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十朝代在线阅读 - 第八十三章战国四名将~塞上长城李牧

第八十三章战国四名将~塞上长城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邢台)人。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

    李牧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壮的一生,我们感叹他生不逢时,本来是个优秀的军事人才,却未能遇到一个明君。他出生在赵国,为赵王做事,此时的战国经历了秦将白起坑杀赵军几十万的惨败之后,赵国的元气大伤国力式微。恰巧赵国的国君也是一个平庸之人,没有一点远见,使得李牧尽管有一身的本事却无法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李牧的前半生主要把精力集中在对付匈奴身上,他是真正崛起于行伍之间,从底层做起的李牧,更能够了解军人的思想,长期驻守边关也让他对当前的形势和军事战术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因为在军中的名声比较好,因此被赵国提拔,奉命驻守在赵国的北部边境雁门县代地,也许提拔李牧是赵王这一辈子最正确的事情。李牧来到边疆驻守,他对他的士兵很好,恩威并重。他手下的士兵几乎每一天都有牛rou吃,但是训练也是很辛苦的,李牧对自己的士兵们要求也比较高。他上任后对付匈奴的办法是坚壁清野,以逸待劳。即发现匈奴就立即退让,不与他们产生正面的冲突,也就造成了大家对李牧的误解,认为他是个贪生怕死的鼠辈,其实不然,李牧的做法不仅让匈奴无利可图,而且还把边疆的损失降到了最低,李牧镇守边防的那几年,边境人民很少受到匈奴的侵扰。

    赵王觉得李牧的做法让赵国丢脸,强迫李牧主动出击,但是李牧是个很有原则的将领,依旧坚持自己的作战方针。赵王一怒之下,将李牧调回了都城,重新换了一个将领驻守,但是结果却大出意外,新将军上任后采取了赵王的建议,主动攻击却屡屡受挫,边防的损失很大,这才不得不让赵王又重新请李牧镇守。

    赵王屡次责备李牧怯战,李牧充耳不闻,依然如故。赵王发怒,另派将领接替李牧。新将一改李牧坚壁清野的作战策略,匈奴来袭时主动出击,结果败多胜少,损失极大。赵王不得已请李牧官复原职,但李牧称病不出。赵王无奈,强迫李牧前去赴任,李牧要求赵王不得干涉他的军事策略,赵王应允。

    李牧打匈奴的这场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可以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首先,这场大战之后,匈奴十多年不敢再进犯中原,这就给了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原,送了一个好机会。

    其次,在这场战争当中,李牧是以步骑结合的方式,全歼了匈奴的骑兵军团。这个战法,对后世战争的影响极为深远。后世上千年的时间里,李牧的这份战法,都成了中原王朝应对草原民族的首选方案。

    那么,在这场赵破匈奴的战争当中,李牧到底是如何全歼匈奴的十多万精锐?这场战争的前因后果,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有关这场战争的历史,我们还得从当年长平之战的时候开始说起。公元前260年,也就是李牧全歼匈奴主力16年以前,赵国和秦国在长平地区,打了一场上百万人参与的大战。

    在这场战争之前,赵国和秦国原本是整个中原内部,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但是,在这场战争当中,因为赵国将领赵括指挥失误,导致赵国前线四十多万主力精锐,近乎被全部消灭殆尽。

    长平之战的失败,对于赵国来说,影响可以说是毁灭性的。因为当时整个中原地区,所有诸侯国的人口加起来,也就只有两千多万而已。据后世史学家估计,当时的赵国,总人口数应该也就是三百万人左右。

    所以,长平之战,等于是把赵国所有能拿刀能上战场的男人,直接给杀绝了一多半。到了这个时候,赵国的灭亡,似乎已经是近在眼前了。

    不过好在,在这场战争当中,秦国也有很大的损失,很难在短时间内继续进攻。再加上其他几个诸侯国,也不希望看到赵国就这样被秦国灭掉,看着秦国就这样顺利壮大,所以纷纷前来救援。

