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重返大隋在线阅读 - 第132章 轮战

第132章 轮战

    六月的中原已经炎热起来,可是在坝上,这里独特的气候却是夏季无暑。就算是大中午的天,气温也跟中原三四月的时候一般。裴增等带着怀荒内的大部份货物向东面草原出之后第二天,凌云也开始点兵调将正式准备剿匪了。

    对于燕山阴山一线的盗匪山寨,凌云早掌握的清楚。这些山寨本来就有很大一部份当年曾加盟过猛虎盟,因此凌云的那本绿林花名册上,都有着各加盟山寨的地址,以及山寨地形和防守等一些情况记录。做为曾经的同行,凌云对于这些目标真的是知根知底。这些山贼们在长城外的阴山和燕山一线安营扎寨,劫掠过往商队,甚至也会劫掠草原上的部族,乃至到长城内抢劫。他们实力大多不如猛虎盟,可也正因此,目标小,便于躲藏,特别是因为燕山阴山处于关外边境之上,是三不管的地带,因此往往无人围剿,使得这些山寨日子过的很滋润。

    凌云早已经把这些盗匪看成了自己的盘中菜,窦建德率领的二百斥候营除了一半人马继续关注着东突厥人的动静外,剩下的一百侦骑全都撒了出去,按照凌云给出的名单,认真打探各山寨的情报。很快,一条条情报传回来,基本上那些山寨的情况和他绿林名册上掌控的差不多。凌云把这些情报汇总起来,召集了秦琼单雄信魏征等一票人马开会,最后从中选择了第一批的目标。几个目标都是处于燕山中的小山寨。都是百人以下的小山寨,先易后难,一开始。凌云也不打算就直接瞄准那些大寨。剿匪取粮虽然很重要,可借机实战练兵同样重要。第一次就干大寨,新兵们没太多准备,说不定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怀荒镇兵马很多,也不可能全都派出去,还得负责怀荒的守卫,以防突厥来袭。因此最后商议决定。凌云采用轮调抽选的方法,每次从三千帐内亲军和八千外镇军中各抽调一小部人马,组成一支作战队。第一次出战。凌云抽调了秦琼率领帐内亲军中的一队骠骑,王伏宝率领帐内亲军一旅步兵,然后再抽调了外镇军的两团四百人马,共五百五十骑。组成了一个作战营出战。这样的搭配调动。其实更多的不是考虑战力,而是为了借机练兵。秦琼率领这一营人马出战,第二天,凌云又同样如此组建一营人马,以单雄信统领出战。第三天,凌云再组一营,以来整统领出战。这样,每天一营出战。到第八天,最先出战的秦琼所部一营人马已经得胜回来。

    秦琼带五百五十人马出战。七天时间内一边攻破了三座山寨,斩三十余级,俘虏两百余人,并从山寨中抄出金银铜钱不少,马三十余匹,粮千余石,另还有羊三百余只,刀枪弓箭数十副。取得这丰硕战果,秦琼所部只有两个战死,五个重伤而已。虽然粮食没想象的多,可这毕竟只是三个小寨,凌云还是大大嘉奖称赞了秦琼。按随军的记室参军所记录的军功簿,一一按功行赏。

    第二天,单雄信也带所部一营人马得胜回来,押着一驮驮的粮食和一车车的战利品,还有诸多牛马羊群,刀枪箭矢等得胜而归。看着那些战利品,凌云很是高兴,又增加了几千石的粮食,掏掉几个附近的山寨,收获喜人。而秦琼休息了一天之后,也开始继续率兵出战剿匪。不过这一次,除了他手下直属帐内亲军的那队骑兵和一旅步兵外,这次带的另两团人马,却又换成了抽调的新兵。帐内亲军补充了伤亡减员外,人马不换。凌云也是借此给帐内亲军更多实战的机会,而新军则是轮流参战。重点打造帐内亲军,镇外军则属于陪练。

    至于守备军和警备军,凌云暂时没有抽调他们。对于凌云来说,眼下这些守备军和警备军的编制,实际上不过是一群民兵而已。守备军平时守城,维持下各分舵的治安,警备军则就是一个前军预警雷达。真正打仗的,还得依靠帐内亲军,就连外镇军,凌云目前的编制中,都只不过是帐内亲军的辅兵而已。但是这些兵凌云也还是很重视的,让他们轮流值守,每城的守备军分成五队,每天一队镇守,一队待命,三队训练,如此轮换。凌云给他们的训练计划也很简单,就是早上体能锻炼,上午队列训练,下午进行刀枪等技能训练,晚上的时候,还得进行一个时辰的文化课程。山寨里识字的人少,凌云在队以上设立军法官虞候,既负责军中警戒巡查安全等行政事务,凌云给他们一个特别任务,就是晚上的时候,给士兵上文化课。文化课主要是教军纪条令,指挥旗号通讯口令等,顺便教他们识些字,同时还教些战场通讯、战场急救等。对于凌云的这一个做法,许多人都觉得有些没有必要,可凌云还是坚持。教士兵文化课,主要还是为了以后这些士兵能提升为士官军官,毕竟大字都不识一个的军官,是不够格的。

