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天兵在1917在线阅读 - 056 远方的来信

056 远方的来信

    ;

    ps:收藏很不给力啊!爆发,晚上加更!跪求收藏!!!!!!

    在某仙人和某公主处心积虑的打粮仓的主意的同时,在彼得格勒的另一边,刚刚戏耍了某仙人的捷尔任斯基正在发愁。..

    会议上收到的那封信,它相当的长,而且分量也相当的重。不光是因为信件落款的那个名字——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也就是伟大的列宁同志。更因为信件的主要内容对于刚刚才压制住一场风暴,还处于风雨飘扬之中的彼得格勒党委和俄罗斯中央局来说,无异于是当头棒喝。

    信件是驻斯德哥尔摩的加涅茨基转发的,分别是列

    宁于3月19日和3月20日发表的《给启程回国的布尔什维克的信件》、《远方来信(1)》。不管是《远方的来信》还是《给布尔什维克的信件》其态度之强硬和激进都是捷尔任斯基没有想到的。

    甚至若不是转发人是加涅茨基这样的老同志,恐怕捷尔任斯基都怀疑信件是伪造的。这两份东西几乎是全盘否定了由列宁自己于1905年确定的革命路线,也等于是否定了他和加米涅夫刚刚肯定的路线:

    “我们的策略是:完全不信任新政府,不给新政府任何支持;特别要怀疑克伦斯基;把无产阶级武装起来——这是唯一的保证;立刻举行彼得格勒杜马选举;绝不同其他党派接近……”

    捷尔任斯基又一次仔细的看了看信件的署名,确认不是安德烈.彼得洛维奇.斯别洛斯基。想想那个小家伙这段时间都在谋划什么,抵制临时政府、谋求建立党的武装力量、对其他党派不屑一顾,好吧,除了署名不一样,两者的意见几乎是高度的一致。某人简直就成了列宁同志的代言人!

    捷尔任斯基不禁有些怀疑,难道说那个小家伙的眼光跟列

    宁同志一样长远?他立刻摇摇头,将这个不切实际,甚至近乎于荒谬的念头立刻撵出了脑海。因为只要是一个神经正常的人就不会认为一个大学还没毕业,且仅仅17岁的小家伙能跟列宁同志相提并论,这实在是个冷得不能再冷的冷笑话。

    不过捷尔任斯基却情不自禁的去这么比较,实在是这两个人身上都充满了不可思议的力量,列宁的人格魅力自然不用说,党内不少老同志都是被他感染,然后义无反顾的投身于革命,包括现在坐在他面前脸色铁青浑身发抖的加米涅夫。

    而另外一个小家伙,虽然个人感染力还看不出什么,但往往却能出奇制胜,不管是胆大荒闻的越狱行动,还是刚刚煽动工人和基层党员围攻《真理报》编辑部。是的,对于干了一辈子地下工作的捷尔任斯基来说,想要找出“幕后推手”实在太简单。

    虽然后一次行动被他化解了,但是捷尔任斯基不否认,那个小家伙确实让他很被动,若不是缺少一点经验和手腕,说不定此时的《真理报》已经换了天下。

    捷尔任斯基原本就觉得某人非常不简单,可他没想到这个小家伙能不简单到这种程度,他的意见竟然得到了列宁的全盘肯定,虽然列宁肯定不认识这个不起眼的小家伙,但恰恰是因为不认识才更能反映出小家伙的不简单。若是他早就认识了列宁,那么这些意见也就不怎么令人惊奇了。

    但是惊奇归惊奇,对捷尔任斯基而言,眼下的局面就是一个无底坑,在党内毫无根基也没什么名气的某人他还可以应付,但是面对布尔什维克的精神领袖和总导师,他就没有任何底气了。两者的破坏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李晓峰充其量也就是个二踢脚,而列宁就是核武器的水平了。

    捷尔任斯基感到这封信件来得太不是时候了,刚刚经历一场风暴,正是人心思动的时候,勉强将党内意见捏成一团的他可经不起列宁同志的轰炸。只怕这封信件的内容一经发表就意味着布尔什维克的大分裂!

    该何去何从呢?