    再加上此时的秦国,内部又出现了内斗的问题,无法团结一致灭赵。所以最后,赵国还是艰难守住了国都,并没有就此被秦国灭掉。

    但是,经此一战之后,赵国的国力却瞬间下跌了好几个台阶,再也无力单独对抗秦国。与此同时,因为赵国国力大损,士兵数量严重不足,如何面对北方的匈奴,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和其他诸侯国不同,地处北方的赵国,除了要和其他中原诸侯国争霸之外,还需要面对北方草原上的威胁。在战国时代,北方草原上的匈奴,还没有后来汉朝时候那么强,而且也没有彻底统一。但是以赵国一个诸侯国的力量,去面对整个匈奴的袭扰和进攻,还是有些困难。

    在此之前,赵国经历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军队方面,更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这之后,赵国依靠强大的军力,再加上在北方逐渐修筑长城,挡住匈奴并不算困难,甚至还可以主动进攻。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匈奴其实并不算是赵国的头号敌人,中原的那些诸侯国,远比匈奴的威胁更大。反倒是对于匈奴人来说,赵国才是最可怕的敌人。

    但如今,随着赵国军力迅速衰退,作战的士兵数量严重不足,而且还需要分出很大一部分数量,去防备秦国和其他诸侯国。如此一来,能够用来抵御匈奴的力量,自然就更少了。

    对于当时赵国整个统治阶层来说,如何用较少的兵力,去抵挡匈奴的入侵,这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而且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虽然看起来很困难,但最后还是被赵国人给解决了。

    当时在赵国北方镇守的将军,便是那位名将李牧。李牧常年镇守北方,深知匈奴的战法。李牧很清楚,匈奴的强大,其实并不在于军队的作战能力。战国时期的匈奴,还处于部落制时代,生产力相当落后,连一件合格的铁制武器,都很难打造出来。

    所以,在武器装备方面,当时的匈奴,完全处于被中原军队碾压的状态,如果双方参战人数相当,正面开战的话,匈奴根本就打不过赵国军队。

    匈奴人真正可怕的,是他们的行动速度。

    匈奴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就连小孩子和女人,都会骑马。相比之下,赵国经历了胡服骑射运动之后,虽然也有骑兵,但骑兵数量却远比不过匈奴。要论军队的转移速度,赵国军队是远远比不上匈奴的。

    以往赵国军力强大,军队内的骑兵也不少,想要和匈奴单纯进行骑兵对战,甚至直接深入草原,消灭匈奴军队倒是也不算难。但如今,随着赵国主力兵团被消灭,骑兵数量大减,这种战法就不太可能了。

    所以,李牧想出来的这个办法,就是以守代攻。

    李牧的这个办法,倒也不是李牧首创的。在此之前,中原北方的几个诸侯国就发现,在对付匈奴的时候,修筑长城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战国时期修筑的长城,和今天我们见到的八达岭长城,是完全两个概念,很多地方其实也就是一人多高的土墙而已。

    不过,这样的长城,作用其实也不是为了彻底挡住匈奴,而是为了短暂挡住匈奴的骑兵。骑兵想要跨越长城,首先得花一点时间去拆城墙,这就给了赵国军队前来增援的时间。另外,长城的出现,可以及时预警,让赵国军队在最短时间内,知道匈奴的动向,可以尽快派主力军队,前去迎击匈奴。

    正是靠着这个办法,接下来的几年里,李牧一直坐镇赵国北方,硬是靠着少量军队,很好地挡住了匈奴的入侵。当然,在此期间,李牧也没忘了提升赵国的军力。

    在这几年当中,李牧整顿了赵国边境的吏治,任用了一大批有能力的将领。与此同时,赵国在长平之战以后,也在实行各种有效的人口政策,尽可能地增加人口,恢复国力。随着新出生的男人越来越多,李牧能征召的军队,也就越来越多了。

    另外,李牧镇守北方边境期间,还严格执行了以守代攻的政策。李牧曾经下令,只要匈奴人前来,所有赵国军队,只需坚守,不得擅自出战。

    从后世的角度来说,李牧的这个办法,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在这种以守代攻的局面下,李牧可以凭借较少的兵力,挡住突厥军队的袭扰。而且,不出战就意味着没有战损。当时的赵国,最缺的就是人。李牧的这个战法,也可以减少无谓的伤亡,避免因为手下将领指挥失误,再给赵国造成大的伤亡。

