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在线阅读 - 第386章 郭安:殿下当公明正大

第386章 郭安:殿下当公明正大

    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正文卷第386章郭安:殿下当公明正大听到郭安同意,朱棣顿时满脸大喜。

    随后,便是直接让郭安前去家中安排事宜。

    而朱棣,则是召来朱高炽,细细安排。

    “咱此次前去北平,带上张辅,将张玉留下。张玉足智多谋,时刻守在你身旁,只要发现事态不对,你便速速带着咱燕王府上下,还有郭府上下,前往高丽燕国!”

    朱高炽脸色微变,“爹,皇爷爷应该不会对您……”

    朱棣说道:“父皇自是不会对咱不利,但是朱允炆那小子性子虽弱,但心却极其狠辣,不可不防!”

    朱高炽急忙说道:“爹,那咱不争那个位置了,咱退去高丽燕国……”

    “放屁!”

    朱棣脸色一怒,“你皇爷爷亲召咱入京,咱还能不从?”

    朱高炽:“……”

    朱棣再次吩咐道:“另外,朱亮与邱福、李旺等老将驻守火器工坊,那里面藏着大量的炸弹火炮,若是有人敢来攻打,伱可命驻守火器工坊的燕山卫前来支援!”

    “是,爹!”

    朱高炽微微点头。

    “还有,北平府的百姓都心向咱燕王府,事态危机之下,可用百姓!”

    “是,爹!”

    “关键时候,府上那些商队的护卫,也是一支奇兵!”

    朱高炽眼睛微张,一脸惊诧,“孩儿知道了!”

    “让老三一直跟在你娘身旁,护着你娘!”

    “是,爹!”

    “咱去京师之事,不要告诉任何人,哪怕是朱长史也要瞒着!”

    “是,爹!”

    “现在,在高丽燕国应驻扎着从倭国撤回的五千燕山卫,如有急事,你可调用!”

    “是,爹!”

    “还有……”

    ……

    至于另一旁。

    郭安则是给刘白薇认真说道:“此次,陛下秘召燕王殿下前往京师,虽然在咱看来,会是有惊无险。

    但是,咱担忧东宫那边会狗急跳墙,派人前来北平搞暗杀活动。”

    听此,刘白薇脸色微变。

    郭安道:“咱走后,妹子看好家中那两个崽子,不准他们出去大街上玩耍。

    另外,妹子勤加与王妃联系着,如若事情有变,第一时间带着府上一家人,撤去高丽!”

    “夫君,既然京师这般凶险,你可否劝解燕王殿下,不要去京师!”

    刘白薇忍不住说道。

    郭安一脸无奈道:“陛下派一个武官亲自前来宣诏,燕王殿下不能推辞,更不可抗旨。

    妹子放心,咱与殿下此次前去,定然会大功告成。”

    ……

    翌日一大早。

    朱棣便与郭安,还有五百燕山卫,坐上马车,前往张家湾码头。

    然后,再乘坐三艘大船,往京师而去。

    同时。

    燕王府下的商队,也开始活跃起来。

    很多商队,都带足货物,往京师而去。

    而在京师。

    也正巧有一些商队,往北平府而来。

    不过,一路上,都是十分平静,没有任何意外。

    三日后。

    京师码头。

    郭安站在船头,看着面前那座比张家湾码头还要平整宽大,车来车往,人流不息的京师码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叹。

    果然不愧为大明京师。

    “嗯?”

    突然,一旁的朱棣嘴中发出一丝惊疑。

    “姐夫,怎么了?”

    徐增寿问道。

    朱棣道:“父皇为何没有派人来迎接咱?”

    徐增寿道:“陛下好像告诉过我,你来到京师之后,自行前往皇宫便可!”

    “自行前往皇宫?不用继续隐秘行踪了?”

    朱棣一怔,下意识的看向一旁的郭安。

    郭安则是眼孔一缩,“徐都督,陛下之意,可是殿下已经不需要隐瞒行踪了?”

    徐增寿很是干脆的摇摇头:“我不知!”

    朱棣道:“那咱便带着五十亲卫,自行前往皇宫!”

    “殿下!”

    郭安急忙喊住朱棣,“既然到了京师,陛下没让殿下隐匿行踪,那殿下不若公明正大,堂堂正正的进入京师!”

    “光明正大?”

    朱棣一愣。

    “正是!”

    郭安微微点头,“殿下乃是奉诏前来京师,陛下让殿下自行进入京师,那殿下便要光明正大,告诉京师所有人,殿下来了!”

    “善!咱乃是奉诏而来,何须那般鬼鬼祟祟!”

    朱棣一喜,直接朝着身后的梁虎、孟善等武将喊道:“所有人,随咱公明正大进入京师!”

    “谨遵殿下之令!”

    听此,梁虎、孟善、张辅等武将,也都是精神一震。

    随即。

    三艘大船靠岸。

    在岸上所有商贾、车夫震惊的目光下,五百身披钢甲的燕山卫,快速下船。

    跟着朱棣与徐增寿等人,浩浩荡荡往皇宫方向而去。

    “这是哪位贵人?”

