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八十六章 李善长的回应

第八十六章 李善长的回应

    第八十六章李善长的回应

    不知道李善长是真老了。还是在装糊涂,他似乎并没有想到朱元璋为什么带他北巡。

    李善长颤颤巍巍地说道:“老臣要辜负陛下了,老臣眼睛不好用了,眼前一片昏花。连这南京城都看不真切。就是跟随陛下北巡,也不过做做样子而已。”

    “怎么你不愿意北巡?”朱元璋说道。

    在朱元璋看来,别人或许可能糊涂,但是李善长决计不会糊涂,不过是在倚老卖老而已。

    李善长年纪大了。又是他钦定的开国第一功臣。杀了李善长,是给朱元璋自己身上泼脏水。等李善长自己老死,是最好的办法。历史上朱元璋就是这样想。但是等啊等,等得太子都死,朱元璋更是一场大病,差点没有救过来。

    这才醒悟。有些人等不到他死的。

    而今朱元璋读过历史。他知道,李善长寿命很长。最少再活数年是没有丝毫问题的。所以,这一次在北巡之中,朱元璋一定要将这个问题解决掉。

    当然了,这个解决,未必是要了李善长的命。

    而是李善长愿意心甘情愿地配合朱元璋大政。

    朱元璋还是愿意善始善终的。

    当然了,敬酒不吃,那就吃罚酒吧。

    旅途劳顿。大病不起,也很正常。毕竟八十多岁的人了。什么情况下死,都是很正常的。

    李善长说道:“陛下召唤,老臣哪敢啊?只是老胳膊老腿的。担心旅途上一旦生病,反而误了陛下的兴致。”

    朱元璋说道:“你放心便是,这一次朕带了戴神医随行,大部分都是走水路。不会出什么问题的。”

    虽然说,此时运河并没有修好。但是明代所谓的运河,其实工程量也不大。成祖年间,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修好。那自然不是开通京杭。而是在元代的基础上进行修缮而已。

    而从扬州到京师,是有一些路段不通。但是也不过一两百里而已。而且朱元璋也不是完全循着运河走,这几百里根本不成问题,运河在北边是借用卫河的河道。而在扬州淮安一段,是吴越时期就已经开始修建的运河。更是没有问题。

    所以,这一路大半是水路。

    李善长说道;“多谢陛下爱护老臣。老臣感激涕零。”

    朱元璋看着李善长,一些话在心中酝酿,最终没有说出口。他不相信李善长没有听明白他的话里的含义,只是不想回应而已。只是朱元璋也不能将话说明白。

    因为一旦话说明白,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李善长也必须选一个,生与死。

    朱元璋不想在南京杀李善长,还有一个阻碍,就是马皇后。

    马皇后而今还活着,更是以养生为主。不再关心其他的事情了。不过,马皇后心善,当初就在朱元璋的暴脾气之下,救了很多大臣。李善长作为功臣之首。马皇后更不愿意让朱元璋有了这样的污名。

    朱元璋见李善长不回应,心中冷笑一声,暗道;“不着急。”于是面色带笑,与李善长谈起了旧事。这一条河道是谁修的。他现在怎么样了。那片城垣是谁建的。当今攻南京的时候,先打的哪里,先登的是谁?

    云云。

    说起这些陈年旧事,君臣两人似乎一下子有了共同的话题。回忆起之前的峥嵘岁月,更有无限感慨。

    正如朱元璋所想,李善长老了。但还没有糊涂,或许朱元璋刚刚开头的时候,李善长没有揣测出用意,但是后来也明白了。只是,明白了又怎么样?李善长就不是想临终还捧朱元璋的臭脚。

    人到六十古来稀,他都八十了。还不能活个随心所欲吗?让朱重八知道,老子就是不想,不愿意,再给你低这个头,你有本事咬我啊?

    即便是寻常百姓,活到八十,也是人瑞了。李善长更是开国第一功臣。活到这一把岁数了。朱元璋真下手杀了。今后朱元璋的面子,就洗不干净了。李善长再怎么想,也觉得朱元璋得不偿失。

    朱元璋年纪也大了。都六十了。这个年纪的人。难道不想一下身后之名吗?

