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逍遥郡马爷在线阅读 - 第338章:督军参事府

第338章:督军参事府

    “没事,想不出来也实属正常,毕竟人无完……”李东璧语气陡然一顿,随即瞳孔收缩,眼眸放大,语气都带上了几分不可置信:“想…想出来了?”

    项芷柔也连带着抬起头来,梨花带雨的脸上显现出几分错愕,随即眼眸深处,涌现出一股难以言喻的惊喜,甚至渐渐扩大,转为狂喜!

    即便两人对顾北川再信任,此时此刻,也不约而同地展露出惊喜之色。

    沧澜水灾可是大乾延绵了三百年之久的遗留问题,不知让多少治水名士扼腕叹息。

    可现在…解出来了!被顾北川只区区半月不到的光景,便解出来了?

    不约而同地,两人心中都有了种大石落地之感。

    面对戏伶楼,李东璧虽说不论来多少人,自己一肩担之。

    可实际上,别的不说,单单就上次在暗中觊觎顾府的罡气境高手,他便没十足的把握对付。

    之所以这般说,只是叫顾北川安心一些罢了。

    至于项芷柔,虽是口口声声说要修书一封寄于家父,叫其派高手前来。

    可事实呢?

    可能吗?

    以镇北王横压北疆的惶惶大势,身边自然不缺高手,只他自己,便隐隐约约有大乾第一武道高手之称。

    但…,有人是一回事,能不能派遣过来,便又是一回事了。

    以当今圣上对镇北王的忌惮,莫说是暗中派人前来,便是明面上派人来,怕是都得派人全天候盯着,一个不好,翌日朝堂上怕是便有言官弹劾,声称镇北王心生反意。

    在这等如履薄冰的境地下,差人来保护顾北川,无异于天方夜谭。

    项芷柔之所以这般说,与李东璧的初衷一般无二,无疑只是为了叫顾北川安心罢了。

    可现在,顾北川既然想出了治水的法子,两人心中的些许顾虑,难免烟消云散。

    招贤策虽说是武朝时候传下来的法子,在当今仁宣一朝并不受重视。

    可若是当真能治理沧澜水灾,那么这法子,只要能呈递到仁宣帝眼前,顾北川的为官之路,怕是跑不了的。

    就连顾北川自己,也觉着那无时无刻,来自戏伶楼的压力陡然一轻。

    他们虽有几分能耐,连罡气高手也能随时出动。

    可此处毕竟是大乾都城,皇权高高在上,世家门阀交错,又有几只铁血豪军。

    他们若是脑子犯了迷糊,胆敢刺杀朝廷命官,怕是不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不过好在,这群阴沟里的老鼠向来很识时务,一直在避讳朝廷的目光,不曾有过什么出格的举动。

    亦或者说,这群人就这般蛰伏在乾都,隐而不发,是有什么更大的图谋?

    顾北川摇了摇头,不去深究。

    他只想保住自身安危,能无忧无虑地在乾都这一亩三分地经商赚银子罢了。

    想出沧澜水灾的治理之法,便已然让他达成目的。

    至于其余事端……,这乾都水深,不可见底,若是深究,怕是会招来无妄之灾。

    顾北川向来是个稳妥的人,自然不会莽撞行事。

    他现在应该做的,是尽力去想一想,该选什么官职为好。

    而事实上,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虽说接下招贤策之人,若是给出足够好的建议,朝廷是会给予官职的。

    可这官职自然是有所限制的,不能你想做什么官,便给什么官。

    最高等的,也不过秩数百石而已。

    莫说两千石的大官,便是一千石,也是遥不可及。

    不过顾北川也并不在意,他想出此法的本意,本就不是入朝为官,而是寻个保护伞罢了。

    所以这官职,最好能是个虚职。

    只要不掌权,身上的责任自然也便少了。

    最好是能每日点卯一下,便能回家办公。

    顾北川如是想着。

    ……

    督军参事府。

    今日合该少督事王华当差,此时已临近傍晚,同僚们大抵都陆续下值,返回家中。

    唯独王华,领了这苦差事,要在这熬上一夜。

    本是不用如此的,可偏偏朝廷近来颁布招贤策,意图以此招揽能治理沧澜水灾的能人异士。

    沧澜水灾是何等事?

    那是关乎数十万黎民百姓流离失所的国之大事!

    若是当真有这样的能人异士,早在春闱时便应当被选入朝廷才是。

    又何至于此时再发一道颇有些惹人嫌的招贤策?

    这毕竟是武朝时期的法子,时至今日,怕是已有几十上百年。

    好好的科举之法不信,偏偏要采用上百年前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合着大乾这百年是白过了不成?

    当然,这些话王华顶多就是在心中腹诽一二。

    叫他传扬出去,那是万万不敢的。

    毕竟,这可是陛下和三公商议出来的法子。

    他一介小小少督事,难不成当真以为自己比这些人都聪明不成?

    衮衮诸公也好,当今圣上也罢,无一不是极聪慧之人。

    他们又岂会不知这是个无用法子?

    只是…沧澜郡发了水灾,朝廷筹集来筹集去,也不过堪堪筹集了三十万斤粮食去赈灾。

    着实有些杯水车薪。

    在赈灾一事上,已经够叫人失望的了。

    若是在治水一事上还不装装样子,怕是会激起民变。

    所以,这所谓的招贤策,不过是打出来给外头那些人看的招牌罢了。

    真正的法子,还得到时候宫里拿主意。

    只是招贤策这块招牌,虽说大家都心如明镜,对此不抱什么希望,可却万万不能表现出来。

    反而要表现得对此事尤为重视,最好是摆出一副求贤若渴的姿态。

    这才能叫天下人知道,朝廷当真在努力想法子!

    只是,这便苦了他王华了。

    王华今年已是四十有三,临近中年,身不由己。

    又不是武将出身,不过是个执笔的文官。

    十数年的为官生涯,非但没能把他推向高位,反而留下一身的毛病。

    别的不说,单单这腰,若是久坐,便疼得厉害。

    这一晚上于他而言,可谓是难熬得紧。

    然而,就在王华面色发苦之际,便听见督军参事府外突兀传来一声高呼:“可有人当值?草民有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