    “那五百兵将怎的全部身披铁甲,好重的煞气!”

    “这才是我大明的精锐!”

    “咦?”

    “这位老哥,您认识这位?”

    “左侧那位好像是魏国公府的三公子,现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魏国公府上的公子,怪不得能率领这种精锐兵将!”

    “不对!”

    “嗯?”

    “领头那位是燕王殿下!”

    “什么?这个掌柜莫要开玩笑,燕王殿下在北平呢,怎么能轻易来京师?”

    “就是,谁不知那位与燕王殿下的矛盾,燕王殿下怎么能来京师?”

    “就是燕王殿下!”

    这时,一旁几个商队管事一脸惊诧的说道,“咱去北平府,有幸远远的见过此次燕王殿下。

    绝对没有认错,最前面那位绝对是燕王殿下,右侧那位儒雅的中年人,是燕王府那位郭长史!”

    “燕王府那位郭长史?”

    “对!”

    “就是燕王殿下与郭长史!”

    朱棣与郭安两人,在北平之时,也经常出去巡察过。

    因此,两人还未走出码头,便已经被数个经常前往北平府的商队掌柜,给认了出来。

    顿时,整个码头都是一静。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怔怔的看着朱棣与郭安一行人。

    东宫与燕王府的矛盾,他们所有人都清楚。

    而现在。

    这位燕王殿下,居然直接带着五百披甲执锐的燕山卫,这般公明正大的来到京师。

    这般大的动作,难不成是来寻东宫那位的麻烦来的?

    又或者,是宫内……

    不论如何。

    这都是要出大事了!

    想着。

    所有商贾直接停下手中的动作,开始疯狂的往城内跑去。

    燕王来了京师,还是带着五百精兵。

    这么要紧的消息,必须要告诉他们各自背后的主子!

    等到朱棣刚刚到达皇宫城门外。

    整个京师的所有势力,便都已经知道了。

    “燕王来京师了?”

    “你确定?”

    “五百披甲的燕山卫相随?”

    “燕王怎的如此大胆,居然敢私自前来京师,而且还带着五百披甲的燕山卫?”

    “还有徐增寿跟随,难道是陛下下诏,让燕王来京师的?”

    “燕王去了皇宫?”

    “这……”

    瞬间,整个京师内大大小小势力都是目瞪口呆,满脸震惊。

    而一些朝臣,则是直接瞪圆眼睛,惊恐万分,他们好像明白了什么。

    但是,更是不敢相信。

    尤其是道衍法师,和他对面的那位官员,更是满脸惊诧。

    “法师,燕王殿下来京师,你可知晓?”

    “阿弥陀佛!”

    ……

    这会,朱棣已经随着徐增寿,抵达皇宫城门外。

    “来人止步!”

    五百甲士,直接这般杀气腾腾的压了上来,镇守在皇宫外的一众禁卫,顿时脸色大变。

    “燕王殿下?徐都督?”

    等到看清来人,那校尉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仍是没有敢放松警惕。

    “不知燕王殿下与徐都督这般?”

    “父皇召咱入京觐见,你前去速速禀报!”

    朱棣朗声说道。

    这次,是他回京那么多次内,最为舒爽的一次。

    “陛下相召?”

    闻言,那校尉一怔。

    “还请殿下恕罪,末将这便前去禀报!”

    说吧,那校尉便快步往宫内跑去。

    而这时。

    在奉天殿内,朱元璋与朱允炆两人,便都是在批阅着奏折。

    等到校尉进来之后,看到这一幕,脸色不由再次一变。

    不过,想到殿外那位燕王殿下。

    校尉也不敢耽误,只能硬着头皮禀报道:“启禀陛下,燕王殿下在宫外求见!”

    “燕王?”

    朱允炆一愣,下意识扭头看向一旁的朱元璋。

    同时。

    朱允炆心中大惊,燕王怎么突然来了京师?

    而且,既然燕王朱棣来了京师,那黄先生派出去的人,岂不是要扑了个空?

    而朱元璋,则是缓声问道:“只有他一人?”

    校尉连忙道:“回禀陛下,还有右军都督府徐增寿徐都督,另外还有五百燕山卫甲士!”

    “五百燕山卫甲士?”

    朱元璋愣了下,不过随即眉头便舒展开。

    而一旁的朱允炆则是大怒。

    “皇爷爷,四叔居然带五百甲士前来皇宫,如此大不敬,当……”

    “行了,是咱允许的!”

    朱元璋直接打断朱允炆的话,朝着校尉道。

    “让燕王一人前来觐见!”

    “是,陛下!”

    校尉应了一声,便连忙起身,快步往外跑去。

    朱允炆脸色一僵,满是尴尬,同时心中顿感不妙

    朱元璋好像没有任何察觉,而是继续说道:“一会,等到燕王进来之后,你去殿后等着,不可发出任何声音,咱不让你出来,你便是不准出来!”

    “是,皇爷爷!”

    朱允炆连忙应道。

    朱元璋直接闭目养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