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乡镇特岗生活在线阅读 - 甲午3

甲午3

    时间来到甲午年,即1894年,同样是处于封建王朝时期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东学党由崔济愚(1824-1864年)创立。他是一个不得志的士子,因有感于官方的压迫和基督教的扩张,创立了号称集儒、道、释精髓而为一的“东学“信仰。朝鲜政府视它为邪教而加以取缔。1863年崔济愚被捕,次年被李朝政府以“传播邪教“罪处死。

    这一教派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后,逐渐吸引了一些胸怀政治野心的人士。力图推翻同样腐朽的朝鲜王朝。

    1892年,东学党人要求开禁,但被拒绝,他们的组织奉令解散。

    甲午年,在玄洋社RB人的帮助下,东学党人利用群众性抗议官僚贪污的机会,策划了一次暴乱。当朝鲜宫廷要求中国出面援助时,RB公使怂恿袁世凯采取积极行动,并暗示RB无意干预此事。李鸿章信以为真,认为RB不会进行战争;但东京却作了充分行动的准备,因此中国人刚刚协助扑灭东学党人,八千名RB兵马上就出现于朝鲜。RB方面要求朝鲜改革内政,但是朝鲜政府根据李鸿章的指令答复说,只有在RB军队撤出朝鲜后,它才能进行改革。

    此时,原本由朝鲜内政引起的战争,蔓延到中日两国的侵略战争。东道主朝鲜沦为看客,为中日双方提供第一战场。

    7月,日军主动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中国军队伤亡惨重,清政府对日宣战。

    此时的清政府并未将RB的挑衅放在心上,单纯的认为“蕞尔小国,焉敢挑战泱泱大国”。可悲可叹,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

    9月,日军分多路围攻平壤。打的是措手不及,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清军将领左宝贵(

    左宝贵(1837-1894年),字冠廷,回族,山东LY平邑县人,祖籍山东德州齐河县左三里村,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甲午战争“三英“之一。

    1894年7月,RB发动侵朝战争,向中国军队挑衅。9月15日,在平壤牡丹台对日作战中,壮烈牺牲。入祀昭忠祠,光绪帝赠太子少保衔,谥号“忠壮“,事迹付国史馆立传。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清廷拨款在其故里地方集修建了衣冠冢。)牺牲。统帅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城陷落。

    与此同时,中国黄海海面中日两国舰队也在黄海海面,第二战场,展开激战。

    两国宣战之后,北洋舰队和RB联合舰队的目标完全一样:控制制海权,以运送本国军队,保障后勤补给线。为了实现目的,两国海军之间必有一战。

    制海权及其重要,由于海路运输受到威胁,线路被大大缩减,导致平壤的清军缺粮少弹,是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RB方面,其实也在遭受着运输困难的困扰,同样由于北洋舰队的存在,海上运输受到威胁,RB陆军也缺少弹药,第一军的两个师团,也只能放弃海运,从陆路开往平壤。

    在丰岛海战之后,中日两国海军就在玩着躲猫猫。

    RB联合舰队为了控制制海权,屡次出动寻找北洋舰队的踪迹。

    光绪皇帝也不认怂,严令李鸿章不得畏战,李鸿章下令丁汝昌率舰队在黄海巡航,伺机寻找歼灭RB舰队主力的机会。

    不过近一个月下来,两支海军始终没有正面遭遇过。

    决战时机,终于在9月17日到来。

    9月16日,北洋舰队主力为运送铭军4000人的5艘运兵船提供护航,完成任务后,9月17日起锚返回旅顺港。

    9月17日10点23分,RB联合舰队发现北洋舰队,10点30分,北洋舰队镇远号上的哨兵也发现了RB舰队。

    终于寻获苦搜多日的敌军舰队主力,两支海军都不会放过,海战一触即发。

    海战开始前,再看看两军的阵容。

    RB联合舰队,分为本队和第一游击队。

    本队有巡洋舰松岛号、严岛号、桥立号、千代田号、旧式铁甲舰扶桑号、比叡号、炮舰赤城号、代用巡洋舰也就是武装商船西京丸号等,其中松岛号是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亨海军中将的旗舰。

    第一游击队有巡洋舰吉野号、浪速号、高千穗号、秋津洲号。吉野号是第一游击队司令坪井航三海军少将的旗舰。

    北洋水师,有定远号和镇远号两艘7000吨级以上的铁甲舰。定远是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的旗舰,管带是右翼总兵刘步蟾,镇远号管带左翼总兵林泰曾。

    此外就是若干新旧巡洋舰:

    来远(管带副将邱宝仁):排水2900吨,航速15.5节

    经远(管带副将林永昇):排水2900吨,航速15节

    致远(管带副将邓世昌):排水2310吨,航速18节

    靖远(管带副将叶祖珪):排水2310吨,航速18节

    济远(管带副将方伯谦):排水2300吨,航速15节

    广甲(管带都司吴敬荣):排水1296吨,航速14.2节

    超勇(管带参将黄建勋):排水1542吨,航速16节

    扬威(管带参将林履中):排水1542吨,航速16节

    平远(管带都司李和):排水2100吨,航速10.5节

    广丙(管带都司程璧光):排水1000吨,航速17节

    还有两艘蚊子船,也就是炮舰:

