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余素
是夜,晚上的禹京正是繁华时候,整座禹京笼罩在灯火里,即便是皇城,也隐约可闻其喧嚣。
太子站立于一座城楼上,心绪颇不安宁。
“老师,确定是今夜?”
“二殿下已动身,确定无误!”与太子形影不离的黑袍老叟点头。
“希望我们的准备没有落空吧。”
突然之间,“陛下驾到!”
太子与老叟对视一眼,赶忙行礼迎接皇帝。
“呵呵呵呵,太子在此作甚呐,起来吧。”皇帝施施然走过来。
“回禀父皇,儿臣在此赏月。”太子笑得泰然。
“哦?为何不在宫里,偏要来外头?”
“回禀父皇,今夜外头的月亮格外圆。”
“哈哈哈哈哈,好,吾儿有双慧眼,朕今夜就领你再看一场焰火。”皇帝抚须大笑,挥袖之下,黑袍老叟和跟随着的其他人纷纷告退,侍于远处。
国师府外的街道上,方才还在此地行走的人群快步离去,转眼间,街道变得冷冷清清。
一白脸太监举着一道金色令牌,一路小跑,到国师府门口肃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除国师府庇佑,令余素即刻进宫!钦此!”
太监等了半响,国师府毫无动静,漆黑一片,唯独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摇晃脑袋站起来,老太监挥一挥令牌便收走俩狮子,原本气息晦涩的国师府立马清晰起来。
太监于是往旁边侧开,恭敬行礼道:“殿下,请!”
原来不知何时,街道的阴影处,一位拎剑倚立的男人出现在这里,他身材高大,长发飘扬,向着太监点点头,便进国师府去。
太监待男人进了府邸,再次举起令牌,念念有词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赐二殿下福灵,不战而屈人之兵,战则必胜!”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便波动开来。
太监静立风中,一时间安静起来。
府邸内,半身道袍半身袈裟的国师大人早已盘坐中庭,他饶有趣味地盯着拎剑进门而来的二殿下。
“殿下,北原之行如何?”国师余素面对杀他之人,神情竟然有些慈祥。
二殿下闻言恭敬地回答:“老师,北原厉害妖物众多,百年厮杀,吾道已大成。”
“哈哈哈哈哈,如此甚好,你的道路是不受拘泥的,唯独有一点,我要教你,你要记着。”国师欣慰地笑着。
“学生敬请老师指点。”二殿下盘坐下来,与国师相对而坐。
“你只懂利害,没有人情。”
这话若是叫外人听了,多半要想,国师是指二殿下弑师而来,灭绝人性。但是,二殿下是了解国师的,国师绝非此意。
果然,国师接着说道:“你修太上忘情,却把自己修成一把兵器,我见过真正高妙的剑道,你的剑道,在我看来,只是技近乎道,仍不是道,日后当心为人所制。”
“多谢老师指点。”二殿下不知有没有听进去,神色恭敬又显得漠然,他向余素行礼。
下一刻,一点寒光乍起,瞬间接天连地,化作一道粗壮的蓝色光柱,光焰缭绕其上,无声无息地,整座国师府在蓝色的光焰里溶解。
只是,余素国师似乎对什么有所察觉,在寒光亮起的刹那站立起来,将一束目光投向远方,脸色突然变得精彩,他想要对二皇子说什么,最后也没说出口来,只是在光焰里最终转身背离二殿下,背离禹京,烟消云散。
皇帝衣袖拂动,看着远处美轮美奂的蓝色光柱,神色复杂。
“你说说,国师为何要回京受死呢,朕看不甚明白。”
太子沉吟片刻,答以“国师愧疚不安,良心难平,为报圣恩乌拉乌拉”的废话。
“说真话!”
“儿臣不知。”
皇帝转首笑望一眼太子,太息一声,他的发须在城楼上稍显飘扬。
“朕突然有些后悔,你觉得,国师该死吗?”皇帝在静默一会儿后,突然再问。
“儿臣不知。”太子惶恐。
“别装啦!朕还不知道你,胆子大着呢。”皇帝不知想到什么,会心一笑道:“你真的像朕。”
太子闻言,笑逐颜开。
“罢了罢了,你不愿意跟朕说心里话,朕走了!”皇帝说完转身便走,半路上又抛下一句话。
“学学你弟弟,专注些,事多了,抓不住。”说罢大步离去。
“儿臣遵命!”
