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辩
李隆基的好奇,是在李清预料之中的,高力士在旁边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其实无形中帮李清打开了话题。 李清暗中瞧了高力士一眼,不知道对方为何想着帮自己。说实话,历史上对高力士的评价还不错,李清对高力士的印象也很好,两人虽然没有见过几次面,但不多的数次来往中给对方的印象还算可以。 在高力士眼中,这个贵为侯爵的长公主义子李清年纪轻轻却才华横溢,性情沉稳低调,不似长安城那些权势之家的年轻子弟飞扬跋扈、无法无天。 “能够盈利,是因为最近有一个新的盈利渠道,就是广告。专门辟出了两个版面,用来介绍长安城中的一些商家的货物、新开的酒肆、邸舍等,给长安百姓提供此类的信息,以方便百姓获取相关的消息。报纸对那些想把自家的货物推广给长安百姓的商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些费用用在报馆的运转上面,维持报纸的正常运作……” 宣政殿中,李清侃侃而谈,流畅而从容,对此像是已经胸有成竹。殿中诸人,李隆基、李林甫、李适之、高力士等人默默地看着,想着,对于广告这个新奇事物做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固然有人心中对此颇为赞叹,也有人并不以为然。 李隆基听李清说完,笑着说道: “朕倒是没有想到李清竟然还有经商理财的头脑,看来刚才所说的对算学有些研究还是谦虚的说法。” 李清拱手道: “广告一事并非微臣一人之计,报馆之中刘晏、王和之等人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报馆财政的顺利运行,两人是出了很大力的。” “这两人是何人?”李隆基问道。 “回圣上的话,两人都是外地来京赶考的贡生,微臣偶然之间与他们相识,欣赏其才华,正巧两人因家世贫寒,于是把他们请过来帮着一起办。” “能有此想法,倒也是理财的人才。” 李隆基赞道。 “王和之二十许,刚来长安一两年,微臣也是因为刊登了一首他的诗词后才认识的。臣斗胆,刘晏此人,圣上之前应该是见过的。” 李清接着说道。 “哦?朕怎么没有印象?”李隆基疑惑道。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刘晏幼时曾在圣上面前作此诗。” 李清提醒道。 李林甫见此,暗中皱眉,没想到李清竟然在圣上面前推荐起了人,正要阻止时,李隆基恍然笑道: “哦,是当年在朕面前作‘正’字的孩童。这……应该有二十年了吧。朕记得当时这刘晏才思学敏,被誉为神童的,难道现在还没有考中进士么?” “刘晏家道中落,耽误了科考,不曾考中。” 李清说道。 “这样想来,朕只知道他诗书才学不错,没想到对理财也精通。”李隆基看着李清说道: “待朕有空宣召他入宫,朕想看看当年的神童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李清躬身应了。 李隆基想着李清刚才说所的广告一事,又想起朝廷也有自己的报纸,于是点点头,转头看向李林甫,迟疑地问道: “官报上面有没有可能也学一下的做法?” 在李清述说盈利的时候,李林甫一直没有说话。 上面的广告,李林甫也是关注的,毕竟每天一期的给官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现在已经能够做到五天一期,销量也平稳在三万份,而每期的销量是两万份,这样算下来,总的销量要远远超过。而在消息的及时性上,除了一些独家的涉及朝廷动向的新闻,的新闻及时性大打折扣。现在长安城的百姓提起报纸第一个想起的就是。 官报每期的成本开销都在数千贯,以此类比,的花费更要数倍于。李林甫一开始也困惑李清如何支撑这样一个庞大的报馆的运作,派人调查之后才知道了广告的作用,李林甫虽然对有些看不上,但是也不得不佩服李清的商业头脑。 此前报社也向李林甫提议过是不是也学李清开辟出专门的广告版块增加营收,李林甫深思熟虑后给否决掉了。 是官报,代表的是朝廷,作为官方报纸的怎能够替商贾们进行宣传造势? 虽然这时候的商业活动已经极为发达,长安城中很多世家也都有自己的商事产业,然而此时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甚至于有些被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