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挽明在线阅读 - 第247章 赵家渡

第247章 赵家渡

    崇祯四年的三月二十九日下午,在潼关附近的黄河赵家渡口,正是开春以来商旅最为繁忙的季节。从河南而来的商队不是从此渡河进入山西,然后北上丰镇、归化;便是沿着洛水北上延安、榆林、河套甚至是漠北蒙古;又或是沿着渭水向西,经西安、凤翔入甘肃,过河西走廊去往西域。

    原本不过是个普通西北小镇的赵家渡,便伴随着这些往来西北关外贸易的商旅队伍,开始兴盛繁荣了起来,新开的客栈、茶店、货栈、中介所将原来的破旧小镇完全包裹了起来,和两年前相比几乎大了两倍。

    几天主要街道也从原来坑坑洼洼的黄土路,变成了雨天不积水,晴日不扬尘的混凝土碎石路。街上行走的除了外地客商之外,还有大批等着被招揽上工的本地人。至于那些未知来历的外地人,则被安排在了镇外的一片营地中,等待着缺乏人手的商队前去招揽。

    基本上来说,商队在这里招募的人手,大多以苦力和脚夫居多。南方来的客商一般都带有自家蓄养的壮丁,但如果商队想要出边关,就很少有南方的脚力继续前往了,此外还必须要有熟悉关外地理和风俗的带路人,和聘用获得官府批准持械的镖局护卫路上的安全。

    而这些人员其实在潼关的数量最多,毕竟那些镖局成员主要还是以退役的陕西边军为主,这也算是朝廷给退役将士的一条出路。和内地那些差不多已经成为了平民的卫所兵不同,陕西的边军这些年来除了耕地之外,还要和山匪、马贼、想要入关抢劫一把的蒙古牧民进行战斗,可以说依然是一只见过血的军队。

    朝廷对陕西边军进行裁撤,那些退下来的将士也并不全是愿意老实回乡去种田的,对于这部分人员进行管理和安置,同样也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在陕西连年灾荒的背景下。设立镖局,让这些退役将士分享塞外边贸的红利,也就应需要而出现了。

    有着朝廷的背书和管理,这些镖局的信誉倒是比民间的镖局要好的多。而且经过长期军事训练的将士,还能够以兵法来指挥那些苦力脚夫,在关键时刻也能派上用场。更不必提,他们还能弄到军队制式的武器和铠甲,却不用担心边军找商队的麻烦。因此这种官方镖局一经出现,很快就得到了出塞贸易的商人们的欢迎。

    不过这些受到朝廷管理的镖局,也有一点不好,那就是每次出塞之前都要商队先报备贸易路线和交易对象,商队出塞后离开了报备的贸易路线和增加了临时交易对象,这些镖局成员就会在返回后进行汇报,商队的主持人和成员就会受到警告、处罚甚至是禁止几年内出塞交易。

    对于某些野心勃勃,总想要获得超额利润的商人来说,这样的镖局显然就有些不太讨人喜欢了。于是便有人想出了办法,对于某些想要走的更远一些的商队,会从官方镖局这里购买一个牌照,然后到没什么人管理的赵家渡来招募那些亡命之徒,出去塞外博上一把。

    在经历了一场差不多遍及大半个陕西的民变之后,那些四处流窜的变民、盗贼或是战场上逃亡的边军,现在已经差不多都被驱赶到了赵家渡左近这个朝廷特意留出来的空白之地了。在这里,只要他们不再闹事,就不会有官军出来缉拿他们。

    而这些变民、盗贼和逃兵,除了大多是身强力壮之辈,也是在战场上见过血的老兵。在他们四处游『荡』见识了市面之后,已经很难再回去乡下当一个老实的农夫了。即便是强迫他们返回乡下,也只能成为游手好闲的乡间无赖而已。

    这些人虽然已经吃不了苦,不再甘心当一个吃糠咽菜的老实农人,但是让他们拿着自己的『性』命去博取钱财,却是人人不甘落后的。在这种状况下,商队招募他们去开拓商路,倒是一群极好的人选。

    因此在发现了这些人的用处之后,陕西的商人代表便向崇祯讨了个主意,这才有了赵家渡这块空白之地。于此同时,陕西各地开办的团练已经开始初见成效,一些想要隐姓埋名的民变首领、盗贼和逃兵,很快就发觉除了赵家渡之外,其他地方都难以让他们呆下去了。

    赵家渡镇外有五个大小不一的流民营地,以西南靠近渭水的流民营地规模最大,营内的设施也较为齐全。在营地西北的向阳坡地上,有几间木制的平房,这处营中位置最好的地方显然不是仅凭营官分配就能住下的。

    在这向阳坡地下,一、二十名精壮的汉子正赤着膀子收拾着成群的猪羊,营地中的流民却并不敢凑上去帮忙,顺便讨要一些下水。因为这些身上伤痕累累的汉子正是营地中最凶狠的一帮人,原先住在这里的营头就是被这些人硬生生的赶走的,更确切一些的话,便是被抬走的,只要不弄出人命,官兵才不会『插』手营中的事务。

    占据了这向阳坡地的流民,自然也就成了这处大营新的营头。高杰将数个羊头烧光了『毛』,便抬头看了看四周,发觉营中的几个小孩,正围观着老回回剥羊皮。他看了一会老回回精湛的刀法之后,便觉得无聊了起来,不由起身将围观的小孩给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