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回到天国当附马在线阅读 - 第四百一十五章 平壤的情况

第四百一十五章 平壤的情况

    平壤,朝鲜西北部最重要的城市,位于朝鲜国京师汉城之北约520华里处,位于大同江的下游(大同江之于朝鲜相当于长江之于中国),大同江是朝鲜民族的发源地.

    平壤又称为平壤府,是平安道的首府,有”两江重镇”之称,时人有赞平壤形胜”负山阻水,控制西北,俯瞰长江(朝鲜的大同江),远临旷野”,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平壤被朝鲜最高统治阶层定为陪都,俗称西京,又因平壤城中遍植柳树,所以,平壤又有柳京之称.

    平壤城池分为内城,中城,外城,北城四部分,内城有五门,南为朱雀门,东为大同门,东北为七星门,东南为长庆门,西为静海门.内城之外为中城,南门为正阳门,东门为含毯门,北门为庆昌门,西门为普通门.中城之外为外城,南为国避门,西为多景门.另外,内城的北端有北城,南为转锦门,北为玄武门.

    平壤城经过多年的建设,到此时已是相当的繁华,其与已被日军攻占的京师汉城并称为朝鲜的两大商业中心.

    平壤城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般.

    田小二等人在李元通的引导下,沿外城南门的国避门缓缓进入中城.

    一路欣赏着这异域的风土人情,田小二等人有一种目不暇接的感觉.

    自入城以来,给田小二等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朝鲜国有别于中华的建筑,虽然此时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很多带有西式风格的砖瓦建筑开始在平壤盛行起来,但是,大多数平壤居民还是沿袭着平壤古老的传统,多居于马尾式的住宅之内,这些住宅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以稻草及其它的饰物覆盖,每屋有四到五扇门或窗.

    田小二好奇地问起屋内的布置,李元通笑着回答道,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

    田小二听罢,啧啧称奇.

    此时正值平壤的早市时间,平壤的大街上往来的行人,商贾很多,虽然不似天京城那般磨肩擦踵,车水马龙,但也算得上是热闹非凡,似乎这一切都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

    朝鲜国人喜穿素白色的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衣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衣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长裙,分为缠裙,筒裙.老年妇女多着白色长裙,长及脚跟.男子多穿白胶鞋,女子多穿船形胶鞋.

    与中华汉族一样,除了在节假日等隆重的喜庆节日需穿带有民族特色的盛装之外,朝鲜民众在平时穿的都很随便.

    朝鲜的饭食主要以米饭,打糕,冷面为主,而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自李元通这一朝开始,朝鲜国慢慢从中华的八大菜系中引入一些精美的菜食做为朝鲜家居生活中的一种补充,譬如说,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满汉全席,也被移植到了朝鲜的皇宫之中,成了朝鲜王室的镇宫之食.

    如此不一样的习俗,如此不一般的风情,令田小二等颇多感慨,谁知,众人正感叹间,迎面又走来一群头顶物什的朝鲜妇女,她们有说有笑,闲庭漫步般地从大街上走过,而头顶上的物什却也是四平八稳,就好似握在手中一般的自然.

    见此情景,田小二等人没来由地又发出一阵感叹.

    虽然此时平壤城外已是大军压境,但平壤城中却仍是一片安静详和的景象,大家该唱就唱,该吃就吃,乐观的氛围充斥着整个平壤城.

    田小二等人也受到了感染,有一种融入其中的冲动.

    除了这些与中华很是不相同的风土人情,还得特别提到的是,朝鲜国大部分人都讲朝鲜语,而汉语是朝鲜的第二语言,朝鲜从上至下,从皇家到普通百姓家,很多人都精通汉语,象朝鲜国王李元通,他就特别迷恋中华的文化,他在汉文化上的造诣,那是很多中国人都没办法比的,特别是他那一口流利的汉语,那说的是连田小二都很佩服.

    至于象丞相李过,朝鲜元帅霍东洋,勇将李元培,那也俱都是汉文化的仰慕者,对汉文化的很多方面均有涉猎,甚至可以算得上是精通.

    众人边看边说边行,不知不觉之中,已行至了内城,而朝鲜国设在平壤的行宫就在内城之中.

    朝鲜的京师在汉城,汉城之中的皇宫被称为景福宫,而在西京平壤,同样也有一个与汉城皇宫一模一样的行宫,也叫景福宫.

    景福宫占地颇广,根据资料记载,总面积约有57公顷左右,由330栋左右的建筑组成,共建有5000多个间(古时以四个柱子为一间).

    当然,这景福宫与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帝国的金碧辉煌的皇宫相较,也只是小巫见大巫,不过,虽说比不上中国的皇宫,但与朝鲜国内以及周边一些国家的建筑相较,景福宫也算得上是比较大的建筑群了.

