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工业民科在线阅读 - 第五百七十五章 省发改委副主任王光美

第五百七十五章 省发改委副主任王光美

    王光美同林强生和林香说了一番建立电器企业的倡议之后,获得了林强生的赞同,这也正是他想做的,进入家电这个下游产业,正是东星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是他制定的发展策略。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国内的家电市场仍然有较大空间。再有随着国内银行银根收紧,中上游产业将会在未来一些年很是被动,将要迎来一波比较强劲的优胜劣汰。

    想要获得稳定的资金流,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进入市场,在背后甘做功臣已经不能满足东星集团的发展需要了!

    但是林强生也向王光美提出了一个问题,说道:“目前工业新区的土地利用率很高,建设家电企业需要庞大的基地,市里有什么规划?”

    王光美露出了笑容,作为新上任的省发改委副主任,又留过学见识过国外发达的经济市场,虽然已经四十岁出头,但王光美却觉得自己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改革开放之后,凭借着叔伯辈的关系让他实现了出国留学的愿望,与很多留学人员一样,开始王光美也是********的准备要留在国外发展。

    但是,不回国的代价是相当大的,而且他的专业,在国外并不如何占优势还不如回国更有前途,王光美自己也相信国内是有发展的,这才毅然回国。

    果然,回来之后凭借关系,再加上他的背景和留学经历,王光美如愿以偿的平步青云,直接坐上了省发改委二把手的位置上。

    83、84年的中国,正流行着老将下马新人上位的风潮。这个时期“老人们”退居二线的呼声很高,再加上有中央领导人带头,把位子让给年轻人的风潮强劲,借着这个机会王光美没费什么周折的就升到了副厅级。

    一个火箭式提拔上来的干部,王光美难免受到了一些非议和怀疑,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做出一些成绩,他迫不及待要在任上做出一番大作为,建设他王光美的发展模式!

    如果没有林强生,没有东星集团,王光美或许也就∞∞,没有这么多的想法,但是眼前的年轻人和他的东星给了其很大的启发,给了他这个可以向上迈进一步的机会!

    王光美也研究过林强生和东星集团的发展史,他发现,一切都是从林强生倡导的工业新区开始的。东星集团在一片荒地上从无到有,几年间发展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制造业企业。

    虽然滨城工业新区不似沿海一带,有那般优良的交通环境,有港澳台侨胞的经济实力为依托,但是工业新区竟然也能够发展得很好,一跃成为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同沿海特区享有同等待遇,这一切都离不开林强生和东星集团!

    但前提是。想要发展就必须有一块自己的地盘,想要搞他自己的模式就要有一个试验场。这个地方不能是林强生的工业新区。

    王光美已经有了计划,并且也付出了行动,他对林强生和林香说道:“这方面我已经有了些想法,而且已经向省里做了汇报,获得了上级的肯定!

    省里规划,将在滨城西郊。也就是工业新区的南部,开辟出一大块工业用地,建立经济开发区,初步计划辟建12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

    我们计划,这个经济开发区将以兴办工业和科技开发项目为主。建设项目的起点要高,以促进滨城工业结构调整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努力吸引像你们东星集团这样的优秀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带动省城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

    听完了王光美的介绍,林强生向林香点了点头,这个人的办法倒是可行,西郊是一大片破落的城乡结合部棚户区,他早就有心想要对这片区域改造。

    于是林强生对王光美说道:“王副主任,我对您这个计划很感兴趣,关于建设电器企业兴创品牌,我们也有这个想法!”

    王光美喜悦的说道:“那太好了,正好我们不谋而合啊!”

    林强生伸出手去和王光美相握,说道:“希望我们两方合作愉快,也希望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尽快开展起来!”

    王光美脸上的激动表情一闪而过,他重重的和林强生握了握手,说道:“林先生,我代表省发改委欢迎您的支持,我本人对您和林香女士,以及东星集团,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您放心,经济开发区会马上开始规划建设,我也希望它能快点罗成!”

    王光美似乎很极其额,他着急的说道:“两位,我就不陪你们了,我得马上回省里复命,找领导要政策啊!”

    林强生和林香点了点头,相视一笑,王光美岁数年轻,从政时间不长,还没有养成官场油滑的性格。

    他们发现,这个人办事说话颇为爽利,能当场给出自己的意见,并且马上执行,双方交流起来十分轻松,相谈甚欢。

    送走了王光美,姐弟两人继续考察着家电企业,与商家们见面交谈,了解厂商和品牌。

    虽然地处东北,东星集团只是在本省和吉辽两省做了宣传,但也仍然吸引了不少的电器经销商,尤其以南方特区省份出身的销售代表最为活跃,他们也是参加各地招商会最为积极的一群人。

    八十年代中期,老百姓对家用电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这个时期国内的家电企业技术匮乏,工艺落后,大部分只能走进口散件组装的发展模式。

    国家按计划审批进口零配件,不可能随便任由企业生产,并且对来件组装产品还要征收“特别消费税”,一台14~18寸的电视机就要征税500~600块钱!

    恰逢此时,国内的家电需求爆发式增长,庞大的需求和高额的产品利润,从而促使催生了一大批家电企业的扩张和建设。

    据东星市场调查,改开以后全国各地市政府、企业,大力引进家电生产线,短时间内,在全国范围一批大中小型的家电企业纷纷上马,几年间各地共建成了100多家彩电生产商!

    这些企业规模不大,产能大多只有三五万台,但几年间国内的电视机产业却走完了西方社会数十年的发展道路!

    冰箱类商品作为奢侈品也日益的进入了人民的生活中,1978年,中国冰箱产量仅2。8万台,零售量约2万台;到了1984年年产量为54。74万台。

    人民群众被长久压抑的购买力得到了释放,产生了庞大的消费欲,供需紧张状况使中国家用冰箱的生产发展速度很快,各地争先建立生产企业,重复引进,1984年全国就有冰箱生产厂多达116家!

    有数据表明,国内正在上马或已经上马,或者加紧上马的电视机、冰箱生产线,在今年就会集中式的大爆发,1985年的电视机产量将突破1600万台,迅速超过美国。冰箱年产量将在今年突破150万台,加上进口产品,零售规模将达到220万台,更不用说比这两样产品更好生产的洗衣机、电风扇等产品的数量了。

    这个年代,电视和电冰箱一样几乎成为中国普通家庭现代化的代名词,任何品牌的电视机和冰箱都非常紧缺,“琴岛-利勃海尔“、“美菱“、“新乡-飞利浦,新飞“……

    场馆内的广告横幅铺天盖地,这里有一大批市民耳熟能详的名牌冰箱产品,如北。京雪花、天。津可耐、苏。州香雪海、长。沙中意、滁。州扬子、杭。州西泠、南。京伯乐、广。东容声、万宝、上。海双鹿、上菱等,真可谓是群雄逐鹿,群雄并起啊!

    看着这些家电品牌,连林强生和林香都有些激动,他们头一次发现国内的家电产业是如此的精彩!

    而林强生看在眼里却是另一番感受,这些本土品牌,民族品牌,在几十年后又有多少留存世间,还在家电产业中拼搏,那时候这其中相当多的品牌早已陨落,沉寂消失,但在80年代它们却有着一段最辉煌的岁月!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