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逍遥江山在线阅读 - 1217章:宁可战死,不为人擒

1217章:宁可战死,不为人擒

    期间他也暗暗打探了一番,一切如他所料,汉王果然不堪一击,开始听说薛禄等率军,攘臂大喜,以为容易对付。后来获悉皇帝御驾亲征,又害怕起来。当时有人从乐安前来归附,皇帝厚赏他们,命其回去晓示其他人。又写信给朱高煦说:“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诛,成于伍被。而今六师压境,汉王你马上交出首倡谋反之人,朕便可免除你的过失,恩礼如初,不然,一旦被擒,有人会将你看成奇货,捆绑起来献给朕的,到那时你就悔之晚矣。”

    征讨大军前锋到达乐安,朱高煦约定次日清晨出战。宣宗命大军在寝苌上吃饭,星夜兼程,御驾停留乐安城北,军营堵住乐安四城门。贼军据城而守,王军发射神机铳箭,声震如雷。诸将请求立即攻城,宣宗不许。再下诏谕示朱高煦,可他均不作答。

    其时城中许多人都想捉拿朱高煦献给宣宗,朱高煦十分恐惧。便秘密派人到宣宗所驻帐幕,表示今晚辞别妻儿,便马上出城认罪归降,宣宗允许。当夜,朱高煦将兵器及叛逆谋反来往的书信全部焚毁。第二天,宣宗移驻乐安城南。朱高煦准备出城,王斌等极力劝阻说“:宁可战死,不为人擒。”

    朱高煦哄骗王斌等重新入宫,然后偷偷从小路出城拜见宣宗。群臣请求将其处以正典之刑。宣宗不同意。只是以弹劾奏章晓示他,朱高煦叩首说道:“臣罪该万死,唯听陛下之命。”

    宣宗命朱高煦写信召其诸子,余党全部就擒。宣宗赦免城中守军之罪,协从者也不予问罪。命薛禄及尚书张本镇抚乐安,将乐安改名为武定州,然后班师回朝。

    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在西安门内建造房屋,将他们禁锢于内。王斌等均被处死,只有长史李默因曾进谏而免死,被贬谪至口北为民。天津、青州、沧州、山西诸都督指挥相约举城响应者,事发之后相继被诛,共六百四十余人,那些故意放纵与藏匿反贼而获罪被处死或戍边者达一千五百余人,被编为边民者达七百二十人,而他因早一步离开,竟不在名单之内,让他暗叹汉王不足为谋之余,又有几分侥幸,若非如此,依着汉王的性子,依旧会兵败,自己的下场,只怕与那王斌、潘天师无异了,想到此处,到觉得不算太坏。

    只是中土终究不敢回去,如此竟在这地方呆了一年之久,本以为这辈子怕是要老死云南了,没想到该来的始终是来了。

    “你们是为了汉王叛乱而来的吧,我跟你们走,我这位本家兄弟,可不知情,你们不必连累他!“徐朗站起身来道。

    “读书人还有这份义气倒也难得?“杨峥点了点头:”汉王,汉王之乱不是评定了么,还有他什么事,莫非这里还有汉王余党?“

    一听这话,徐朗暗叫了声糊涂:“汉王之乱已经平定一年之久,此事有皇帝亲自过手,该杀的乱党都已经杀了,这会儿若还有个漏网之鱼,岂不是打皇帝的脸么!“

    “徐朗啊,徐朗,想不到一辈子为人算计,到头来却被别人给算计了,果然是报应啊?“徐朗自言自语的骂了几声。

    杨峥看他吓的不轻,呵呵一笑道:“许军师不必紧张,我们是朝廷官儿不假,可不是为了军师而来,堂堂汉王已经灰飞烟灭,难不成走漏了一个余党,还能为他报仇不成?”

    徐朗虽将信将疑,可杨峥神色淡然,不似说谎,不免有些疑惑,道:“你等既不是为汉王一事而来,何以知晓老朽的名号?”

    杨峥看着徐朗一张俊朗的国字脸微微有些变色,嘿嘿一笑道:“徐军师好糊涂,你既知道我们是朝廷官员,便应该知道军师的两篇《进白龟表》吧,这两篇表文,可是大大的有名啊,当今圣上留心文字,凡俪语奇丽处,皆以御笔点出,别令小臣录为一册,本官是对徐军师的大名可是早有耳闻,后来有幸去了一趟乐安洲,在汉王府邸上见过军师的伟岸的英姿,便记住了军师相貌,想不到今日能在这里遇见!“

    徐朗对自己的才学还是听自负的,当日他为汉王撰《进白龟表》、《再进白龟表》、《再进白龟赐一品俸谢表》等并献于朝中,视为祥物,“上又留心文字,凡俪语奇丽处,皆以御笔点出,别令小臣录为一册”,朝中文官武将莫不是对他的文章大为赏识,几篇表文也是名动京城,但凡是京城的官儿没有不知道的,所以,杨峥如此一说,他顿时放下了心来。

    但随即又提了起来,常言道:“官字生来两个口,舌头无骨任你拗。这天下最不能信的便是当官的话儿!“

    “大人既不是为汉王叛乱一案而来,那学生敢为大人,此番来云南所为何来?”

