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重返大隋在线阅读 - 第542章 大清洗

第542章 大清洗

    虽然这一切现在想来未免太过简单了些,但裴世矩觉得也并非完全是空想,只要cao作的好,是很有可能性的。【】相当年周朝封建,然后不是经过了八百年,才由秦统一六国吗。在草原上分封,这草原可就从此难再一统了,更何况只要中原隋朝强大,他们就更难有部族能出头了。

    易风对裴世矩道,“裴卿是外交方面的能手,我的计划你也帮着好好想想,补充下不足之处。先在家休养一下,可以晚点正出京,不急一时。”

    “臣不累。”裴世矩连忙向易风拱手致谢,“说实话,听了陛下的草原策略,臣现在是热血沸腾之感,全身激动,恨不得能立即就再回到草原上,为陛下的策略尽绵薄之力。若是陛下的计划真能成功,那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此以后,中原王朝就能将世代威胁的草原纳入治下,开疆拓土数万里之遥,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北方心腹之患啊,只要是一想想,那就是让人激动无比。千百年后,也必然会传载史册。”

    “不急这一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好计划也得有好执行。现在朝廷的重心还是辽西之战,得先收复辽西省,然后才能集中力量再次北伐。”易风对裴世矩说道。

    当天稍后,易风又特别在甘露殿中,召集政事堂的诸位宰相6v议事。

    “今天召集诸位前来,其实是专为商讨一件事情。”易风对九位宰相说道,“这件事情就是商讨重定西魏、北周、自隋以来保留继承下来的这三朝的封爵。”

    杨素上次刚因为地震之事被新皇帝拿捏了一下,最后不但被罚了一年的俸。而且还不得不上表请罪,表示地震是因为自己这个宰相没有做好。以致上天警示云云。今天一听皇帝提起封爵之事,立即就敏感的感觉到。皇帝这是要继续对关陇豪门们下手了。

    西魏、北周、隋,三代都是由关陇集团建立,宇文氏、杨氏,都是这其中的核心家族。更因北周受西魏禅让,隋又继承自北周,因此皇族前后变了三家,但那些功勋重臣,却一直都是以关陇集团的贵族豪门为主。大隋立国至今已有十九年,可那些顶级的贵族门阀。许多家族却还依然保持着西魏时受封的爵位。一些顶级门阀,如西魏的八柱国家十二大将军,他们家族的那些爵位,就都是自西魏时起,一直继承至今的。经过三朝,如今许多大家族拥有许多爵位,有的家族,一家拥有数个国公爵,大把的郡公爵。什么侯伯子男更是多如狗遍地走。国家名贵的爵位,早已经泛滥无比。

    分封过多,继承过多,导致了许多如今新朝跟着皇帝打天下的臣子们觉得不满。他们为新朝流血流汗。拼命打下江山,也许还不过只是一个子男或者一个伯一个侯,可人家如李穆家族或者杨素家族独孤家族等。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屁孩,可能身上已经带着一个国公或者郡公的爵位。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封爵,也导致大量的食邑。这给朝廷的国库带来很大的压力,这许多封爵的食邑,占据了许多的纳赋税丁,他们本来纳给国家的税赋,却交给了封臣们。再有一个就是这些封爵世代承袭,且封爵由嫡子继承外,其余的子孙还有资格按门荫入仕直接当官,这也挤占了很多官职位置,让朝廷的政治逐渐把持在这些豪门手中,形成庞大的贵族集团,尾大不掉,对于皇族的威胁很大,这也正是宇文氏与杨家轻松篡夺了皇位的原因之一。

    易风坐在榻上,扫了一眼九位宰相,拿过礼部报上来的朝廷封爵名单,那是厚厚的一大本。他问道,“封爵过滥,对天下是好是坏?”

    御史大夫刘文静最擅长揣磨圣意,而且他虽也是关陇集团的一份子,但顶多只是其中的底层,因此他更多的将自己视为天子的嫡系,对于天子想要清理三朝以来的这些滥封爵位,他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削掉那些人的爵位,才有他们这些新皇嫡系们的进位之阶。而且他认为皇帝之所以让他执掌柏台,并进入政事堂当副宰相,最大的原因就是他肯舍得不顾名声,为皇帝冲锋陷阵。当下立即出声道,“历观往古,封爵者今最为多。周之公侯伯子男五等,秦之二十等军功爵位,曹魏废二十等爵重行五等爵制,再到晋南北朝至今,大体沿用此例,然各朝皆未有我朝之爵位封爵之滥。各朝皆是非有大功,并不得滥封,盖以天下为私,殊非致公驭物之道。滥官滥爵,国之大患。”

