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二章 台上笑 台下哭(下)

第四十二章 台上笑 台下哭(下)

    “意见真没有,那时的风气也不一样,村里所有的人家,都教育孩子,衣服破点旧点没关系,缝好,穿着干净就行。

    这个风气一度走到了极端,我记得五年级下学期,就是亚运会后的那个春节,家里终于给买了件夹克衫,正月开学,我都不好意思穿在外面,而是在外面再套件旧衣服,而且,就我们班上,还有好些同学,当时都是这样做的。

    虽然平常过年的时候,看到有些人家的孩子,穿着新衣服,当时不是不羡慕,但也就羡慕一下而已,从来不会吵着跟家里要。

    甚至有几次,过年前,mama说,无论如何抽几块钱,帮我买件衣服,我都主动说不用,用来还债吧,”

    见台下的气氛又有点凝重,冯一平连忙补救,“你忘了?我可是乖孩子来的!”

    一句话,让不少人又露出笑来。

    “对,你是乖孩子,那你说说,你让父母最高兴事是什么?”

    “乖孩子,当然有很多,”冯一平继续自卖自夸,“呵呵,大家不要误解,我平时,其实都很谦虚,”

    “恩,不用解释,我们都相信,想到了你做的什么事,让父母最高兴吗?”

    “应该是我拿回家奖状的时候,”想了想,冯一平说,“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就往家里拿奖状,刚开始是优秀学生,后来就一直是三好生,头几次,家里还往墙上贴,后来就不贴了,连墙上的那些都不见了,我当时还以为爸妈对这些不在意。

    直到后来有一天,我在一个箱子底,发现了那一摞平平整整,用塑料纸小心包着的奖状,我才明白。他们是不想这些奖状,贴在墙上,烟熏火燎的,褪色了。或者是破了,”

    “呵呵,这些奖状,也是你乖孩子的佐证,”

    “其实。我现在想,这些奖状,对爸妈来说,不仅是意味着学校对我的认可,更好像是另外一种生活,对他们儿子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也就是更好生活的希望吧!”

    “我能理解,简单说,就是跳出农门,考上大学。在城里找个好工作,对吧,”女主持人说。

    “对,还是你说得明白,”冯一平夸了一句。

    台下,黄静萍情绪好了些,不过,金翎听了他这话,又撇了撇嘴,见了漂亮姑娘。总是忍不住口花花。

    “那在你印象中,父母做的让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最难忘的事啊,现在想起来太多,真不知从何说起。我想想啊,”冯一平真的低头想了想。

    “最难忘的事,我想应该是,爸妈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教给了我关于尊严的一些事,”冯一平说。

    “尊严。怎么说?”主持人不太明白。

    “在一般的认知里,自己的尊严,应该是不可触碰的,谁触犯了,你就会跟他拼命。

    但是,爸妈让我觉得,个人的尊严,有时候并不重要,当你为了一些事,把自己的尊严主动放下的时候,好像才更有尊严。

    比如,爸妈为了我们家,为了我的学费,为了给我治病,放下尊严,低着头弯着腰去找人帮忙的时候,我反而觉得,那一刻的他们,是最强大的。”

    说道这的时候,冯一平想起小学的时候,也是因为肺结核,爸妈先是四处借钱,然后轮流背着自己,在乡卫生院和镇医院之间往返的情景,眼圈也有些红。

    所以,他也就没想到,自己的这一番话,在整哭现场观众的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现在,连现场的好多男同胞都红了眼睛。

    因为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主动放下自己尊严的父母,当然是不知凡几,为人儿女的想一想,翻一翻自己记忆,总能找到这样的事情。

    冯一平是注意到了的,怎么回事?自己说的这些话,应该不是催泪弹啊,怎么总是这样的效果?“不好意思,让大家见笑了,其实现在来说,以前的那些日子,不管是苦是甜,现在想起来,其实都很温馨幸福。

    相信如果给大家一个选择,只要你愿意抛下今天物质丰富的生活,就能重温一遍年少时的时光,在坐的所有人,包括我,肯定都会毫不犹豫同意,大家说是吧?”

    回答他的,是一片掌声。

    哟,这么多人同意!冯一平也跟着鼓掌,他还瞎琢磨,我的这些话,会不会让台下的一些家伙,现在就开始写重生小说呢?

    漂亮的女主持人看了一眼台下,有些无奈,今天的这个采访,好像不是由她控制。

    不过,她们这样的大台,这样的明星栏目,采访之前,当然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从她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冯一平说的这些事情,还都是真实的。

    绝不是他发挥作家的专长,编造出来,博取大家同情的故事。

    只是,他说的这些琐碎,但真实的事情,确实很打动人。

    “听了你的这些事,我和大家一样感动,也很佩服,不过,我想,换一种角度来说,年幼时的那些困难的日子,其实对你来说,也是一种财富,它锻造了你身上一些优秀的品质,从而让你今天能有这样的成就。

    同时,这也说明,只要我们努力,不管多困难的情况,都有希望改变,”

    女主持人不敢再就这个话题讨论下去,匆匆的做了总结,并转移到下一个大家应该很感兴趣的话题,“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地道的成功人士,你对成功,是怎么看的?另外,今天到场的,有不少和你一样的大学生,你有哪些经验,可以向他们传授?”

    “我这点微末的成绩,怎么称得上成功,又哪好意思对大家谈经验?”冯一平说了一句。

    他这真不是谦虚,只有后来的那些首富们,才有资格到处宣讲这些。

    当然,他这谦虚的话,让在场的观众,对他的好感度,又上升了一些。

    “那就说说你的一些体会,”

    “那行,就我个人而言,比如我大学毕业,走上社会以后,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能在城市里买一套房子,再买一辆家用的车子,一年里,还有闲钱和时间,带着老婆孩子,在国内旅游一圈,隔个几年,还能去国外走一走,我觉得,这就算是成功。”

    “我怎么觉得你这说的是美国的中产阶级?”女主持人笑着说。

    “对,其实就是参照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来规划的,我想说,如果人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那我们的国家,到时肯定已经是发达国家。”

    “那关于创业,你有什么要和大家分享的,估计在坐的不少人,都想听听你在这方面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创业,首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一开始就把目标定的太高,最好是有什么条件,就做什么样的生意,当然,更不能怕吃苦。

    在这一点上,被誉为东方犹太人的温州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

    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他们一无资金,二无技术,就在路边摆个小摊子,哪怕是修鞋擦鞋呢?等赚了点钱,再租个店面卖鞋,生意再进一步,就建个工厂生产鞋,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的发展。

    我们家也是这样,那年收了板栗之后,我爸妈先是把家里的年猪买了,变现了几百块钱,然后带着自家,和在村里其它人家赊来的几百斤品相好的板栗,到了省城,卖糖炒板栗,顺带卖早餐。

    当时想得很清楚,就是这个小生意做不成,或者不赚钱,家里也能承受得起。

    他们每天晚上要忙到12点以后,才能把准备工作都做好,把板栗挑好洗好,把面和好,把豆浆磨好,早上5点又要起床,蒸上一些包子,把煮好的豆浆装袋,再匆匆吃几口饭就出门。

    整个白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顶,都推着改装过的三轮车,在我们省城大学城那一块转悠,中午饭就是留下来的两个包子,等到晚上九点多,才赶到租住的地方……。

    就这样辛辛苦苦一年多,总算存了点钱,然后就租了个店面,开面馆,再存了些钱,就开了一家分店……,就这样走到今天。”

    女主持人见台下的情况好像又有点低沉,又急着转移话题,“现在的你,物质生活应该很丰富,你能不能跟大家谈谈,你对钱,是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