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边唐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达玛部落

第一百一十五章 达玛部落

    只有死了的异族才是好异族,这句话虽然刻毒,很多时候却是至理名言。

    马璘来自后世,本质上来说是个斯文人,对阿拔斯王朝创造的灿烂文明和吐蕃人短暂盛世内创造的文明他都颇为欣赏,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大食人和吐蕃人举起屠刀。

    杀戮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建立起一种共生关系,就像后世的美国白人和印第安人,澳大利亚白人和土著毛利人。吐蕃文明虽然辉煌,却无法和源远流长的汉文化相比。既然吐蕃人迟早都要融入中华文明的大家庭,那么早融入自然要比晚融入好。

    这种融入靠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很长的时间。若是使用钢刀来强行融入,效果无疑要快得多。

    并不是没有先例,最近的例子便是大食。摩柯末出世到现在也才一百八十年,大食人拿着弯刀占据波斯故地也就百余年,如今波斯人却已悉数皈依了胡大,纵然是推翻了倭玛亚王朝却也不改其虔诚。这便是拿着刀强行融合带来的结果,若不是靠着军事占领,而是靠阿訇们慢慢渗透,骄傲的波斯人会理他们才怪。

    黑衣大食本质上是波斯文明的复兴,波斯马瓦里们对于胡大的虔诚极为让人头疼,以至于马璘根本就不想去更进一步夺取波斯人的国土,而只想着和黑衣大食以乌浒水划界,恢复高宗朝大唐最盛时期在葱岭以西的疆土。

    吐蕃为高原大国,气候酷寒,生存极难,是以人皆短寿,户均不到四人,年二十而父母、祖父母皆在者在中原比比皆是。在吐蕃却被视为吉祥之人。既然这般不好生养,杀了之后再要恢复便极为艰难。等到杀到了一定的程度,便能老老实实的融入汉族的文化圈子之中了。

    当然这是长久的打算。对于吐蕃人来说。上天太远,大唐太近。靠近大唐既是他们的幸运,也是他们的不幸,融入中国的命运无可改变。

    马璘现在想要做的还不是去杀上几百万吐蕃人,而只是现在这里占据一个据点,然后慢慢图之。

    该做的事情,到了时候终究是要做的。

    ……

    李贡布被赶走了,没有马璘的命令,老家伙根本出不了营地。

    五千大军在山谷之中已经列队完毕。毕竟是最强壮的安西汉子,之前又在于阗南山适应了一个冬天,三天的时间已经让他们适应这里稀薄的空气了。

    这一次到高原之上,所用的马匹全部都是从南山羌人手里缴获而来的,到了这里极为适应,没出什么问题。只是在翻越雪山之时,由于高度太高,只好用刺血减压的法子才让这些牲畜过去,如今很多战马鼻头上针孔还没痊愈,看上去极为古怪。

    马璘最珍**的骆驼自然是无法到这片高原的。好在还有牦牛。一百多架辛辛苦苦运来的八牛弩全部安放在挑选出来的体型最健壮的牦牛之上,一根根巨大的钢制弩箭闪烁着寒光。

    唐军的四种制式硬弩,如今安西新军之中只保留了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八牛弩。其余三种硬弩都已经舍弃。六百多把造价昂贵的元戎弩,是安西新军最为倚重的武器。单发射击状态下的元戎弩射程已经达到了伏远弩的距离,重量却极轻,射手完全可以随身携带。

    这六百多名元戎弩手坐在战马之上,围在八牛弩的周围。再往外是唐军永远的核心,彪悍的马上步兵,步兵两侧则是韩武李安为首的两千骑兵。

    不管是步兵和骑兵,鞍边都是有着一把骑弩,这种利器是马家作坊这半年来的心血。骑弩乃是马璘亲自设计的。百步之内足可洞穿明光铠,射程只比伏远弩略低一些。却比蛮族的角弓要远出一倍有余。由于只是单发弩箭,是以重量比元戎弩要轻一些。纯钢铸造的弩箭便如小型标枪一般。蛮族的皮甲基本可以无视。

    这样的一支军队,完全就是蛮人的噩梦。就算是别的唐军,也无法抵挡这样弩阵的齐射。

    若是元戎弩再多一些,安西新军的战力将会再次提高,只是元戎弩制造太过麻烦,是以现在只能是装备这么多。

    兵贵精而不贵多,五千精兵已经足够。这一次马璘也没有按照惯例征发依附大唐的藩国之兵,那些兵打不了硬仗,来了也只能添乱。

    五千余战兵,一万多匹战马,营地内堆积如山的物资,正忙碌的来往雪山两侧的兴胡商人,这便是马璘手里可以倚重的力量。

    斥候早已散出去百余里,沿途的马铺也已经建了十几个了。马璘催动青海骢缓缓走出山谷,大军跟随其后,在荒凉的高原上缓缓而行,向着狮泉河的上游而去。

    斥候和安西密探们很是尽职尽责,这一片区域内有限的吐蕃牧民都已经永远的消失了。即便是在后世,阿里地区也是中国著名的无人区,人口极为稀少,是以唐军造的杀孽并不多。不过若不算唐军自己,这一带便真的是无人区了。

