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国崛起1900在线阅读 - 第六百八十五节 没见过世面的俄国妞

第六百八十五节 没见过世面的俄国妞

    莫斯科的女学生嘉丽娅和丽达非要跟着杨潮,她们摆出一副死忠粉的态度,要是杨潮不带她们走,她们就没有活下去的价值了。·

    虽然知道史达林是别有用心,但杨潮还是带走了她们,还一人给她们一颗大钻石,给了嘉丽娅蓝色的钻石,给丽达的是粉色的。

    身边跟两个信仰坚定的革命女学生,其实还是挺刺激的,如果她们没有收到专业训练,那不是杨潮有问题,就是史达林有问题。

    但这是一个象征,一个杨潮和史达林和解的象征,他不但去了莫斯科,还带走了两个崇拜者。

    全世界都是史达林在杨潮身边安插了间谍,那么全世界都觉得中国跟苏俄联系紧密。

    因为西方国家绝对不会把这两人当成间谍,杨潮对外也宣称是俄语翻译和贴身秘书。

    西方人至少会知道,中国高层跟苏俄高层之间的信息往来是畅通无阻的,这确实也是杨潮的目的,他需要随时能跟史达林通知搭上话。

    至于自称高中学生的二人的美妙年轻的身体,那只是附加品,买一送一而已。

    杨潮的专机从苏俄直接飞往德国。

    这才是他这次出行的重头戏,目的地是德国。

    因为柏林奥运会快开幕了。

    杨潮本来不打算参加奥运会的,他很清楚,中国人此时参加奥运会,估计是自取其辱,恐怕连一块金牌甚至连一块奖牌都得不到。

    杨潮可没有兴趣搞奥运国家工程,除了香港的足球水平较高之外,中国在所有现代运动领域中都没什么强项,即便是大学教育,杨潮也是十分支持美国人的通识教育的,每周老师开列好几本厚厚的书单,让大学生必须读完,还要写出详细的读书心得,让理科生阅读大量的人文书籍,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可这样一来,就没人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了。

    因此中国教育哪怕到了大学阶段,对体育也是比较忽视的。·

    在义务教育阶段,新派教育工作者恨不能把自然科学知识一天之内就塞进中国学生的脑子里,老式教育传统更是不注重体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培养的是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两派合流,加上望子成龙的家长的逼迫,中国学生从小就花费比别的国家多得多的时间学习知识,哪里有体育传统。

    所以中国体育是目前最落后的而一个领域。

    杨潮也不是没想过要改善,可是中国教育始终是一个追赶着,潘逊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这才多少年啊,满打满算从他22年当政起也不过十几年时间,培养出一代人而已,那里有机会面面俱到。

    可是对于体育也是有重视的人的,中国是一个自由的国家,自由国家的人的思想也是自由的,因此盛产社会实践家,张謇这样的,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来改变国家的人比比皆是,教育界也有不少,比如张伯苓。

    这家伙还是一个体育爱好者,当年中国还是弱鸡的时候,他认为中国弱是弱在身体,因此他办教育的时候,非常强调体育,在他创办的南开教育体系中,体育课程非常丰富,几乎引进了一整套现代体育项目。

    于是他也热衷奥运会这种国际体育竞赛项目。

    杨潮组阁的时候,除了替换了上一任农商部长,换上了周学熙这样的拥有丰富的从商经验的任务外,在其他各个部门也都热衷于引进在社会上证明自己成功的人物,而不是太喜欢官僚出身的官员,所以教育部长就请了张伯苓来当。

    张伯苓自然欣然赴任,他还想把他的教育理念,推广到全国呢,但可惜的是时间有限,他还没来得及全面推广他的现代体育教育,甚至还没有完成第一节全国学生运动会的工作,结果就遇到了奥运会。

    但他觉得奥运会是一场他宣传体育教育的好机会,于是非常坚决的推动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但杨潮根本就不热衷,所以直到很晚的时候,中国都没有报名参加奥运会,可是中国现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不可或缺了,纳粹不可能忽视中国,没有中国参加的奥运会,世界影响力是会受影响的,所以纳粹发出了邀请。·

    杨潮很清楚纳粹是想借这次奥运会证明他们的种族优越论的,而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体育可能是排在最末尾的,去了只能反衬纳粹运动员的优秀,因此第一时间杨潮是拒绝的,可是他很快就改变了主意。

    纳粹的种族主义非常严重,中国的民族主义同样强烈,随着这几年国力的强大,年轻热血的民族主义分子对国家对外政策时常不满,大国沙文主义情绪严重,如果能通过这次奥运会打击打击盲目的民族情绪,将他们的视线转移一下也不错。

    民族主义虽然不能定义为坏的东西,但却有盲目的成分在里面,自高自大,自负傲慢,就好像西方人打开中国国门之前,中国知识界那种tian朝上国的思想一样,自信当然好,总比崇洋媚外思想要好一些,可是自负到把自己封闭起来那几过了。

