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汉天子刘邦传在线阅读 - 第四章 雍齿反水,三打丰邑

第四章 雍齿反水,三打丰邑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九月刘邦在沛县举兵响应陈胜吴广反秦,在短时间内就在沛县组织了二三千子弟兵,攻打胡陵、方与,就开始了他一生的帝王之路。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比刘邦在沛县举兵早了两个月,而项梁与兄子项羽在吴地起兵刚好与刘邦同月反秦。陈胜起义的第二个月,派部将武臣、张耳、陈余略取赵地,武臣却串通张耳、陈余在赵地脱离陈王自立门户,武臣自称赵王,张耳为赵相,陈余为赵将。

    十月,田儋与堂弟田荣、田横起兵于齐,自立为齐王。陈王部将韩广效仿武臣,自立为燕王。魏咎自立为魏王。

    十月,刘邦再次率兵攻打攻打胡陵、方舆后,拿下胡陵、方与,便回师丰邑。十一月,秦泗川郡将领监平率兵围攻丰邑,刘邦发兵与秦军交战,打败了监平。这时泗水卒吏周苛、周昌兄弟加入到刘邦阵营,刘邦派雍齿守丰邑。

    丰邑,刘邦的祖父刘荣曾是丰邑邑令,在丰邑他们老刘家是有根基和影响力的,也是刘邦起兵之初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大家都会疑问丰邑这么重要,那刘邦为何不派自己更为亲近的大将,如樊哙、曹参等人镇守,而是派一个与自己本就委曲求全、心不甘情不愿地跟随自己闹革命的豪族出生的雍齿来镇守呢?

    也许这就是刘邦与常人所不同的一点。首先雍齿与刘邦同是沛县老乡,其次雍齿是沛县豪族且军事才能突出,刘邦安排雍齿守丰邑可能是想拉拢豪族包括多方势力;第三,刘邦是想给大家证明他是一个唯才是举、心胸宽广的大家所期望的领导。做这样的人事安排,刘邦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好的,以刘邦的性格和为人,应该是通过与众人商议之后才决定的。

    刘邦把丰邑交给雍齿镇守之后就领兵去攻打薛县。秦泗川郡郡守壮的人马被刘邦的人马打败,壮狼狈逃到戚县,又被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追杀至死。刘邦攻下薛县,又率兵返回亢父县、方与县,命曹参镇守方与县城。

    这时武臣被张耳、陈余串通杀死,后来张陈二人扶持赵地王族赵歇为赵王。

    天下大乱,人们各自求生,各地义军首领纷纷互相残杀、拥兵自重、占地为王。刘邦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队伍也会陷入这种难以自拔和尴尬的局面,自己处心积虑安排人镇守丰邑,还是防不胜防,雍齿最终还是经不住周市的威逼利诱而反水。

    周市是如何对雍齿威逼利诱的呢?魏将周市率兵攻打丰沛,因为扶持魏咎为魏王,这时的周市已是魏相。周市派人对雍齿说:“丰邑曾经是魏国的临时都城,今日魏地已被收服数十城。雍将军如能归顺于魏,魏就会委任你为侯,依然镇守丰地;如果胆敢抵抗或不归顺,我就要带兵攻下丰邑并屠城。”

    丰邑的守城士卒本来就只有一两千人,如果顽强抵抗,周市拿下丰邑估计也够呛。但是雍齿内心深处本不愿居沛公之下,天掉下来的馅饼不要白不要,于是就答应了周市归顺魏国,而且还给雍齿三千人马作为回报,为魏国镇守丰县,正式脱离刘邦。

    当刘邦得知雍齿反水,刘邦恨不得马上剥他的皮吃他的rou,便从方与调所有本部兵马前往丰邑讨伐雍齿。由于兵力薄弱和准备不足,刘邦第一次讨伐雍齿攻打丰邑失败了,无奈只能撤军退回沛县。此时的刘邦怨恨雍齿和丰县的子弟背叛他。

    秦二世二年二月,秦嘉自任上将军,与东阳宁君立景驹为楚王,驻军在留县。于是沛公想去投靠景驹,去的路上偶遇张良。刘邦与张良相谈甚欢,便合兵一处去留县晋见景驹,想在景驹那里借兵再次讨伐雍齿。