    总之,经过李牧的多年驻守之后,北方边境一切太平,而且边军数量也越来越多。北方的匈奴,也无法再南下袭扰。整个赵国边境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可以在相对和平的状态下,进行各种生产活动,逐渐恢复国力。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样的李牧,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消极怯战。对此,当时的赵国国王,也不是没有意见。甚至就连当时驻守在边境的小官,都觉得李牧的胆子实在太小,不适合做统帅。而赵王后来更是直接把李牧撤了回来,但李牧回来之后,赵国边境马上就再次出了乱子,匈奴再次南下袭扰。

    于是,这个时候,赵王终于明白,李牧才是对的,所以就再次将李牧派了上去,继续镇守北方。

    总之,经过十多年的时间之后,赵国在李牧镇守北方的情况下,北方战线基本上没出什么问题。在此期间,赵国也得以迅速恢复国力,人口再次恢复。在这十几年当中,赵国虽然还是打不过秦国,但却可以欺负更加弱小的燕国,再次扩大地盘,国力迅速恢复。

    所以,在长平之战结束16年之后,李牧知道,赵国全面反击匈奴的机会,终于来了。经过十六年的恢复之后,长平之战发生时,尚处于孩童时期的赵国人,此时已经到了壮年,可以去战场上杀敌立功。此时的赵国,军力虽然还是比不上长平之战以前的赵国,但打一场对匈奴的反击战,还是绰绰有余的。

    作为一代名将,李牧很清楚,此时赵国的局面有多复杂。匈奴那边,到了战国后期的时候,已经有了逐渐统一的趋势。一个统一的匈奴,和一个分裂的匈奴,威胁程度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不趁着匈奴尚未统一,直接将其击溃,未来一旦匈奴统一,赵国就会有灭顶之灾。

    另外,当时的秦国,正处于新老交替的时代。秦始皇嬴政已经即位,而且为了修造郑国渠,消耗了大量的国力,短期内不可能再对赵国进行主力进攻。而其他诸侯国,也因为各自的原因,不大可能在赵国和匈奴交战期间,袭扰赵国的后方。

    总之,对于赵国来说,这是一个天赐良机。

    这场仗,是一定要打的。但问题是,到底要怎么打?

    对此,最好的结果就是,赵国可以一战歼灭大部分的匈奴主力。只要完成这个目标,就算战损大一些,也是值得的。只要能保证匈奴主力被重创,未来一段时间,不敢再兴兵南下。这样的话,赵国就可以从北方抽调更多的力量,去对付秦国和其他诸侯国。

    反之,如果没能歼灭匈奴主力,打草惊蛇,以后赵国不但要在北方驻守更多的军队,而且以后再想全歼匈奴主力,就更加困难了。

    对于当时的赵国来说,机会只有一次。而对于李牧来说,这恐怕也是他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场战争了。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接下来,李牧做了近乎苛刻的安排。

    早在这一战开始的多年以前,李牧其实就已经在为这场战争做准备了。除了发展自身之外,李牧还设置了一个强大的谍报机构,常年监视匈奴的动向。在李牧的监视下,匈奴那边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没有逃过李牧的法眼。在情报上,李牧就已经占了巨大的优势。

    通过这些情报,李牧得出一个结论:因为这些年李牧一直坚守不出,导致匈奴那边,对李牧十分轻视,根本不拿他当回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李牧镇守北方期间,匈奴人虽然无法打破赵国的方向,但在防线以外,匈奴人确实丝毫没有忌惮,根本没想过李牧可能会主动出击。

    这就给了李牧一个完美的机会。

    根据匈奴的这个特点,接下来,李牧设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局。首先,李牧先是以训练的名义,从整个赵国边境抽调精锐军队。在李牧的安排下,很快,一支庞大的军队,迅速集结起来。这支军队,总人数接近二十万人。其中骑兵1.3万人,骁勇步兵5万人,弓弩兵10万人,再加上1300辆战车。

    这支精锐大军,便是李牧镇守赵国边境十余年的成果了。

    因为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李牧基本上没有主动出击的先例。所以这一次,大家都觉得这只是一场例行的训练。就连赵国这边,也没几个人认为,李牧是真的想要打匈奴,更没人想到李牧是打算直接打主力决战。

    随着这支精锐大军集结完毕。接下来,李牧又调来了大量的牧民,直接放到边境上去放牧。按照李牧的指示,这些牧民将牛羊放得漫山遍野都是,非常令人心动。

    很快,在李牧的安排下,这个消息传到了匈奴那边。对于匈奴人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天赐良机。如此大的一块肥rou,匈奴人自然不可能不心动。但同时,匈奴人其实也怀疑,如此反常的举动,是否会是赵国设置的一个陷阱呢?

