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三帝传在线阅读 - 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三十四

日月明空,弘治暗争三十四

    次日午后。

    猎宫之中,流园之内。

    金步摇,玉搔头,绛衣,黛发,羊脂肌。

    怠描翠眉,懒梳乌髻。

    ……

    即使是这样的武媚娘,在每一个看到她的人眼里,都是无法形容的美丽。

    尽管她无自知,只是一心地替怀里的李贤轻轻地抚着额头,看着他吃足之后,张着小嘴儿打呵欠的可人样儿,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笑意。

    身边的李弘正写着李治交代的功课,眼见媚娘如此,心里也是有些好奇,便凑上前去问:

    “母妃,母妃,你为什么一见到贤弟就这般欢喜呢?是因为贤弟很是惹人怜爱吗?那弘儿小的时候,母妃是不是也这般抱着弘儿笑呢?”

    媚娘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忍不住笑出声道:

    “你这孩子……有的没有的,竟想这些起来了……”

    “到底有没有嘛……”

    究竟是身为母亲的,媚娘也是难拒爱子使娇,含笑想了一想,然后才摇头道:

    “说起来,母妃在你小的时候,也是鲜少有机会像带着你贤弟这般好好儿带着你玩的……毕竟其他人也是爱你爱得紧……母妃想抱一抱你,也要等上许久呢……”

    媚娘含笑说完,却不想见到爱子竟然哭丧着一张脸,看着自己。

    她皱眉,轻道:

    “怎么了?”

    “……母妃……”

    李弘看着媚娘,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轻道:

    “母妃这样说……那弘儿……那弘儿真的不是母妃亲生了……”

    媚娘闻言,只觉全身如坠冰洞之中!一边儿的诸侍,更是惊得个个骇异,张口结舌!

    最后还是瑞安反应得快些,上前几步抢到李弘面前,一把揽了李弘在怀中,直瞪着小小孩儿道:

    “殿下这是从哪里听来的话?一派胡言!

    娘娘辛苦十月,誔育殿下之事,宫中内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为何殿下会出此言!?”

    李弘到底也只是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尚且不明此间厉害,只是眨着眼,委屈委屈地道:

    “是那个jiejie与那个jiejie说的……弘儿只是听到了,问一句……”

    顺着他的手指,瑞安与媚娘同时看向了两个簌簌发抖,已然面无人色的小内监。

    两个小内监看着媚娘的目光,已然是站立不能,竟一个个扑通扑通跌跪在地,一迭声地叩求恕罪!

    瑞安见状也不敢怠慢,急着哄李弘,让他明白这些不过是那等无知下臣们乱嚼舌根子的话儿,一边儿也小心地将他引出去,另寻了地方玩。

    眼看着儿子走出宫殿,媚娘这才垂下目光,好一会儿扬眉,轻道:

    “你们两个,这话儿是从哪里听来的?”

    “娘娘饶命啊……这……这是今天一早儿,前殿里传过来的消询儿……”

    两个小内监已然是哭破了嗓子。

    媚娘闭目,半晌睁开眼,看着明和:

    “是么?”

    明和看了看那两个小侍,犹豫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上前一步低声道:

    “娘娘明察,前朝之事,便是能传,也不当如此之快。何况方将得到的消息,是韦大人尚未归朝中。主上却是先把这折疏压了下来。”

    媚娘闻言,深吸口气,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处置了罢。”

    明和一怔,看着媚娘,好一会儿才轻轻道:

    “娘娘的意思是……”

    “不必留了。”

    媚娘再一句,才以两个小侍也能听得到的声音道:

    “本宫万事能忍,唯独这等出卖立政殿上下的,不能忍。”

    明和闻言一凛,立时在两个小内监一发大起来的哀哭声中,长行一礼,轻扬一声:

    “是!”

    是夜。

    猎宫之中。

    媚娘散了发,便等着李治归来。

    不多时,一身素衫的李治归来,却是一脸疲态,手也揉着眉头。

    媚娘看得心中一紧,急忙起身迎上前去,先行了一礼,然后才扶了他的手臂,关切地看着他:

    “治郎怎么了?是不舒服么?”

    李治摇头,带着一丝疲惫,安慰地对着她笑了笑:

    “不是……约摸是这些日子里政务一发繁忙,所以便有些不适定了罢?无妨,休息一番便好了。”

    媚娘闻言,却是沉默不语,好一会儿才轻道:

    “治郎勤于政务,本来是好的,媚娘也是无比欢喜的,可最近听德安说,治郎这些忙,竟是上至军国大事,小至地方民生,都要管都要看都要问的……

    治郎,需知治郎身为天下至尊,有些事,其实不必处处cao心的,安心交与下面的官员便好。”

    李治摇了摇头,动动有些酸麻的颈子,由着媚娘一路扶到榻上坐下,又由着她替自己宽衣解带,除冠易簪……

    看着她一脸担忧的样子,他反而笑得格外轻快,看着媚娘替自己除去了外衣,又由着明和替自己除了脚上软靴之后,他也不管脚上只着白袜,便伸手一把将媚娘拉在怀中坐下,吟吟笑道:

