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从美好生活开始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三十八章,四九城乐事

第四百三十八章,四九城乐事

    “小姜来了啊!”

    酒和菜刚上来没有多久,徐慧珍还有蔡全无就来到了小酒馆里面。

    刚才给姜言他们上好酒菜之后,这赵雅莉就溜出来了小酒馆,姜言就知道她一定去通知徐慧珍他们。

    原本这小酒馆里面有一道门是和后面连接起来,这小酒馆公私合营之后,徐慧珍就找人把这个门给封住了,他们来也是走正门。

    听到徐慧珍给自己打招呼,姜言就赶紧站起来。

    “婶子,这不是有日子没来了,就过来看看。”

    “是,你可真是有日子不来了,最近忙什么呢!”徐慧珍随口问了一句。

    不过他的问题姜言没有回答,只是对她抱歉的笑了一下。

    看到姜言没有回答,聪明的徐慧珍立马就明白姜言做的事情没有说,也是对着姜言抱歉的笑了一下。

    “思瑞他们没有来。”徐慧珍看了一下今天跟着姜言过来的人,开口问。

    “没,她出差了还没回来,等他回来我带她过来看您。”姜言笑着说道。

    “行,到时间带她过来,我这也是好久没有见他了,挺想他的,前两天静理还问她嫂子呢!”

    她说完这一句话扭头对柜台上面算账的赵雅莉道:“雅丽,小姜今天晚上的账算在我身上。”

    “好的,明白了慧珍。”赵雅莉大声的应了一句。

    “婶子,不用,今晚上我还请人喝酒了,不用。”

    “跟婶子你还客气什么,听我的,算我身上。”徐慧珍看着姜言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看着徐慧珍有点愠怒的表情,姜言也只能苦笑着答应了下来。

    “行了,你和牛爷聊着,我先招呼客人,有空了回家吃饭。”

    “牛爷,您喝这。”徐慧珍起身给牛爷打了一声招呼以后,就直径来到柜台。

    “这慧珍无论是做生意都是这个。”牛爷说完竖起大拇指。

    “咱们这里这一片,慧珍的名气最高,哪一个提起来慧珍不是竖起大拇指,这人家做人也无可挑剔。”

    听到这里,姜言就明白了,怪不得在电视剧里面后期徐慧珍直接就当上了居委会主任,感情人家这是有群众基础。

    这时候,牛爷的话风突然一转,问姜言。

    “爷们,你知道大家为什么都喜欢到这小酒馆里面喝酒吗?”

    “这里热闹,能听到很多有趣的事情,用来打发时间最好。”

    姜言说这话没错,这时代可不是自己之前那个时代,十二点的时候这夜生活刚刚开始,这时代没有电视,收音机也是一个稀罕物,晚上基本没有什么娱乐,晚上也就早早睡觉了。

    “对,也不全对。”牛爷听到姜言的回答,笑着开口。

    接着又自顾自的开口道:“咱们bj的酒馆儿,从经营酒的类型上来分,大体上可分为白酒馆和黄酒馆。明、清乃至民国初年,咱们四九城作为帝都,南方人到京城做官或是做生意的人不在少数,为了解乡思之愁,喝的最多的就是黄酒,其实那个时候的京城里,已有了西黄酒、南黄酒、京黄酒。”

    “故此咱们四九城那个时候的黄酒馆也因此孕育而生。它们一般都装修的古雅讲究,设有八仙桌和座椅,座上客大都是穿戴整齐、谈吐斯文的中上等市民。不过到了清光绪中叶左右,城里的黄酒馆,已然渐渐衰落,并逐日在减少。”

    牛爷说完这一句话,自己端起酒杯滋溜喝了一杯,又夹起来一颗颗花生米吃了下去看着姜言在等他下文才接着开口。

    “这黄酒虽然好,但对于咱们北方人或者中下阶层的人来说,最喜欢的还是味儿浓,廉价的白干烧酒。也就是京城老百姓所俗称的“烧刀子”。”

    “当时京城里做白酒的酒馆,从规模上来说,大体可分为大酒馆,中型酒馆、小酒馆,酒摊儿等。”

