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学问还没丢
苏厨正文卷第一千零五十八章学问还没丢第一千零五十八章学问还没丢 一名档头拱手道:“都监,要不要跟陛下说一声?” 郑穆将资料收起来:“先归档,朝中的这些官啊……辨采风向都快成精了,这回只怕又要挨打脸……” 说完自己都不由得楞了一下,咦?我刚刚为什么要说又? 五月,乙丑,合门上奏:“每年酷暑的时候,陛下都御后殿,便于决事。这个时间段,请从五月一日开始,到七月终结束。 如果这段时间内,陛下有意御前殿,便由合门取旨,即放朝参。” 赵顼下诏:“先皇勤渥忧劳,未闻因寒暑而不亲事者,诸卿虽是爱君,然朕不敢稍懈政事,还依旧例,三伏内仍御前殿。” 群臣大为感动,我皇宋圣君就是不一样啊,不像那辽国昏君,成天就知道打猎避暑,鄙视之! 无数歌功颂德的马屁文章送上,赵顼心底偷着乐,前殿如今已经完成埋管工程改造,地板下和墙体内都有水流通过,冬暖夏凉这种事情,就没有必要公诸于众了吧? 五月的祭地仪典,虽然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是也算是各方都比较满意的大礼仪了。 仁英两朝行合祭之礼,于典章不合,这是保守派大臣们最见不得的地方,每年都要奏一次。 如今陛下行尊天亲地之义,恢复分祭旧制,亲行大礼,尤其是在方望之事上,处理得非常妥当。 所谓方望,就是祭地之后的从祀问题。 所谓“天地之神,自得用类,以礼从祀。” 但是关于祀地的从祀,历史记录之上“未有显据”。 如今要分天地,增加夏天里边的大礼节,不能搞得祭天的时候一大堆,祭地的时候孤零零不是? 因此王珪上书,要求“以伦类求之。” 最后赵顼下旨:“朕惟先王制行以赴礼,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 “属有尊亲之殊,礼有隆杀之别。故远而尊者,祖,则祀于郊之圆丘而配天;迩而亲者,祢,则祀于国之明堂而配上帝。” 接下来就是一个包含逻辑的问题了。 “故天足以及上帝,而上帝未足以尽天。故圆丘祀天则对越诸神,明堂则上帝而已。” 接下来就是一个归纳问题——“故其所配如此,然后足以适尊亲远迩之义。” 祭祀这样安排是有其目的的,就是为了尊亲,远迩,让各自在各自适合的位置之上。 最后定下决策。 历代以来,合宫所配,要不取意于经典,但是诸经却过于紊乱。 要不杂以先儒之说,却又因陋昧古,不通情理。 “朕甚不取。” 因此只能从目的和情理出发,今后祭地,只将父亲的灵位从祀于明堂,一人以配上帝,其余从祀群神,悉罢。 对于这一朝来说,就是祭天配仁宗,祭地配英宗,这才合情合理,返璞归真。 群臣拜服,陛下思路如此清明,皇宋之福啊…… 这个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元丰三年的夏祭进行得有条不紊。 不过苏油还是准备了大量的防暑药品,还动用了天师府和大相国寺的力量,中间出了些小事情,可还是算支应了过来。 而祭祀刚刚结束,职方员外郎邢恕上书,要求减少如今的官办小学中,数算和天文的内容,理由和之前蔡确对赵顼建议时的如出一辙——天文研究容易为jian人利用,蒙蔽百姓,造作异端,图谋不轨。 这个理论一时之间还挺有市场,因为禁天文之学,在中国本身是有历史的。 王珪出列上奏:“陛下,禁民间天文之学,非自我朝所始,《晋书·武帝纪》便有记录,‘禁星气、谶纬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