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五十五章 杖责

第五十五章 杖责

    第五十五章杖责

    “陛下所言极是。”何夕说道:“陛下深得申韩之术,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申韩之术?”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你的意思是俺偏离正道?朕对于贪渎之事,那一次没有三令五申。彼等取死有道。何错之有?”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这是法家主张。很多人将中国古代法家思想与现代的法制思想画上等号。其实两者有很大的区别,但两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就拿这一句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就是一种法家的流派之一。堪称帝王心术,那就是不明确说明,那些能做,那些不能做。君主或者帝王保持神秘感,随即可以借口任何问题,来打击臣子。让臣子对主上保持敬畏感,堪称战战兢兢。

    但这样做的确是不是正道。

    这种情况下,那一个臣子对皇帝有忠心可言?无非是碍于yin威而已。

    何夕说道:“陛下以霸道治天下,重典治乱世。自然没有错的。只是,陛下也说了,欲以杀戮警戒天下臣子,然杀之不尽,诛之不绝?这就说明此治吏之道。已经出现问题的。陛下开国以来,死于贪渎擅权之辈,何止十万。”

    “然前仆后继,为由断绝。陛下难道不该深思?”

    朱元璋陷入沉思之中。

    何夕暗暗松了一口气。

    劝谏朱元璋是需要技巧的。朱元璋是何许人也。是那种心中自有章程,内心坚定之极,只有认准的事情,即便杀得天下人头滚滚,也会去做的。想要改变朱元璋的想法,太难了。

    不过,朱元璋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更注重实际。

    想从理念上改变朱元璋,近乎不可能。朱元璋龙袍下面,裹着一颗老农之心。有着朴素的价值观。想要百姓安居乐业,厌恶官僚,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

    想要说服朱元璋,就要从实际出发。

    朱元璋未必是想大开杀戒。而是,在朱元璋看来,遏制大明官员贪渎的行为,非大开杀戒不可。而今看来效果也不是太好。这也是朱元璋的困惑所在。

    朱元璋心中一动,暗道;“莫非,后世有什么办法可以杜绝贪污了吗?”

    朱元璋说道:“何夕,你的老师有什么高见吗?”

    何夕一愣,心中暗道:“我的老师是那位?”好一阵子,何夕才想起来,他似乎有一个老师。大智禅师,也明白朱元璋言外之意。朱元璋想问的不是大智禅师,而是后世有什么办法惩治腐败。

    何夕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想起贪官们满屋子的钱,已经那些天文数字的般的贪污款项。以及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办事员。都能贪数百上千万。何夕不知道该怎么给朱元璋介绍后世反腐的先进经验。

    何夕只能说道:“老师不曾教诲。不过,陛下不管怎么说,朝廷体制乃陛下所创,陛下自己不遵守。何以垂范万世。人头不是韭菜,砍掉了不会再长出来的。”

    “还请陛下三思。”

    朱元璋心中冷哼一声。

    朱元璋能有如此大成就,很多事情他都想了不知道多少次。就贪污这一件事情。朱元璋为什么要大开杀戒。甚至很多事情都有滥杀之嫌。

    在他看来,这是矫枉必须过正。

    很多人本能的觉得,元朝与明朝之间有鲜明的界限。其实不然。正如朱元璋自己所说的,他的朝廷之中有大量的元朝旧臣。李善长,刘伯温等人都在元廷任过职,不过大小而已。

    至于下面的不知道有多少了。

    而元朝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是一个极端腐败的政府,甚至将腐败正大光明地摆出来的。交多少钱,能当什么官,都是明码标价。

    他不下狠手,不杀得这些官员两股战战,怎么可能清廉。

    朱元璋听到这里,不想再与他们说这个问题了。他目光一转,看向徐正。

    徐州点点头,表示已经安排好了。

    朱元璋说道:“好了。不用再说了。此事朕心意已决,令秘书监传旨内阁。令他们承办便是。”

    太子立即跪倒在地,说道:“父皇,郭桓之流,死有余辜。然浙江士林之中,多有无辜被牵连着。即便有罪,也罪不至死。还请陛下开恩。”

    太子想办法劝说朱元璋,最后也只能走到这一步了。

    朱元璋对这场景熟悉得很。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每一次朱元璋办大案。太子都是这样的。

    朱元璋恼怒之余,也习惯了。反正他觉得,他而今是清楚前朝余毒,改弦易辙。要矫枉过正。将天下官员多杀几轮,估计谁也不敢犯他法度了。到时候,子孙后代以大明律为宗,办理各案就行了。

    原本朱元璋觉得,等太子继位之后,待天下以宽仁也就行了。而今又知道他的太子走到他前面。对眼前的场景,顿时有一种复杂的感情。

    忽然转过头来。对何夕说道:“何夕,你觉得太子所做的是对是错?”