    “你也知道这大酒馆,俗称“酒楼”。顾名思义,就是规模大、档次高、价格贵、它们一般都处于繁华的大街或主要的干道两侧。出售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名酒,来的客人也都是非富即贵的主儿。到这里消费的,主要是为了凸显身份和地方,讲究的是脸面,喝酒到是次之。”

    “这中型酒馆和大酒馆相比,规模上要小一些,来的客人大都是文人雅士。故此这类酒馆里的文化品位要高一些。”

    这类酒馆,在咱们四九城里面最多,如四义兴。”

    “这六必居爷们您知道吧!”姜言听的兴趣正浓,冷不丁的听到牛爷问自己。

    “知道啊!他就是卖酱菜的,相当的出名。”姜言有点摸不着头脑的开口道。

    听到姜言的回答,牛爷笑了笑,接着开口道:“起初这六必居也是和四义兴一样属于中型酒馆。后来由于改变了经营内容,六必居改为酱菜专卖,它们当年的酒馆身份就被人们遗忘了。”

    听到这话,姜言睁大了眼睛,感情里面该我了这道道呢!

    牛爷没有理会姜言的惊讶,接着开口道:“这小酒馆,也有人称小酒铺的。它们的特点就是:处处都显得小,通常只是一间门脸儿,屋内最多有两三张桌子和几条板凳。到这里喝酒的人,通常是住在附近的“熟客”,或是路过赶脚、休息的主顾儿。”

    “要说在咱们四九城的马路边儿,最具老风味特点的酒馆,就要算老百姓俗称的“大酒缸”了。其兴于清代,盛于民初。此类酒馆儿,铺面都不大,顶多两三开间。屋中多则七八桌,少则三五桌。这些桌子,全是埋于地下四分之一的大酒缸,缸口上,一律盖着漆成红色或黑色的两个半圆形,对拼的木质大缸盖。周围摆着几个板凳,这酒缸和大缸盖,便算是饮酒用的桌子了。酒客们据缸而饮,尽发酒兴。大酒缸里卖酒的方式与今天也有所不同。他们卖酒论“个”,一个就是一杯,一杯就是二两。酒杯都是锡制的,后来换瓷杯了。喝完一个,再来一个。走的时候,按酒杯算账。”

    这牛爷说完这一句话,指着小酒馆柜台旁边地方说道:“爷们,看到了吗?那就是大酒缸子。”

    听到牛爷的话,姜言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柜台的右边有几个半埋的水桶,上面用木头做成的盖子,上面有几个人在那里喝酒聊天,这描述基本上和牛爷说的一样。

    “爷们,既然是喝酒,下酒菜总是少不了的,但凡有点儿钱的,也得来一小碟,实在没钱的,也不一定就干喝,自是有没钱的招儿。早期的酒馆里不卖热菜,更不卖饭,是“纯吃酒”的地方。充其量是卖点儿下酒的凉菜。下酒的小菜儿,以冷荤为主。对于富裕的酒客,下酒菜的品种真可谓是丰富。如猪头rou、酱牛rou、干炸小黄鱼、蒜肠\/粉肠、rou皮冻儿、拍黄瓜、凉拌豆腐丝、小葱拌豆腐、水煮\/油炸花生米、开花豆、腌萝卜皮等等,都是常见的。所卖的冷荤,都是自家手艺。”

    牛爷说完对着姜言笑了笑开口道:“对于那些手头比较“紧”的酒客,他们都会自带一包花生米或一根儿黄瓜。而那些最贫穷的酒客,就着铁钉子喝酒的场景,那绝对算是咱们四九城酒馆里的一景了。讲究点儿的,往小碟子里倒上点儿酱油或者醋,钉子先蘸点儿“料”,再配着白酒嘬,还真能咂摸出甜味来。石子儿吃法和铁钉子差不多,平时不吃的时候,洗干净了小心翼翼地包进纸或者特制的小布袋里。大盐粒儿子就酒,这个偶尔也能看到。”

    听到这,姜言也是哑然失笑,这奇闻异事也是在小酒馆才能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