    对匈奴人而言,牛羊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所以,面对这样的诱惑,就算有一定的风险,匈奴人也不可能不上钩。而为了避免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匈奴人就一定会集结更多的力量,来抢夺这些牛羊。

    简单来说,就是李牧通过自己的情报,吃透了匈奴高层的心理,预判了对方的预判。

    接下来,匈奴单于带着十多万匈奴精锐,进逼赵国边境。按照以往的惯例,赵国人首先派出一支数千人的军队前去抵抗。然后,当这支数千人的军队,和十万匈奴主力遭遇后,很自然地就打败了。

    而这支军队的出现,也让匈奴人进一步确定了自己的猜测:这次确实是一个埋伏,但埋伏的力量却没有那么强,也就是和以往差不多。而在击溃这支小部队之后,匈奴单于便彻底安心,继续率领军队主力,深入赵国国境。

    就这样,在李牧的一步步缜密算计之下,匈奴单于带着这十多万精锐,一头扎进了赵国军队的包围圈。

    而在这场合围战争当中,要想顺利吃掉匈奴的全部主力,这就很考验指挥者的指挥能力了。匈奴军队的移动速度,向来很快。而赵国这边,虽然以往是以骑兵军团著称,但在长平之战以后,赵国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骑兵军团。此时伏击匈奴,参战的也基本都是步兵。

    也就是说,李牧必须指挥大量的步兵,来完成对匈奴骑兵的绞杀,同时还必须保证吃掉大部分的匈奴主力。这样一来的话,李牧的压力就很大了。

    好在开战之前,李牧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开战之后,李牧先是将战车放在军阵最前方,以此来阻挡匈奴骑兵的速度。接下来,等到匈奴骑兵稍慢一些之后,紧随战车之后的弓弩兵,开始射出大量箭矢,消灭那些冲击战车的匈奴骑兵,为战车防线降低压力。

    这样一轮反击之后,匈奴人自然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圈套。但到了这个时候,却已经为时已晚,想退都退不了了。因为就在这个时候,李牧事先布置在战场两翼的骑兵,开始趁势压上。不求杀敌,只求将匈奴大军进行切割,切断他们的后路,并且让匈奴大军内部,彻底混乱起来,失去整体行动的能力。

    等到这些步骤都完成了之后,最终,布置于所有军队最后方的步兵军团,趁势压了上去,开始对那些已经被分割的匈奴骑兵,进行合围绞杀。

    仗打到最后一步的时候,赵国这边,其实已经是一边倒地屠杀了。因为匈奴这边,唯一能够依仗的,就是骑乘马匹带来的速度。而一旦马匹的移动速度被限制,匈奴人的武器装备,以及士兵数量,都远比不上赵国军队。那么,等待匈奴大军的,自然只能是一场屠杀了。

    所以,在李牧的精心算计下,最终,这十多万匈奴大军,闯入赵国的包围圈之后,几乎彻底全家覆灭了。只有那位单于,带着少量的亲卫军队,逃出了包围圈,逃回了草原。不过,后世也有史学家认为,这位匈奴单于的逃走,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李牧的授意。

    因为,只有让这位匈奴单于逃走,北方的匈奴才不至于彻底分裂。而随着这十多万匈奴主力被消灭,而匈奴内部又不是群龙无首的混战状态。接下来的十多年,匈奴人注定不可能再敢南下。反倒是杀了这位单于,有可能会导致匈奴内部分裂,以后赵国边境依然袭扰不断。要是那样的话,李牧打这一仗就没意义了。

    最重要的是,战国时期的匈奴,本身也没多少人。据史学家估计,当时整个匈奴,加起来也就只有百万人左右,甚至可能还不到百万人。所以李牧这一仗,等于是打掉了匈奴的大部分可战之兵。接下来十几年的匈奴,就如同长平之战以后的赵国一样,士兵的数量非常少,自然也就没能力再次南下入侵了。

    而在这一仗之后,李牧又乘胜追击,灭褴国,破东胡、降林胡,将赵国的势力范围,大幅向北方扩展。而且,此战之后,赵国也占据了大量的草原地盘,有了足够的养马之地。未来赵国便可以依靠这个优势,再次训练起强大的骑兵军团了。

