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兴复汉室,从诛杀十常侍开始在线阅读 - 第124章 各怀异志

第124章 各怀异志

    刘岱在汉室宗亲之中,算是绝对挂尾车的。

    如果不把族谱翻到冒火星子的地步,可能很难将他和某一位皇帝的儿子连成一脉。

    吕布在考虑要不要认这个爹的时候,他率先考虑到了这一点。

    这虽然是他第一时间想到的问题,可想过之后,却发现,没什么用。

    一个八竿子打不着,而且还背叛了朝廷的宗室,能有什么用?

    唯独对他有益处的大概就是,刘岱在兖州的人脉和兵马。

    而他,要当兖州牧。

    “孩儿见过大人。”吕布很干脆,头一甩这个爹他就认下了,“只是孩儿如今重伤在身,不便下榻,还请大人见谅,待我痊愈,必当亲奉酒水以敬大人。”

    刘岱大悦,连忙走到榻边,摁住了吕布双手,“好说,好说,这都好说。”

    “有我儿在,退朝廷之兵,必将不在话下!”

    吕布稍显不太自然的抓了抓耳垂,他想起了他的上一个义父,丁原。

    那人其实挺好的,就是太古板了,难成大事。

    鲍信这个见证者,坐在一旁,浑身上下是哪哪都尴尬。

    刘岱提前什么话也没说,不声不响的,进门直接就认义子。

    这搁谁受得了?

    终于,他熬到这一对新鲜热乎的父子叙完父子情了,立马抓住机会说道:“曹洪派出去的斥候我们没能拦住,朝廷兵马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杀到东阳城,我们还是议一议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皇帝震怒之下,这一战恐怕并不好打。”

    鲍信两句话,瞬间让几近热泪盈眶的刘岱回到了现实,“朝廷最近的兵马其实是单父,但中间隔了鲁与任城二国,调兵反而会比较困难。从济北郡南下的兵马,我们倒是可以节节抵御,先消耗其粮草。”

    “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朝廷兵马似乎都极少携带大量粮草。这是我们最好的突破口,我们可以让泰山郡变成泥潭,将他们困死在这里。”

    为什么朝廷兵马极少携带粮草,这个事,吕布倒是很清楚。

    他解释道,“当今皇帝似乎对世族有些偏见,认为世族与民夺利,压榨了百姓。所以每至一地,必会以触犯律令为由,惩处大量世族门阀,朝廷兵马因为也就可以实现就地补充粮草。”

    “而且,朝廷一改以往的作战方式,他们攻城掠地的速度很快。你们可知道,曹孟德攻打被我占据的扶沟城用了多久?”

    “多久?”刘岱有些好奇的问道。

    吕布竖起了一根手指。

    “一天?不可能吧,你亲自御守的城池,怎么会在短短的一天内就被攻破?”鲍信脑袋晃得跟那拨浪鼓似的,他总觉的吕布有些故意夸大。

    “一个时辰!”吕布说道,“其实还不到,此事是我亲身经历的。当时,我也被打的有些不知方向,战事刚刚开始,他们的将士就跟猴子一样,口衔长刀,动作整齐又迅速的已经登上了城头,转眼间攻城战就变成了城头混战。”

    “当时程仲德也在城头,我就与他说了几句话的功夫,他们就已经登城了。”

    “如此迅捷的攻城速度,并不是偶然,而是朝廷自雒阳出兵之后的正常作战手段,听闻陈留城破的也很快。那些县域小城,更是难挡朝廷的一合之击。”

    “所以他们并不需要准备大量的粮草,做长久麾战的准备。”

    鲍信半信半疑。

    他依旧还是觉得吕布这就是故意夸大朝廷的战功,好凸显自己的分量。

    为以后的在兖州立足做准备。

    刘岱却已是信了,“王肱是一个兵都没有给我带回来,可见朝廷的厉害之处。真是想不到,朝廷这间房子都已经破成了这个样子,竟然还能练出如此一支强军,实难想象。”

    “这就是背水一战!”鲍信说道,“当今皇帝虽无道,但卢植、皇甫嵩等人皆是有识之士,天下之局已然如此,也唯有战争才能解决。”