    易风对刘文静的聪明很是高兴,点头说,“朕为天子,实不愿意看到这种局面。因此,之前已经对宗室封爵制度加以整改,如今非太祖子孙皆不得封王,诸非太祖子孙宗室最高者也止封于国公,且只能有一子降阶袭封,其余诸子不论嫡庶皆不封,只保留承荫入仕资格。太祖诸子孙,也皆分封边疆,为国屏藩。现在宗室皆已就封改爵,朝廷的异姓封臣们,当也须为国考虑。”

    易风让宰相们讨论如何改革异姓功臣封爵制度,清理重定已经泛滥的爵封。

    经过半天的商讨,最后九位宰相根据易风的意思,最后做出了一个初步的方案。

    首先,朝廷的爵位,非太祖子孙,其余宗室皆不得封王,非功不封,非亲不授,最高只能封国公。

    然后异姓臣子,非功不封,最高只能封国公。

    朝廷爵位分为亲王、郡王、国公、郡侯、县伯、县子、乡男七等,亲王、郡王只封太祖子孙后代,其余宗室最高只能封国公,且世降一等由嫡长长继承,余子不论嫡庶皆不封,只保留承荫入仕资格。

    异姓臣子,则最高封国公,非大功不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皆不能世袭罔替,而是分为世袭和终身两类,世袭为世降一等承袭,而终身爵则止于本身,身死爵除,不得继承。同时五等爵位除世袭和终身外,还分为虚封和实封。

    凡虚封者,爵位前皆加开国二字,加开国的虚封爵位品级与实封不变,但没有食邑,也没有俸禄和永业田,只有一个名号。一般终身爵基本上为虚封,非特旨不实授。

    而不加开国二字,为实封爵位,可以有食邑封户和永业田。

    此外,对于现有之各家封爵,重新清理整顿,隋开国以前所封爵位统统撤消,隋开国以后所封的各家封爵,每个家族保留一个授爵名额,但具体爵位得重新评定。初步的计划是,在本朝立功受封加封的爵位,可以保留,但每个家族仍只限保留一个。而对于自前朝继承下来的爵位,若获爵者本朝未有大功,则降一等,公爵直接降为侯爵,侯爵降为伯爵,所有继承之爵位通通改为虚封终身爵位。

    另特别规定,凡拜为宰相者,若未有爵位在身,则一律授虚封终身公爵,若有功则另授他爵。

    这个方案交到易风手里后,易风又亲自加了两条。

    所有封爵的食邑,不再由封家直接到封邑收取,而是改为每户食封二十五文钱,由朝廷随俸发给封臣。真封的封臣也不再封永业田,而是改为每亩给粟二斗,随官禄一起发放。如此一来,受爵的封臣就跟那些封户没有半点关系,甚至根本就没有了封户,各个封臣的食邑和永业田,都只是一个数字,记在朝廷的档案上,最后朝廷按他们的真封食邑数量和永业田的亩数,直接给钱和粟。封臣管理封户、征收粮食等环节,全都取消了。原来封臣食邑真封的粮食三分之二归封臣,三分之一归朝廷,每户封户多者可以有六七丁,按每丁一年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来算,如果一户平均五丁,一户就能收十石粟、两匹半绢和十五两的绵。就算最后交给朝廷三分之一,一户口也还能收六石多粟,六丈多绵和十匹绵。可现在,易风一刀切,不管丁多丁少,都直接以每户二十五文钱计算,而且也不再按爵给永业田,直接按每亩田给粟二斗。本来一亩田起码能收粟一石,虽然如果出租,按职分田的租率是亩田收六升,朝廷给的每亩二斗是职分田租率的三倍有余,可却不能拥有爵位永业田,只剩下了每亩收取二斗粟而已。

    皇帝加的这两条,可以说让爵位的含金量大大降低,除了政治上的好处外,封爵已经得不到什么经济实惠了。

    尚书左仆射、太傅杨素如今是楚国公,封邑五千户,真食长寿县两千五百户。按原来的制度,杨素在长寿县有真真切切的封邑,那里有两千五百户人农户,他们每年不向朝廷交税租庸,而是把这些租庸交给杨素的国官,然后杨素再把其中三分之一转交给朝廷,杨素对于自己的那两千五百户的封户是有一定的管理权的。

    (有票的同学们,请投票支持,月票,推荐票通通全都要!)(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