    凌云没想过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下子练好几万兵马出来。那样太不现实,他只是打算先把三千帐内亲兵练起来,而外营兵、外镇兵和守备、警备,都只是预备兵。

    为此,凌云现在完全是把帐内亲军当成种子兵,教导队来练,帐内亲军还特别设置双副官制,每一级主官下面,在原有的一名副官编制下,又增加一人。每次亲军出战时,各级的第一副官都留营,甚至在战斗时如果遇到极不利的形势时,这批副官也将做为最珍贵的种子送走突围。这种做法,其实是凌云仿历史上苏联的一种做法,这种双副官的设置,特别适合战争时期。双副官制。随时能够用这些副官组建出一支新的部队,而且哪怕一个部队打光了,有这些留营副官在。也能再立即重组部队。特别是在恶劣的战争形势下,这是保持军队战斗力的极好办法。现在帐内亲军的这些副官,合适的时候,马上就能拉出来再建一支新军,哪怕兵全是新的,有这些从上到下完整阶制的优秀经验军官,他们也能一开始就有不错的战斗力。

    有单雄信、秦琼、来整、司马德戡、杨威等一群优秀的军官带队出击。剿匪练兵,夺取粮食,凌云的压力顿减了许多。

    他也可以腾出手来。一面关注着怀荒并寨建堡,建立边市,一面开始给怀荒军打造装备。

    怀荒军现在分成了帐内亲军、外营兵、外镇兵、守备兵、警备兵五类,帐内亲军是核心部队。重点打造。最精锐的人马尽集中于此。而外营兵稍次,外镇军则完全是充当辅兵,至于守备和警备,目前也只是民兵性质。这几支部队,装备也是不一样的。

    如今帐内亲军三千人马,一千骑兵,两千步军。骑兵都装备了牛皮轻甲,骑兵刀。长矛和铁盔。步军则是分成了大盾兵、矛兵、刀牌手、弓箭手四类,按不同的兵种装备不同兵器。盾兵装备大盾,矛兵装备长矛,刀牌手装备的是横刀和轻团牌,弓箭手装备了弓,配备少量弩机。

    这三千人的装备是如今怀荒军中最好的,队以上军官,还配备了明光甲。骑兵,配双马,配骑弓。

    而三千外营兵就差的远了,缺甲少弓骑兵也少。八千外镇兵,装备更简陋,至于警备和守备部队,嗯,装备更差。

    光有兵没装备,也是没有战斗力的。现在凌云就面临着如何给自己的部队装备的麻烦。虽然眼下徐盖的联合军械坊已经开始在怀荒落户,甚至徐盖还在不断的从中原调人手前来,以扩大军械坊的生产能力。但是,两万人的装备,可不是这么容易生产出来的。

    尤其是弓,一把好弓,起码需要三年以上制作流程,跟制作马槊一样麻烦。此时的弓,基本上都是复合反曲弓,工艺极为麻烦,各种材料都极为珍贵,制作起来也麻烦,合格率还不高。

    而在塞外作战,最犀利的武器恰恰就是弓。

    对付游牧骑兵,在茫茫草原上,无城可依,汉军的常见战术,一般都是结阵做战。最里面布置的是弓箭手,然后外面一层是骑兵,再外面一层是长矛兵,然后是战车和刀牌手。遇草原骑兵,则立即结阵,组成一个巨大的乌龟壳,打的其实还是防守反击。利用车阵和盾牌还有长矛为防御,把骑兵保护在阵中,然后用强弓劲弩对付草原骑兵的围攻。如果形势有利的情况下,最后战阵打开,放骑兵出战破敌。如果形势不利,那就死守,跟敌人耗。

    拼弓弩远程射击,汉人总是占优的,这也是所谓的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不过这对于凌云来说,却是个麻烦。

    凌云既缺少骑兵,也没有足够的盾牌,更没有汉人最犀利的弓弩。

    弓弩太难制作了,材料难取,工艺复杂,熟练的工匠更少。历朝历代,弓弩的制作技术,都是由朝廷严格控制的。联合军械坊虽然有弓弩制作匠人,王伯当家有一批熟练的工匠,可他们的生产能力还是太弱。照眼下他们的弓弩坊的能力,全力开动,一年估计可能供给凌云一千张弓,三百把弩。这么点产量,杯水车薪而已。

    复合,复合,凌云心中暗叹,弓箭最麻烦的地方就出在复合二字。

    怀荒军是不可能不装备弓的,而且弓必须大量装备。最好的情况下,凌云希望怀荒军全都装备弓,甚至每兵两弓。不但帐内亲军要全部装备弓,就是那些镇兵营兵守备军警备军也最好能全部列装弓箭。

    当然,也有武器是能取代弓弩的,比如火枪。

    可惜,在隋朝谈火枪,比谈弓箭更不实际。一来火药生产麻烦,二来制作火枪可比弓箭复杂的多了。别说制作出犀利的后装枪,就是最简单的前装火枪,凌云都根本不会。

    火枪不现实,黑火药配方他倒是知道,可惜黑火药威力太小,特别是面对来去如风的骑兵,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他更想不出这种原始的黑火药能挥什么太大作用。

    还是得用弓弩,弓制作麻烦,弩更需要技术。

    突然,凌云想到了一样东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