    何夕一愣,眼前局面,他怎么能插上嘴。

    是的。何夕不愿意朱元璋乱杀人。毕竟在他看来,郭桓案,将在职官员给处置了并不过分。但是牵连到家眷吏员子弟,就有一些过分了。

    出于正义感,劝谏一二。自然是要的。

    但是何夕也没有想将自己给搭进去的想法。

    而今朱元璋已经明确拒绝了。何夕可没有想再劝的意思。

    而太子与皇帝之间的事情,他这个外人有什么可说的。说太子不好,触怒皇帝。我家太子岂是你能编排的。说皇帝不好。也触怒皇帝。

    何夕想来想去,只能行礼说道:“陛下,乱世用重典,霸道治世,本无过错。太子殿下一片仁心,爱怜百姓,也没有过错。”

    朱元璋说道:“那谁都没有错。为何是这样?”

    何夕脑门上见汗,忽然心头灵光一闪,说道:“汉家本有法度,霸王道杂之,岂能纯用儒术。用周政乎?”

    此刻一出,朱元璋哈哈大笑。

    这是在拍朱元璋的马屁,又没有直接说太子的不是。

    朱元璋在所有君王之中,最推崇刘邦。盖因他与刘邦一样是白手起家。而这一句话,是汉宣帝教育儿子的话,在儒臣那里可不是好话。但是在朱元璋听来,却是很合适。

    同时,汉宣帝虽然不是用儒术,但手段也比朱元璋温和很多。而朱标,看似偏向儒生,但是真了解太子的。就知道太子其实是手段更温和,有朱元璋在,一比较好像是偏向儒臣了。

    但其实太子不乏手腕。

    何夕这一句话,虽然更偏向于朱元璋,但也没有怎么得罪太子。

    朱元璋笑过,脸一冷,说道:“君前奏对,前后矛盾,用心不一。太子乃储君。你为臣子,岂能谄媚于君上,慢待储君。来人杖责二十。”

    何夕目瞪口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在这对父子之间,怎么办都是错。

    太子见状。立即说道:“父皇,千错万错都是儿臣的错,是我让何弟进言的。还请父皇责罚儿臣。”

    朱元璋说道:“这正是责罚你啊。你乃太子,国之根本,纵然有过,也不能轻动,否则朝野不安。何夕是帮你。自然要惩罚一二,代你受过。另外何夕是替你办事,可办成了?”

    太子一愣,心中暗道:“这还用说吗?”

    朱元璋慢条斯理地说道:“没有办成。是办事不利,自然要责罚。就在这里,责打便是了。”

    “是。”徐正说道。他转过头对着何夕,说道:“何秘书,得罪了。”一挥手,将何夕按在大门前,三下两下扒了何夕的衣服。露出光滑的脊梁。按在长凳上。

    徐正将一块毛巾递给何夕,说道:“何秘书。”

    何夕满腹牢sao,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也揣摩不出朱元璋的意思。难不成警告他不要与太子距离太近?还是因为别的事情,郭桓案一出,已经证明了。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

    怎么还要挨打?

    这个老板实在难伺候。

    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心中暗道:“等老子有机会了,就出海。老子不伺候了。”

    “啊-----”何夕咬着毛巾,被一棍重重打下。整个人面容都扭曲了。要知道,何夕从小谈不上锦衣玉食,但也是安然无忧长大。既不是老师眼中的混子,也不算是老师眼中的尖子。但大抵上是好学生。从来没有挨过打,也没有怎么与人打过架。何曾受过如此刑罚。

    其实,朱元璋早就吩咐下去,不要重责,装装样子便是了。

    但是即便是装装样子,那也是皮开rou绽的。这样的打法,在傅友德,傅忠,沐英等猛将身上,不过是挠挠痒,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何夕来说,却是难以承受了。

    要不是嘴里咬着毛巾,此刻就尖叫出来了。

    即便如此,也是咬死了毛巾,发出一声闷哼来。

    就在这个时候,何夕忽然感到身上好像有一块软玉趴在自己身上,听身后的人说道:“父皇,不要责罚太子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