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明末:复国从始皇帝嬴政开始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八十九章 安内

第二百八十九章 安内

    第291章安内

    十一月八日,郑芝龙布告全闽,郑家家主之位,正式传授于世子郑森,凡郑家兵马,皆须听从郑森调遣。

    布告一出,全闽哗然。

    得知情况的郑芝豹与郑芝鹏两人率军六万,开始向泉州进军,准备兵谏郑芝龙。

    而守卫泉州的郑彩早已有所防范,在惠安县的涂岭,提前设伏,以两万兵,一战击溃郑芝豹与郑芝龙两部联军。

    郑彩声威大振,大力策反对方的兵马,导致郑芝豹最终收拢回仙游县的兵马,只有两万人不到。

    被狠狠胖揍一顿的郑芝豹气的七窍生烟,于是开始与郑芝鹏密谋率军北上,自邵武府入江西向清军投降。

    可就在这时,郑芝龙派人给他们送去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两人打开一看,竟然是他们两房长辈的头颅!

    这一下,郑芝豹害怕了,他没想到郑芝龙竟然敢对族老下手。

    他敢杀族老,就敢动他们的家!

    都祸不及家人,可郑芝龙是什么人?

    两人一琢磨,彻底怂了,拢军两万,缩在了仙游县,就像是个鹌鹑一般,一动也不敢动了。

    不久,周瑞率军三万,从延平府回师,直接兵围仙游。

    郑芝龙向两人下了最后通牒,限三日内出城投降,晚一,就杀他们一个儿子。

    周瑞也不是好相与的人,直接拉开架势,作势就要强攻。

    郑芝鹏彻底怂了,当日便开城投降,与郑芝豹一起当日便被周瑞遣人送往泉州。

    他们麾下的兵马,也被周瑞全部接管。

    在全闽各府领兵镇守的总兵们在接到郑芝龙的传位之命后,皆纷纷向世子郑森发去恭贺书信,并向其宣誓效忠。

    特别是驻军在汀州的中权营总兵陈俸以及驻守长汀的总兵郑兴,率先向安远寨表了忠心。

    正在安远寨整军备战,准备进入江西作战的郑森,被这忽然的变故给整了个措手不及。

    他怎么也没料到,父亲竟然会直接传家主之位给自己。

    随着各府送来的恭贺书信,郑森仿佛就像是看到了上掉下来的馅饼。

    在惊喜过后,他忽然觉得,自己或许是没有看透父亲的手段。

    这让他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大明开国时,太祖皇帝为了给太子朱标趟平道路,诛杀了不少骄兵悍将。

    他觉得,这一切,会不是父亲有意为之?

    利用降清,看清楚家族内部的牛鬼蛇神,然后由他来做这个坏人,扫除郑氏败类,为他留下一个稳稳当当的世子之位。

    毕竟这种事情,由他这个师从钱谦益的世子来做,显然是不合适的。

    父亲不在樊笼之内,才不会在乎世俗的眼光,动起手来不会有所顾忌。

    一封布告,各府如此之快的向自己表忠心,想来一定是父亲拿捏住了他们的命脉!

    郑森望着眼前桌案上厚厚的道贺书信,忽然狠狠扇了自己一个巴掌。

    他伸手研磨,正准备给父亲亲手写一封信,当他正欲下笔之时,却是有泉州快马赶到,送来了郑芝龙的亲笔信。

    信中,郑芝龙告诉郑森,他要率郑氏宗族所有人,前往杭州,拜谒大明监国。

    在他走后,郑家内外,全闽上下,皆托付于郑森之手。

    郑芝龙告诉郑森,福建巡抚张肯堂乃是一清官能臣,若遇事不决,可向其请教。

    至于各府守将,皆是忠正之人,可放心任用,唯独邵武守将杨耿,顺昌守将黄山二人意志不坚,恐摇摆不定,率军投清,当谨慎防范。

    郑森见信,深感父爱如山,不觉潸然泪下。

    他确信,这一切,都是父亲在为他铺路,从送他去南京开始!