    就在刘邦与张良合兵一起去留县找景驹之时,陈胜的大将司马夷领兵北定楚地,血洗相县,兵至砀县。刘邦虽然借了一点兵,但硬是被景驹派去与东阳宁君一起领兵向西攻打司马夷,二人合力都没有打败司马夷,在萧县撤军回留县整顿兵马。

    这时刘邦率人马攻打砀县,三日便攻破了砀城,收编了砀县六千俘虏,一下发展到九千人。三月,刘邦率兵攻打下邑县取胜,马上又想起丰邑和雍齿,如果不把雍齿打败和夺回丰邑,他那口恶气就出不来。便又带着九千人马再次讨伐雍齿,攻打丰邑,刘邦依然没有攻下丰邑,损兵折将无功而撤。

    此时沛公感慨,去向何人借兵求助,后来张良跟刘邦说:“何不去投靠项梁,从项梁那里借兵。”

    于是刘邦留下军队包围丰邑,自己率一百多名骑兵与张良去薛县见项梁。项梁见刘邦、张良来投很高兴,很大方地派给刘邦五大夫将十人,五千精兵。这次张良也在项梁的允许下,到韩地扶持韩成当了韩王,他就当了韩相。

    刘邦带着本部兵马和加上五千精兵、十位战将,第三次讨伐雍齿攻打丰邑,这次刘邦打赢了,雍齿因为兵败逃往魏地。刘邦第三次攻打丰邑,是刘邦认识张良以来第一次分别。自此雍齿也成了刘邦当皇帝之前和之后最恨的人。

    刘邦为何不惜代价讨伐雍齿三次攻打丰邑呢?

    第一,刘邦将丰邑视为他起兵反秦的大本营,所以丰邑是不能失守的。第二,如果刘邦不铲除雍齿这样的叛徒,以后还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雍齿,甚至会更多,所以必须打败雍齿夺回丰邑,才能继续当沛公领兵反秦。

    那刘邦为何前两次讨伐雍齿攻打丰邑都不能取胜,无奈撤军呢?

    第一,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因为自雍齿反水之后,刘邦面临的不单单是丰邑一城之兵的反水,而是雍齿与周市背后的联合势力。刘邦第一次讨伐雍齿攻打丰邑只有四千人马,第二次有九千,这么点人马的情况下强攻是很难取赢的。

    第二,雍齿早已做好刘邦报复的准备。刘邦在得知雍齿在丰邑反水,恨不得马上把雍齿撕碎,就急忙转头攻打丰邑,显然未能做好完全的准备,加之雍齿戒备森严、坚壁清野,所以很难取胜。

    而第三次刘邦讨伐雍齿攻打丰邑为什么能取胜呢?因为刘邦细心地总结了前两次攻打丰邑失败的原因,吸取经验和教训,又从项梁那里借来五千精兵和十员战将,加之项梁在做后盾,魏国又受到章邯的sao扰,雍齿的优势已荡然无存,兵败逃跑也是注定的。

    刘邦三次攻打丰邑也说明了他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不卑不亢的人格魅力。

    刘邦三攻丰邑是刘邦反秦早期的重要事件和思想决策,对刘邦来说意义重大。丰邑是刘邦反秦早期阶段的大本营,刘邦在三次攻打丰邑的过程中,锻炼了他的作战才能和结识了多位辅佐之才,张良就是其中一位。刘邦有了丰邑和沛县等根据地,刘邦才会成为反秦队伍中一支独立且有能力成为一方诸侯的起义军,刘邦的身份才会得到项梁等人的充分认可,只有反秦身份被认可,接下来才能和有机会在秦末战争频繁的风云际会的诸侯当中脱颖而出或有一席之地。

    刘邦在讨伐雍齿三打丰邑的过程中,认识了他生命中最为宝贵的良师益友。刘邦自从结识了他,从此帝王之路就像开了挂的勇猛和顺利;刘邦每次遇到困难和问题,这位良师益友都能帮他一一化解。那刘邦这位帝王之师又是何人呢?请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