    “无妨无妨,有媚娘这般替我担忧,我便什么都是好的,什么都不怕了。”

    媚娘被他这般一拉,本出意外,难免吃惊微叫了一声。如今见得他这等轻佻,忍不住又是笑又是担忧地骂了他一句不正型,便推开他,好好坐起,伸手从一边儿瑞安奉至的温水盆里拧出来了布巾,替他擦拭着脸,一边儿慢慢道:

    “治郎说行,那便行罢!只是媚娘还是觉得,这朝中大小之事,实在无须治郎事事关怀……需知大唐天下疆土如此,若是一桩桩一件件治郎都要管过来的话……

    只怕是要累坏了身子。”

    李治闭着眼,享受地感觉着温润巾子带来的感觉,一边儿却叹了口气道:

    “也是无法……

    氏族一派根深叶茂,数百族姓之中良莠不齐,如今还有个关陇一系也是日发壮大……人人手中有权,个个心中有利。

    若是不好生监看着,只怕莫说那些到现在也没能好好儿出个头的寒门士子,便是那些平民百姓,也难得一点公平。

    唉,说到底也是舅舅那边还好些,究竟是几位德才具备的元老们看着,族中再乱,至多也只乱在族中,却是出不得自己家门的。

    可是那些氏族……”

    李治忍不住皱眉,轻摇头道:

    “这四月刚过了一半,便已然有十几单的奏疏呈了上来,都是些氏族子弟或族众胡作非为,仗势欺人的……”

    媚娘闻言却是一怔,轻道:

    “之前不是还好些的么?怎么突然就变成这样了?再怎么说氏族一系诸姓,都是几百年的传承,个个都以德华满门自傲的……怎么会这样了就?”

    李治摇头,叹了口气道:

    “之前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我也着德安翻过大唐开国以来,所有的上事奏疏了。十本之中倒是有九本,都是与氏族脱不得干系的。也难怪父皇如此费尽心思要扶起关陇一系与氏族为敌……

    氏族之势,果然是不能再容了。”

    媚娘咬了咬下唇,好一会儿才轻道:

    “治郎的意思是……其实之前这样的事情也有,只不过是先帝他……他和皇祖一样……”

    李治看了媚娘一眼,有些痛心地摇了摇头:

    “不止是父皇与皇祖……其实他们也只是实在无策,只能依着前朝杨氏在位时的旧法子,一贯的安抚罢了。”

    媚娘心中一紧,待欲言之,却又听得李治长出了口气道:

    “所以,父皇才会如此这般设计,一定要我坐上这大唐江山,又一定要让你成为我身边的女人……”

    李治伸手揽她在怀,目光有些复杂地看向远方:

    “媚娘,初时我是有些恨父皇的……这样的事情,他为何要让我来面对呢?可是现在……”李治摇头,看着媚娘,轻道:

    “可是现在,我每日里看着案头那些奏疏,看着里面说的那一桩桩,一件件的血泪之事……我突然明白了父皇的苦心。

    他不是一定要让我来面对,而是除了我之外,大概……”

    李治苦笑一声道:

    “大概也没有谁会像我这么软弱仁懦,见不得别人吃苦。大概也没有谁会像我这样,一旦被别人的痛苦折磨得无法再忍时,就会突然变得狠绝无情,铁腕铜心,不讲一分情面了……”

    他垂下双眼,好一会儿才轻道:

    “正因为我是这样不能做到始终如一的人,所以父皇才会选我罢?”

    媚娘看着他,却长出口气,摇了摇头道:

    “治郎这般看自己,却是看得太轻了。”

    她伸手,扶正了李治,看着自己,好一会儿才徐徐道:

    “治郎是觉得自己这般,不好么?”

    “难道你觉得好吗?”

    李治反问她,双目之中满是茫然:

    “这般的表里不一,前后相异的人……是好的么?”

    媚娘淡淡一笑道:

    “那要看是为何。”

    李治一怔,看着她。

    媚娘点了点头,好一会儿才轻问:

    “治郎如此,却是为了谁呢?为了别人好么?”

    李治淡淡一笑,摇头道:

    “你知道我不是那样的假道学……这些事情,不过是希图着让自己安心罢了。”

    “那治郎就是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议论,在乎自己的名声了?”

    李治更加可笑地摇头:

    “你知道不是的……我在乎的,从来不是这些。不过就是自己知道心安理得,便好了。”

    媚娘点头,又问道:

    “那治郎是图自己一个心安了?若是如此,治郎眼不见,不也就心静了?”

    李治看着媚娘,摇头一笑:

    “若非今日这样,我真要怀疑坐在我面前的,到底是不是媚娘了……若是能眼不见便好,那我何必如此痛苦?有些事,有些人,一旦知道了,了解了,那么便要被深刻于心。越是不去看,越是不去见,便越在意,越想看,越想见……就越是痛苦。所以反而不若直颜面对,解决的好。”

    他看着媚娘,若有深意地说。

    媚娘点头,坦然一笑:

    “这就是了。”

    李治被她这一句有头没脑的话儿说得一怔:

    “这就是了?”

