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在线阅读 - 第206章 鲶鱼

第206章 鲶鱼

    第208章鲶鱼

    实际上,陕西这边的事情,首辅范景文已经进入潼关,在处理大顺军这边的事情了。

    不过毕竟是关系到那么大的地方和人口,崇祯皇帝又刚好在附近,也打算要返回京师。毕竟他从崇祯十七年下半年领兵出征之后,如今都已经是崇祯十九年年中,差不多有两年了。

    一个皇帝,不在都城已经两年,一般来说,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是,崇祯皇帝没办法,他得领兵亲征才行。天下不平,紫禁城坐穿都没用。

    秦地交接的有关事情原则,崇祯皇帝有过指示的,因此,大部分事情都不需要他cao心。

    就是有一点,连首辅都不好决断,就只有上报崇祯皇帝这边了。

    说起来,其实还是土地问题。

    大顺军的地盘,土地都是重新分配过的。原本的地主豪强,大都被大顺军打倒,没人了,那没什么争议。但是,也有一部分地主豪强之前是逃出去了,如今听说朝廷官军收复了陕西等地,便纷纷赶来,想要要回他们的房子土地等等,这就和现有的主人产生冲突了。

    对此,范景文上奏的一个处理方法是,如果原主有明确证据证明,房子田产属于他们自己的,那就要还给他们。如果拿不出证据了的,那就没法还给他们了。

    范景文在奏报中称,这个办法是处理了一些,但是也还有一些不服,说他偏袒贼寇,要弹劾他。

    陕西、河南两省基本上都被大顺军控制,也就是说,在这些地方进行交接的时候,就都存在这样的事情。汇聚起来,就算是大明首辅,压力也是不小的。

    他没办法之下,就只有上报皇帝了。

    对此,崇祯皇帝却是冷笑。有些事情,正好借这个机会整治一番,让他们明白,遵守朝廷律法的重要性。

    于是,崇祯皇帝发出一道圣旨,对于此类事情给出了解决的原则。

    土地归属,按照历年交税来决断。理由很充足,依律交税的,拿受朝廷保护,承认其所有权;如果没有交税,就算你拿出地契也没用,甚至还要追究偷税漏税之责。

    天下多灾,朝廷无力赈灾,根源就在于收不上税,朝廷国库无钱。对于偷税漏税者,定然要严惩不贷。

    明末这个时候,地主豪强中最普遍的事情,就是偷税漏税,想着各种方法不交税,把税转移到普通百姓的身上。

    崇祯皇帝抓住这一点,基本上把大部分地主豪强给打回去了。

    至于房子这个,也简单。朱元璋在开国之初定有礼制,规定什么人住什么规格的房子,否则就是逾制,同样是要处罚的。

    然而,从大明中期开始,这个规定就被所有人默契地破坏了。但是,崇祯皇帝明确提出来,律法是依旧在的,按律办事,依旧能让那些地主豪强吃哑巴亏。

    当然,现任主人也肯定是逾制的。于是,豪宅大院往往是被没收的下场,谁也得不到。

    这些事情,崇祯皇帝给出原则之后,依旧是范景文去执行的。

    崇祯皇帝一路到西安,发现不管是蜀地还是秦地,人口都是大量减少。很多村镇的房子,都没能住满人。明末将近二十年的天灾人祸,还有兵灾,对地方上的伤害实在是非常大的。

    大旱依旧是有的,但是因为人口的急剧减少,剩下的百姓,还是能勉强过活的。

    走了一路,崇祯皇帝决定,调张国维入秦地兴修水利,该是能对抗天灾的。水泥这个事情,该是让匠人去实验出来了。这是基建大利器,接下来全国都要兴修水利,还有修建道路,全都需要用到水泥的。

    另外,甘薯的种植,也要在原大顺军的控制地推广,就有助于地方更快恢复。

    当崇祯皇帝到达西安的时候,首辅范景文领他麾下各路总兵,并高桂英、田见秀等大顺军这边的将领一起出迎。

    范景文麾下的各路总兵,不管如何,都是胜利者的姿态,当是意气奋发的。

    而原大顺军这边的文官武将,虽然皇帝已经有指示怎么安置,可终归还是有些不安的。这个时候,皇帝要是翻脸的话,他们就没有一点反抗之力的。

    想想看,天下造反势力,就以大顺军最大。以前的时候,皇帝或许为了安民心,给出好的承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存在天下大定了,皇帝会秋后算账的可能的。