    “但,朝廷若一直用这样的战术,我倒反而觉得不足为惧,只需截断他们的粮草,将足以朝廷兵马摁在泰山郡这座泥潭里,令他们分身乏术。只要断了粮草,再凶悍的兵马也会像曹洪一样,只能呆在东阳城等死。”

    刘岱摇着头在原地踱了几步,说道:“不能如此理所当然的去想,曹洪的前车之鉴简直就是明明白白的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如何能不知晓?曹洪之所以兵困东阳城,就是因为被我们阻断了道路,大军无粮才成了那般样子。”

    “短短数日的粮草,稍微跟我们周旋上几日,他就会落入挨饿的境地。一旦如此,不管领军之将是谁,也都不敢再贸然动兵了。这样简单的事情,朝廷岂会想不到?”

    鲍信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说道:“话虽如此,但朝廷一定不会舍弃他们最擅长的打法,就如同武安君白起一定不会舍弃他最为擅长的野战一样。”

    “我现在怀疑,朝廷会大军齐动,将整个战线向东推移。只要缩短各部兵马之间的距离,他们不但能守望相助,施展他们最为擅长的打法,也能让我们无计可施。”

    鲍信话音刚落,吕布就神色凝重的说道:“朝廷一定会这么做的!”

    “这是什么意思?”刘岱惊疑问道。

    “义父,你们应该知道朝廷对董卓残部之战,但兴许并不清楚其中的细节。那一战朝廷就是这么大的。”吕布说道:“当时皇甫嵩屯长安,我与义……执金吾丁原在左冯翔,朝廷有派遣使者,说服了马腾、韩遂,令他们出兵的堵住了董卓残部向西逃窜的道路。”

    “当时,我们三支兵马,围成了一个品字形,不但能做到及时互相帮助,又能随意在任何一个方向截住董卓叛军。但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朝廷为了粮道的安全,令车骑将军何苗率部荡清了从雒阳自长安一带几乎所有的山贼。”

    “听闻朝廷当时好像还派人去益州试图说服刘焉出兵,但似乎被刘焉拒绝了,还是装了个不知道,这个我具体不太清楚。但反正就是因为此事之后,皇帝对刘焉就记恨上了。”

    “善用奇兵,步步为营,这才是朝廷真正的一贯打法。”

    “这一次朝廷之所以仅派遣曹洪率军五千便来攻打泰山郡,我觉得应该是皇帝轻敌了。”

    “但这样的错误,肯定不会有第二次。皇帝身边有荀氏叔侄二人,善用奇谋。”

    鲍信有些坐不住了,他左右不安的晃动着身子,有些焦躁的说道:“朝廷在攻打山阳、陈留之时,可就是这样的打法。毫无疑问,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真相。”

    “若是如此,我们该当如何?”

    刘岱轻哼了一声,“那我们就用迂回战术,牵着他们遛弯子,再伺机以险地制他们。”

    “用水淹,用火攻,我们也用速战速决的打法!”

    “奉先方才就已经说过了,我们不能再一味的去坚守,这已经是一条行不通的路。”

    吕布点了点头,“朝廷的攻城速度太快了,我们确实不宜坚守。”

    “此事需从长商议。”鲍信依旧还是有些举棋不定。

    吕布的一番话听在他的耳中简直像是梦魇一样,让他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管朝廷接下来怎么打,他们的首要目标,必然还是东阳城。”吕布说道。

    鲍信看向了刘岱,“刘刺史不妨再请教一下程仲德?”

    “让我再去将他的妻妾老小全抓了?这是不是不太厚道?”刘岱转身反问道。

    鲍信不以为然的说道:“这种事情有了第一次,就可以有后面的无数次,无碍的。”

    刘岱只是稍加思索便答应了下来,程昱一人的见识,确实赛过他们几人。

    与其苦思穷计,还不如请教贤良。

    虽然掳人妻女这种事不太厚道,但已经干过一次了,何妨再多干几次?

    ……

    与袁术在鲁阳相争不下的孙坚,不得不暂时屯兵颍川,暂居孔伷篱下。

    寄人篱下这种事情,时间短暂尚可。

    可时间一久,再好的关系都会出现裂缝。

    这一日,孙坚带人再度在陈留与颍川边界上转悠了一圈回来后,对左右说道:“陈留今岁必是一个大丰收,天下皆传当今皇帝昏聩无道,残暴不仁,可我观陈留和颍川两地,简直是天壤之别。”

    “陈留百姓已各归其家,正在卖力的饲弄田野。可看看颍川,百姓的脸上都带着惊慌失措,这是何故?”