太子行礼,待皇帝消失在远处,才站直身子,目光浮动,若有所思。
京城礼部,大祭酒在蓝色光柱乍起的瞬间,手脚一抖,他是主管禹京大阵的人,明显感觉禹京大阵上出现一道缺口,祭酒不禁rou疼,大阵连心,他感觉自己被轰了一记似的,老泪纵横,泪眼婆娑地望着缓缓消失的蓝柱,恶狠狠地咒骂道:“这个杀才!”
没过一会儿,白脸太监便出现在礼部,笑容可掬地向大祭酒行礼。
“咱家多谢祭酒大人的令牌了。”
礼部大祭酒接过白脸太监递来的金色令牌,随和笑道:“哪里哪里,吴公公为圣山办事,委实cao劳。”
二人好一番客套,待太监告辞离去之后,大祭酒“呸!”地一声将令牌砸在地上,快步离去,一旁的小厮这才捡起令牌,挂在礼部匾额之上。
今夜,整座禹州都看见了这道蓝色光柱,寻常百姓自然不解其意,不知从哪里传来流言,这是京城的一场烟火,不禁羡慕京城百姓,真是好福气,如此盛大的烟火,闻所未闻。
禹州,与京城相离不远的一座城池,名为济夏,这里是梁家所在之地,梁家家主世袭王爵,是能直接上达天听的贵胄,梁家自然也是大夏王朝一等一的世家。
梁王今夜突然下令,闭死关修禅,这一举措不仅将关注梁府的达官贵人们搞得摸不着头脑,梁王何必闭死关?梁家自己人同样迷糊,梁王何时修起了禅,然而梁王的态度异常决绝,只有梁夫人隐约猜到点儿什么,她站出来主持梁家照常运转。
梁王闭死关前对梁家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是寻找龙属精怪,梁王的弟弟,梁照则暗中前往青州鳞江。
太子站立于一座城楼上,心绪颇不安宁。
“老师,确定是今夜?”
“二殿下已动身,确定无误!”与太子形影不离的黑袍老叟点头。
“希望我们的准备没有落空吧。”
突然之间,“陛下驾到!”
太子与老叟对视一眼,赶忙行礼迎接皇帝。
“呵呵呵呵,太子在此作甚呐,起来吧。”皇帝施施然走过来。
“回禀父皇,儿臣在此赏月。”太子笑得泰然。
“哦?为何不在宫里,偏要来外头?”
“回禀父皇,今夜外头的月亮格外圆。”
“哈哈哈哈哈,好,吾儿有双慧眼,朕今夜就领你再看一场焰火。”皇帝抚须大笑,挥袖之下,黑袍老叟和跟随着的其他人纷纷告退,侍于远处。
国师府外的街道上,方才还在此地行走的人群快步离去,转眼间,街道变得冷冷清清。
一白脸太监举着一道金色令牌,一路小跑,到国师府门口肃立。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除国师府庇佑,令余素即刻进宫!钦此!”
太监等了半响,国师府毫无动静,漆黑一片,唯独门口的一对石狮子摇晃脑袋站起来,老太监挥一挥令牌便收走俩狮子,原本气息晦涩的国师府立马清晰起来。
太监于是往旁边侧开,恭敬行礼道:“殿下,请!”
