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谈判
武装明末正文卷第三百五十三章谈判方云的目标很明确,掌控两府的商税就等于掌控了两府的命脉,有明一朝,为什么地方官府处理天灾人祸等事件的能力几乎为零。 难道真的是地方官府不作为,又或者他们就喜欢看到自己治理下的百姓流离失所,妻离子散,怨声载道,饿殍遍野不成。 这显然不现实,百姓生活的坏可是直接与地方官的政绩挂钩的,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他们也肯定希望自己治下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哪怕是贪官污吏,也需要百姓们好好地活着,为他们创造财富,否则他们贪谁的去。 真正让地方政府面对灾害只能束手无措的原因是——他们没钱! 就拿这次孔有德发动吴桥兵变来说,方云已经把叛军驱逐出了登州城,可以说兵变最大的威胁已经被解除了。 可是恢复登州的民生需要钱,安顿百姓需要钱,购买粮食也需要钱,只要有钱,孙元化完全有能力在三五天内就恢复登州城的秩序,也就可以及时派方云去追击叛军。、 只要孙元化能做到不需要朝廷出手,不需要话朝廷中央的钱,自己就能把叛乱平息下去,并且保证登莱两府的百姓不会作乱,朝廷中央和崇祯皇帝就不会把他从巡抚的位置上拿下来。 可是孙元化没有,没有钱就无法安置被战争摧毁了家园的百姓,所以破虏军不得不留在城里维持秩序。而没有了破虏军的威胁,叛军的胆子又大了不少,也不着逃跑了,还在继续危害登莱府。 估计在这样的下去,孔有德可能就会考虑是不是该从哪里的跌到了就从哪里爬起来,如果叛军在莱州府死灰复燃,那孙元化又得阿弥陀佛了。 这就是有钱和没钱区别。 明朝地方官府的钱主要来源于老百姓上交的赋税,不过他们只能留存三分之一自己用,两万三分之二都得押解到中央去。 而地方上九成的土地都被大户和富户霸占了,大户和富户有都是有特权的人,田赋税什么的基本上都不用交,所以即便是老百姓按时把所有的税收交上来,地方官府上缴完中央之后,也剩不下多少银子。再说以明末官场的风气,就是有再多的财政结余都不够官员们分的。 方云把目标瞄准商税,除了商税的利润比田赋税更丰厚之外,就是不想和官府发生冲突,尤其时田赋税还有三分之二要押解到京师去。 方云知道自己征了商税,最多也就是和官员斗斗法就行了,可要是动了田赋税,那就是动了崇祯的命根子,到时候他可能会亲自cao刀了对付自己。 毕竟谁都知道崇祯皇帝很缺钱,甚至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穷的皇帝,每年光是为了给九边的军队发军饷,就把他搞得焦头烂额的。 方云甚至在想,等自己在商税上搞到钱之后,就分出一点钱直接上交崇祯的内帑,不求崇祯能站到他这边,只需要崇祯两不偏帮即可。 只要能掌控两府的商税,到时候扩军,办军校,发展水师,办工坊,修马路,发生民生,办学堂,搞教育,都不用愁没有钱花了,到时候,登莱两府的经济命脉全部在方云手里拽着,还不两府的官员不听话吗。 赵牡不知道方云心里打的算盘,不过他心里也有自己的一套算盘,方云要把征收商税的事情全部拦在他身上,这正合他的意, 因为赵牡不想让孙元化和征收商税这件事挂上边,否则就成了黄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等到朝廷秋后算账的时候,孙元化很难脱身。 至于把方云的人弄到参政这个位置,对孙元化来说,其实也不难,因为参政这个职位本来就是协助巡抚处理政务的,孙元化就有推荐权,另外登莱府的参政其实比较水,因为登莱只有两个府,所以参政只是一个五品官,和山东巡抚衙门的从三品左右参政,差距可不是一般地大。