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乡试寇准拜座师
不久,萧国良就给萧逸然聘来一位老儒,宴请西席之后,则是萧逸然的拜师仪式。W当萧逸然来到客厅,见父亲萧国良正陪着一位六十岁左右,精神矍铄的老者话。见女儿进来,萧国良对萧逸然道: “然儿,此位乃当今名士寇湘老先生,乃后晋齐王开运二年状元及第,如今赋闲在家。寇老先生不仅博学多识,而且精通琴棋书画。然儿快快拜见。” 萧逸然万没想到,父亲请来的先生竟然是州志中记载的寇湘,急忙上前,屈膝一礼,然后端起几上的茶盅,双手捧着送到寇湘手里。 又屈膝一礼,口称: “先生。” 寇湘接过茶盅,轻轻喝了一口,放回几上,两眼看着萧逸然,对萧国良道: “久闻令爱聪慧之名,今日一见,果然端庄娴雅,可知传言非虚。” “先生谬赞了,外间传闻不足道也。” “萧大人不知,我寇家祖传清鉴之学,观人之貌,便知人品才学。令爱年纪,已是满腹经纶,一身书卷之气。若是位公子,将来前途定不在萧大人之下。” “先生,逸然曾读过州志,知道先生仙居下邦,怎么会到华阴来呢?” “呵呵,赵宋立国之后,我便游历天下。下邦家中儿女均已成人,不需老夫关照。此来华阴,也是受好友之邀,适逢萧大人聘西席。实话,老夫可是慕名而来啊。” “先生笑了,逸然能有何名声,只望不让先生失望便好。” 自此之后,寇湘便在萧府住了下来。每天上午教萧逸然一个时辰的琴艺,下午教萧逸然一个时辰的棋艺。半年之后,又开始传授萧逸然画技。至于书法,则是萧逸然从每晚必练的。在寇湘的指导下,也有长足的进步。 一年后,是太平兴国四年,萧逸然八岁。这年秋天,八月十七,又是三年一度的乡试时间。萧国良作为一州之长,自然是乡试的主考官。所有经萧国良手下考中的举人,均为萧国良门生。 从八月十七,一直到八月底,萧国良一直忙于乡试,等放榜之后,又不得不接待前来拜望座师的举子。在众多举子中,有一位十八岁,名叫寇准之人。当寇准前来知州衙门叩拜萧国良时,萧国良怎么看,都觉得寇准有些眼熟。再看寇准的籍贯,也是下邦人士。不由问道: “寇准也是下邦人?” “回萧大人,学生正是下邦人士。” “下邦有位饱学之士寇湘,寇准可认识?” “回萧大人,那是家父。” “什么?!” 萧国良虽然猜测寇准应该和寇湘有些关系,毕竟寇姓不多。却万没想到寇准竟然是寇湘之子。 “令尊现在何处?” “令尊去年出门拜客,至今未回。也没有片纸只字寄往家中,学生也不知家父现在何处。” “呵呵。寇准稍等。” 萧国良呵呵一笑,回头对下人吩咐道: “去请先生过来。” 不一会,寇湘在下人的带领下,来到客厅之中。寇准一件父亲寇湘竟然从知州府衙中走出来,来不及惊讶,先紧走几步,来到父亲身前,跪倒行礼。 “父亲大人在上,孩儿寇准有礼。” “不错,我已经看过乡试榜单,知道你中了头名。” “寇老先生请坐下话,寇准也坐。” 待下人上茶后,萧国良才开口问寇湘: “老先生瞒得下官好苦啊。” “萧大人见谅,并非老夫刻意隐瞒,实在是没有机会提及。乡试之前,曾算计过,知道准儿应该会参加今年的乡试,本想给萧大人透露一二,只是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当,乡试之时,怕给人留下口舌。” “寇老先生可真是放下的下,令郎参加乡试,怎么也是大事,竟然不管不问。” 萧国良笑笑道。 “儿孙自有儿孙福,如果腹中无书,就算过问又能如何?” “不知父亲在萧大人府上所为何事?” “为父现在是萧大人的西席。想必你们也听过,萧大人府上有位聪慧异常的姐吧?” “是的,父亲。” 寇准又转头对萧国良道: “坊间早已传开,萧大人府上姐不论才学,还是品行,均是无人可及。” “怎会有如此传闻?” 萧国良对此有些纳闷。 “不仅如此,还有人传,姐在太仓时,曾经帮助萧大人断过那道无头公案。” 萧国良听完,只是笑了笑,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 “以姐的才学和机敏,未必是空xue来风。是不是,萧大人?” 一年以来,寇湘和萧家人都已相熟,话也相对随便了一些。尤其萧国良等人,无不对寇湘的才学十分钦佩,所以从不和寇湘讲什么规矩。 “然儿的确是出过主意。” 三人谈的倒也投机,中午,萧国良留父子二人一起用了午饭。席间,还让萧逸然出来,见了见寇准。 “学生寇准见过姐。” “逸然有礼。” “然儿是老先生的学生,寇准乃是为父的学生,你们以后就姐弟相称好了。” 两人听萧国良如此,又重新见礼,彼此以师哥师妹称呼。 “寇准,明年开春参加春围,对你来该是探囊取物般容易,准备何时动身前往京城?” “萧大人,父亲,我想回家和母亲大人商量后,再做决定。” “也好,回去告诉你母亲,腊月初为父就回去了,在萧大人这里一切都好,无需挂念。” “老先生这是何意?明年还来教导然儿吗?” “呵呵,萧大人,恕老夫直言。不久,萧大人就会另有升迁。就算老夫有心继续教导逸然,怕也是有心无力了。游历多年,也该回家陪老妻共度余年了。” 萧国良听完,有些怔怔地看着寇湘。 “萧大人无需疑惑,这次升迁之后,萧大人还另有际遇。只是,十年之后,萧大人最好寻好退路。” “不瞒老先生,国良早有归田之心。” “哈哈,为时尚早,为时尚早。十年之后再急流勇退,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