    但可惜的是,李牧的这些算计,最后还是败给了赵国的jian臣。在这之后不久,随着秦国再次入侵,李牧不得不被调去另外的战场,去和秦国作战。再之后,李牧被赵国的jian臣郭开陷害,直接免除了所有官职。而李牧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这点优势,后来也被赵国的统治者,一点点给糟蹋干净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世很多人都说,如果李牧能多在位十年,或者没有被郭开陷害下去的话,那秦始皇能否统一六国,都是一个疑问。

    纵观整个赵破匈奴之战,我们不难发现:这场战争,真的是古代步兵对骑兵的一个巅峰战例。后世很多中原王朝,在打北方游牧民族的时候,基本上也都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

    在此之前,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先例。后世所有的将军,在琢磨以步制骑的战术时,肯定都会想到李牧打得这一仗。

    而且,就在李牧这一战百年多以后,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其实也想过用这个方法,去解决匈奴的问题。当时的汉武帝,便在马邑地区,集结了数十万汉军,并且布置了大量的诱饵,希望诱惑匈奴主力上钩。

    但遗憾的是,这场著名的‘马邑之谋’,却因为有汉朝jian细泄露消息,最后功亏一篑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汉武帝才不得不重用卫青和霍去病等人,训练大量的骑兵军团。从原来以步制骑的思路,改变为以骑制骑。

    而如果是以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李牧能打赢这场大战,恐怕也不只是因为他高超的指挥能力,更是因为在开战之前,李牧的谍报工作,确实做的很到位了。

    李牧官复原职后,按照原来的军事策略,坚守不战,匈奴一无所获。经过数年的经营,李牧的边防军兵精马壮,军队士气高涨,士兵宁可不要赏赐也情愿与匈奴决一死战。李牧精选战车1300辆,战马13000匹,勇于冲锋陷阵的步兵5万人,善射的弓兵10万人,准备与匈奴决战。李牧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先派大批牧民驱赶牲畜放牧。匈奴派小股人马进行劫掠,李牧佯装战败,故意将几千人丢弃给匈奴。获得小胜后的匈奴开始轻敌,单于率领大批军队入侵。李牧广布奇兵,从左右两翼包抄匈奴,一举击破匈奴10万骑兵。李牧乘胜攻灭襜褴,击破东胡,降服林胡,匈奴单于落荒而逃。此后十余年,匈奴再也不敢进犯赵国边境。李牧重新走马上任后,击退了匈奴,使得匈奴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再也不敢侵犯赵国,赵国的边防之患暂时解除了。

    李牧在后期的军事功绩是对付秦军。众所周知,秦国在商鞅之前已有崛起之势,经历了商鞅变法、秦昭王、秦惠文王的努力之后,秦国的国力更盛,而赵国本就在走向衰落,偏偏又遇上了不争气的君王。就在赵悼襄王这一年,发生了廉颇入魏的举动,由于赵王无故替换大将廉颇,导致廉颇一气之下转而投奔大梁,顶梁柱一走,军队的领导人就没有了着落,思来想去便想到了李牧,于是对付秦国的重任就落在了李牧身上。

    公元前235年,秦国军分两路对赵国用兵,秦国的将领桓齮采用调虎离山的计策,攻打赵国的邯郸,本以为这招会使得李牧难以翻身,没想到李牧却趁机攻占了秦军的大本营,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正是这个道理。第一次李牧打败秦军后,秦军不服气,于公元前232年,卷土重来重新发兵再战赵国,李牧再次根据战争的作战情况,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致使秦军再次受到重创。有人说李牧的打法实在是太保守,但是李牧不得不这样做,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已经经不起大风大浪了,而李牧的二十万的边防军是赵国最后的防线,考虑到军事力量和国力的悬殊,李牧根本不能发挥他在战争中的天赋,只能被动防守,英雄无施展之处,实在可惜。

    前236年,秦国乘赵国与燕国大战,国内空虚之机,大举进攻赵国,连下十余座城池,又趁势越过太行山,进攻赵国腹地,威胁邯郸。

    赵王急忙调遣抵抗匈奴的李牧南下抗秦。李牧率边防军汇合邯郸守军,一举袭占秦军大营,俘获秦军辎重,又在肥(今河北晋州西)大败秦军,秦将率少量亲兵逃往燕国,即肥之战。

    次年,秦军卷土重来,李牧再次率领赵军打败了秦军。苏洵在《六国论》中写道:“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李牧两次大败秦军,使得秦王嬴政三年不敢再对赵国用兵。