    “这就是了。”

    “是什么?”

    “是先帝不择手段也要逼治郎坐上这大唐天下的理由。”

    “理由?”

    “对,理由。治郎想一想,应该也就了解先帝苦心的。当年诸皇子争储,承乾太子本来是最佳人选不假……可他跟其他的皇子一般,都有一颗世故平淡的心。在他们看来,只要国家安定便是最好。至于百姓,在他们而言只要有衣有食,有住有居便已是完满……

    再说得不中听些,他们却是向来将百姓看做是百姓,而未将他们看做是人,就连他们自己,他们也未曾当做人来看过。”

    “看做是人?自己也未曾当过人来看?”

    “对,他们没有把百姓当做是人来看,也从来没有将他们自己当成人来看。

    正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将百姓看做是人,而只是百姓……所以他们永远不会懂得,对百姓而言,衣食住行,求的不只是一份安心之感,还要求一点儿平和喜乐,一点儿日后可见的好日子……他们那样看待百姓,不过是将百姓看成了那一张张奏疏上的字而已,无好,也无坏,却也从未将百姓当成人看待,自然也就不知何谓身为贤君明帝必有的怜天下之大心怀了。

    除此之外,他们也从未将自己当成是人来看。在他们看来,他们是皇子,是帝位继承人,是血统高贵,生来便与众不同的龙嗣……

    可他们唯独不曾想到,自己也是人,也会犯错,也会需要他人支持。正因他们学不到也不能学得懂这个道理,才更显出治郎这一片能易位相处,事事处处,真心为大唐天下的百姓考虑算谋的珍贵。”

    媚娘垂目道:

    “正因为真正把百姓们都当成是人来看,治郎才会为他们真正的忧心,才会真正能想明白,于百姓而言,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正因为真正把自己当成是人来看,所以治郎才从不会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与众不同。治郎才能容忍自己犯错,也容忍他人犯错,才能有一颗宽怀度世的心……

    也唯有这样的一颗心,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替所有百姓思量考想,也替所有的人想,替大唐天下的每一个人想……

    而且也能在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去决定到底如何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利……

    这才是唯有明君贤帝才可得的宽怀度世之心。

    所以治郎,你自登基以来已有六年,虽则诛杀之臣也不在少数,却上上下下,从未有一人说治郎处置不当,擅杀大臣的。陈硕贞之事,也终究没有闹得起来的……

    治郎当知,咱们大唐开国,便是起于民间兴事。若是陈硕贞当真得了民心,那么凭她的本事,莫说派了区区十万军众,便是将我大唐百万雄师共压至其境,也难得生擒于她。”

    媚娘轻轻一叹,伸手握着李治手道:

    “这便是治郎的好处了,正因为百姓们都知道,治郎是一个真心为天下人考虑的人,所以百姓们才会如此拥戴治郎,所以无论治郎如何任性,元舅公等人也要力保治郎安好,所以无论韩王等人怎么翻滚,却都不能拿治郎怎样,所以媚娘无论如何胡闹,朝中大臣们,都会看着治郎的情面上,一忍再忍……

    治郎,莫小瞧了自己,也更加要珍惜了自己……便不肯为天下人,也要为媚娘自重,也要为媚娘明白一件事……”

    媚娘伸手,拉着动容的李治,含泪轻道:

    “治郎要为媚娘明白,这世间,再不会有第二个像治郎这般的好儿郎,像治郎这般心怀天下,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所以治郎一定要保重了自己的身子,陪着媚娘陪着孩子们,陪着咱们大唐天下的臣民,好好儿走下去……

    好么?”

    这样的一番话,若是换了别人来说,或者还不能让李治感慨,可眼下这个女子,却是知他最深的人,他如何不受感动,心中如何不再次振奋呢?

    无语哽咽之中,他伸手将媚娘环抱于怀中,任泪珠儿坠下,口中除了感激天地,得遇媚娘这样的话儿,却再也说不出别的字来。

    一侧诸侍见状,也忍不住各自转头去落泪,甚至就连殿外匆匆捧着一只绣金描凤的盒子,立在一侧有些时候的德安,也忍不住含泪点头,好一会儿才上前一步轻道:

    “主上,娘娘说得是,您这等的倾心于政,不止娘娘看见了,大臣们看见了,便是那些定日来朝的百姓们,也都是看得见的……

    所以接下来,便多多顾着些自己的身子罢!这一个月来,您半点儿都没有歇息过,每日里只得睡一两个时辰……长此以往,身子可还怎么熬得住?

    主上,您可看看,这娘娘加封中宫的后冠凤袍都造齐备了……您最大的心愿即将达成,可万不能在这个关口儿上,累坏了身子啊!”

    闻得此言,李治与媚娘皆是一怔,转头看着他怀中捧着的盒子一眼,接而对视。

    媚娘心里却涌出一股异样不真实的感觉:

    后冠……凤袍?

    她怔怔地看着那个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