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狂战将军在线阅读 - 第七百三十六章 袁绍的惊骇

第七百三十六章 袁绍的惊骇

    事实上,这帐中哪个不是河北俊杰,哪个不是学腹满车,但在袁绍的纵容下,却偏偏生出了一个谋士不该有的对权利地位的渴望。甚至为了抵挡政治对手的进攻,而不得不与他人结成一个共同利益的同盟。

    田丰与沮授如是,审配与逢纪也如是。

    反而这些谋士,更多的却是为了确保自己在袁绍身前的话语权与地位,而争斗不休。倘若袁绍能够有曹cao那种霸道的君主气度,驾驭河北俊杰同心协力,放眼天下,也没有几人能比之过他。

    正如曹cao所言,河北义士何其多,倘若能善用,何人敢正视?

    两个君主,两种不同的驭下手段,却在另外一个时空,成了致命的差距。袁绍却偏偏选取了太平时代所用的手段,而他小看了这个乱世所需要的决心。

    袁绍少果断,就在三个重要谋臣面红耳赤的争论中,左右摇摆,沮授虽然鄙夷这般争强之心,正欲出言,却听田丰一声低语,“……倘若我有意攻伐冀州,兵不过万,则必然先破邯郸,向东直夺信都,巨鹿,广宗三城,将冀州粮仓尽数喔于手中。再出壶关,增兵赵国,于做防范!进可攻,退可守!”

    “恩?元皓所言……”沮授却没有听的仔细,这才疑惑低声细语问道。

    “你看……军情所说,分明便是并州军出魏郡,而直入朝歌,放弃了冀州中间大片肥沃良田,却依山进军,夺我边疆靠山之地。不仅毫无所得,反将战线拉开狭长,殊为不智!”田丰点了点头,摊开手心,虚画其了一个简易的战略地图,对一旁沮授道。

    沮授自然不是愚钝之人,看着田丰所画,脑中闪过一丝灵光,却反而让他瞠目结舌,“莫非……莫非……并州军之意,根本不在我冀州,反而是……?”

    “以我所料不差,当是河内无疑!而卫宁所出之军,必然是欲袭曹cao大军身后!”田丰却也有些惊诧,半晌回过头来却又皱眉道,“但其军所向,又向邺城所动,却又恐怕不单单是为了袭击河内……这边有些奇怪……”

    两人对视一眼,分明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疑惑。

    几乎在同时,两人都闪过一丝惊愕,脱口而出,“好个一石三鸟的险计!出此计之人,当真是胆大包天!”

    而袁绍一直徘徊在郭图,审配,逢纪三人的争吵之中,犹豫不决,蓦然听的田丰与沮授惊呼之声,这才瞥过头来,见两人在那交头接耳,脸色颇为不喜,“元皓,公与!你二人为何如此惊叹!?”

    另外三人见袁绍问,这才停住争吵,瞥头看向田丰与沮授两人。

    沮授收拾了一下心情,这才踏前一步,道,“主公!我与元皓先生,正是推敲并州军意图,所以惊叹……”

    “哦?两位先生可有料敌先机?唔……本公正为进军还是退兵烦恼,不知两位先生可有交我?”袁绍眉头一挑,好奇道。

    “主公!某以为,主公当起全军,全力攻打公孙瓒,即便不能灭其全军,也必然要损其无力南下!”沮授看了田丰一眼,这才回头坚定回道。

    “为何?”袁绍点了点头,又道。

    “卫宁出兵一万,非东进取广宗,信都,却是南下破魏郡,朝歌,若我与元皓先生所料不差,此军出奇非属于我冀州,反而是为了……袭兖州曹cao之后!河内!”沮授当即回话道。

    “哼……笑话!杨奉囚卫宁亲眷,天下皆知,君逼其反,卫宁又如何肯去救杨奉?就算卫宁欲救杨奉而伐曹,如今卫宁元气大伤,兵疲粮乏,既然要南下,却为何要犯我边境,惹我冀州雄兵?两面竖敌,这般不智,何人肯为?”审配冷笑一声,当即接口道。

    “倘若卫宁只欲讨伐曹cao,那固然是不会惹怒主公,但……倘若其害怕我军平定幽州,再挥师西进则另当别论了!”沮授同样回以一不屑冷笑,目视袁绍炯炯有神道,“此军破魏郡,而袭朝歌,去兵锋渐移,向邺城而来,分明便是要sao扰我军之后,使我军不得全力北伐,扰我心神!而我军既然不能全力相战,公孙瓒征幽州全军相抗,则使任丘之战,遥遥对峙,难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我军与公孙瓒难分胜负,则并州大安!”