    他们这些人,对他们的将来,还是有些惶恐的。

    不过,崇祯皇帝看到他们来迎接之后,却是先对高桂英说道:“朕很高兴,我们再次遇到,不再是在战场上了。天下能早日太平,百姓能安居乐业,你们的功劳不小。”

    听到这话,高桂英便立刻想起了她第一次见到皇帝时候,那是在代州之战的时候吧?

    想起往事,真的是让她有点唏嘘。

    那个时候,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会有今天吧?

    如今,站在朝廷武将中的那些伯爵中,都还有她亲弟弟在。

    想着这个,她看了她弟弟一眼,然后连忙恭敬地回答道:“罪人实在惶恐,还请陛下恕罪!”

    大顺军的地方官吏,都是原职不动,换个朝廷而已。而高级官员,皇帝还没作出安排的。因此,高桂英眼下在朝廷这边,是什么身份都没有。

    崇祯皇帝听到她的话,微微一笑说道:“朕说了,卿之功劳不小,特封卿为太平伯,是为一等伯。可入京师居住,享荣华富贵,亦可为朝廷做事,且看卿擅长什么,报给朕知便是!”

    高桂英不管如何,原本都是大顺国的皇后身份,又有归顺之功,封个伯爵,也就是每年多一笔俸禄支出而已,却能安人心,还是很划算的。

    高桂英一听,顿时大西,连忙谢恩,然后回答崇祯皇帝道:“陛下,末将一直做些军中粮草调度事情,该是有些心得,愿为朝廷效力,以报君恩。”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如此,朕任命卿为辎重营总兵,先随朕回京,谋划收服辽东之战的后勤事宜。”

    大顺军这边的条件,是不去面对李自成他们。因此,他们能参与的战事,就是和辽东建虏的战事了。因此,他有此一说。

    高桂英听了,心中松口气,立刻领旨谢恩。

    处理了大顺军的皇后,崇祯皇帝接着转头看向大顺军留守大将田见秀。

    田见秀见此,立刻上前侯旨。如何安置他,绝对也是非常引人关注的一个问题,所有人都有点好奇地看着。

    只听崇祯皇帝对田见秀说道:“朕从蜀地一路前来西安,见到秦地这边,百姓安居乐业,地方治理井井有条,朕且问你,可愿为朝廷陕西巡抚,依旧帮朝廷治理陕西?”

    田见秀一听之下,非常意外。巡抚是封疆大吏,肯定是朝廷科举出身,多年的官场经验才可能出任。但是,田见秀只是一贼寇出身而已。他就算再怎么想,也没想过,皇帝竟然要封他陕西巡抚!

    因此,此时一听之下,他都愣在了那里。

    首辅范景文听了,连忙出列提醒崇祯皇帝道:“陛下,巡抚事关一省之军政,非有朝堂上多年为官执政经历不能胜任。”

    田见秀听到这话,回过神来,也是觉得理所当然。

    像他这样的反贼被招安的,就只有当什么武将的,从来没听说过有当文官,特别还是当封疆大吏,更是没有。

    然而,崇祯皇帝听了,却是问范景文道:“卿之所言,朝堂上多年为官,就能当好封疆大吏了?那朕问下,天下何至于大乱?”

    范景文:“……”

    这个问题,压根没法反驳。说是因为天灾,可治理天灾,同样是封疆大吏的职能范围之内。治理不好,那就是能力不行。

    天下大乱,这是结果,你的理论就算说得天花乱坠,也无法改变事实。

    总不能说,是这一届刁民不行吧?就算这样,刁民的整治,同样是封疆大吏的职责。

    范景文在愣了一会,回过神来之后,他不得不从另外一个角度提醒皇帝道:“陛下,从洪武年间科举定制之后,文官出任封疆大吏,皆是科举出身,此乃惯例也!”