    于是,就装起糊涂来。

    就有了现在这个局面。

    只可惜,李善长两辈子都不了解朱元璋。

    ------

    随着朱元璋北巡,一道道命令飞向北方。就是令各地地方官迎接圣驾的命令。毕竟朱元璋一行人有数万之多。虽然也携带了不少粮草。但是大部分还需要地方供给。

    这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甚至不比一次征战容易。

    自然要提前打招呼了。

    行程什么都安排到某一天了。

    而何夕在辽东也接到了命令。

    要何夕在九月在辽东接见。

    何夕吃惊之余,也觉得理所当然。

    在大清丈开始之后,何夕通过种种渠道了解南方的事情,内心之中有很多想法,想与朱元璋沟通一下。同样,朱元璋估计也有很多想问何夕的地方。

    这一次朱元璋北巡,一定会见他。

    不过,何夕觉得很有可能是他去北平见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居然想来辽东。

    黄子澄也很激动,说道;“老师,我们这就布置接驾事宜。”

    何夕摇摇头说道;“不用。等到时候再说。最重要的不是接驾,而是辽东的情况一定要稳定下来,陛下想看的不是排场有多大。而今辽东而今的成就。”

    黄子澄知道何夕是朱元璋的宠臣。要比自己更了解朱元璋。听何夕的应该没有什么错的。心中虽然有一些疑虑。但还是说道:“是。”

    何夕沉思了一会儿,将辽东纺织厂的计划书拿了过来。

    数千熟练的女工,已经工理学院成熟新纺织机设计方案。不管是木材,还是铁料,乃至于人工辽东都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原材料的。当然了。完全让这个纺织厂吃饱。一两年内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现在的原料支撑生产一两个月,应该是可以的。

    更不要说,新环境,新场地,新技术,再加上人员心理疏导等等。前一段时间,生产效率上不去也是正常的。

    但是何夕依然准备,将这个辽东纺织厂作为他给朱元璋的答卷。钢铁产业对民生的带动,是有。但是不多。对其他产业影响巨大。有足够的铁料。辽东纺织厂仅仅是其一,要知道高丽纸也是大名鼎鼎的。在中国顶级纸张之中,也算是有名头的。

    特别是佛经上,用得很多。

    这一次,何夕将高丽的工匠一网打尽,高丽纸的工艺,更是很明了的。结合江南造纸技术,还辽东这么多的木材。自然也要有造纸厂等等。

    不过,何夕办的场都要真正符合工业生产的要素,故而,造纸技术也需要进行研究。将原本手工艺生产转化为工业生产。研究很多新的机器。这需要时间。而今能让朱元璋立即看到的只有纺织厂了。

    何夕正准备将心思放在纺织厂上,在朱元璋来之前,将纺织厂全部问题弄清楚。他忽然接到一封书信,是从高丽前线而来的。蓝玉所写。

    在书信之中。蓝玉先寒暄了一阵子,将高丽战事一笔带过。

    毕竟日本的国情在,幕府想要出兵,也不会直接出兵,足利义满也想压压九州诸侯。于是,正选大义,大友,阿苏等几个大名之中选出一个,主导高丽攻略。

    所以,日本的援军很慢的。

    反正日本援军不来,蓝玉也不会动手的。蓝玉更多将精力放在对占领区的清理,学着何夕没收豪族田产,放奴婢,授田。不过蓝玉做事,要比何夕粗糙很多。

    何夕当初在平城做的时候,就没有少杀人。毕竟利益所在,不见血根本不行。而蓝玉杀得更多。

    简直腥风血雨,甚至何夕觉得,如果没有他要求蓝玉迁徙高丽百姓。蓝玉杀的只会更多,更猛。

    不过,何夕看到最后,忽然激动地站起来,说道:“什么?方鸣谦回来了?”

    方鸣谦是谁?是当初派出探险的三支船队之中一个。他的航道是沿着大陆北上,通过白令海峡去美洲。也是所有航线之中最容易实现的一个。但是从洪武十六年到而今,好几年没有消息。让人很是担忧。

    而今终于有消息了。

    何夕怎么能不激动,他甚至有一种立即去高丽去见方鸣谦的想法。想知道玉米,土豆,这些高产作物,有没有弄过来。只是他实在脱不开身。立即给蓝玉写一封书信。

    请蓝玉将方鸣谦一行。立即送到辽东过来。

    甚至何夕觉得,朱元璋也会见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