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山沟中的军阀在线阅读 - 第二七九章 因为我们是教导师

第二七九章 因为我们是教导师

    霍青看着眼前的敌我态势图,不由地头疼。

    因为被围苏军完全摆了一副铁桶阵,当起了缩头乌龟。要打碎乌龟壳,没有铁榔头是不行的。好在教导师的铁榔头很多、很足,不然还真的没办法。

    “具体的情况你们都知道了,废话我也不多说了。这次我们一定要单独吃掉苏军第十七集团军。我已经将海口夸下来了,我可不想日后别人说什么‘教导师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门面货’之类的话。”

    “师长,你放心,我们绝不给教导师丢脸。要是我们教导师不能单独吃掉苏军第十七集团军,那我们也没脸在教导师里混下去了。因为我们是教导师。”

    “说得好。因为我们是教导师,所以我们才要这样做。不然就对不起教导师这一中国战力第一强部队的称号。”

    很快教导师全师上下全部行动起来,开始独/立围歼苏军第十七集团军。

    首先动手的教导师部队是教导师的火箭炮部队和车载火炮、自行火炮部队。

    以往的火炮都是牵引式的,由骡马或者车辆牵引到目的地,然后开始战前准备。

    自行式火炮是坦克等履带车辆出现后的产物。自行式火炮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到达目的地,战前准备的时间要比牵引式火炮短很多。而且可以在开炮后的第一时间撤退,防止遭到敌方的炮火反击。

    可是自行式火炮的缺点在于会占用坦克、装甲车的生产数量。在全面战争中,坦克的重要性要高于自行火炮。而且自行火炮的防护能力只是与装甲车相当而已。无法替代坦克在陆军装备中的绝对主力地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牵引式火炮的机动力,中国火炮研究人员想到了将火炮直接放到车上。而他们的努力成果就是目前中国陆军广泛列装的PCH—39(三九)一百零五毫米车载加农榴弹混合炮,PCH—40(四零)一百二十五毫米车载加农榴弹混合炮,PCL—40(四零)一百五十五毫米车载榴弹炮。

    这些车载火炮虽然在中苏远东冲突前已经研制出来了,但都配属在教导师和近卫团中,其他部队还没来得及配备。而教导师和近卫团并没有参与到之前的中苏远东冲突中。中苏远东冲突后,这种车载火炮被广泛下发下去。

    因此这次围歼苏军第一、第十六、第十七集团军的战斗才是这些车载火炮第一次亮相在世人面前。

    车载榴弹炮和车载加农榴弹混合炮,说白了,就是将火炮放在运输卡车后部的一种运输卡车变型车。

    虽然车载式火炮的机动力大大提升了,但防护力还是和牵引式火炮差不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呀。谁叫卡车的防护能力就那样呢?!可怎么说,也比牵引式火炮的防护能力好吧?!

    教导师下手比较狠,第一次炮击就将第一道防线的苏军防御工事犁了个遍。第二次炮击将第二道防线的苏军防御工事也给犁了个遍。随后教导师没动了,静等空军表演。

    本来霍青是打算在三次炮击后就让部队发起进攻的,可是李斌直接发来电文要求参与围歼被围苏军的中国复兴军部队立刻暂停进攻,等待空军轰炸机将炸弹投下后再发起进攻。

    霍青知道李斌不是无的放矢,李斌这样做肯定有它的道理。

    等到空军的轰炸机飞到被围苏军上空了,霍青才知道李斌为什么会这样做了。

    因为飞到被围苏军上空的轰炸机是中国空军目前最先进的FHZ—10(十)战略轰炸机。

    F代表飞行器,HZ代表轰炸。

    FHZ—10(十)战略轰炸机实际上就是后世美国的B—52(五二)同温层堡垒式战略轰炸机。

    其实李斌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出现的是后世美国的B—52(五二)同温层堡垒式战略轰炸机,而不是后世苏联的Tu(图)—95(九五)熊式战略轰炸机呢?

    事实上当年西联的轰炸机研究人员将FHZ—6(六)轰炸机研制出来后就投入到了新式大型战略轰炸机的研制上来了。

    他们最初的方案是搭载四台大马力气冷式活塞发动机的轰炸机。其最初稿纸和美国的B—29(二九)轰炸机相似。

    后来当喷气式发动机研制成功后,他们想到了将喷气式发动机作为新式战略轰炸机的发动机。

    由于后来喷气式发动机的种类多了起来,他们选择的余地也就跟着多了。最终他们选择了技术成熟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和涡轮螺旋桨式发动机作为新式战略轰炸机的动力装置。

    由于这两种喷气式发动机在外型上的差距,他们设计制造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战略轰炸机。一种是外形酷似后世美国B—52(五二)同温层堡垒式战略轰炸机,但该机却只有四具发动机,代号MSZ—88(八八)。另一种是外形酷似后世苏联的Tu(图)—95(九五)熊式战略轰炸机,代号MSZ—163(一六三)。

    在最初的评比中MSZ—163(一六三)的表现要比MSZ—88(八八)好很多。这是因为MSZ—88(八八)装备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动力要比MSZ—163(一六三)装备的涡轮螺旋桨式发动机低。

