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三零章 重担
父可敌国正文卷第一零三零章重担离开了普定堡,朱桢又视察了普安寨。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大明同样在此设立了普安卫,驻有一支三千人的军队。 王爷当然要一视同仁,也给普安卫的光棍们解决下婚姻问题了。 而且不用叫,普安部首领就在他眼前恭候着了。 因为普安部并未像普定部那样躲进山里,而是依然住在普安寨中。跟明军比邻而居。 只不过普安部原来的首领当雄,在去岁那场大战中受了重伤,回去之后没多久就死了,现在担任苴慕的是他儿子平雄。 年轻人比老人更识时务,更知道当今天下属谁。而且普安部的处境也不好……去岁一战,他们虽然损失的没普定部那么多,但也损失了将近一半的男丁,还把苴慕也搭进去了。 平雄又年轻,根本镇不住场子,普安部的地位摇摇欲坠,眼看要从一方霸主降为普通的土司了,所以他一把就接住了王爷抛出的橄榄枝,死死不撒手。 朱桢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忙,在没有明军的地方专注于催促土司修路。有明军的地方除了催促土司修路,还要拉纤保媒。 直到离开曲靖,来到嵩盟州为止…… 因为整个嵩盟州已经基本没有土人了。 “是。”陈俊便将朱桢引向道旁,距离城门不远处的一处山岗上。 朱桢给亡者上了香,又烧了纸,然后立在坟茔前,陷入了沉思。 “弟兄都是好样的,到最后也没一个孬种。”陈俊从旁轻声道:“给他们收尸的时候,没有一具遗体是囫囵的……” 邓铎赶忙上前拦截盘问,很快便跑步送来一封信。 虽然官府也没有恢复,但州城的驻军从百户所直接升格为卫所,整整齐装满员的五千大军驻守于此! 陈俊带领朱桢来到最大的两块碑前,便见上头分别写着: ‘大明故嵩盟贺知州讳强之墓’; ‘大明故嵩盟唐百户讳有方之墓’。 朱桢点点头,叹气道:“这样的悲剧绝对不能再发生了……” 武人立的碑,也不讲什么美观,但粗粝中带着nongnong的悲壮,看起来更有冲击力。 那里是成片新起的坟茔,墓碑全都朝向故乡的方向。 云南左卫指挥使陈俊,在城外恭迎殿下回滇。 话音未落,便见数名背插红旗的骑兵,自云南方向疾驰而至。 “先不进城了,去拜祭了贺知州和唐百户他们再说。”朱桢神情凝重道。 “请王爷放心!”陈俊忙煞气腾腾的打包票道:“昆明左卫时刻做好准备,谁敢作乱,定叫他粉身碎骨!” “怎么了?”朱桢沉声问道。 “昆明急报,”邓铎将一份军报呈上。 朱桢接过来一看,见是云南都司的禀报——说是永昌府诸夷以‘不恤众’为由,推举前土官高某为首领,勾引麓川王思仑发率兵数万来攻,结永昌城破,永昌卫全军覆没,指挥使王贞被生擒,思仑发尽夷其城而去……” 他迅速看完后,将那军报狠狠攥成一团,咬牙道:“又来了?!真是无法无天了!” 说完他定定神,对一旁的陈俊道:“陈指挥,本王得赶紧回昆明去了,这次就不叨扰了,等明年再来看你们!” “是,这边殿下只管放心,绝对不会再出篓子了!”陈俊忙应声道。 “好。”朱桢拍了拍他的肩膀,叮嘱道:“有件事你记清楚。” “请殿下吩咐。”陈俊忙洗耳恭听。 “一是嵩盟地处曲靖至昆明的驿道中央,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嵩盟坝子在整个云南能排第六大,是有名的‘滇中粮仓’……” “是吗?”陈俊有些吃惊,他却没听过‘滇中粮仓’这个称号。 “是的。”朱桢点点头,他估计嵩盟‘滇中粮仓’的名头还没叫响,不过不要紧,自己会亲手将其打造出来的。 “所以未来嵩盟是我们从内地移民过来的重点区域,最快明年第一批移民就要到了,你要主动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先盖一批房子啊,准备好农具之类……”他手搭在陈俊的肩膀上,叮嘱道:
“边疆不比内地,举目皆是蛮夷,我们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就像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云南是扎不下根的。” “所以移民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移民是我们能在云南扎下根的关键所在。因此一定要保护好他们,为他们尽可能的提供帮助,绝对不能欺负他们。” “是,末将明白了。”陈俊点点头。 “你明白了,还要跟将士们反复的讲,让他们爱护移民,尽可能的帮助移民。帮移民安顿下来后,你们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不会再像现在这样孤立无援。你把这件事办好了,就是大功一件,本王一定会给你请功的。” “请王爷放心,末将记住了!”陈俊再次应下。 ~~ 叮嘱完了陈俊,朱桢便飞马赶往昆明。 虽然他很急,但路过大板桥时,还是停下来,拜祭了上月那场阻击战争,阵亡于此的将士们。 看着血迹斑斑的石板桥,还有桥两岸遗留的军营和战场,朱桢再次感到了责任重大。 必须要尽快扭转云南糟糕的局面,不然还怎么修路,怎么设官,怎么移民?没有一個安全的环境,什么事都做不成! 朱桢将开疆拓土的宏伟蓝图埋回心底,现在他只想全心全意先把云南搞好! 他双手捧着一个白菊花制成的花环,将其郑重的悬挂在大板桥的栏杆上,然后转身上马而去,直奔昆明城。 半路上遇见了冯诚、谢熊、潘原明等人出城前来迎接。 “恭迎王爷回昆!”冯诚忙率众下马单膝跪地。 “诸位请起吧。”朱桢骑在马上,神情严肃道:“有什么话咱们回城再说。” “遵命!”看到总是乐呵呵的王爷,脸上半分笑容都欠奉,冯诚几个心里突突直跳。暗道坏了,看来一顿臭骂是跑不了了。 不过好在殿下还是给他们留了面子,没有当众就开骂。众人暗暗感激,应声起身上马,簇拥着殿下返回了他忠诚的昆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