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挽明在线阅读 - 第692章 攻城不利

第692章 攻城不利

    对于明军这边来说,守城的方式却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以往守城方依托城墙,守的就是一条线,这条线一旦被突破,城池也就失守了。

    不过自从欧洲的棱堡工事传入大明之后,总参谋部就开始不断的研究棱堡守备体系,寻找这一防御工事的优点和缺点。这不仅在于试图修建更为完美的防御工事,明军也在研究当敌人修建了棱堡之后,自己应当如何去克服。

    总参谋部越是研究,便越是发现,一座完美的棱堡工事,不仅在于小而坚固,重要的还必须使来犯的敌军不管选择那一面,都要面对低、中、高立体交叉火力的封锁。简单的说,防御工事的正面要尽可能的狭小,但是防御工事正面的火力却要尽可能的密集。

    如果进一步的研究下去,这就变成了一个数学问题,即如何确保守军发的枪弹数量超过正面进攻的敌军数量。

    燧发火枪、*和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的*炮的出现,使得守军的防御手段更为丰富了起来。从而让明军开始从城墙顶部的一条线防御,开始转向了高低错落的立体防御工事时代。

    营口城虽然不是按照明军研究的棱堡体系完成的成品,但是当初明人设计这座城池的时候,却是按照棱堡的布局去布置的。虽然受限于清军的监控,营口只建设了最基础的城墙和城门楼,但是在靠近城墙的一侧,明人除了普通的住宅之外,还修建了七座大型的土台,原本是明人声称用来晾晒山货的。

    不顾是人参还是木耳、蘑菇等,都会在这里再次晾晒,然后分等包装。满人并没有对这些大型土墩有所怀疑,因为这些土台基本和城墙持平,并没有修建什么围墙,他们并不认为这些晾晒山货的平台有什么危险可言。

    直到明军攻占了营口之后,营口的百姓才发现,短短几之内,这些晾晒货物的土墩已经变成了一座座炮台。

    多铎以自己的镶白旗压阵,令耀州军、海州军及周边屯田汉军冲城,以此来试探营口的防御布置。

    于是这些清兵有幸领教了,被总参谋部参谋们优化过的立体防御体系。经过数学计算过的火力覆盖区域,使得攻城的清军始终处于火炮及明军火枪的交叉击区内。

    清军过去倚为步战攻城利器的盾车,在这样的火力交叉击中基本没有死角可躲藏。而且守城明军更为狠辣的是,并不是一味的把清军驱逐出城墙附近,而是通过计算引一队清军上城,然后城墙上两面围歼,火炮遮蔽清军的增援通道,从而给予清军最大的杀伤。

    与其说明军是在守城,不如说明军正借助着城墙和火炮的优势,对清军有生力量进行绞杀战。这种战术上的指导思想,已经同过去明军守城的理念大相径庭了。

    当多尔衮接到汇报,亲自跑来阻止这位弟弟蛮干时,多铎几乎已经将手中近四千兵力折损了近三分之一,虽然这其中大部分是汉人和两白旗以外的人马,但是也足以让叶克书以下的满人将领对于这位年轻的豫亲王生起不满了。

    应该来说多铎这位年轻的宗室亲王虽然脾气格怪异,也许是因为母亲阿巴亥的非正常逝世,导致他年少时和其他宗室成员的关系都相处不好。

    随着他成年后亲自执掌一旗,在出征朝鲜一役中积极作战,方才让人对其有刮目相看的意思。

    叶克书,尼玛察部长泰松阿子,努尔哈赤时已经归顺于这位天命汗,曾经参与过辽阳之战,也可算是八旗老人了。多尔衮令叶克书同多铎一起领军,为大军前锋,也是希望这位八旗老将能够约束住这位弟弟,从而不要出现什么重大的失误。

    但是当他听说多铎督军强攻营口,毫不顾惜军中将士时,他终于开始着急了。现在黄台吉本就对两白旗存在不满,没有问题都要找出问题来,更何况多铎还亲自送上了这个借口。

    尼堪和博洛这两位宗室子弟也被多铎赶去攻城后,更是坐不住了。尼堪是褚英三子,现年29岁。因为长兄杜度投明,加上其父的事,一直不受重用,崇德改元时才得了个固山贝子的称号出仕。

    不过多尔衮倒是极为欣赏这位及稳重的侄子,因此令其跟在了多铎边。当然,多尔衮也未尝没有借助尼堪,到时同杜度进行沟通的想法。

    而博洛是阿巴泰的第三子,阿巴泰虽然因为生母地位不高而不被宗室所看重。但是这位好歹也是和代善一样,是经历过不少开国战役的宗室将领。

    博洛跟在多铎边有黄台吉的意思,但是多尔衮却也同样有拉拢这位侄子以为助力的意思。

    然而格乖戾的多铎居然在攻城不利的状况下,把两人送上战场,这岂不是平白把支持两兄弟的力量往外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