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史上第一无道昏君在线阅读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启奖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光启奖

    南京紫禁城文华殿

    朱大昏君端坐在龙椅上,努力露出一副悲天悯人的神态,因为今天是“光启奖”开奖的第一次,殿内不仅站满了宗室贵族、文武百官、而且还有许多他们家族的天才级的子弟,就连殿外的广场也站满了两京十三省的读书人代表、帝国大学的学生代表、十九大商市的jian商代表、全国各大书院、及新式学校的代表。

    还有各外藩藩属国的使臣以及他们本国的大儒们……

    根据司礼监的统计,今天参与此盛会的共有4000多人,所以从文华殿的房顶上看去,那真是一个人挤人……

    哦,还有《帝国日报》、《东林时报》、《京师商报》等一大批记者也在其中,他们有专门区域专门负责记录今天的所见所闻。

    原来朱大昏君向全国报徐光启丧事的同时,还顺便下召颁发光启奖的事宜,也就是在洪武大道上送走徐光启的第八日——崇祯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开始颁奖。

    不过这次的颁奖典礼有点政治意味,因为朱大昏君只是想要将徐光启的预热发挥到淋漓尽致,他不想在“人走茶凉”的时候,再办这事。

    到了人走茶凉的时候,再办这事,也许大明的读书人就没有那么热情了,也容易淡忘……

    总之,就是趁热打铁!

    但同时因为匆忙,本次授奖的十名“光启奖得主”,近一半是水分很大的,这就是黑幕了……

    “诸卿!”朱大昏君看着差不多了,冲着百官道:“随朕去殿外吧!”

    “是,陛下!”众人在温体仁、张维贤和68岁的宗室院副总理大臣楚王朱华奎的带头下,百官高声应喏!

    朱大昏君带着百官道了殿外,早就在那里候着的数千人立马山呼万岁了起来,他大手一挥道:

    “平身!”然后就自顾自地一屁股坐在了殿外的龙椅上。

    一旁的老王看到皇爷冲自己微微点头,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提了提他那嗓子,用老鸭子般的声音尖叫道:

    “宣光启奖得主者!”

    他的声音刚落,就被大汉将军们一一传到了早就在奉天门外候着的十名身着只有朝廷大员或宗室贵族才能穿的蟒袍的光启奖得主。

    当然这蟒袍只能穿这么一次,以后就只能供在他们家的高堂以供他们子孙瞻仰了,属于是荣誉性质的赏赐。

    不多时,十名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场面的“乡巴佬”战战兢兢地走到了文华殿的御阶之下,他们先是朝着朱大昏君深深一恭行礼。

    “草民等参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都免礼吧!”朱大昏君看着十名其貌不扬,却身着华贵蟒袍的“大才子”,笑道:

    “今天是你们在文华殿外唱名的时候,要不了多久,天下读书人都要以你们为榜样……

    就跟几百年前前宋读书人在东华门外唱名的那样,成为前宋读书人的榜样……更是成为数百年读书人的榜样,延续至我皇明……

    所以啊,你们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如春秋之孔孟、汉之董仲舒…

    今后,将属于你们及你们的后继者——一个新的时代……”

    百官默然……

    读书人敢怒不敢言…….

    “十大才子”大喜…….

    新式学子们欣然……

    “草民等谢过陛下器重,必不负陛下重托……”

    十人自然知道传统读书人、传统科举出身的文官必然不喜他们,但是现在有了天子的支持,他们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了。

    毕竟上有所好下有所学嘛!

    这就是人性,不是那些蒙起自己眼睛和所有人眼睛人人成圣的伪君子能理解的。

    那些伪君子以为蒙起自己的眼睛和所有人的眼睛,就可以做到“人人无欲,天下盛世了……”

    而朱大昏君却反其道行之,他就是知道人性这个东西,所以才会“主动”去释放他们,先做到“自私”才会不“废公”不是吗?

    这十位大才子分别是应天府秀才出身的贾文成、皇家财团控制纺织厂高级工程师阮大城、北直隶李二狗、上海商市的杨小帆等人。

    几乎是涉及到了如今大明各个行业的“翘楚”,尤其是应天府的贾文成,和北直隶的李二狗两人。

    贾文成因为科举改革的原因,不甘心从小吏做起,而且新的科举要打靶,他练了两年都没有中过五环以上的记录,于是就失去了去做“枪大夫”的决心。

    而且即便是考中了,也要从最底层的九品芝麻官做起。

    另外,他跟大明绝大部分读书人一样,并不是那样“卫道士”一样的顽固派,而是由于;理学心学的对撞,让他们产生了“盲区”,所以能最大限度地吸收西方知识。

    而且很多读书人,只要家中有条件的,都偷偷地玩西方传来的“奇技yin巧”,比起后世几百年后都“开放”多了。

    至少他们不会动不动拿祖先过去的那点“辉煌”说事,也不会动不动说什么大明天下第一的“自卑话”,更加不会因为往来于大明的白番传教士、jian商一句“大明如何如何”而暴走……

    总之他们是自信无比的,也是虚心学习的!

    在他们看来,我不如你,那我就好好放下身段学习,或是“闷声发大财”……

    所以这也是朱大昏君当初以“福王谋逆”抄家时没有将他们全部砍头的原因之一,也是朱大昏君穿越到大明最感到欣慰的地方。

    而这个贾文成家族之前一直仰仗这秀才功名和勋臣之后,在应天府内庇护jian商和寄进田产所得的丰厚家资,在其老子去世后,也正好是科举改革的崇祯二年,他就意识到自己中举无望,一边请了精通枪法的同窗好友训练枪法,一边网罗南京的能工巧匠。

    也是运气好,不知道怎么就攀上了来南京的德意志传教士,一个汉名叫石瑞恩的家伙,是个钟表大师,手下还培养了几个信奉了天主的汉人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