    顿了顿,沮授又道,“同样……邺城多粮,想必,卫宁便是坐定打算,以邺城之粮秣填补军用,而解晋阳缺粮燃眉之急!倘若卫宁能驱走曹cao,再得河东,我军与公孙瓒持久相耗,此消彼长,我军日后要入并州,难矣!此为一石三鸟之计,虽凶,却是妙棋!最妙,便是卫宁不过用这区区一万人马,便能换取大量粮秣,甚至未来生存的空间与战机!”

    就在沮授话闭之时,田丰当即出列高声道,“还请主公催促全军鼓足军勇,先平公孙!”

    袁绍也颇为惊骇,如此说来,冀州军无论如何,都反而落在了下风之处。

    袁绍焦躁的来回踱步,半晌才道,“我意以文丑为大将,分兵一路,驱贼出境,再以全军齐心北伐,如何?”

    “不凝力而破敌,反分兵而弱己身……唉!如此,正中那出计策之人下怀啊!”田丰大叹,慌忙出声劝道。

    田丰这样说话,分明便是说袁绍计谋不智,袁绍脸色霎时阴沉起来,逢纪见机到来,当即道,“某以为主公所言甚是!文丑将军勇冠三军,要平一贼,定是轻而易举!”

    袁绍这才脸色稍稍缓和,再看田丰又要劝道,不由大手一挥,“我意已绝,勿需多言!”

    不出曹cao所料,在没有任何严令措辞,没有一兵一卒的增援,区区两个字的书帛,足够让夏侯渊明白了曹cao的心意。

    相对着徐荣咄咄逼人的进攻,夏侯渊也终于提起了足够的干劲,将端氏南下的道路挡得水泄不通。

    虽然伤亡惨重,而营盘也显得摇摇欲坠,可夏侯渊也不得不咬紧牙关死死挡住徐荣的进攻。

    而随着时间的渐渐推移,局势显然便从当初的恶劣情况下,渐渐有所好转。

    缺粮,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大忌。多少名将折戟在这上面,粮草的充裕与否作为一场战役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任徐荣如何韬略过人,也不得不在缺粮之上,低下高傲的头颅。

    曹cao能够以夏侯渊阻挡端氏与安邑之间的道路,却正是敏锐的眼光,看透了这致命性的弱点。

    信任终究是需要建立在长时间的合作关系与共同利益之下,徐荣的初来乍到,并能使陈宫放下心来,而徐荣作为投案状也不得不接受粮草被安邑方面控制的事实。

    却偏偏因为这样一个不得不为的东西,使得徐荣空有一身将才,而无处挥,曹军的避而不战,固守截断两城之路,恰好便是打在了要害之处。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来骁勇善战的凉州兵团斗志终于开始缓缓的溃散,而还不至于出现逃兵的原因,也不过是因为徐荣那百战不殆留下的巨大声望而已。

    而到了这般田地,徐荣自然也不甘坐以待毙,一方面加紧催促士卒不惜一切代价冲破夏侯渊的封锁,另一方面却终究开始为自己未来的道路开始了谋划。

    退兵平阳固然可以退避一时,但缺少粮秣,却也并非长久之计。自董卓灭亡以后,徐荣一身将才,数被掣肘,难有所为,不得不说这是他的悲哀。

    而在关中,还有李槯郭汜等候他自投罗网,定然是不能西进,在东方,所有诸侯皆对他们这些凉州旧部异常仇恨,想要寻找一块容身之所更是困难。尤其在这山东之地,遍地烽烟四起的情况下,更为凶险。

    本以为投靠杨奉,能够暂时得一处安稳之所,却不料,反而陷入了凶险之局。而摆放在徐荣面前的,似乎也只能再屈辱的投靠另外一名诸侯了。

    在战死与投降的徘徊之中,徐荣显然充满了不甘。他不怕战死,甚至这一直都是他的夙愿,可他却必须要为自己手下的两万信任他跟随他的儿郎负责,为他们的未来谋取一个平安的道路。

    但这必然要他背负起,再降的耻辱。

    却就在这个时候,徐荣几乎就要放下自己最后的骄傲的同时,来自北方的探子带来一个让他惊愕却又在意料之中的消息。

    晋阳卫宁起兵三万,以黄忠为先锋,南下河东。先趁虚进驻平阳,再破临汾,如今距离端氏已近在咫尺。

    而卫宁南下打的旗号,赫然便是驱逐曹cao,拱卫河东!

    不得不说,这个旗号还真让徐荣颇为觉得讽刺,自己镇守平阳,不正是为了防范这个不尊号令的“逆贼”吗?

    不提他暂时的容身之所平阳,已经被他人所得,卫宁南下,却让徐荣也看到了另外一条道路。

    杨奉病弱,几乎马上就会挂掉。陈宫毫无根基,倘若杨奉身死,必然难服众望,本来倘若曹cao入主河东,投奔他或是不二之选,但如今卫宁的介入,似乎让他看到了另外一条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