    所以杨潮是要打击一下这种歪风邪气的。

    同时他也想发展体育,正好借此机会刺激一下民族情绪,让他们看看中国在体育上有多么落后,生出紧迫感才好追赶。

    到了柏林,在当地政府安排的酒店下榻,杨潮很有兴致的陪着嘉丽娅和丽达两个信仰坚定到淳朴的苏俄妞见识一下柏林的花花世界,尽管在纳粹的统治下,也不鼓励奢侈消费,柏林的时尚商品远比不上巴黎,但跟封闭的苏俄一比,那也是两个世界一样。

    两个十八岁的小丫头当即就被柏林的繁华惊呆了,她们难以想象德国人买收音机竟然不用排队,竟然还有特供商店才有的化妆品等奢侈品,她们可不是苏俄小老百姓,她们也是有一定的特权的,知道苏俄的特供商店,也常去哪里,可是她们想象不了,柏林的百货商店,竟然比苏俄的特供商店物质还要丰富。

    但杨潮却说:“德国的百货商店还真是单调,等到中国了,带你们去上海的百货大楼看看,哪里就是全世界。”

    纳粹强调节俭,虽然解决了就业问题,被认为创造了经济奇迹,但别以为德国人真的有钱,德国人的生活水平真的有多么高,纳粹上台后是严格限制最高工资限额的,当然也给最低工资做了保障,但他们的工人人均工资周薪才6.95美元,平均一天不到1美元,罗斯福新政中美国法定最低工资是30到40美分的小时工资,每天最低工资在2美元以上。

    中国是日薪一两,现在的比价在2.5美元,因此中国最低工资都是德国平均工资的2到3倍,纳粹经济上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但那指的是就业率,而不是工资收入水平,在一个强力政府运作下,解决就业问题其实并不困难,但强权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提高国民的人均收入。

    要提高人均收入,往往要让某个国家整个产业体系站在高端,这样才能取得高额利润,推动整个国家的产业升级,这不是一个强力政府短短几年就能够做到的,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功夫。提高人均收入,还意味着,整个物质财富的分配向平民倾斜,发到个人手里的多,留在资本家手里的少,这对于一心想要扩大投资,发展德国工业规模的纳粹,也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纳粹采取的措施是,限制企业开除工人,同时压低工人工资,既保了就业率,还要求大部分物质财富,变成资本家手里的投资,而不是变成老百姓嘴里的消费。至于那什么让普通工薪阶层也能出国休假,确实十分有宣传鼓舞力,但大型游轮是纳粹建造的,度假区是纳粹建造的,让人挤人在游轮上,这些措施都大大降低了成本,反正美国人很不喜欢纳粹的度假旅游,他们认为人挤在那种船上,跟牲口没什么两样。

    总之,纳粹的措施就是,用各种方法,欺骗也好,压迫也好,从精神和物质上,控制了工人,在他们掌权三年后,德国工人分配的收入,比他们上台前的56.9%降低到了53.6%,资本也企业收入却从17.4%上升到了26.6%,同时美国工人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例是80%左右,中国也在70%。

    相比克扣工人,杨潮更愿意通过老百姓的储蓄,来转化为投资,而不是直接把钱分配给资本家,当然杨潮没有采取特殊措施来进行分配调节,基本上遵从了市场原则,让资本家和工人博弈。

    德国工人降低的工资数量不大,同时得到了稳定的工作,相对于以前朝不保夕的生活,他们是很满足的,不是德国人容易满足,而是他们之前的心理预期太低。

    不过企业增加的收入,少部分从工人手里得到,更大部分则是从商业系统中得到的,相比于严谨的工业制造,显然商业更需要自由的环境,纳粹的政策对商业的破坏太大,阿道夫还曾经宣称要把全国的百货业收归国有,然后出租给所有的小商人呢。

    虽然他没有那么做,但是德国商业确实在萎缩,因为纳粹对商业的干涉越来越大。他们组建了控制工人的劳工阵线,将所有的工会系统纳入其中,德国其他工会要么听从纳粹的劳工阵线的,要么就是非法。

    劳工阵线收取会费,还组织各种募捐,和购买国家债券的活动,占据德国人不到7美元周薪的30%以上,劳工阵线用这种方式,从工人手里收钱,然后建造了大型游轮,然后拉着工人去度假,取消了所有中间环节,因此价格极其低廉,但同时也大大打击了商业收益。

    所以相比工业的蓬勃发展,德国商业并没有什么起色,顶多是维持过去的水平。

    就这样的商业,也被苏俄的精英赞叹,显然这两个苏俄间谍美女,是没见过世面世面的女人。

    德国商店中的廉价商品杨潮可不感兴趣,他很快被报纸上刊登的一则消息吸引了。

    一家捷克汽车制造商起诉德国大众汽车侵犯了他们的汽车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