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最穷藩王
第181章最穷藩王 在等到了宁王和他的四十万两银子之后,三位藩王便搭乘着朱瞻的舰队准备返回大明。 因为倭国这边战事未完,加上三位藩王也只是回去送银子外加过年,所以都没有携带太多的兵力,朱瞻带了一个千户所的青玉卫充当护卫,朱高燧身边人更少点只有五百人。 倒是宁王似乎是把王府的兵力都投入到和倭人的作战中去了,身边只带了必要的藩王仪仗外加百十来个侍卫。 看上去似乎是落魄了一样,但考虑到宁王带在身边的那四十万两银子,朱瞻和朱高燧倒是能够理解宁王为什么不带更多的侍卫。 毕竟要留着看家,回去过个新年又不需要太多人跟着,路上有朱瞻和朱高燧的护卫一起走,回了大明难道他堂堂一个藩王还会有什么不测? 与其抽调宝贵的兵力回国只是充牌面,不如留着他们在倭国还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而且宁王也算是有心理阴影了,当年他的王卫被朱棣骗走了,现在好不容易拿回来了,宁王本能的想把自己手上这点兵藏着掖着。 朱瞻和朱高燧知道宁王的想法,也没有多说什么。 当年老爷子做事不地道,坑了宁王一把,这么多年宁王心里有芥蒂是正常的。 不过当年的事情,就算易地而处朱瞻也觉得自己会做同样的事情,并不会觉得朱棣做的有什么不对。 至于说朱棣后面完全无视宁王在靖难中的贡献,这就更朱棣跟朱高煦说“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这句话一样,那是燕王说的,不是皇帝说的。 做藩王的时候,封官许愿、说什么将来共分天下,这种话都是真心实意的,也确实是正儿八经准备兑现的承诺。 但当藩王变成了皇帝,身份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虽然不会让藩王说过的话都不作数,但什么话作数,什么话不作数数,那些被承诺的人就该有自知之明。 像朱高煦认为朱棣是打算立他为太子,这种想法固然没有错,可原话是“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前提是“世子多疾”,也就是默认世子是要优先于他的。 只有世子真的有个三长两短了,他才能够替补上位。 而不是说世子还活的好好的,朱棣就准备跨过嫡长子立他当太子了。 至于宁王也是一样,燕王可以跟你说将来共分天下,这没有问题,问题是你如果当真了,真的跑去跟皇帝说要一半的江山,皇帝没砍你的头,那真的是顾念了兄弟之情的。 所以当年的宁王也不傻,并没有真的去和朱棣提这事,但他却脑子不清醒的两次想要苏州、钱塘这样的地方做封地。 苏州、钱塘都是江南富庶之地,离南京也近,宁王想要这种地方做封地,居心叵测啊! 所以最后,朱棣把他封在了南昌,就这样朱棣都没忘了再折腾他一下,搞出了一次巫蛊之祸敲打宁王。 如果不是朱瞻建言让朱棣把藩王放出去,恐怕宁王现在还在南昌修道呢。 其实这种皇帝跟你说平分天下的话,就该听了就忘,压根不能当真。 而且就算当真,你也不能真的去和皇帝提,而是应该装穷卖惨,博得皇帝的同情,让皇帝主动来提才对。 毕竟皇帝给你的才是你的,皇帝不给你不能抢,也不能主动去要。 要知道宁王可不是当年那些藩王里最惨的,还有个岷王比他还惨,被云南沐家整了两次,第一次建文在位的时候被沐家高发说他造反,莫名的被贬为庶人。 朱棣登基之后给他恢复了爵位,结果又被沐家几次三番找借口剥夺他的王府护卫兵权,告到朱棣这里结果是朱棣偏袒沐家,把他又废了,一直留在南京,从永乐六年一直住到了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北伐病死军中。 继位的朱高炽是个厚道人,即便在位仅仅八个月,还是给这位小他一岁的叔叔安排了就藩,即便如此这位岷王也是所有藩王里最穷的一个。 不过这位虽然倒霉,却也是活的真长寿,一直活到了景泰年才去世,是朱元璋所有儿子里最后一个去世的,甚至比朱棣的儿子和孙子都活的久。
也正是托活的久的福,这位老爷子在堡宗时期就已经是六朝元老级的宗室,也是当时为数不多还活着的太祖之子了。 所以当时无论是增加岁禄、扩大居所、求医问药,面对曾叔祖的请求,明英宗都是一一照准,让这位穷困了一辈子的岷王很是风光了几年。 想到岷王的事情,朱瞻也好奇的向朱高燧问道:“三叔,岷王叔祖现在还住在京城没有就藩吗?” “岷王?你是说十八皇叔?他还在京城,皇上一直没放他出去就藩,毕竟当年沐家和他之间的恩怨也不好让他再回云南了,怎么,你又有什么想法了?”朱高燧看向了朱瞻,眼神中不由得带上了期待。 现在朱高燧对自己的这个侄子那是真的心服口服,所以一听到朱瞻询问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就猜测朱瞻可能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朱瞻微微颔首,却没有细说,只是很简要的回答道:“朝廷屡次征讨安南,虽然地方打下来了,但要想长治久安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虽然二叔去就藩了,但他那个人……不把封地逼反就谢天谢地了,指望他能治理好地方,安定交趾的民心无异于痴人说梦了。 所以我在考虑是不是让岷王就藩安南,想来有这位叔祖制约,无论是沐家还是二叔,都该安分一点了吧?” “你是想让他们三家互相提防,谁也不能生乱子?”朱高燧倒是一听就明白了朱瞻在打什么算盘,但他却并不想插手这件事,只是很无所谓的说道:“行吧,这事你看着办吧,有好处别忘了你三叔就行。” “三叔放心,若是有好处不会忘了三叔的。”朱瞻只是笑笑,随后便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望着眼前的大海,计算着什么时候能回到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