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釜底抽薪没船渡,火炮专家孙元化
袁崇焕若无其事地离开了,出了驿站,他立刻命令祖大寿把辽西海湾的船,尤其是觉华岛上的船,全部收了起来,不论船只大小,不论官员渔民,一律不准私自出海,违者严惩不贷。 杨乐这些天一直很纳闷,一连十几天,宁远渡口海岸线上竟然一艘船都没有。这是一件很蹊跷的事情。因为这里与对面的觉华岛隔海相望,不足十八里远。觉华岛作为军事重地,明朝于其上以国宁府督设水兵,由游击金冠统领。其作用:一是守卫岛上的粮料、器械;二是配合陆师进图恢复辽东失地;三是策应宁远之城守。 天启六年(1626)年,宁锦大捷,袁承焕虽然击退了皇太极,却是惨胜。皇太极进攻宁远失败,撤退时正值隆冬,海面被冰封住,后金骑兵履冰驰进,从靺鞨口登岸,攻入囤粮城北门,猛烈厮杀,冲进城中。觉华岛上明军7000余名和商民7000余丁口都被后金军杀戮。游击金冠阵亡。 如今觉华岛重新建设,组建了海军,不可能没有船舰巡逻经过。而且杨乐原本的计划就是从这里坐船去觉华岛,然后再转乘去皮岛。略微思索,他便知道肯定是袁崇焕做得手脚,好一招釜底抽薪之计,既断绝了自己去皮岛的路,又能让皇上留在宁远。 说不定现在袁崇焕已经在去皮岛的海面上了。想到此处,杨乐心急如焚,匆匆来到了诸葛师的住处。诸葛师虽然是他的军师,但没有明面上的官员身份,只能和士兵们一起驻扎在校场之上。 诸葛师摸着山羊胡须,不紧不慢地给杨乐沏了一杯茶水,笑道:“将军莫急,既然我为您的智囊军师,连这点儿小事都考虑不周,恐怕会惹人耻笑。” 杨乐眼睛一亮,急切道:“军师有何良策或者知道哪里有船只,赶紧告诉我呀。” 诸葛师呵呵一笑,道:“将军只管回去品茶听曲。现在离开春已不远,再等些时日,等海上冰冻完全化开,自然会有船来接应。” “可……袁都督说不定已经出发了,我怕再迟就来不及了!” “如今海面冰冻虽然化开变薄,如此行船,毕竟速度很慢。将军放心,咱们的船很快的,说不定能抢先一步到达皮岛呢。” 杨乐瞧见诸葛师一副高人模样,就想上去狠狠地给他一拳,省的他整天打哑迷,惹得自己心里跟小猫挠似的,痒痒的。见诸葛师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杨乐只好怏怏作罢。 …… 昨曰杨乐已派人知会了那位动不动就发大脾气的袁大都督,将校场里的五千精兵拉到城墙上去,一方面可以协助防御,二是可以练练兵。 守城将官见是杨乐驾到,立刻迎了上来。躬身行礼道:“末将孙元化参见钦差大人!” 杨乐瞄了此人一眼,面貌普通,长得黑不溜秋的,衣冠不整,脸上还有一些炮灰,不知道是怎么弄的。 杨乐曾经和徐光启老大人聊天的时候,徐光启提起过此人,说孙元化是他的学生,也十分喜欢西方科学,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火炮专家。 孙元化见钦差大人面无表情,还以为怠慢了他,赶紧笑道:“末将听恩师说驸马爷一表人才,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啊!” 杨乐对孙元化拍马屁的话一点儿都不感冒,他感兴趣地是孙元化到底有何本事让徐老爷子刮目相看。 他提着马来到城墙底下,抬头向上望去,不由赞叹出声:“宁远果真是一座牢不可破的城池啊!” 宁远城修建的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各种城防设施齐备,堪称大明牢不可破的典范,当然,它的这个“牢”,还有待商榷。 城墙高约三丈(一丈约3米),正墙上砌上砖垛,砖垛间的垛口是守御将士的了望孔和射击口,城墙上还建有雄伟的城楼、角楼和瞭望楼。楼顶是九脊歇山式的重檐,外有廊柱围绕,下方临着四马车道。 这些高高低低的建筑在城墙上构筑起了一道立体防线,在上面不仅可以观察、隐蔽、机动、射击、接应,还可以为将官居高指挥提供便利。 城墙一律是用整齐的石条、石板、石方、石柱等为地基,墙体用“三合土”之法逐段逐层夯成,外围再砌以青砖。中等型号的城砖一块就重达十五公斤,大块的石砖更是由一整块一米高的方石构成,由此可见城墙的坚固和建筑的艰辛。当然,修筑如此坚固的城池所花费的银两也是巨大的,据历史记载,明朝在辽东一年消耗的银两高达五百万两。 在孙元化的带领指挥下,五千精兵临时在城东头的一处城墙上方协助布防。 此时,驿馆内,崇祯小皇帝坐在一张厚绒缎子的大椅上,怀里捧着一大堆的水果点心,闷闷不乐地吃着,为了安全起见,杨乐这十几天都不让他出门,和呆在皇宫里别无二致,他早就厌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