    现在他要带着郑氏宗族前往杭州,这是在为了自己的前程,向杭州朝廷缴纳投名状。

    白了,就是以郑氏宗族上下为质,换他郑森前程似锦。

    泪水打湿了信纸,郑森急忙用袖子抹去,生怕这封父亲的亲笔信被弄坏。

    平复了心情,他回身来到案前,翻了翻那一堆厚厚的恭贺书信,果不其然,里面没有邵武守将杨耿与顺昌守将黄山两饶表态。

    郑森重重一拍桌案,这杨耿,乃是郑芝豹的人,另一个黄山,则是郑芝鹏的人。

    看来这二人对自己这个世子,心中颇有微词。

    就在郑森思考着如何处置这两人之时,有明军信使来到了安远寨。

    郑森赶忙接见,来者正是四省总理张国维麾下幕僚,祁彪佳。

    他奉张国维之命,前来与郑森部联络,希望能够拉拢郑森部入赣作战。

    虽然清军进攻宁都、石城失利,但是在吉安一线,清军却是取得了进展。

    清军自庐陵发兵,十万大军合攻泰和,江西巡抚旷昭不敌,只能率军撤退。

    左右翼的明军也只能被迫后撤,整个明军防线,再次被向南压缩。

    巡抚旷昭率部退守万安县城,五万人马只余三万不到。

    战线左翼总兵官党守素,率军两万,退守龙泉县。

    右翼,参将马重禧率军两万,防守万安县东北,云亭江畔的鹳朝镇。

    抚标监军余应桂督军两万,自富田镇退守复笥山。参将刘汝魁率军两万,撤徒了复笥山以东的表湖镇。

    而清军则全线占领了泰和一线,负责攻略赣南的总兵柯永盛将兵八万,进据泰和。

    参将徐恩盛率军一万,驻军泰和以西的旱禾镇,参将郝效忠率军一万,进占泰和以东的富田镇。

    副将李国英,率所部三万人马,驻军在吉安府府治庐陵县,为前线兵马督粮。

    万安县,成了明军在吉安府的最后防线。

    一旦万安县没有守住,那么江西的明军就只能被压缩到南安府与赣州府两府之地。

    南攻的清军十分精锐,皆是清军中的步卒劲旅。

    总兵柯永盛麾下,尤擅山地作战,故而清军屡战屡胜。

    反观明军,依托老弱新兵,能坚守到现在而没有全线崩溃,已经是难能可贵。

    江西巡抚旷昭向四省总理张国维发来了急件,清军正在整顿兵马,不日便会进攻万安。

    以他麾下的兵马,实在是难以抗衡,故而请张国维整备赣州府,若战事不利,他将放弃万安,率全军退保赣州府。

    人在宁都的张国维得了旷昭书信,知道万安事急,得赶紧想办法,必须将清军阻击在赣州府之外。

    因为赣州府多山地丘陵,地势险绝,一旦大军退保赣南府,清军只需要封锁咽喉要道,便能将己方兵马困在这赣南的崇山峻岭之郑

    到时候,想要反攻,定然困难重重,胜机渺茫。

    无奈之下,张国维想到了郑森,于是便火速遣祁彪佳持总理符节,前往安远寨游郑森入赣。

    祁彪佳知道局面十万火急,不惜年迈之躯,一路疾行,至安远寨郑

    站在大寨中军衙门前,祁彪佳理了理散乱的发丝,捋顺了衣袍,手中持着节杖,昂首阔步的走了进去。

    郑森坐于案前,见来者是个发色斑驳的老者,心下暗叹一声,便知江西局面已成累卵之势。

    “大明右都御史、四省总理张国维幕下,户部主事徐孚远,拜见世子!”

    “先生快快请坐!”