    崇祯皇帝听了,想也不想,断然回答道:“那又如何?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便是好猫。对朕来说,能治理好地方的,才是好的封疆大吏。太祖皇帝当年定下的科举制,经过两百七十九年的发展,已经证明不符合当前形势。因此,科举出身,却不能安定天下,以至于天下大乱。因此,朕决定科举亦要革新!”

    说到这里,不等范金文说话,他便补充道:“太祖皇帝托梦点拨朕时,亦有对此作出指示。”

    范景文:“……”

    皇帝把该说的话都说了,以至于他无话可说。

    科举改制的话,关系到天下读书人,更是关系他们这些书香世家,可以说关系重大。

    一般来说,谁也不会愿意改动现成的东西。因为那样一来,他们就要重新适应。

    可是,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他们只是臣子。一旦皇帝有了决定,臣子基本上是没办法抗旨的。

    于是,大明朝的官员,就用祖制来压制皇帝,这多少会对皇帝有些用处。

    结果呢,在崇祯皇帝这边,人家都说太祖皇帝是同意的,那连祖宗法制的说法都没法压制皇帝了。

    这还让他们不得不信,皇帝这么说,肯定是真的。因为他们可都是亲眼见证,崇祯皇帝原本碌碌无为,可在太祖皇帝托梦指点之下,不但勇冠三军,并且还变得英明神武,只是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基本上平定了天下,一下把有亡国灭种之危扭转到天下太平之路上。

    皇帝的话,谁敢不信!太祖皇帝不是真的指点了他的子孙,那当今皇帝的转变,根本就无法解释!

    此时,崇祯皇帝看到范景文不再说话,便转头看向田见秀,严肃地问道:“朕观你治理陕西也算井井有条,有意重用于你,继续执政陕西,为陕西百姓造福。如何?”

    田见秀听了,一直的观念让他有点犹豫,就怕做不好,辜负了皇帝的期望。一时之间,还是有点犹豫。

    崇祯皇帝见了,便再喝问道:“怎么,你怕做不好被人嘲笑?当初造反的劲去哪了?就这样怂了?”

    一听这话,田见秀顿时红了脸,立刻接旨道:“陛下如此厚待,末将……微臣定然竭尽所能,不负陛下厚望。如若陕西治理不好,微臣就不要这脑袋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着说道:“好,朕就看着,看看到底是你这野路子出身的治理地方不错,还是科举出身的治理地方更好?“

    这田见秀就等于是放入了鱼池的鲶鱼,对目前朝堂上都是科举出身的官员是一种鞭笞。

    陕西这边,从基层到一省之巡抚,就都是野路子出身的官员了。他们之前已经治理地方两年左右,多少也有一些治理经验。

    这么一来,让他们和其他地方去比,也不算吃亏,就看是谁治理更好了!

    大顺军这边最高级的两个人,崇祯皇帝亲自安置,并且给出的待遇也不错,算是安定了大顺军的中上层。

    过天星张天淋这里,如今招安使命算是真正完成,如他所愿调入了御前直属标营任参将。

    崇祯皇帝在陕西待了将近一个月之后,便领着黄得功和吴三桂所部离开了陕西,出潼关入河南,再从开封那边进山西,一路北上,过雁门关到大同,然后再转道宣府出居庸关回京。

    这一路上,他又走了将近两个月左右。

    不得不说,北方依旧大旱,很多地方的田地,都干旱地龟裂。人喝水都困难,更不用说还要用水来浇灌农田了。

    山西这边还好,张国维等人在农事上的努力,经过这几年的时间,和当初崇祯皇帝刚领兵到山西之时比,已经有天壤之别了。

    这就说明一个道理,天灾要是没有人祸,就未必会有人间惨剧的发生!

    兴修水利,多少能对抗大旱。甘薯的普及,也让百姓在主粮之外能有吃食补充,不至于去吃书皮和观音土,更不会有人吃人。

    于是,崇祯皇帝调任张国维担任河南、山东两省河运总督,负责在这两省兴修水利,特别是黄河治理,更是重中之重。

    崇祯十九年十一月下旬,崇祯皇帝终于领兵回到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