    战国末期,秦国夺取了赵国西部半壁江山,赵军被迫退守邯郸。秦王政十三年,秦军在平阳击败赵军。秦王政十四年,秦将桓齮又率军东出,大破赵军,斩杀十万,杀死了将领扈辄,攻占了赤丽和宜安。

    秦王政十四年,秦将桓齮率秦军进攻邯郸,赵王迁任命名将李牧为将军,指挥全部赵军抗击秦军。李牧率赵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垒。李牧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甚高,如果仓促迎战,恐难取胜。

    于是李牧决定筑垒固守,避免决战,等待敌人疲惫之后再伺机反攻。面对赵军坚守,桓齮认为,秦军远出,不利持久,也就是说秦军玩不起消耗战。桓齮率秦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救援肥下,等赵军脱离营垒后,再将其歼灭于半路上。当赵将赵葱建议救援肥下时,李牧提出:“敌人进攻肥下,我去救援,是给了秦人击败我的机会,这是军事上的大忌。”

    秦军主力去肥下后,营中留守兵力薄弱。由于长期以来赵军采取守势,拒不出战,秦军疏于戒备,李牧遂乘机一举攻占秦军大营,俘虏全部留守秦军并没收所有辎重。李牧判断桓齮必将回救,于是部署一部分兵力由正面阻击敌人,命主力埋伏于道路两边。当赵军与秦军遭遇时,立即命令赵军从两边杀出,秦军大败。桓齮仅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肥下大战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六国抗秦的士气。

    前229年,秦王嬴政趁赵国国内饥荒时,派王翦领几十万秦军进围赵都邯郸,意图灭赵。赵王任命李牧为大将军,倾全国兵力抵抗。

    王翦知道李牧的厉害,如果有李牧在,秦军不可能速胜,于是他派jian细混入赵国都城邯郸,使反间计,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让他散布流言,诬陷李牧谋反。

    昏庸的赵王迁听到谣言,不加查证,立即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为保赵国社稷,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王命。

    赵王迁大怒,派人暗地里趁李牧没有防备的时候逮捕了他,然后把他杀了。

    李牧是赵国在战国末期唯一的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使匈奴十多年不能南下牧马,秦国三年不敢攻赵。然而,王翦一个反间计,赵王就自毁长城,把他杀害了。

    如果李牧不死,秦国怎么会那么快灭亡赵国,连司马迁也为李牧抱不平“赵王迁其母倡也……索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

    李牧被杀后的三个月,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迁,赵国灭亡。赵王迁被俘虏后,秦王嬴政把他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的深山之中。

    古语曾说: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很多贤明的功臣在帮助君主成功之后,都得到了很不好的下场。李牧是找过十分有名的将军,他曾经使赵国在长平之战被秦军大败后迅速崛起,连续两次击败秦军。

    但是由于赵王自己的原因,他却临阵杀死大将李牧,李牧被杀后,赵国失去了最后的依靠,再也不能阻止秦军的东出,使得秦军可以征伐天下。

    那么,为什么赵国国君要在关键时刻杀掉功臣呢?是赵王昏聩还是赵王迫不得已呢?

    熟悉兵法的人一定知道,临阵杀将、换将是兵家大忌。为将者乃是一支军队中的灵魂,临近大战,正是一鼓作气攻下敌营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一丝一毫的变动都会使得军队失掉气势。

    行军打仗很考验军队中士兵的决心,随便换将是军队战争的大忌。赵王在长平之战中输了战争的原因就是临阵换上了赵括,导致赵军失败。在李牧两次打败秦军后,赵王又不愿意看到李牧的崛起,于是,借着秦军的反间计,赵王杀死了李牧。

    所以,李牧之死不是死于秦国的反间计多么厉害,而是赵王发现李牧已经成为了赵国内部巨大的威胁势力于是在大军临阵之际杀掉了李牧。

    赵王这么干有好处更有弊端。好处是,杀掉了李牧,赵王不用担心李牧会反叛,但是,坏处也同样明显,坏处就是赵王杀了李牧,这个时候的赵王还想要谁来保卫呢?果然,李牧一死之后赵军就很快被秦军打败了。