    长史公仇称说道:“将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天下混沌至此,哪还有什么真真假假呢?真的可能是假的,假的也有可能是真的,已经很难分辨了。”

    孙坚端起陶瓮,咕咚咕咚喝了半瓮凉水,惆怅且苦恼的说道:“我等是为勤王而来,但袁术心怀异志,孔伷也是隔岸观火。这些地方刺史,封疆大吏,现在都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朝廷的臣子,都开始将自己当做这些地方真正的主人了。”

    “当今陛下又传言如此昏聩无道,我真不知道我现在应该去往何方了?”

    公仇称说道:“卑职还是建议将军率军回返江东,暂时观望天下局势。”

    “现在天下的局势,看起来就像是一群人聚在一起打群架,若不打到一定的程度,谁也不知道谁才会是那个最后的赢家。卑职知道将军乃是真正的忠义之士,心中有国家。”

    “可将军您现在也看的清清楚楚的了,朝廷真正掌控之地仅有那可怜巴巴的数郡之地,就连这挨在京都边上的颍川都不遵王令,阳奉阴违。仅凭将军一人之力,如何能扭转眼下之局呢?”

    孙坚摇头道,“可我们千里迢迢而来,总不能就这么回去吧?”

    “而且若最后胜的是朝廷,那我这样做就是乱臣贼子,哪怕是回去,我也应该是领着朝廷的敕命回去。”

    公仇称却说道:“可将军您一旦与朝廷取得联系,皇帝必不会再放您回去的。”

    “朝廷此时正与刘岱、袁绍战做一团,正是用人之时,岂会让将军回返江东?”

    这番话,让孙坚忽然想起了朝廷此前的一道征辟旨意。

    “与我长子策关系莫逆的周瑜,年不过二十,却也被朝廷征为校尉,而且诏令极其严苛,对拒绝服从征辟之人的惩处,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确实可以看出朝廷无人可用到了什么地步。”孙坚感叹道。

    周瑜的征辟是被他给拦下来了,至于诏书中所提及的那些后果,以后再说。

    一代帝王说一代话,现在的严苛后果,到了以后很难说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卑职以为将军现在脱身,是最恰当的时候。实在不行,可以其他理由搪塞过去。”公仇称建议道。

    孙坚摇摆不定的内心,也渐渐有了方向,“我阿母年事已高,我确实也该回去侍奉左右了。但我不能就这么走了,我身为汉臣,既然已经率兵到了此地,应该帮朝廷先打一架。”

    说来说去,又绕回到了刚开始的话题。

    公仇称一脸无奈的看着,只好说道:“听闻朝廷在泰山郡似乎吃了不小的亏,将军可以率军驰援。”

    “好,那就这么定了。”孙坚爽快说道。

    有始有终,善始善终。

    他并不喜欢千里迢迢来一趟,却什么也做不了的结果。

    因为周瑜被朝廷征辟之事,他和孙坚的两个儿子孙策、孙权皆在军中。

    但他们这三个少年,只是跟着前来,并没有任何的具体差事。

    当大军开拔,朝着泰山郡而去的时候。

    三个少年也坐在牛车上,一同前往。

    虽然在今年不过十六岁,但孙策已经有了超越一般成人的个头,且身体结实,恍若一头小牛犊子,他一个人的块头就赛过了周瑜与孙权两个人加起来的。

    “公瑾,我父亲看来还是选择了帮助朝廷,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劝一劝?”孙策有些苦恼的说道,在和周瑜商谈过之后,他就把周瑜的一些话非常信服的记在了心里。

    汉室江山已经无力回天,现在帮助朝廷,并不是一个有远见的选择。

    这是周瑜当初跟他说的,他记得清清楚楚的。

    周瑜躺在铺满干草的牛车里,瘦小的身体几乎被干草完全掩埋,只露出一个脑袋在外面,“我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啊。我原本也以为我好像看清楚了,可我现在发现我也乱了。”

    孙策轻轻一巴掌拍在了周瑜的脑门上,说道:“你能不能说一些我能听明白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