原来不知何时,街道的阴影处,一位拎剑倚立的男人出现在这里,他身材高大,长发飘扬,向着太监点点头,便进国师府去。
太监待男人进了府邸,再次举起令牌,念念有词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赐二殿下福灵,不战而屈人之兵,战则必胜!”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便波动开来。
太监静立风中,一时间安静起来。
府邸内,半身道袍半身袈裟的国师大人早已盘坐中庭,他饶有趣味地盯着拎剑进门而来的二殿下。
“殿下,北原之行如何?”国师余素面对杀他之人,神情竟然有些慈祥。
二殿下闻言恭敬地回答:“老师,北原厉害妖物众多,百年厮杀,吾道已大成。”
“哈哈哈哈哈,如此甚好,你的道路是不受拘泥的,唯独有一点,我要教你,你要记着。”国师欣慰地笑着。
“学生敬请老师指点。”二殿下盘坐下来,与国师相对而坐。
“你只懂利害,没有人情。”
这话若是叫外人听了,多半要想,国师是指二殿下弑师而来,灭绝人性。但是,二殿下是了解国师的,国师绝非此意。
果然,国师接着说道:“你修太上忘情,却把自己修成一把兵器,我见过真正高妙的剑道,你的剑道,在我看来,只是技近乎道,仍不是道,日后当心为人所制。”
“多谢老师指点。”二殿下不知有没有听进去,神色恭敬又显得漠然,他向余素行礼。
下一刻,一点寒光乍起,瞬间接天连地,化作一道粗壮的蓝色光柱,光焰缭绕其上,无声无息地,整座国师府在蓝色的光焰里溶解。
只是,余素国师似乎对什么有所察觉,在寒光亮起的刹那站立起来,将一束目光投向远方,脸色突然变得精彩,他想要对二皇子说什么,最后也没说出口来,只是在光焰里最终转身背离二殿下,背离禹京,烟消云散。
皇帝衣袖拂动,看着远处美轮美奂的蓝色光柱,神色复杂。
“你说说,国师为何要回京受死呢,朕看不甚明白。”
太子沉吟片刻,答以“国师愧疚不安,良心难平,为报圣恩乌拉乌拉”的废话。
“说真话!”
“儿臣不知。”
皇帝转首笑望一眼太子,太息一声,他的发须在城楼上稍显飘扬。
“朕突然有些后悔,你觉得,国师该死吗?”皇帝在静默一会儿后,突然再问。
“儿臣不知。”太子惶恐。
“别装啦!朕还不知道你,胆子大着呢。”皇帝不知想到什么,会心一笑道:“你真的像朕。”
太子闻言,笑逐颜开。
“罢了罢了,你不愿意跟朕说心里话,朕走了!”皇帝说完转身便走,半路上又抛下一句话。
“学学你弟弟,专注些,事多了,抓不住。”说罢大步离去。
“儿臣遵命!”
太子行礼,待皇帝消失在远处,才站直身子,目光浮动,若有所思。
京城礼部,大祭酒在蓝色光柱乍起的瞬间,手脚一抖,他是主管禹京大阵的人,明显感觉禹京大阵上出现一道缺口,祭酒不禁rou疼,大阵连心,他感觉自己被轰了一记似的,老泪纵横,泪眼婆娑地望着缓缓消失的蓝柱,恶狠狠地咒骂道:“这个杀才!”
没过一会儿,白脸太监便出现在礼部,笑容可掬地向大祭酒行礼。
“咱家多谢祭酒大人的令牌了。”
礼部大祭酒接过白脸太监递来的金色令牌,随和笑道:“哪里哪里,吴公公为圣山办事,委实cao劳。”
二人好一番客套,待太监告辞离去之后,大祭酒“呸!”地一声将令牌砸在地上,快步离去,一旁的小厮这才捡起令牌,挂在礼部匾额之上。
今夜,整座禹州都看见了这道蓝色光柱,寻常百姓自然不解其意,不知从哪里传来流言,这是京城的一场烟火,不禁羡慕京城百姓,真是好福气,如此盛大的烟火,闻所未闻。
禹州,与京城相离不远的一座城池,名为济夏,这里是梁家所在之地,梁家家主世袭王爵,是能直接上达天听的贵胄,梁家自然也是大夏王朝一等一的世家。
梁王今夜突然下令,闭死关修禅,这一举措不仅将关注梁府的达官贵人们搞得摸不着头脑,梁王何必闭死关?梁家自己人同样迷糊,梁王何时修起了禅,然而梁王的态度异常决绝,只有梁夫人隐约猜到点儿什么,她站出来主持梁家照常运转。
梁王闭死关前对梁家下达的最后一道命令是寻找龙属精怪,梁王的弟弟,梁照则暗中前往青州鳞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