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再作诗
一场闹剧就这般结束。 接下来,淮南城三十余家书铺,尽数归于飞鸿。 而《三国演义》此书,也随着他们的渠道,从周遭郡县开始,迅速火遍大乾。 只不过,这需要些许时间。 …… 一天清晨,虽说还未下雪,却有霜降。 南山居的天气,着实有些严寒。 若无火炉,顾北川怕是难以提笔。 近些时日以来,随着《三国演义》传播越来越广,顾北川的更新任务也随之加重。 他得保证书迷们有书看! 这样《三国演义》的热度才能居高不下。 砰砰砰! 就在此时,书房的门被敲响。 顾北川听见声音,略有皱眉,停下笔来,道:“进来。” “学生仁义,拜见恩师。” 见来的是甄仁义,顾北川脸色缓和了不少。 这个孩子,虽说出身商贾,但难得有一颗赤子之心。 将来若是为官,应当是个能造福一方的好官。 且读书用功,在十余名子弟中,成绩向来名列前茅。 “春闱在即,最近可有好生用功?” “回恩师的话,学生近些时日夙兴夜寐,日夜不缀,已经将您所着笔谈,背诵了大半。” “嗯,还算用功。切记,此书要好生背诵,直到春闱之前。届时自可叫你等在诗词一科上,不弱于人。” “此次来找为师,可是书中有不懂之处?” “非也,恩师所作笔谈,通俗易懂。若学生这还看不明白,当真是白读了这么多年的诗书。” “那你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恩师,您是否忘了,上次学生所说,江南文坛魁首,五柳先生设宴相邀一事?” 甄仁义这么一说,顾北川就记起来了。 当时已是年关之后,甄仁义等人自江南郡回来,曾和自己提过此事。 只是近些时日,他忙于书店之事,倒是忘却了。 可即便想起来,顾北川也有些不想去。 实在是因为,现在是飞鸿书店的关键时期。 而飞鸿书店又关系到他之后的一系列计划,所以此时他应该将重心放在《三国演义》上,多多更新。 好叫飞鸿书店的渠道能早日拓展到京都去。 而不是去参加那什劳子毫无作用的诗会。 可...按照甄仁义等人所说,那五柳先生名气颇大,人家诚心相邀。自己若是不去,未免失了礼数。 思来想去,顾北川叹息一声,道:“为师近些时日,忙于书铺之事,实在脱不开身。” “可既然五柳先生诚心相邀,我一昧推却,也殊为不妥。” “既然如此,不如仁义你替我去一趟诗会好了。” 甄仁义听闻此言,瞳孔收缩,眼眸瞪大,有些惊愕道:“可...可是恩师,弟子于诗词一道上的造诣,与您相比,相差良多。” “贸然前去,岂不是丢了您的脸面?” “那又如何,为师写一首诗给你带去,不就万事大吉?” 甄仁义一愣,心说还能这样? 随即竟跟着有些兴奋起来,此事若成,自己说不定还能落得个千里传诗的美名。 紧接着,顾北川便另起一张宣纸,提笔欲落。 只是在落笔前,却又稍有停顿,问道:“那位五柳先生,生平如何?” 甄仁义闻言,不知恩师何意,却依旧恭恭敬敬道:“要说五柳先生,岂是您的好友秦修文秦大家更加熟悉。” “当年他和五柳先生,还有现在京都文坛正炙手可热的胡俨胡大家,既是同窗,又是好友。” “三人同样地精彩绝艳,才华横溢。” “只是朝堂风大,秦大家不懂藏拙,以至于中途夭折,最终会到淮南,教书育人。” “胡俨胡大家则懂得和光同尘,明哲保身,以至于此刻依旧位列国子监祭酒,身居高位。” “而五柳先生相比于他们二人,性情更为刚烈,曾在朝堂之上,怒斥四世三公的杨家勾结党羽,祸乱朝纲。” “也就陛下欣赏其才华,才保下其性命。” “只可惜,得罪了杨家,官场之路自然断绝。” “五柳先生听闻之后,愤然提笔,留下一句此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后,就此回归江南,归隐田园。” 闻言,饶是顾北川,也不禁微微颔首,称赞道:“不愧为江南文坛魁首,当真风骨卓绝也!” “既然如此,我便作诗词一首,赠予五柳先生。”
言罢,顾北川以狂草落笔! 顷刻之间,一首崭新的诗篇便跃然纸上。 甄仁义上前一看,顿时惊为天人! 虽说他已经在背诵恩师所着笔谈,诗词一道上的造诣,近些时日,不可谓不在突飞猛进。 可即便如此,他也依旧难以理解,恩师是如何在没有丝毫准备,只是听闻五柳先生生平的前提下,作出如此诗篇的。 这世上有些人,当真不能以常理度之。 “恩师大才,学生拜服之。” “莫要说这些无用话,拿了诗词去,参加完诗会后,便快些回来。春闱在即,你们这些子弟时间宝贵,耽搁不得。” “诺!” …… 数日之后,江南诗会。 此时,已是寒霜天降,大雪纷飞。 在这等天气,还能举办诗会,自然是承了五柳先生的面子。 可即便如此,出席的学子也是个个锦帽貂裘,身带暖炉。 毕竟春闱在即,这等时候,若是染上风寒,耽搁了会试,岂不痛哉? “我等都已经到了,诗会怎地还不开始?” “郭兄你还不知道吧,这诗会啊,不是给咱们开的,而是五柳先生为了邀请那位淮南诗君赴宴,特地开的!” “淮南诗君?就是那位才成名不过月余,便诗名远扬的顾诗君?” “不错!就是他,前些时日,那他子弟甄仁义回来过年关,硬是用一首《淮南雪·赠仁义》压得我江南文坛抬不起头来。” “什么,他竟这等厉害?难不成连五柳先生也不如他?” “经义策论我不清楚,但诗词一道上,这位淮南诗君,怕是难逢敌手,就连五柳先生也亲口承认,怕是难以望其项背。” “嘶,当真是好生厉害,怪不得能得这诗君二字做称号。” 就在众人交口称赞之际,却有一声冷哼突兀传出。 “哼,些许虚名罢了,那淮南诗君再怎么会作诗,又能如何?不是依旧没有功名?” “连个秀才都不是,一介白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