    镇中(管带都司林文彬)

    镇南(管带都司蓝建枢)

    四艘鱼雷艇:

    福龙(管带都司蔡廷干)

    左队一(管带都司王平)

    左队二(管带守备李仕元)

    左队三(管带守备郑得春)

    双方的吨位是RB海军42000余吨,北洋舰队35000余吨。此外,RB军舰的航速大部分高于北洋水师。

    交战的战场,并不是在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而是在大鹿岛与大洋河口、大孤山一带海域,在鸭绿江口以西约50公里处。

    12时05分,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先,本队在后,呈单纵阵,接近北洋水师。

    12时20分,北洋水师在行进中由双纵阵改为横阵,旗舰定远位于中央,其余各舰在其左、右依次展开,舰队呈楔形梯队。同时丁汝昌还发出命令:“各小队须协同行动;始终以舰首向敌;诸舰务于可能之范围内,随同旗舰运动之。”

    这个阵型被不少人诟病,认为是海战失败的原因之一。其实军事家们认为北洋水师的阵型并无不妥之处,以定远和镇远顶在最前面当rou盾,利用它们的铁甲吸引炮火,其余各舰会有更多的歼敌机会,这个作战理念,在海战结束后定远和镇远虽然被日军集火,但并未沉没,仍然能自主航行并有战斗力也可以得到证明。

    12时50分,双方舰队相距5300米,北洋水师旗舰定远首先开炮,据戴乐尔记载,这一炮令正在飞桥上的丁汝昌和戴乐尔摔落并受伤。

    丁汝昌的受伤,在历史上有些争议,有说他是被定远的巨炮震落受伤,有说是被日军炮火波及受伤,有说是被烧伤。戴乐尔是为北洋水师提供服务的英国海军军官,时任“定远”铁甲舰副管驾,他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两次战役,是一个活跃在近代中国历史舞台的外国人,这里取戴乐尔的说法。

    从此时起,北洋水师各舰除跟随定远进退之外,已经失去了指挥。

    13时左右,第一游击队炮击北洋水师右翼超勇、扬威两舰。日舰的快炮在这时发挥巨大作用,在短时间大量炮火的倾泻下,超勇、扬威两艘旧式军舰被压制得几无还手之力,受到集火后,超勇、扬威起火燃烧,日军抢到了先手。

    13时20分,联合舰队本队航速较慢的比叡、扶桑、赤城成为北洋舰队的打击目标。比睿、赤城受重伤,赤城号上军官死伤大半,舰长坂元八郎太少佐被定远的150mm克虏伯炮击毙。

    14时15分,西京丸上的桦山海军军令部长发信提醒伊东比睿、赤城危险,伊东令第一游击队再次左掉头救护回舰,反将一直被隔在北洋水师对面的西京丸暴露在火力下。

    14时20分,日舰西京丸中弹起火退出战场。福龙朝它发射两枚鱼雷未命中,追到40米处发射第三枚,结果鱼雷未来得及回到正常定深,从西京丸下通过,西京丸幸运逃脱。

    来远号追击逃逸的比叡号,被比叡号发炮击中甲板,引发大火,受到重创,日军一艘正撤出战场的弱舰重创北洋主力巡洋舰,让人始料未及。

    在此时刻,超勇终于沉没,扬威重伤驶离战场搁浅。

    14时30分,北洋水师平远命中日舰松岛,也被其所伤并引起火灾,暂时退避。

    15时04分,北洋水师对联合舰队殿舰扶桑进行冲撞,扶桑舰240mm炮击中定远,使其大火熊熊,无法扑灭;迫使定远停止射击,日方围攻定远。

    15时20分,第一游击队集中炮火打击北洋水师突前试图撞击浪速的致远,致远沉没。

    济远、广甲在致远沉没后,迳直逃回旅顺。广甲在途中离岸太近触礁搁浅,两天后被日舰击毁。北洋水师已无法保持战斗队形。

    15时30分,联合舰队旗舰松岛被镇远的305炮第二次击中,命中左方四号副炮炮廓,并引起堆积的弹药爆炸。

    日方松岛撤退,旗舰变更为严岛;同时,RB联合舰队对北洋水师发动了当天最为猛烈的炮击,仍然无法击沉定远、镇远;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猛追经远将其击沉。

    16时10分,北洋水师靖远、来远受伤,退向大鹿岛。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发出了“各舰随意运动”的信号。

    17时左右,北洋水师靖远、来远经抢修恢复战斗力。靖远代替旗舰升起队旗,收拢各舰。

    17时30分,北洋水师经远沉没。联合舰队发出“停止战斗”的信号,脱离战斗,海战结束。

    RB舰队停止战斗的原因,不是保存实力,更不是心存怜悯,而是因为日落西山,天色已晚。日军在作战报告中表示,如果日落晚一个小时,就能全歼北洋水师,此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其他国家事后的分析也都认为,如果海战晚一个小时结束,北洋水师至少要再被击沉两艘军舰。

    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以及触礁后被毁的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六百余人;RB舰队松岛、比睿、赤城、西京丸4舰受重伤,死伤官兵300余人。

    黄海海战以后,李鸿章下令北洋水师退回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也即采取了“存在舰队”策略,不再出战,宣告RB海军就此掌握了黄海制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