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远嫁
大唐坑王第九百三十八章远嫁“对,你要不提,朕还忘了,你是个乐迷,就命今天来的这一队作好准备,跟随你入蕃。你看如何?” 李奴奴一听连忙道:“谢陛下恩准,可以以此队为基础,有不愿去吐蕃,或家里自身有困难不能离家前往的,可留下,另换愿往的他人。” “好!就按奴奴的意思安排。” 李奴奴起身道:“陛下,奴奴已经心满意足了。” 李显也起身道:“外帐文武大臣都在为你作诗送别,就一齐去听听吧!” 几人来到外帐,大臣们还在动脑运思。 群臣中先有宗楚客、阎朝隐、张说、苏梃等人首批完成即席赋诗。他们写完后,专心品茗酒茶,静等中宗召读,内心都希望诗作能列头筹。 李显对众臣道:“金城公主此次远嫁吐蕃,是造福于民,有利于边疆的安宁,避免或减少战争流血。朕特地为公主写一制书,本拟向大家宣读。但考虑时间之故,已由门下写出多份,放在大堂上,让大家一观,大家对朕写的制书有什么意见?” 宗楚客拍马屁的功夫一流,他首先道:“陛下制书写得有理有法,掷地有声;有文有情,催人泪下。诚为少见的一篇制书典范。” 大臣苏梃说:“陛下所写制书,表明我大唐对与吐蕃联姻的重视,从此唐蕃人民可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争之苦。” 太平公主也不甘落后:“建议让翻译将文意,译给吐蕃大臣和使团知悉,不知陛下意见如何?” 李显一听,怕耽误时间太久,便道:“今天是来不及了。此事可以由内侍去办。内侍先将写出的那一份,送给吐蕃使团让通译翻译一下,给他们听一听。下面,还是读诸位大臣的大作吧!” 大臣们一个个把所写之诗都摆在面前,以便宣读。考虑到皇上有《制书》在前,一个个都恭写,“奉和送金城公主適吐蕃應制”。 李显对众臣道:“今天诗文优劣,朕有意让金城公主作评判,众卿是否同意?” 大家都说这个主意好,就请公主当评判吧! 李奴奴知道这是李显器重自己,可实际也给自己出了难题,这些写诗之人都是年高德懋的长辈,文笔上又是一些大家,自己哪有这么高水平去评头论足呢。可又不好推辞,便心生一计:还得请上官婉儿帮助,她的诗功底好,长幼人们都是佩服的。 于是李奴奴建议道:“圣上命奴奴评,我的水平哪够呢我有一个请求,请让上官昭容作我的帮手,不知圣上可否批准?” 李显一想,的确如此,没有上官婉儿帮助,大臣们可能不服,上官婉儿的诗品很高,大家都知道。由她作助手最好。于是命到后帐请上官婉儿到前帐来,作金城公主的评诗高参。 上官婉儿心中对李奴奴有愧,若是没有她的旁敲侧击,李奴奴肯定不会作出远嫁吐蕃的决定,此刻让她与李奴奴见面心里很不是滋味。可陛下有命,却不得不出来。 上官婉儿见了李奴奴,李奴奴笑着道:“上官昭容,您快来解救我吧,我哪有这样高的水平评诗论赋呢?” 上官婉儿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上官婉儿有经验,认为评高还好,评低了可是会弄得大家都不愉快的。于是低声和李奴奴嘀咕了一会,向李显奏道:“臣妾研究后,认为一个个的评说,太费时间,建议读完后,由臣妾分类,分上中下三等。将上等诗作,书写一分送给金城带走,以作留念。其余都留下,一律由文史部门保管入档。不知是否妥当?” 李显听了赞许道:“如此处理甚好,一来节省时间,二来可以真正起到为公主送行的作用。” 卢小闲在一旁听的分明,上官婉儿的用意很明显,有些不入品的诗作,暗地里就淘汰下去了。 稍停,李显又问上官婉儿:“那就开始吧,你看先读谁的?” 还没有等上官回答,李显见宗楚客在身旁,指着他道:“就从你开始,往下轮吧!” 宗楚客也不推辞,将自己的诗递上去,上写“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皇上交给内侍,说:“就让内侍读吧!” 内侍大声诵读:“甥舅重亲地,君臣重义乡。还将贵公主,嫁与耨毡王。卤薄山川阔,琵琶道路长。回瞻父母国,日出在东方。” 这边吐蕃使团中的尺带珠丹和乞力徐听完第一首诗,也很感兴趣,要求唐朝内的翻译官帮助,把一首一首诗文抄下来,翻译给其他同来的吐蕃使臣听。 李显点头道:“那就让几名通司翻译官来给你们慢慢翻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