    进了景福宫,田小二一众人等被迎至景福宫中专门宴请贵宾的迎客殿,大家分宾主而坐.

    李元通先是发表了一通深情激昂的开场白,意思是说,他们以最真诚的心意,最热烈的情怀,隆重欢迎中华帝国的贵宾光临朝鲜国,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李元通还非常识趣地邀请大家一起遥祝中华帝国的大皇帝身体康健,万寿无疆.

    田小二代表众人向热情好客的朝鲜国君王表示了感谢.

    接着,好吃好喝的便如流水般地被送了上来,美酒佳肴,让众人暂时忘却了战事的烦恼.

    酒过三巡,黄旭便在席间问起了战事的情况.

    吃喝是次要的,战事的进展才是田小二等人最关心的.

    说起战事,朝鲜元帅霍东洋无疑是解说的主角,而李过与李元培则从旁予以补充.

    据这三人所说,日军此次进犯朝鲜的军队,总计有十个师团,总人数计有八十万,对外号称百万.

    其实,田小二率军离京之前,已从姚大洪的情报部门获悉了这些消息,只不过,他还想要与朝鲜的这些当事人再确认一下罢了.

    八十万人靠,小小的倭国总计才多少人,这一下子就出动了八十万大军,可想而知,他们那个心有多大,田小二想.

    出动这么多人,绝不单单只是为了侵占一个小小的朝鲜吧,想到这,田小二不禁佩服起黄旭的高瞻远瞩来,如果这朝鲜被灭了,这小日本一定会将主意打到中华帝国的头上,如果战火真的被烧到了中华的境内,那中华的百姓就要受苦了,还好,黄旭早已料到了这一点,当机立断,马上派出抗日援朝大军到朝鲜的地头来与日对决,意欲将战火挡在国门之外,多了不起的决策啊!

    做为中华帝国的援朝元帅,帝国皇帝的兄弟,田什么都不会辜负黄旭的重托,他一定要率军将日本人赶尽杀绝,永除后患.

    田小二接着又请霍东洋等人介绍一下这八十万日军的详细情况.

    霍东洋等人欣然从命.

    日军此次是以首相伊藤博文为侵朝司令官,其麾下计有十个师团,总共八十万人.

    在伊藤博文的统率下,由三杰与三虎,吉田松阴,坂本龙马,高杉晋作,大保久利通,西乡隆盛,木户孝允等六人分别统率日军侵朝的十个师团,他们分三路向朝鲜进犯.

    由于日本采取的是偷袭战术,再加上朝鲜疏于防患,三天之内,日军便已闪电般地占领了朝鲜南方大部分的土地,现在兵锋直指朝鲜的陪都平壤,如果平壤再失守,那朝鲜军民的士气必定重挫,亡国想必不远矣.

    所以,对来势汹汹的日军,绝不能小视.

    而此次进犯平壤的日军十个师团的部署态势分别是:

    第一,二,三师团,由吉四松阴与大保久利通率领,从东线来犯.

    第四,五,六师团,由坂本龙马与西乡隆盛率领,由西线来犯.

    第七,八,九师团,由高杉严晋与木户孝允率领,由北线来犯.

    第十师团,做为总预备队,留镇总指挥部,由司令官伊藤博文亲自指挥.

    日军倾巢而出,看来对平壤是志在必得.

    田小二听完,点了点头,又问起了朝鲜军队的部署情况.

    说起朝鲜军队,负责汇报的朝鲜三人组,李过,霍东洋,李元培都低下头,很是内疚.

    仔细询问之下,田小二才知道,朝鲜国民军最精锐的四十万大军,已在日军的闪电战下损失殆尽,现在唯一剩下的精锐之师就是由李元培率领的王宫近卫军,总计还有二十万人,如果再加上朝鲜以北的各州府的自卫军,满打满算,可以凑齐四十万人.

    说白了真正能打仗的,也许就是李元培手下的那二十万人.

    说到这,大概情况,田小二也算了解了.

    总体情况还不算太坏,如果将自己率领的三个军团共计六十万人算上,那中朝联军也有百万之众,其中,能与日军一战的也至少有八十万人,从总人数来说,并不输与日军.

    况且,中朝联军还占有天时,更占有地利与人和,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可以说,这仗还未打,日本就已先输了三分,再者,日军推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三天之内就占领了朝鲜南方的土地,占线拉的太长,补给起来,就一定会有困难,这就给了中朝联军可趁之机.

    田小二有信心,只要找准时机,中朝联军必胜日军.

    有了信心,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谈谈联合指挥权的问题,以及研究研究破敌之策了.(未完待续。..xstxt..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