    祁彪佳还不知道闽地之变,也不知道郑森已经决定率军入赣。

    所以他先是开口寒暄客气了几句,然后才问及正题。

    “不知世子对江西战局有何看法?”

    “江西,乃明清江南决胜之地。”

    郑森的话可谓是一针见血,令祁彪佳眼前一亮。

    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南安伯世子,竟然有如此眼光。

    他原本还担心,这位世子和郑芝龙一脉相承,没想到见了面后,才发现其与郑芝龙完全不同。

    祁彪佳点零头,心中琢磨怎么引出请其出兵的话题。

    这时,郑森忽然道:“先生,我已知您来意。”

    “我郑森乃大明南安伯世子,身受皇恩,岂会坐视虏兵猖獗?”

    “先生不必多言,待我汇集兵马,整顿大军后,便率军入赣。”

    “快则三五日,慢则七八日!”

    祁彪佳大喜过望,万分激动的站了起来,双手颤抖,不知所言。

    他本来准备劝郑森出兵的千言万语,一句也没用上。

    “世子有此大局之念,他日,必成伟器!”

    “先生一路劳顿,可在我军中暂歇,待我出兵之时,先生再随军回返,如何?”

    “世子美意,老夫心领,只是总理盼望殷切,我需将此喜讯,火速传回宁都才校”

    “好罢,既然这样,那就请先生转告张总理,闽兵绝不负国负民!”

    祁彪佳点头,郑重应下,顾不上休息,即来即走,想要将这大的喜讯赶紧送回去。

    只要郑森出兵,他麾下的数万兵马,必定能一转赣南局面。

    清军急攻虽甚,明军却且退且守。

    这时,郑森奇兵突出,清军定然震动。

    郑森亲自将祁彪佳送至安远寨门,并且将闽地的变故也一并告诉了他。

    郑芝龙禅家主之位,请辞闽督的消息,让祁彪佳震惊的久久合不拢嘴。

    他没想到,颇有藩镇割据之象的郑芝龙,竟然能如此明智的急流勇退。

    祁彪佳不禁暗叹,这郑芝龙不愧是一代枭雄!

    敏锐性不是一般的高,他一定是预感到了什么,所以才会有这样的选择。

    他为儿子郑森铺路不假,可这背后,一旦深想,未尝没有预见了下大势的可能。

    看来江湖上誉其为“龙智”,也不是空xue来风。

    祁彪佳揣着这个一般大的喜讯,催马扬鞭向着宁都奔去。

    马背颠沛,路途崎岖,一把老骨头就像是要散架一般,却也难以消除祁彪佳心中的火热。

    这是从他随着张国维来到江西后,最高心一日!

    秋风走马,沙场快意,江西攻守之势,将易也。

    送走祁彪佳之后,郑森大会帐下诸将,正式宣布择期兵进江西,收复失地。

    诸将皆摩拳擦掌,兴奋不已,按捺不住地纷纷请战。

    郑森仍令中权营陈俸部驻防汀州宁化县,为大军筹措粮草,守护后方。

    郑兴部两万人,则依旧留守汀州府治所在的长汀县,镇戍闽地。

    他当着诸将的面,亲自给总兵杨耿与黄山两人各去信一封,对两人恩威并施,令两人合兵进军邵武黄土关。

    对于两人,郑森还是希望能够不动兵戈,便使其俯首。

    杨耿是为郑家征战多年的老将了,曾经为郑家出生入死,也是一员大将。

    至于黄山,郑森不是很喜欢这人,他在郑芝鹏麾下,极尽阿谀奉承,为人略显刻薄。

    郑森麾下左副帅刘国轩认为,这两人没有第一时间上表忠心,必然是早有反心,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应当挥军北上邵武府。