    上下象雄十东岱是原来的象雄国的核心地带,东岱在吐蕃语里的意思是千户府,十个东岱其实就是忠于象雄王的十个部落。高原上实在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特别是象雄故地,是高原上最高的地带,更是生存极难,是以这十个部落的人丁都不兴旺,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千户府”。

    象雄故地东侧,后世人类也没法居住,更不说这个时代的人了。吐蕃国土面积不小,人口却相对集中,拉萨河流域和雅鲁藏布江南北是吐蕃人的核心区域。至于河源之地吐谷浑故境和白兰羌的地盘是后来征服的,距离象雄都很遥远。

    昆仑山背后的高原环境之恶劣马璘很清楚,所以他知道吐蕃人绝对不可能直接从东边的无人区过来,即便是增援象雄也只能是顺着拉萨河谷向北而来。

    所以这一战没什么花俏的,不可能存在被截后路这种事情。吐蕃人如果来战,那就只会是正面作战。如果不战,那么大军大可一直平推下去。

    吐蕃大论钦陵曾言过了白石滩后骑兵到达逻些只需月余,如果有机会马璘倒也想要验证一下这句话是否准确,有没有夸大其词的地方。

    大量的牦牛驮着物资混在大军中间,是以行军速度并不快捷。沿途的地图米雪已经画得极为详细,将校们也基本都学会了如何使用地图。五日之后,在狮泉河的上游,一片宽阔的草甸之上,马璘视野里终于是看到大量的羊马和牦牛。

    这便是最靠近白石滩的第一个东岱,笃信苯教的达玛部落。

    大军在河边停了下来,号角声震天的响起。步兵舍弃了战马,在河边快速的列成方阵。两千骑兵位于两翼,和步兵拉开了一些距离。

    达玛部落的牧人们看到了唐军,一时之间有些茫然。不少少年男女还向着这边指指点点,嬉笑不已。

    大唐和吐蕃争斗一百余年,唐军却从来没有踏上这块土地。是以这些牧人看到唐军却并不惊慌,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支军队是从哪里来的。

    几个少年男女欢笑着骑马过来,热情的打着招呼。杨预带着十几名斥候迎了上去,手上的元戎弩快速射出一排弩箭,顿时把几人射落马下。

    达玛部落的牧人被惊呆了,不过毕竟是笃信苯教的高原汉子,一个个都是悍不畏死的,十几个吐蕃牧人策马冲了过来,抓起马鞍边的角弓弯弓搭箭,向杨预等人包围而来。

    杨预冷笑一声,透过望山觑准了一个吐蕃牧人,轻轻按下机括,一根钢箭疾飞而出,直接洞穿了那吐蕃牧人的咽喉。

    元戎弩制造的极为精巧,不仅威力巨大,也很是准确。杨预是军中第一批得到元戎弩的,对于此弩的使用已经是极为熟悉。

    和吐蕃牧人之间的距离,基本就是原来制式伏远弩的距离,吐蕃牧人的角弓根本无法射到。就在杨预射出弩箭之后,其余的斥候也一个个绷着脸射出弩箭,把冲过来的吐蕃牧人一个个点杀。吐蕃人身上的皮袍便如同纸片一般,钢弩射中之后直接就是贯穿身体。

    远处的吐蕃牧人看着这一幕,顿时惊呆了。眼看着杨预他们从容走到尸体边上收回弩箭,他们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终于有个在小勃律和唐军做过战的老年牧人认出了唐军的铠甲,用吐蕃语大声的嚎叫起来。

    牧人们脸上现出难以置信的神色,他们实在不敢相信唐军居然会出现在这里。

    然而老人的话是必须要相信的,牧人们乱纷纷的赶着马羊,便向着远处逃窜而去。斥候们追了上去,射杀了几十人之后便返回了河边,并没有大肆追赶。

    马璘坐在青海骢背上,看着远去的达玛部落牧人淡淡一笑。这里是他们的家园,他们根本就无路可退。信奉苯教的羌人最为凶残,他们也不可能退缩。

    这片区域太大,人口太稀少。一个个山谷去找实在麻烦,最好的法子就是一并解决。所以只需要让达玛部落的首领知道唐军来了便可,他们一定会自己送上门来的。

    ……

    大半个时辰之后,远处的荒原上便看到了一面旗帜。旗帜之上大鹏鸟的图案,正是象雄人的图腾。一百多年过去了,桀骜不驯的象雄人仍然没对雅砻部吐蕃人完全臣服。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