    杨峥笑眯眯的道:“不瞒军师,正是为你而来!”

    刚刚放下心来的徐朗立即跳了起来,一双三角眼思思的盯着杨峥道:“大人此话何意?”

    杨峥倒是没想到对方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微微楞了一下,微微推开护在一旁的沈艳秋,道:“军师太紧张了,我是为军师而来不假,可也不是为汉王一事而来?”

    徐朗哼了声道:“大人的话让学生如何相信?“

    杨峥呵呵一笑,伸手指着高航道:“这位大哥如今是锦衣卫千户,若朝廷当真要抓了军师,他为何不动?“

    顿了顿又伸手指了指黄福道:“这位是如今的工部尚书。安南属明时期,任首位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兼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黄福,黄大人……?“

    这下不仅是徐朗满脸惊讶,便是徐坤也是张大着嘴巴,望着黄福,河口县与安南接壤,安南的一切,整个云南,河口县最为清楚,黄福在安南开源节流,努力减轻人民负担,深受众望,黄福在的时候,交趾大治,人心悦服,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成为明朝有名的新治之邦,黄福的名声不仅在安南老少妇孺皆知,便是这云南的河口县也是无人不晓,一听刚才呵斥自己的是黄老大人,徐坤藏在心头的那点怒气顿时消失得无隐无踪,惊喜的道:“老大人前来,莫非是为了安南一事?”

    “此人倒也不算太蠢!”杨峥撇了嘀咕了声。

    徐朗心头一动,河口县是安南的接壤支出,从这里入安南最近,再者,当初自己只身前来云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杨峥纵有锦衣卫帮忙,也未必知道,再者,就算是抓自己,带一个锦衣卫就足够了,没必要带上黄福这么一个年过六旬的老头,经过徐坤的这么一提醒,他顿时放下心来。

    杨峥看他脸上变化几番后,终于趋向于平静,便知道他已经看出了其中的奥妙了,道:“想来军师已经看明白了?”

    徐朗倒也不含糊道:“明白是明白了一点,但也不太明白?”

    杨峥道:“此话怎讲?”

    徐朗道:“学生看得出,大人此番前往之地是安南,目的也必然是为了应付黎利一事,否则没必要带上黄老大人了!”

    杨峥倒也不否认,道:“的确如此!”徐朗皱了皱眉头,道:“可学生又不明白了,大人既是去安南,为何说是为了学生而来?“

    杨峥哈哈一阵大笑道:“军师在汉王府屡次为汉王献上计策,让本官好生佩服,对军师也心生仰慕之意,此番前来可以说是为军师而来,也可以说不是?一来,本官赶往安南不加,二来本官并不知道军师在此地……?”

    徐朗这会儿已经信了杨峥的话儿,但还有些不太明白,看了一眼杨峥道:“学生糊涂,不知大人此话何意?“

    一旁的高航看不下去了,道:“这还不明白,我家兄弟的身旁缺一个出谋划策的人,而军师就是这样的人儿,想让军师做个幕僚?“

    “幕僚——?“徐朗默默叨念了声,心头一动,抬头看了一眼杨峥问道:“不知大人如今身居何职?”

    杨峥知道这是徐朗对自己的拷问了,要说幕僚,虽不是什么大官儿,却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的,这还得从”官僚”一词讲起。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官场上,向来有一种把各级衙门行政官员通称作官吏或官僚的习惯,其实严格地说,官与吏有区分,官与僚也有区别。商周时代,僚的含义略近奴仆,所谓”僚者,劳也”;入秦汉后,僚又转换成僚属的意思,比如《三国志•;魏书•;王观传》云,王观”治身清廉,帅以下俭,僚属承风,莫不自励”。很明显,这个”僚”就是主官属员的概念,由这个概念对应一那么”僚”字前面又何以加个”幕”字呢?原来”幕”本是帷幄的通称,古代时,天子或将帅率领部队出征,治无常处,就以在野外搭起的帐篷作为指挥部,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就是缘于此。起先是幄幕被称为幕府,后来高级一点的军政大员官署,也都被叫作幕府了。从秦汉直到隋唐,凡一个方面的军政主官,都有按一定程序自行聘用秘书、参谋、副官性质佐员的权力,这种人就可叫作幕僚了。

    ^^^^^^^^^^^^^^^^^^^^^^^^^^^^^^^^^^^^^^^^^^^^^^^^^^^^^^^^

    第四更了,想来诸位也看到了小景的努力了吧,嘿嘿那就送上月票,送上你们的订阅吧!感激不尽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