    这就造成了该机在载弹量、航程、航速等关于战略轰炸机最重要指标的地方低。

    看到这样下去不行,MSZ—88(八八)的研究组员们决定放弃涡轮喷气式发动机,改用涡轮风扇式发动机。

    他们相信涡轮风扇式发动机是未来的主流发动机。尽管现在的涡轮风扇式发动机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其发展的前景是十分良好的。可是当时/性/能可靠的涡轮风扇式发动机存在着推力小的缺点。当时西联最先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最大推力也才四十千牛多点的样子,但也足够了。

    最终换装并增加了四个新式涡轮风扇发动机的MSZ—88(八八)在各项表现上终于能够和MSZ—163(一六三)相抗衡。

    而MSZ—88(八八)能够在最后击败MSZ—163(一六三),成为新时代中国空军战略轰炸机的最大原因就在于其升级潜力。

    MSZ—88(八八)和MSZ—163(一六三)两者在长度,宽度等方面相差无几。但由于MSZ—88(八八)是将发动机以两个并联的方式下挂在飞机机翼下,而MSZ—163(一六三)将发动机和飞机机翼紧联在一起。在战时状态下,前者比后者更容易更换发动机并检修。而且前者的巨大外形保证了其拥有巨大的内部体积,在改进后要比后者拥有更大的起飞重量,装载重量更大、长度更长、宽度更宽的武器。

    于是MSZ—88(八八)最终胜出,并获得了FHZ—10(十)战略轰炸机的称呼。

    至于原因还是因为该机是一种划时代的战略轰炸机,继续按照以往诞生一种自动承接上一机种番号的做法实在是一种侮辱。

    FHZ—10(十)战略轰炸机的综合战力相当于后世美国B—52(五二)的C型。所有的FHZ—10(十)战略轰炸机都是中国最高指挥部直属的。

    当然了,其用于自卫的尾部炮塔装备也变成了三管二十五毫米加特林机炮和相应的火控系统。

    这次FHZ—10(十)战略轰炸机是来执行地毯式轰炸任务来了。

    反正李斌下令一定要以全军阵亡的方式消灭被围苏军。既然如此,大规模的轰炸和炮击是不可避免的。

    炮击容易遭到敌方的炮火反击,大规模地毯式轰炸就没这么容易遭到打击了。因为中国空军牢牢掌握着制空权,这让苏军飞机想飞到中国/军队的头顶上扔炸弹或者打几枪都困难。

    地毯式轰炸指像在地板上铺地毯一样地使用大量的无制导炸弹覆盖轰炸某一地域,杀伤和摧毁该地域的人员、装备当地毯式轰炸的目标为人口或工业聚集区时,意在达成打击对方的士气和战争潜力这一战略目的

    这时候还没有形成地毯式轰炸的概念。因为参战各国要么没有可执行地毯式轰炸的大型轰炸机,要么没有能够为执行地毯式轰炸任务的大型轰炸机提供支持的基地。更重要的是工业实力、工业资源必须雄厚,不然光是大型轰炸机消耗的油料弹药就足以让一个国家破产。

    后世的二战主要参战国中,中国是没有大中型轰炸机,所以才没有进行地毯式轰炸(美国利用中国空军机场对日本进行地毯式轰炸,不能算到中国头上)。

    法国败亡的时间早,没机会进行地毯式轰炸。

    德意日苏的地毯式轰炸大多由中型轰炸机进行。

    英美是因为有了大型轰炸机和英伦三岛,还有强大的工业实力、丰富的工业资源(主要是美国)才能对德国进行地毯式轰炸。这一炸,直接导致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下降,弄得德军士兵到最后缺少武器弹药,战斗力打折不少。

    考虑到FHZ—10(十)战略轰炸机在数量上的不足,中国空军将现役仅有的两种大型活塞式轰炸机——FHZ—5(五)轰炸机和FHZ—6(六)轰炸机也给弄了过来,和FHZ—10(十)战略轰炸机一起执行轰炸任务。

    为了更好地执行地毯式轰炸任务,参与轰炸的FHZ—10(十)战略轰炸机,FHZ—5(五)轰炸机和FHZ—6(六)轰炸机按照每枚炸弹间隔五米的方式投弹,投下的炸弹均为五百公斤级的那种。在这种投弹方式下,相信很少有人能活下来。

    虽说这样做消耗大,但却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将被围苏军全部杀/死,而不是还留下活着的人当俘虏。

    飞到被围苏军上空的轰炸机群按照规定的轰炸方式丢下了炸弹。随后拍拍屁/股走人……呃,不对,应该是走机了。

    中国空军当然知道FHZ—10(十)战略轰炸机,FHZ—5(五)轰炸机和FHZ—6(六)轰炸机的投弹方式,能够命中那些防御能力强的,敌方工事的几率,到底有多少。因此在FHZ—10(十)战略轰炸机投弹后,专职精确打击的FGJ—6(六)攻击机飞到了被围苏军上空,对那些已经查明的敌方重点防御的工事进行俯冲投弹。

    中国空军的轰炸终于结束了,幸存下来的苏军没有急着出来,他们害怕这时候中国人的炮击接踵而至。

    可是中国人的炮击没有接踵而至,接踵而至的是中国人的地面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