    一来,可以震慑宵,二来也可以自邵武府境内,威胁建昌府。

    两府交界之处,北有杉关,南有黄土关,皆可直趋建昌境内。

    走北路杉关,可直捣建昌府治所在的南城县。

    走南路黄土关,可急袭新城,往西北,可取南城,往西南,可攻南丰。这样一来,便可直接绕到广昌清军的背后,出其不意。

    对于刘国轩的建议,郑森觉得乃是上策之选。

    若是他率军插入建昌府腹地,那广昌的清军为了不陷入被南北夹击的局面,一定会撤退。

    这样一来,也算是围魏救赵,解了宁都之危。

    郑森细细一想,这样只要他进兵足够迅速,甚至可以闪击抚州府,届时,吉安府的清军也会如芒在背,而死守万安一线的明军也会压力倍减。

    右副帅林胜也十分赞同左副帅刘国轩的计划,于是三人详议一番后,决定挥师北上。

    三日后,十一月十一日,郑森部八万人马,自安远寨拔营北上,开赴邵武。

    与此同时,大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率军两万,自建宁府移驻邵武府泰宁县。

    闽地之变的消息,张肯堂已经得知,他第一时间就派遣亲信走水陆两路,往杭州呈奏。

    在得知驻军顺昌的总兵黄山忽然兵进邵武之时,张肯堂火眼金睛,立马就看出了黄山心怀不轨。

    于是他赶紧点起本部两万人马,火速进入邵武,驻扎在了泰宁县,监视黄、杨两部人马的动向。

    这一日,郑森率军路过泰宁,他策马入城,准备与巡抚张肯堂见一面。

    泰宁城内,巡抚衙门。

    张肯堂亲自相迎郑森于衙门门前,这让郑森感动不已。

    无论是官职,还是年纪,张肯堂都不必如此。

    “大木,许久不见,你更精壮了!”

    “抚台大人降阶相迎,大木心中惶恐!”

    “哈哈哈,你出兵为张总理解围,今日老夫亲自相迎,你当受的起!”

    完,张肯堂便拉着郑森的手腕,将他拉进了衙门院内。

    张肯堂边走边絮叨,就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辈一般,对郑森嘘寒问暖。

    郑森心下轻轻一叹,这几年,这位巡抚大人在福建的处境,可谓是十分憋屈。

    他虽名为福建巡抚,可实际上能控制的只有建宁一府之地。

    其余地方无论军政,基本都掌握在郑氏的手郑

    他这个巡抚,几乎是有名无实。

    郑森今日原本是来与张肯堂拉近关系的,没想到被张肯堂的热情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入了堂内,两人就座,张肯堂那副慈祥的面容,让郑森的心情安定了不少。

    “大木,你率部北上,是因为黄杨二人吧?”

    “老夫看来,这二人绝非善类,南安伯执掌郑家之时,他们尚且不敢造次。”

    “现在汝父禅位,这两人必心生异念。”

    “你当谨慎应对才可。”

    张肯堂轻轻一叹,脸上略显愁闷。

    这两人拥兵六万,一旦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郑氏权力的交接,总不会少了血雨腥风。

    所以张肯堂才匆匆率军赶赴邵武,提前防备。

    “唉,抚台大人,家父嘱咐子,内事不决,可问抚台大人。”

    “抚台看来,这二人,我当如何处置?”

    张肯堂闻言,心中有些诧异,没想到郑芝龙会让郑森向自己问计。

    这么多年,郑芝龙这个闽督死死的压制着他这个闽抚。

    虽然谈不上针锋相对,可关系也十分僵冷。

    “若是汝父,你觉得会怎么做?”

    张肯堂沉吟一瞬,开口反问郑森。

    郑森一愣,若是父亲,会怎么做?

    那必然是将祸患消弭于襁褓之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拿下两人。

    正当郑森沉思之际,忽然有抚标夜不收急报。

    “报~启禀抚台,黄杨两部,出杉关,往江西境内去了!”

    郑森脸色剧变,拍椅而起。

    张肯堂只是神色沉重的点零头,这两人反叛,倒也在他预料之郑

    感谢鲈鱼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