    捷尔任斯基陷入了深思,从内心出发,他不同意列

    宁的意见,哪怕列宁是党的领袖、是精神象征,但是他就是不能完全同意对方的意见。就像《远方来信》中说的,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已经胜利,但是对于革命的第二阶段,他认为条件远没有成熟,俄国工人力量很弱,也很愚昧,不足以承担第二阶段的革命重担。而且在大敌当前的时刻,仓促的进行革命似乎不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恐怕是会给俄国造成难以估量的损伤的。

    这个时候,捷尔任斯基多么想当面同列宁进行交流,问一问他,对于俄国的未来您究竟是怎么想的。不过这只是一种奢望,就他最近得到的消息,不管是法国人还是英国人都拒绝侨居瑞士的俄国政治流亡者过境,包括列宁在内的国外的同志想要回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能不说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这一手相当的恶心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让听命于他们的俄国临时政府掌控局势,来了一招釜底抽薪,不管是布尔什维克还是孟什维克,倾向于革命的领导人基本都流亡国外,在国内的这批要么是阿猫阿狗,要么就是中间派和偏右派,激进份子少之又少。眼前主导俄国政局的这批人是满意当前的形势的,不能不说在俄国发生革命局势失控之后,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应对技巧相当的高明。

    当然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手段还不止这么一点,捷尔任斯基不知道的还有很多,比如将流亡欧洲的俄国激进份子赶出欧洲,倒霉的托洛茨基就享受到了这一待遇。

    这位革命导师先被赶出巴黎,去瑞士被拒绝,流窜到西班牙之后,西班牙政府又在法英的压力下将其关押起来,像送瘟神一样给扔到了美国。等这位孟什维克区联派老大听闻俄国二月革命胜利的消息,启程从纽约返回俄国的时候,又是英国人将其半路截下,直接关进了加拿大的德国战俘营。

    没有了革命的主心骨,俄国国内的激进党派活动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至少布尔什维克的活动就受到了极大的干扰,面临着分裂的危险。实际上在捷尔任斯基看来,是已经分裂了。

    “我绝不同意信件的意见!”加米涅夫旗帜鲜明阐述着自己的态度,“列宁同志的意见只具有参考价值,他长期侨居国外,已经完全脱离了俄国革命的现实,他是在不了解俄国革命现状的情况下做出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是脱离现实的,也是脱离群众的,更是不科学的!我们应当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而且我也相信列宁同志回到国内,了解现状之后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捷尔任斯基不太认同加米涅夫的说法,哪怕他与列

    宁的接触不是很多,但是他知道那是一个很难说服的人,从《远方的来信》中不难看出,列宁的某些论断似乎不是空xue来风,而且其激进态度可以说是很好的把握住了工人的心声,与其说是脱离群众,不如说是和党内趋于保守的某些高层骨干分道扬镳了。

    “那《远方的来信》和《给启程回国的布尔什维克的信件》要不要在《真理报》上刊载呢?”一贯很少说话的斯大林一针见血的提出了问题。

    说实话,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因为来信的不合时宜,如此微妙的时刻在党的喉舌上刊载这样的文章,其蕴含的意味恐怕会造成思想上的大动摇。而这样的动摇肯定是加米涅夫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样的动摇对他最不利。

    “我认为列宁同志的来信暂时不宜刊载!”加米涅夫立刻就做出了决定,“首先,这封来信是列宁同志刚刚获悉革命胜利之后的看法,那时候他的看法恐怕是有些片面的,说不定列宁同志在获悉国内的真实情况之后,已经修正了这一观点。我们仓促发表是不负责任的;其次,列宁同志不了解国内现实,极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盲目的刊发恐怕会造成基层群众的认识错误,会起到错误的导向。所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建议在和列宁同志取得直接的联系,或者是他归国之前,不要刊载这样的文字。”

    加米涅夫说的有道理吗?看上去似乎像那么回事,列

    宁毕竟出国十几年了,不了解俄国的现状也是正常。但是话又说回来,他加米涅夫就了解俄国的现状了?

    加米涅夫是1914年回的俄国,然后没有多久就被捕并流放到西伯利亚极圈附近,虽然身处俄国,但是在流放地被宪兵监视居住的环境下,他的消息比侨居瑞士的列宁更加闭塞,对于俄国的现实他也谈不上什么了如指掌,根本没资格说列宁不了解现状,实际上最不了解现状,或者说最不愿意看清楚眼前现状就是他了。

    而且从私心出发,刊载列宁的《远方来信》对加米涅夫是一种打击,毕竟他从返回彼得格勒的路上开始,叫嚣的就是拥护临时政府,而他在党内的威望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列宁的支持,失去了列宁同志这把尚方宝剑虽然不至于使他威信扫地,但显而易见将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还是他所信仰的革命路线,他都不得不冷处理《远方来信》。

    如果像历史中一样,捷尔任斯基在莫斯科主持工作而不是在彼得格勒,那么加米涅夫无疑会取得胜利。可捷尔任斯基如今在这里,他就是唯一能制衡加米涅夫的力量,虽然他并不是赞同列宁的主张,但捷尔任斯基却会捍卫列宁发表意见的权力,就像他头疼某仙人的所作所为,但却又欣赏某仙人的“革命精神”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