    在战国时代,君主与领兵的将军之间往往互相忌惮,他们并没有相信对方的基础,在战国时期,没有形成一致的思想,互相代替是常事,所以君主与臣子之间根本也不会有很多的信任,因为在战国时代,混乱才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在战国时期,秦朝因为有商鞅的变法让秦朝一跃成为了七国之中最为强大的国家。秦国经过长时间的实力的积攒,开始想要出函谷关,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秦国想要出得去函谷关,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韩、赵、魏三个国家。在很长的时间里,秦国受到了韩、赵、魏三国的强烈抵抗,使得秦皇没办法只好向西发展。

    但是由于局势的变化,秦国越来越强大,秦国内部由于商鞅的改革,对待战争有很大的渴望。而其他各国由于都没有进行像秦朝那样彻底的改革,最终导致六国不断被秦国蚕食。

    在战国时期,除了秦朝能够依靠自己的耕战制度很好的解决了内部贵族与君主的矛盾,其余六国都面临着君主被贵族架空的风险,齐国的“田齐代姜”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齐国的田氏用自己实力的增长取代了姜氏得到了天下,使得各个诸侯国各个都对自己内部提高了警惕。在战国时代,君主的危险不仅仅来自于敌国的攻伐,同样自己的内部也处处潜藏着危险。

    唯有通过真正的变革,才能让整个国家,变得稳定,不会再出现“田齐代姜”的事情的发生,而这个改变,只有秦国做到了,赵国没有做到。赵国虽然跟秦国一样,兵马强盛、人才众多,但是最终赵国失败。

    所以赵国的失败不在于兵将,而最根本在于制度。

    赵国国军在开战的时候,其自身也有很大的风险。赵国国君有时候必须要衡量是秦军更可怕还是自己内部控制军队的人更可怕。因为赵国内部无法解决贵族与君主之间的权利争夺,每当将军势力做大,赵国君主害怕背叛,只能选择杀掉将领,这也就导致了优秀将领死亡后,赵国的失败与灭亡。

    由于没有一个君主与贵族之间切实可行的处理问题的办法,君主与将领之间很容易就会失去信任。于是,君主与将领之间就开始了控制力的争夺,一旦这种控制力失衡,最终就会导致一方的落幕,这也就标志着另一方重新开始这个游戏。

    李牧是赵国的优秀将领,他在赵国为将多年,打了不少胜仗。在赵国内部,李牧的势力盘根错节,李牧在秦国还有自己的父亲势力,在赵国内部,李牧的兄弟还是太子太傅,在军中,李牧也有着自己的子侄。

    在当时,大家族往往在各个国家都有重要的人去成为各国国家的势力,这样才能在战乱之中保证家族势力的存续,但是像这样的安排也很难不会引起君主的忌惮,一旦他们私下勾连,君主就有很大的危险。

    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李牧作为前朝重要的军事将领,又是世家大族,在各个国家以及赵国有很强大的人脉,这是李牧家族的手段。但是,只要李牧一旦有了军队权利,在与君主的交往中,就失去了平衡,为了能够维持住平衡,君主就只能选择杀掉李牧,来保证自己的安全。

    制度与文化是一个国家能否强大的基础,赵国作为一个能够与秦朝征战不落下风的强国,最终失败。其原因是赵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没有秦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先进。秦国的商鞅变法,很好的把政令推广到了秦朝的最基层,使得最基层的民众可以控制住秦朝贵族势力,君主就依靠着下层贵族与民众压制住了贵族。

    而赵国内部,君主与下层无法取得联系,君主只能不断杀掉势力大的贵族来控制内部平衡,久而久之,内部贵族组成联合,不但不会帮助君主维持政权,还会反抗君主的控制,最后君主被架空,国家遭遇危机。

    赵王为了控制李牧得罪了整个贵族势力,不杀李牧马上就会被架空,所以对于赵王来说,他只能先杀李牧,而杀了李牧,起不到根本作用,只不过是短暂的延缓了赵国灭亡的时间而已。

    赵国能人辈出,但是却缺少了一位像商鞅这样一位真正的改革者,最后不幸失败。赵王在国家到了自己手里时,也已经没有了选择,如果不杀掉李牧,那么李牧一但却得更大的胜利,那么自己还能不能控制李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