他想方设法的解决了资金问题。今天看来,这太正确了。没有一支像样的舰队,恐怕在这次西班牙事件当中我们会被英法德意排斥到角落里去……” 托洛茨基这个人也算是挺有意思的,你说他小肚鸡肠吧,偏偏有时候他还就能这么大气。但你说他真的大气吧,有时候莫名其妙的就要做出一些脑残的事儿。 比如在前一段,这货写的《十月革命回忆录》就正式提交给政治局审定,开始大量出版。一般来说,政治家写回忆录根本就不算事儿,后世美帝的退休总统一大经济收入就是写回忆录。 但是托洛茨基这个回忆录有点特别,首先,人家都是退休之后才玩什么想当年,才写回忆录。可托洛茨基倒好,这才刚刚上台,当政满打满算不足一年就开始写回忆录了。不客气地说,这时候更应该写回忆录的应该是在黑海之滨的索契疗养列宁,而不是蹲在克林姆林宫的他。 当然,托洛茨基写了也没啥,无非是退休之后会变得更加无聊而已。但最糟糕的是,托洛茨基千不该万不该先写十月革命这个时段,一看他就是没读过史记,不知道太史公因为写当代历史付出了多惨重的代价。大概是托洛茨基觉得自己是一把手了,不可能有人对他的小丁丁下刀子,也就为所欲为了。 好吧。谁让人家是一把手呢?任性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的。可让一干还健在的十月革命老革命们目瞪口呆的是。托洛茨基不是一般的任性。不像人家回忆十月革命。光提什么伟大性、重要性,反正都是光伟正的东西,都是只说好的。 托洛茨基不一样,他的《十月革命回忆录》实际上是一本《警世恒言》,他是要直指十月革命中的问题,首要的不是表扬而是犀利地批评。他想通过批评杀一杀苏联越来越严重的官僚气息,给已经有些飘飘然的老革命们敲一敲警钟。
所以在托洛茨基的回忆录中,十月革命中的各种问题都被曝光了。而那些犯错的人也被他血淋淋地鞭挞了一回! 我的个乖乖,你想想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儿!因为当年的老革命们如今基本还都在台上,托洛茨基不管不顾地狠狠地抽了他们的脸,尤其是那些在十月革命中表现不是特别好或者说完全是反面典型的人,简直是被托洛茨基扒掉了皮! 其中最惨的就是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这哥俩,那真心是生撕了托洛茨基的心都有了。 由此可见,托洛茨基真心是个作死小能手。大家想一想,这货如今是个什么处境?在斯大林和小斯的压力下,托洛茨基最应该做的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要紧的就是拉拢好石头和大饼脸。 可他倒好。直接就扒了那两位的皮,让他们在全党上下抬不起头来。这不是把他们往外推么?有时候你不得不感慨,托洛茨基明明是一个聪明人,但有时候怎么就尽干蠢事呢? 对于托洛茨基的作死行为李晓峰不过是撇了撇嘴,因为他早就知道托洛茨基想干这件事了。在列宁还没有退休的时候,二十年代关于新经济政策废止问题大讨论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托洛茨基的《十月革命回忆录》就写好了,当时老托就准备发表来着。不过当时的初稿交给列宁看了之后,导师大人只批了一行字:“一切向前看!” 也就是说列宁当时是拒绝了托洛茨基的要求,告诉他不要发表这个东西,列宁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他很清楚,托洛茨基写这本回忆录的用心得五五开:一半是出自真心,希望党内的同志吸取十月革命中的经验和教训,而另一半则是出自老托的私心,老托就是想打击一批不对付的政敌,比如说季诺维也夫和斯大林,将他们在十月革命中的错误暴露出来。顺带着为他自己做做广告,拉拉声望看见没有,我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中的表现是完美的,是跟列宁不相上下的,你们大家伙都得敬仰我! 只能说托洛茨基有点太过于骄傲了和天真了,要摆功绩拉声望不是不可以,甚至每个从政的人都必须要会为自己造势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嘛! 但是自我宣传也是得讲技巧的,像托洛茨基这种自吹自擂的搞法就属于最蠢最笨的那一种。哪怕你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中表现确实很完美甚至是居功至伟,那你也别自己吹嘘哈。尤其是这种抓住别人的小辫子拿人家当垫脚石的吹嘘方式最不可取,那真心是给自己拉仇恨而不是拉声望。 也就是列宁还算厚道,他如果当时想弄死托洛茨基,直接大笔一挥给他回忆录通过,然后全党上下这么一分发,那托洛茨基算是彻底自绝于“人民”了。 李晓峰当时就很是遗憾,因为他很清楚历史上托洛茨基是怎么自取灭亡的,那会儿列宁刚死,尸骨未寒的时候,托洛茨基就搞出了这么一本《十月革命回忆录》,给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骂了个狗血喷头,连带着挖苦了斯大林在二月革命胜利之后的右倾表现。反正看他的回忆录,列宁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就是猪队友,至于斯大林则是意志不坚定的政治投机份子。只有他托洛茨基是光伟正的完人。 大家回想下,列宁最后两年的生命中,托洛茨基在政治局里就居于劣势,也就是吊着一口气不散的列宁还在尽量维持党内的平衡,让老托不至于太惨。而列宁才刚刚出殡,你小子就搞这一手,你这是什么意思? 反正托洛茨基这么一弄,是得罪狠了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等于是给自己的覆灭立了flag。果不其然,没过两年老托就卷铺盖滚蛋了。 李晓峰一直以为在这个时空,被列宁教育了一回的托洛茨基应该吸取教训了,不会再在十月革命回忆录这个问题上作死了。但现在他才发现太高看了老托的政治智慧,这个货始终有一颗作死的心。 所以现在被老托当面表扬的时候,李晓峰感觉怪怪的,愈发地是看不透托洛茨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了? 好在托洛茨基表扬某仙人的重点是为了自己后面要说的话开头,提了两句之后就进入了正题:“虽然我们的海军表现得不错,但是我们也没有任何可以骄傲的东西。跟我们的敌人相比,我们的海军还不够强大,不能够正面同帝国主义发生摩擦。所以在接下来,我们如何既保证对西班牙第二共和国政府的支援,又能尽量的降低同帝国主义发生摩擦的可能,这就是一个万分重要的问题!” ps:鞠躬感谢腾冲、hzwangdd和尤文图斯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